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红光照射的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1: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红光照射的防护罩。


背景技术:

2.红光照射是采用红光治疗仪对人体的一种治疗方式,其中红光治疗仪是一种新型的可以应用于医院、家庭的光疗设备,它基本原理是通过特殊的滤光片得到600~700nm为主的红色可见光波段,该波段对人体穿透深,疗效更好,光斑大(相当于he

ne激光的数百倍),为治疗一些大面积的病症提供的更好的治疗方法。
3.而且目前促进伤口愈合、缓解局部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局部消炎的光波治疗仪,大都以红外线的热效应为主,并且现有的红光治疗仪器大都采用单一式的红光灯或是将治疗仪器上的红光照射装置与治疗仪器本体固定连接,但是在对患者局部进行照射时,由于照射灯发射的红光范围较大,使得大部分红光会扩散逃逸走,而实际照射到人体部位的光效较少,由此一来就降低了治疗效果,需要增大照射时间,而长时间照射,容易造成皮肤干燥,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红光照射的防护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红光照射的防护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红光照射的防护罩,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连接有风琴罩,所述上框架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豁口,且上框架的上表面位于豁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杆,且上框架的上表面位于豁口的另一侧对应第一连杆处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内侧设置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内侧对应第一卡板处设置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后端面均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上框架的两侧边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磁片,所述下框架的外侧边设置有固定夹。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磁片共设置有四个,所述下框架的两侧边对应第一磁片处分别嵌入设置有第二磁片,所述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的相对面磁性为异性,且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的数量相同。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夹共设置有四个,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下框架的前侧两侧边,且固定夹的一端设置有铰链,所述固定夹与下框架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上端对应调节螺杆处均开设有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孔的内表面和调节螺杆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调节螺杆与调节螺孔相适配,所述调节螺杆分别与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所述调节螺杆分别与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均为一种弧形结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与第二连杆均通过调节螺杆和调节螺孔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为一种l型结构,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螺栓固定于上框架的上表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通过风琴罩相连接,且上框架和下框架均为一种软橡胶材质的构件,所述风琴罩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光布。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红光照射的防护罩,在实际操作时,通过采用风琴罩配合固定夹以及磁片的运用,使得在对患者进行红光照射时,将防护罩套于红光灯上,对其进行笼罩,然后通过固定夹将下框架固定于患者所需照射的部位外侧,进而方便使风琴罩笼罩于患者治疗部位,方便在红光照射时,所发出的红光可以针对治疗部位进行照射,并且风琴罩也可对红光进行防护,避免照射时有红光逃逸出来的问题,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另外该防护罩即可收缩变小,也可延伸拉长,并通过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作用,方便将防护罩固定于红光灯的灯杆上,易于拆装,本设计成本低,而且对防止红光逃散的效果更好,并且拆装方便,使用更便捷。
附图说明
12.图1为一种用于红光照射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一种用于红光照射的防护罩中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一种用于红光照射的防护罩的仰视图。
15.图中:1、上框架;2、下框架;3、风琴罩;4、固定夹;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调节螺杆;10、第一磁片;11、第二磁片;12、调节螺孔;13、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红光照射的防护罩,包括上框架1和下框架2,上框架1和下框架2之间连接有风琴罩3,上框架1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豁口13,且上框架1的上表面位于豁口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杆5,且上框架1的上表面位于豁口13的另一侧对应第一连杆5处设置有第二连杆6,第一连杆5的上端内侧设置有第一卡板7,第二连杆6的上端内侧对应第一卡板7处设置有第二卡板8,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的后端面均连接有调节螺杆9,上框架1的两侧边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磁片10,下框架2的外侧边设置有固定夹4。
17.第一磁片10共设置有四个,下框架2的两侧边对应第一磁片10处分别嵌入设置有第二磁片11,第一磁片10和第二磁片11的相对面磁性为异性,且第一磁片10和第二磁片11的数量相同,通过第一磁片10和第二磁片11的相吸作用,方便在风琴罩3收缩不使用时,利用第一磁片10和第二磁片11将上框架1和下框架2进行连接固定,避免该防护罩在不使用时,风琴罩3自动打开。
18.固定夹4共设置有四个,分别对应设置于下框架2的前侧两侧边,且固定夹4的一端设置有铰链,固定夹4与下框架2通过铰链转动连接,通过固定夹4的设计,方便在风琴罩3展开使用时,利用固定夹4将下框架2固定于患者衣服或者被褥上,从而使得风琴罩3可以对需要红光照射的部分进行完全罩住,并避免伸展开的风琴罩3出现回缩,操作简捷。
19.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的上端对应调节螺杆9处均开设有调节螺孔12,调节螺孔
12的内表面和调节螺杆9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调节螺杆9与调节螺孔12相适配,调节螺杆9分别与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调节螺杆9分别与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转动连接,第一连杆5与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与第二连杆6均通过调节螺杆9和调节螺孔12相连接,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均为一种l型结构,且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通过螺栓固定于上框架1的上表面,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均为一种弧形结构,通过调节螺杆9可以推动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移动,进而在对红光灯的发出的红光进行笼罩时,通过豁口13将防护罩套于红光灯上,然后将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分别对红光灯后端的灯杆进行固定,通过拧动调节螺杆9,使其带动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向红光灯后端的灯杆卡合,从而方便将防护罩固定于红光灯后端的灯杆上,且拆卸方便。
20.上框架1和下框架2之间通过风琴罩3相连接,且上框架1和下框架2均为一种软橡胶材质的构件,风琴罩3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光布,将上框架1和下框架2采用软橡胶材质设计,方便在对患者需要红光照射的部位进行笼罩时,更加方便固定夹4将其进行固定,而且风琴罩3内置的反光布,使得风琴罩3不会对红光进行吸收而影响照射效率。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设计在使用时,通过豁口13将防护罩套在红光灯上,然后利用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对红光灯后端的灯杆进行卡合固定,通过拧动调节螺杆9,可以使得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对灯杆进行卡紧,然后,拉动下框架2,使其带动风琴罩3向下伸展,并且其罩于患者所需红光照射的部位,待下框架2带动风琴罩3对该部位进行笼罩后,通过固定夹4将下框架2进行固定,可以固定于患者的衣服或被褥上,从而避免风琴罩3回缩,然后,开启红光灯对患者所需红光照射部位进行红光照射,由于风琴罩3内部的反光布作用,避免了风琴罩3对红光的吸收,同时由于防护罩的防护作用,可以对红光灯发出的红光进行防护,使得红光可以更完整的照射到患者所需照射的部位,防止红光逃逸出来而影响治疗效果,使用结束后,松开固定夹,将风琴罩3收缩,然后利用第一磁片10和第二磁片11将下框架2和上框架1进行固定,从而方便将风琴罩3收缩固定,进一步的,反向拧动调节螺杆9,使得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远离灯杆,从而可以将防护罩拆除下来,该设计不仅成本低,拆装简捷,而且红光灯发出的红光进行全面防护,从而避免了红光逃逸出来而影响治疗效果。
22.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