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预应力束张拉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2: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箱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束张拉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常规的预应力筋穿束方法分为先穿束法和后穿束法。其中,先穿束法通常都运用于普通的预应力结构中,其施工难度较低;而后穿束法往往运用于大跨度的预应力结构体系中,其施工难度较大,而且随着构件跨度的增加,其施工难度也会随之增加。所谓后穿束法就是指将预应力孔道预先制作完成并用混凝土浇筑,然后再进行预应力筋穿束的方法。传统的后穿束法对预应力束进行张拉时,都是依靠人力或机械直接对预应力束进行张拉,在大跨度的预应力结构体系中,人工或者传统的机械使得施工成本大大增加,施工工期也较长;而且在邻近既有线路的区域建设箱梁,受安全距离限制,不能使用塔吊等大型起吊设备,施工期间,材料倒运、机具倒运受限,加大工人施工难度,降低工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应力束张拉起吊装置,通过在所述挂篮主桁架上设置张拉起吊装置,使得所述张拉起吊装置能随着挂篮一起移动,避免重复安装所述张拉起吊装置,同时也可减少使用大型机械,简化了施工工序;同时解决了预应力束张拉过程中穿心千斤顶的移动问题,实现穿心千斤顶的竖向和横向移动,提高机械化作业,减少人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束张拉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在挂篮主桁架上的主梁、挂设在所述主梁上的卷扬机和设置在所述主梁上且对所述卷扬机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位组件;所述主梁和所述挂篮主桁架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5.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束张拉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篮主桁架包括竖向设置在箱梁上的桁架主体和水平设置在所述桁架主体上的横梁,所述桁架主体和所述横梁一体成型。
6.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束张拉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主体包括多个竖向设置在所述箱梁顶面上的桁架,多个所述桁架沿所述箱梁的宽度方向均匀布设,所述横梁水平连接多个桁架,多个所述桁架和横梁一体成型。
7.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束张拉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水平布设在所述横梁的下方,所述主梁的长度大于所述桁架主体的宽度。
8.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束张拉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两端且对所述卷扬机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位件。
9.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束张拉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主梁和所述桁架连接处的连接板,多个所述连接板沿所述桁架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
10.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束张拉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均设置在所述
主梁上的两个第一连接板和两个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主梁的宽度方向布设。
11.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束张拉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个直角边固定在所述主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个直角边固定在所述桁架上。
12.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束张拉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底固定在所述桁架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腰固定在所述主梁上。
13.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束张拉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和所述箱梁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为40cm~70cm。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挂篮主桁架上设置张拉起吊装置,使得所述张拉起吊装置能随着挂篮一起移动,避免重复安装所述张拉起吊装置,同时也可减少使用大型机械,简化了施工工序。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张拉起吊装置,是为了解决预应力束张拉过程中穿心千斤顶的移动问题,实现穿心千斤顶的竖向和横向移动,提高机械化作业,减少人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效。
17.3、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主梁上设置限位组件,可防止卷扬机移动过程中脱离主梁,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挂篮主桁架上设置张拉起吊装置,使得所述张拉起吊装置能随着挂篮一起移动,避免重复安装所述张拉起吊装置,同时也可减少使用大型机械,简化了施工工序;同时解决了预应力束张拉过程中穿心千斤顶的移动问题,实现穿心千斤顶的竖向和横向移动,提高机械化作业,减少人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效。
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箱梁;
ꢀꢀꢀꢀꢀꢀꢀꢀꢀꢀ
4—预应力筋;
ꢀꢀꢀꢀꢀꢀꢀ
6—主梁;
23.7—卷扬机;
ꢀꢀꢀꢀꢀꢀꢀꢀ
11

1—横梁;
ꢀꢀꢀꢀꢀꢀꢀꢀ
11

2—桁架;
24.12—第一连接板;
ꢀꢀꢀ
13—第二连接板;
ꢀꢀꢀꢀ
14—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平设置在挂篮主桁架上的主梁6、挂设在所述主梁6上的卷扬机7和设置在所述主梁6上且对所述卷扬机7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位组件;所述主梁6和所述挂篮主桁架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26.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挂篮主桁架上设置张拉起吊装置,使得所述张拉起吊装置能随着挂篮一起移动,避免重复安装所述张拉起吊装置,同时也可减少使用大型机械,简化了施工工序。
2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张拉起吊装置,是为了解决预应力束张拉过程中穿心千
斤顶的移动问题,实现穿心千斤顶的竖向和横向移动,提高机械化作业,减少人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效。
28.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主梁6上设置限位组件,可防止卷扬机7移动过程中脱离主梁6,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9.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使用时,所述主梁6和所述桁架11

2围成门字形结构,所述桁架11

2为由直杆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所述主梁6采用200mm
×
200mm的h型钢制成,在所述主梁6的两端设限位组件,并在在h型钢上安装5t的卷扬机,h型钢与挂篮主桁架采用梯形板和三角形板连接,板厚为16mm。
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挂篮主桁架包括竖向设置在箱梁1上的桁架主体和水平设置在所述桁架主体上的横梁11

1,所述桁架主体和所述横梁11

1一体成型。
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桁架主体包括多个竖向设置在所述箱梁1顶面上的桁架11

2,多个所述桁架11

2沿所述箱梁1的宽度方向均匀布设,所述横梁11

1水平连接多个桁架11

2,多个所述桁架11

2和横梁11

1一体成型。
32.实际使用时,所述桁架主体由多个桁架11

2组成,所述横梁11

1将多个桁架11

2连接起来,便于所述桁架主体的整体移动。
3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梁6水平布设在所述横梁11

1的下方,所述主梁6的长度大于所述桁架主体的宽度。
3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梁6的两端且对所述卷扬机7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位件14。
35.实际使用时,在所述主梁6的两端加设限位件14,是为了防止卷扬机7在移动的过程中脱离主梁6,加强卷扬机7使用的安全性。
3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主梁6和所述桁架11

2连接处的连接板,多个所述连接板沿所述桁架11

2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
37.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包括均设置在所述主梁6上的两个第一连接板12和两个第二连接板1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12沿所述主梁6的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13沿所述主梁6的宽度方向布设。
38.实际使用时,所述主梁6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3与桁架11

2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主梁6随着所述挂篮的移动而移动;同时利用所述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3将所述桁架11

2的四周均与所述主梁6连接,保证了所述主梁6与桁架11

2连接的稳定性。
3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12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一个直角边固定在所述主梁6上,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另一个直角边固定在所述桁架11

2上。
4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13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板13的上底固定在所述桁架11

2上,所述第二连接板13的腰固定在所述主梁6上。
41.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梁6和所述箱梁1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为40cm~70cm。
42.实际使用时,所述箱梁1端面与所述主梁6之间的水平距离优选为50cm,便于工作人员对所述卷扬机7和所述穿心千斤顶的操作。当施工人员利用所述挂篮浇筑完一段箱梁1后,所述主梁6位于该段箱梁1前侧,与该段箱梁1前侧的水平距离为50cm,施工人员在卷扬
机7上挂设穿心千斤顶并下放,可简化所述卷扬机7的施工步骤,方便施工人员操作。
4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需要在所述挂篮主桁架上安装本张拉起吊装置,然后施工人员利用挂篮浇筑箱梁1,对浇筑成型的箱梁1进行养护,并在浇筑好的箱梁1内穿设预应力束,所述预应力束为由多根预应力筋4编束而成;利用锚具和夹片对在预应力束孔道的孔道口处对所述预应力束进行固定;接着施工人员将卷扬机7的挂钩连接在穿心千斤顶的吊环上,启动所述卷扬机7,提升并移动所述卷扬机7,将所述穿心千斤顶移动至一个所述预应力束外伸端的正上方;下放所述卷扬机7,将所述穿心千斤顶移动至该预应力束的端部,使所述穿心千斤顶的中轴线与该预应力束的中轴线相重合;拉动所述卷扬机7上的钢丝绳,将所述穿心千斤顶套设在该预应力束的外伸端上;利用锚具和夹片对该预应力束和所述穿心千斤顶进行固定;最后启动所述述卷扬机7带动所述穿心千斤顶动作,对固定在所述穿心千斤顶内的所述预应力束进行张拉。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