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输液三通保护盒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2: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输液三通保护盒。


背景技术:

2.医用三通作为一次性医疗耗材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用三通一端连接病人的静脉通路,另两端连接不同的药液;医用三通应用目的是:经一条静脉通路同时输入不同种类的药液,根据治疗的需要一次使用一个或多个输液三通。在手术室,由于部分手术需要将病人的双侧上侧放置于身体躯干两侧,而静脉通路一般都在上肢,将上肢放置于身体躯干两侧时会将输液三通一起被布单固定住,输液三通一般采用硬质塑料制成,用布单包裹上肢和输液三通时很容易将三通固定在病人皮肤上;在病房,使用三通输入不同种类的药物时,一般也会将三通固定于病人的肢体上。长时间使用后,输液三通底部会对上肢皮肤造成压迫,由于长期受到压迫导致皮肤不透气,会对皮肤造成的压痕或者压疮等压力性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对输液三通保护盒与病人皮肤之间压力进行缓冲分散,避免因输液三通对病人皮肤直接压迫,造成病人皮肤压力性损伤的输液三通保护盒。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输液三通保护盒,包括保护盒本体,所述保护盒本体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下的背面与下盒体的背面通过硅胶连接片铰接,正面通过第一卡扣活动连接,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的外表面设有弹性缓冲层。
5.优选的,所述弹性缓冲层的材质为硅胶、海绵或泡棉,所述下盒体的内部设有容纳输液三通的凹槽,所述上盒体的内顶面与输液三通的顶部搭接,所述上盒体的侧面下端和下盒体的侧面上端分别开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上盒体上的半圆形凹槽和下盒体上的半圆形凹槽位置对应且合在一起形成圆形通孔。
6.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扣包括固定在上盒体下表面远离硅胶连接片一侧的卡接球柱和开设在下盒体顶部远离硅胶连接片一侧的球形卡槽。
7.优选的,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的材质为硅胶,且一体成型。
8.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保护盒本体包括左盒体和右盒体,所述左盒体和右盒体的相对面为开口状且卡接并连通,所述左盒体包括左上盒体和左下盒体,所述右盒体包括右上盒体和右下盒体,所述左上盒体背面的底部与左下盒体背面的顶部、右上盒体背面的底部与右下盒体背面的顶部分别通过硅胶连接片铰接,所述左上盒体正面的底部与左下盒体正面的顶部、右上盒体正面的底部与右下盒体正面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二卡扣活动连接,所述左、右上盒体和左、右下盒体的外表面均设有弹性缓冲层。
9.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左下盒体和右下盒体的内部分别设有容纳输液三通的凹
槽,所述左上盒体和右上盒体的内顶面分别与输液三通的顶部搭接,所述左上盒体的侧面下端和左下盒体的侧面上端、右上盒体的侧面下端和右下盒体的侧面上端分别开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左上盒体上的半圆形凹槽和左下盒体上的半圆形凹槽位置对应且合在一起形成圆形通孔,所述右上盒体上的半圆形凹槽和右下盒体上的半圆形凹槽位置对应且合在一起形成圆形通孔。
10.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左上盒体和右上盒体的相对面、左下盒体和右下盒体的相对面分别设有卡接柱和卡接槽。
11.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保护盒本体还包括中间盒体,所述中间盒体包括中间上盒体和中间下盒体,所述中间上盒体背面的底部与中间下盒体背面的顶部通过硅胶连接片铰接,所述中间上盒体正面的底部与中间下盒体正面的顶部通过第二卡扣活动连接,中间盒体的左右侧分别与左盒体和右盒体卡接并连通。
12.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中间上盒体和中间下盒体的左右侧分别设有与左上盒体和左下盒体的右侧、右上盒体和右下盒体的左侧面相对应的卡接柱和卡接槽。
13.本实用新型的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输液三通保护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的输液三通保护盒,结构简单,便于固定,通过在输液三通保护盒表面设置弹性缓冲层,避免输液三通保护盒直接压病人皮肤上,可以对输液三通保护盒与病人皮肤之间压力进行缓冲分散,避免因输液三通对病人皮肤直接压迫,造成病人皮肤压力性损伤;
15.2.本实用新型的输液三通保护盒,通过设置容纳输液三通的凹槽和合在一起形成圆形通孔的半圆形凹槽,便于对输液三通和输液导管进行限位固定;
16.3.本实用新型的输液三通保护盒,通过将输液三通保护盒设置为独立的左盒体、右盒体和中间盒体,且中间盒体的数量可以根据输液三通的数量增减,便于容纳本体数量的输液三通。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盒体的俯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21.图5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左盒体的右视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左下盒体和右下盒体的俯视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左盒体和右盒体之间加装中间盒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中间盒体的左视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左下盒体、中间盒体和右下盒体的俯视图。
27.图中:1、上盒体;2、下盒体;3、硅胶连接片;4、第一卡扣;401、卡接球柱;402、球形卡槽;5、半圆形凹槽;6、左盒体;601、左上盒体;602、左下盒体;7、右盒体;701、右上盒体;702、右下盒体;8、第二卡扣;9、中间盒体;901、中间上盒体;902、中间下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

4所示,一种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输液三通保护盒,包括保护盒本体,保护盒本体包括上盒体1和下盒体2,上盒体1的背面与下盒体2的背面通过硅胶连接片3铰接,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正面通过第一卡扣4活动连接,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外表面设有弹性缓冲层。
31.本实施方案中,下盒体2的底部设有压敏胶,便于固定保护盒本体,硅胶连接片3为矩形弹性硅胶片且分别与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背面热熔焊接,通过在输液三通保护盒和病人皮肤之间设置弹性缓冲层,避免输液三通保护盒直接压病人皮肤上,可以对输液三通保护盒与病人皮肤之间压力进行缓冲分散,在使用前,保护盒本体为无菌包装。
32.具体的,弹性缓冲层的材质为硅胶、海绵或泡棉,下盒体2的内部设有容纳输液三通的凹槽,凹槽的形状、大小与输液三通相适配,上盒体1的内顶面与输液三通的顶部搭接,上盒体1的侧面下端和下盒体2的侧面上端分别开设有半圆形凹槽5,上盒体1上的半圆形凹槽5和下盒体2上的半圆形凹槽5位置对应且合在一起形成圆形通孔。
33.本实施方案中,弹性缓冲层的材质为弹性医用硅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亲肤性,病人体感更舒适,通过在下盒体2的内部设置容纳输液三通的凹槽和在上盒体1的侧面下端和下盒体2的侧面上端开设合在一起形成圆形通孔的半圆形凹槽5,便于固定输液三通和输液导管,两个半圆形凹槽5合在一起形成圆形通孔的大小与输液导管相适配。
34.具体的,第一卡扣4包括固定在上盒体1下表面远离硅胶连接片3一侧的卡接球柱401和开设在下盒体2顶部远离硅胶连接片3一侧的球形卡槽402。
35.本实施方案中,卡接球柱401插接在球形卡槽402内,卡接球柱401的表面和球形卡槽402的内壁活动连接,通过卡接球柱401和球形卡槽402配合,便于将上盒体1和下盒体2卡合固定在一起,进而将输液三通和输液导管固定。
3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材质为硅胶,且一体成型。
37.本实施方案中,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厚度为2

6mm,上盒体1和下盒体2整体都由弹性硅胶制成,可以减轻保护盒本体的重量和体积,使用更方便。
38.本实用新型的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输液三通保护盒的使用过程为,将输液三通和输液导管连接好,撕开本输液三通保护盒的无菌包装,将保护盒本体取出打开,将输液三通放入下盒体2内部的容纳三通的凹槽内,输液导管放置在下盒体2的侧面上端开设的半圆形凹槽5内,将上盒体1和下盒体2扣合,上盒体1正面底部的卡接球柱401插接在下盒体2正面顶部的球形卡槽402内,将上盒体1固定在下盒体2上,上盒体1上的半圆形凹槽5卡在下盒体2上的半圆形凹槽5上并形成固定输液导管的圆形通孔,撕去下盒体2底部压敏胶上的保护纸,将保护盒本体固定在病人皮肤上即可,必要时可以在保护盒本体上缠绕胶布或绑带,对保护盒本体进行进一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输液三通保护盒,结构简单,便于固定,通过在输液三通保护盒表面设置弹性缓冲层,避免输液三通保护盒直接压病人皮肤上,可以对
输液三通保护盒与病人皮肤之间压力进行缓冲分散,避免因输液三通对病人皮肤直接压迫,造成病人皮肤压力性损伤,通过设置容纳输液三通的凹槽和合在一起形成圆形通孔的半圆形凹槽5,便于对输液三通和输液导管进行限位固定。
39.实施例二:
40.如图5

10所示,一种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输液三通保护盒,包括保护盒本体,保护盒本体包括左盒体6和右盒体7,左盒体6和右盒体7的相对面为开口状且卡接并连通,左盒体6包括左上盒体601和左下盒体602,右盒体7包括右上盒体701和右下盒体702,左上盒体601背面的底部与左下盒体602背面的顶部、右上盒体701背面的底部与右下盒体702背面的顶部分别通过硅胶连接片3铰接,左上盒体601正面的底部与左下盒体602正面的顶部、右上盒体701正面的底部与右下盒体702正面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二卡扣8活动连接,左、右上盒体601、602和左、右下盒体701、702的外表面均设有弹性缓冲层。
41.本实施方案中,第二卡扣8的结构与第一卡扣4相同,左下盒体602和右下盒体702的底部设有压敏胶,在使用前,左盒体6和右盒体7卡接在一起并无菌包装。
42.具体的,左下盒体602和右下盒体702的内部分别设有容纳输液三通的凹槽,左上盒体601和右上盒体701的内顶面分别与输液三通的顶部搭接,左上盒体601的侧面下端和左下盒体602的侧面上端、右上盒体701的侧面下端和右下盒体702的侧面上端分别开设有半圆形凹槽5,左上盒体601上的半圆形凹槽5和左下盒体602上的半圆形凹槽5位置对应且合在一起形成圆形通孔,右上盒体701上的半圆形凹槽5和右下盒体702上的半圆形凹槽5位置对应且合在一起形成圆形通孔。
43.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左下盒体602和右下盒体702的内部分别设置容纳输液三通的凹槽和在左上盒体601的侧面下端、左下盒体602的侧面上端、右上盒体701的侧面下端和右下盒体702的侧面上端分别开设合在一起形成圆形通孔的半圆形凹槽5,便于固定输液三通和输液导管。
44.具体的,左上盒体601和右上盒体701的相对面、左下盒体602和右下盒体702的相对面分别设有卡接柱和卡接槽。
45.本实施方案中,卡接柱的表面与卡接槽的内壁活动搭接,本实施例中,卡接柱为球头柱,卡接槽为球形槽,便于将左盒体6和右盒体7固定在一起。
4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保护盒本体还包括中间盒体9,中间盒体9包括中间上盒体901和中间下盒体902,中间上盒体901背面的底部与中间下盒体902背面的顶部通过硅胶连接片3铰接,中间上盒体901正面的底部与中间下盒体902正面的顶部通过第二卡扣8活动连接,中间盒体9的左右侧分别与左盒体6和右盒体7卡接并连通。
47.本实施方案中,中间上盒体901和中间下盒体902的外表面均设有弹性缓冲层,通过设置与左盒体6和右盒体7可拆装的中间盒体9,可以适应不同数量的输液三通,中间盒体9的数量与输液三通的数量对应,可以根据输液三通的数量增减,中间下盒体902的底部设有压敏胶,在使用前,中间盒体9单独无菌包装。
48.具体的,中间上盒体901和中间下盒体902的左右侧分别设有与左上盒体601和左下盒体602的右侧、右上盒体701和右下盒体702的左侧面相对应的卡接柱和卡接槽。
49.本实施方案中,中间盒体9的左侧面结构与右盒体7的左侧面相同,中间盒体9的右侧面与左盒体6的右侧面相同,本实施例中,卡接柱和卡接槽分别为球头柱和球形槽,便于
将中间盒体9与左盒体6和右盒体7固定连接。
50.本实用新型的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输液三通保护盒的使用过程为,将输液三通和输液导管连接好,撕开本输液三通保护盒左盒体6和右盒体7的无菌包装,将左盒体6和右盒体7取出打开,将输液三通放入左下盒体602和右下盒体702内部的容纳三通的凹槽内,输液导管放置在左下盒体602和右下盒体702的侧面上端开设的半圆形凹槽5内,将左上盒体601和右上盒体701分别与左下盒体602和右下盒体702扣合,左上盒体601和右上盒体701正面底部的卡接球柱401分别插接在左下盒体602和右下盒体702正面顶部的球形卡槽402内,将左上盒体601和右上盒体701分别固定在左下盒体602和右下盒体702上,左上盒体601和右上盒体701上的半圆形凹槽5卡在左下盒体602和右下盒体702上的半圆形凹槽5上并形成固定输液导管的圆形通孔,撕去左下盒体602和右下盒体702底部压敏胶上的保护纸,将保护盒本体固定在病人皮肤上即可,必要时可以在保护盒本体上缠绕胶布或绑带,对保护盒本体进行进一步固定,当输液三通的数量超过左盒体6和右盒体7的容纳量时,撕开中间盒体9的无菌包装,将中间盒体9取出,同时将左盒体6和右盒体7分开,将中间盒体9的左侧面通过卡接球柱401和球形卡槽402与左盒体6的右侧面卡接固定、中间盒体9的右侧面通过卡接球柱401和球形卡槽402与右盒体7的左侧面卡接固定,中间盒体9的数量与输液三通超过左盒体6和右盒体7的容纳量的数量对应,本实用新型的输液三通保护盒,通过将输液三通保护盒设置为独立的左盒体、右盒体和中间盒体,且中间盒体的数量可以根据输液三通的数量增减,便于容纳本体数量的输液三通。
5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输液三通保护盒,结构简单,便于固定,通过在输液三通保护盒表面设置弹性缓冲层,避免输液三通保护盒直接压病人皮肤上,可以对输液三通保护盒与病人皮肤之间压力进行缓冲分散,避免因输液三通对病人皮肤直接压迫,造成病人皮肤压力性损伤,通过设置容纳输液三通的凹槽和合在一起形成圆形通孔的半圆形凹槽5,便于对输液三通和输液导管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将输液三通保护盒设置为独立的左盒体6、右盒体7和中间盒体9,且中间盒体9的数量可以根据输液三通的数量增减,便于容纳本体数量的输液三通。
5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