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配网自动化馈线终端箱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2: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配网自动化馈线终端箱。


背景技术:

2.箱式配电馈线终端(以下称箱式ftu,feeder terminal unit)广泛应用于城市、农村、企业配电网的自动化工程,完成柱上开关的监视、控制和保护以及通信等自动化功能。配合配电子站、主站实现配电架空线路的正常监控和故障识别、隔离和非故障区段恢复供电。
3.箱式ftu常应用于户外电线杆上,挂杆安装,尺寸较小,防护等级要求较高。纵观国内外箱式ftu,采用的都是柜体内安装电气元器件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柜内电气元器件众多,安装空间狭小封闭,存在加工耗时耗力,生产效率低下,接线错误率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配网自动化馈线终端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箱式ftu柜体内安装的电气元器件众多,安装空间狭小封闭,存在加工耗时耗力,生产效率低下,接线错误率高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配网自动化馈线终端箱,包括箱体和用于安装电气元器件的框架,框架与箱体之间活动连接,框架能够移入和移出箱体。
7.进一步的,框架包括底盘,底盘顶面的四个顶角位置处分别设有垂直于底盘顶面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处在底盘顶面的对角位置上;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设有空开安装板和电源模块安装板,空开安装板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连接,电源模块安装板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连接,空开安装板上设有空气开关、继电器和防雷器,电源模块安装板上设有电源管理模块和线损模块;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设有侧安装板,侧安装板两端分别与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固定连接,侧安装板上设有双电源切换模块和除湿器;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之间设有装置模块安装板,装置模块安装板两端分别与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固定连接,装置模块安装板上设有ds

6711、标签框和压板把手安装板,压板把手安装板上设有转换把手、分合闸按钮和压板;底盘顶面上设有蓄电池组,蓄电池组的四周均设有挡板,蓄电池组上设有电池抱箍,电池抱箍的两端分别与蓄电池组四周其中相对的两个挡板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第一立柱和第四立柱远离底盘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一横柱,第一横柱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四立柱固定连接;第一立柱和第四立柱的上部之间设有第二横柱,第二横柱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四立柱固定连接,第二横柱置于第一横柱的下方,且第二横柱与第一横柱平行;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远离底盘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三横柱,第三横柱两端分别与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固定连接;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上部之间设有第四横
柱,第四横柱两端分别与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固定连接,第四横柱置于第三横柱的下方,且第四横柱与第三横柱平行;第二横柱和第四横柱均与装置模块安装板的底端平齐;第三横柱和第四横柱之间设有装置托板,装置托板两端分别与第三横柱和第四横柱固定连接,装置托板置于装置模块安装板的底端,装置托板的底面上设有无线模块;第二横柱和底盘之间设有端子安装板,端子安装板两端分别与第二横柱和底盘之间固定连接,端子安装板上设有接线端子。
9.进一步的,底盘上开设有通孔,底盘顶面上设有航插插座罩,航插插座罩的位置与通孔的位置相应,且航插插座罩与底盘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密封连接,箱体底板的顶面上设有密封圈垫板,密封圈垫板的位置与通孔的位置相应,密封圈垫板的顶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边缘与通孔的边缘接触,且凹槽的开口边缘与通孔的边缘之间设有密封条,密封圈垫板与底盘之间通过密封条进行密封连接;航插插座罩顶部设有航插面板,航插面板上设有航空插座、带灯按钮、防水接头以及用于安装无线模块外露天线的天线固定板。
10.进一步的,箱体上设有箱门,箱门与箱体之间通过铰链铰接。
11.进一步的,箱门的外侧面上设有铭牌;箱门的内侧面上设有电度表安装板,箱门与电度表安装板之间设有两个电度表支架,且两个电度表支架分别相对称设置于电度表安装板的两侧,电度表安装板上设有电度表和接线盒;箱门的内侧面四周边缘设有密封胶条;箱门内侧面上远离铰链的一侧两端分别相对称设有两个门锁。
12.进一步的,箱体与箱门相对的侧板内壁上设有固定柱加强板,箱体与箱门相对的侧板内壁两侧分别相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固定螺柱,箱体底板顶面两侧分别相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固定螺柱;箱门内侧面上靠近铰链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板,第四立柱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板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板,蓄电池组四周其中一个挡板上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限位支架。
13.进一步的,底盘顶面上、箱门内侧面上靠近铰链的一侧以及箱体与箱门相邻的侧板内壁上均设有第一接地螺柱,航插面板上设有第二接地螺柱。
14.进一步的,箱体底板的顶面两侧分别相对称设有两个垫板,底盘的底面两侧分别置于两个垫板上,两个垫板上分别相对称设有限位槽,底盘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块,底盘沿垫板移动的同时,带动框架移入和移出箱体。
15.进一步的,箱体顶板的顶面两侧分别相对称设有两个吊环,两个吊环均通过第二固定螺柱与箱体固定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配网自动化馈线终端箱,包括箱体和用于安装电气元器件的框架,框架与箱体之间活动连接,框架能够移入和移出箱体;先将框架移出箱体,框架的各个面均暴露在外,框架全空间敞开,将现有箱式ftu柜内的所有电气元器件都集成到框架上,直接在框架上进行生产装配扎线,操作起来方便灵活,装配完成后将框架移入箱体内,箱体将框架包裹起来,与外部环境隔绝;当有特殊电气元器件需要装配时,只需要更改箱体的尺寸即可,操作简单,通用性较强,有效解决了传统箱式ftu柜内操作空间狭小,扎线耗时耗力的缺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配网自动化馈线终端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配网自动化馈线终端箱中箱体和箱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配网自动化馈线终端箱中箱体一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配网自动化馈线终端箱中箱体另一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配网自动化馈线终端箱中箱门一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配网自动化馈线终端箱中框架一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配网自动化馈线终端箱中框架另一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

箱体、101

密封圈垫板、102

密封条、103

箱门、104

铰链、105

铭牌、106

电度表安装板、107

电度表支架、108

电度表、109

接线盒、110

密封胶条、111

门锁、112

固定柱加强板、113

第一固定螺柱、114

第一限位板、115

垫板、116

限位槽、117

吊环、118

第二固定螺柱、119

凹槽、2

框架、201

底盘、202

第一立柱、203

第二立柱、204

第三立柱、205

第四立柱、206

空开安装板、207

电源模块安装板、208

空气开关、209

继电器、210

防雷器、211

电源管理模块、212

线损模块、213

侧安装板、214

双电源切换模块、215

除湿器、216

装置模块安装板、217
‑ꢀ
ds

6711、218

标签框、219

压板把手安装板、220

转换把手、221

分合闸按钮、222

压板、223

蓄电池组、224

挡板、225

电池抱箍、226

第一横柱、227

第二横柱、228

第三横柱、229

第四横柱、230

装置托板、231

无线模块、232

端子安装板、233

接线端子、234

航插插座罩、235

航插面板、236

航空插座、237

带灯按钮、238

防水接头、239

天线固定板、240

第二限位板、241

第一接地螺柱、242

限位块、243

通孔、244

限位支架、245

第二接地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至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配网自动化馈线终端箱,包括箱体1和用于安装电气元器件的框架2,框架2与箱体1之间活动连接,框架2能够移入和移出箱体1;先将框架2移出箱体1,框架2的各个面均暴露在外,将现有箱式ftu柜内的所有电气元器件都集成到框架2上,直接在框架2上进行生产装配扎线,操作灵活方便,装配完成后将框架2移入箱体1内,箱体1将框架2包裹起来,与外部环境隔绝。
28.框架2包括底盘201,底盘201顶面的四个顶角位置处分别设有垂直于底盘201顶面的第一立柱202、第二立柱203、第三立柱204和第四立柱205,第一立柱202和第三立柱204处
在底盘201顶面的对角位置上;第一立柱202和第二立柱203之间设有空开安装板206和电源模块安装板207,空开安装板206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202和第二立柱203固定连接,电源模块安装板207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202和第二立柱203固定连接,空开安装板206上设有空气开关208、继电器209和防雷器210,电源模块安装板207上设有电源管理模块211和线损模块212;第二立柱203和第三立柱204之间设有侧安装板213,侧安装板213两端分别与第二立柱203和第三立柱204固定连接,侧安装板213上设有双电源切换模块214和除湿器215;第三立柱204和第四立柱205之间设有装置模块安装板216,装置模块安装板216两端分别与第三立柱204和第四立柱205固定连接,装置模块安装板216上设有ds

6711 217、标签框218和压板把手安装板219,压板把手安装板219上设有转换把手220、分合闸按钮221和压板222;底盘201顶面上设有蓄电池组223,蓄电池组223的四周均设有挡板224,蓄电池组223上设有电池抱箍225,电池抱箍225的两端分别与蓄电池组223四周其中相对的两个挡板224固定连接。
29.第一立柱202和第四立柱205远离底盘201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一横柱226,第一横柱226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202和第四立柱205固定连接;第一立柱202和第四立柱205的上部之间设有第二横柱227,第二横柱227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202和第四立柱205固定连接,第二横柱227置于第一横柱226的下方,且第二横柱227与第一横柱226平行;第二立柱203与第三立柱204远离底盘201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三横柱228,第三横柱228两端分别与第二立柱203和第三立柱204固定连接;第二立柱203和第三立柱204的上部之间设有第四横柱229,第四横柱229两端分别与第二立柱203和第三立柱204固定连接,第四横柱229置于第三横柱228的下方,且第四横柱229与第三横柱228平行;第二横柱227和第四横柱229均与装置模块安装板216的底端平齐;第三横柱228和第四横柱229之间设有装置托板230,装置托板230两端分别与第三横柱228和第四横柱229固定连接,装置托板230置于装置模块安装板216的底端,用于托住ds

6711 217,装置托板230的底面上设有无线模块231;第二横柱227和底盘201之间设有端子安装板232,端子安装板232两端分别与第二横柱227和底盘201之间固定连接,端子安装板232上设有接线端子233。
30.底盘201上开设有通孔243,底盘201顶面上设有航插插座罩234,航插插座罩234的位置与通孔243的位置相应,且航插插座罩234与底盘20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密封连接,箱体1底板的顶面上设有密封圈垫板101,密封圈垫板101的位置与通孔243的位置相应,密封圈垫板101的顶面上开设有凹槽119,凹槽119的开口边缘与通孔243的边缘接触,且凹槽119的开口边缘与通孔243的边缘之间设有密封条102,密封圈垫板101与底盘201之间通过密封条102进行密封连接,防止水进入箱体1内;航插插座罩234顶部设有航插面板235,航插面板235上设有航空插座236、带灯按钮237、防水接头238以及用于安装无线模块231外露天线的天线固定板239。
31.箱体1上设有箱门103,箱门103与箱体1之间通过铰链104铰接。
32.箱门103的外侧面上设有铭牌105;箱门103的内侧面上设有电度表安装板106,箱门103与电度表安装板106之间设有两个电度表支架107,且两个电度表支架107分别相对称设置于电度表安装板106的两侧,电度表安装板106上设有电度表108和接线盒109;箱门103的内侧面四周边缘设有密封胶条110;箱门103内侧面上远离铰链104的一侧两端分别相对称设有两个门锁111。
33.箱体1与箱门103相对的侧板内壁上设有固定柱加强板112,固定柱加强板112用于
保证箱体1挂柱时螺栓与箱体1之间的强度,箱体1与箱门103相对的侧板内壁两侧分别相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固定螺柱113,箱体1底板顶面两侧分别相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固定螺柱113,框架2移入箱体1内之后,通过箱体1侧板和底板上的第一固定螺柱113对框架2进行固定防震,达到挂杆安装所需的振动防护等级要求;箱门103内侧面上靠近铰链104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板114,第四立柱205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板114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板240,蓄电池组223四周其中一个挡板224上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限位板114和第二限位板240的限位支架244,当维修人员在户外打开箱门103,对框架2上的电气元器件进行检查时,由于有风,会导致箱门103频繁开合,影响工作,此时可以将限位支架244从挡板224上取下来,将限位支架2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板114和第二限位板240进行连接,对箱门103进行限位,防止箱门103频繁开合,检查完毕后,将限位支架244取下,放回挡板224上。
34.底盘201顶面上、箱门103内侧面上靠近铰链104的一侧以及箱体1与箱门103相邻的侧板内壁上均设有第一接地螺柱241,航插面板235上设有第二接地螺柱245,第一接地螺柱241和第二接地螺柱245均用于接地。
35.箱体1底板的顶面两侧分别相对称设有两个垫板115,底盘201的底面两侧分别置于两个垫板115上,两个垫板115上分别相对称设有限位槽116,底盘201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与限位槽116相适配的限位块242,底盘201沿垫板115移动的同时,带动框架2移入和移出箱体1;由于装配好电气元器件的框架2整体较重,通过底盘201沿垫板115移动,带动框架2移入和移出箱体1,垫板115的设置保证了框架2移入和移出箱体1过程中的顺畅,减轻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另外,限位槽116和限位块242的设置用于对框架2进行定位;垫板115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聚四氟乙烯材质耐高低温、耐腐蚀,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老化,吸水性小,自润滑性能优异。
36.箱体1顶板的顶面两侧分别相对称设有两个吊环117,两个吊环117均通过第二固定螺柱118与箱体1固定连接,吊环117用于现场施工吊装。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配网自动化馈线终端箱,先将框架2移出箱体1,框架2全空间敞开,在框架2上生产装配扎线,操作起来方便灵活,完成装配后将框架2移入箱体1内;当有特殊电气元器件需要装配时,只需要更改箱体1的尺寸即可,操作简单,通用性较强,有效解决了传统箱式ftu柜内操作空间狭小,扎线耗时耗力的缺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3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