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面涂层的薄膜、增强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03: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带面涂层的薄膜、增强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各种薄膜材料已被广泛用于各种用途。薄膜材料例如以在该薄膜上设有粘合剂的粘合片的形态用于被粘物的表面保护或赋予刚性、耐冲击性等目的。作为这样的粘合片的应用例,可列举作为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中的构件的应用、作为上述图像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的制造工序中的工艺材料的应用等。作为公开了这样的技术的现有技术文献,可列举专利文献1~2。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154737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

6525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8.上述薄膜材料的表面可出于赋予耐擦拭性、抗静电性等目的而形成抗静电层、固化层等表面层(也称为面涂层、背面处理层。)。另外,在将这样的带有面涂层的薄膜用作图像显示装置、电子设备的构件的方式中,其薄膜表面可能粘接其它构成部件。例如,有机el、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与图像面积相比可能为较薄的厚度,因此有时使用具有规定的光学特性、机械特性的薄膜材料作为增强材料(增强薄膜)。在这样的增强薄膜的背面侧,可能会使用粘接剂等树脂成分接合光学传感器、其它功能性薄膜等。此时,为了提高粘接剂等树脂成分的粘接性,可对该增强薄膜背面实施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等表面活化处理。
9.但是,上述表面活化处理虽然对于提高粘接剂的接合可靠性有效,但是同时也为提高薄膜表面的树脂成分的润湿性的处理,因此会加剧该树脂成分的润湿铺展。其结果是,有时难以高精度地控制粘接剂等树脂成分在薄膜表面的配置而发生粘接剂从所设定的范围渗出等情况。
10.由于能够通过接触角的变化来掌握薄膜表面的润湿性的变化,因此本发明人们对于抑制薄膜表面的表面活化处理前后的接触角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能够防止或抑制粘接剂等树脂成分在薄膜表面的润湿铺展的技术方案,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以实施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活化处理的方式使用时、该表面活化处理前后的接触角变化也受到限制的带面涂层的薄膜。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在上述带面涂层的薄膜的单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增强薄膜及贴附有该增强薄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2.根据本说明书,可提供带面涂层的薄膜。该带面涂层的薄膜具备薄膜基材和设置
于该薄膜基材的一个面的面涂层。上述面涂层包含聚酯树脂及丙烯酸系树脂作为粘结剂。另外,上述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的存在比例为0.5原子%以上且18原子%以下。根据上述构成,即使以实施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活化处理的方式使用时,也能够抑制该表面活化处理前后的接触角变化。根据上述带面涂层的薄膜,能够使粘接剂等树脂成分良好地粘接于该面涂层表面,并且能够防止或抑制由上述表面活化处理导致的、粘接剂等树脂成分在薄膜表面润湿铺展的现象。另外,能够在不损害面涂层的特性的情况下实现上述效果。需要说明的是,面涂层所要求的特性可能根据用途、使用方式等而不同,因此不限于耐擦拭性、抗静电性等特定的特性。
13.在这里所公开的技术(包括带面涂层的薄膜、增强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以下同样。)的一些优选方式中,上述面涂层包含氟系化合物。根据这样的构成,容易将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的存在比例调整到合适的范围。
14.另外,上述氟系化合物优选具有选自羟基及羧基中的官能团。由此,即使在实施表面活化处理的情况下,也可更好地抑制该表面活化处理前后的接触角变化。
15.在一些优选方式中,上述面涂层包含交联剂。另外,上述交联剂优选为选自由三聚氰胺系交联剂、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及环氧系交联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通过使用上述交联剂,能够更优选地发挥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所带来的效果。另外,上述包含交联剂的面涂层容易得到良好的耐擦拭性,另外,有粘接剂等树脂成分对面涂层表面的密合性也变得良好的倾向。
16.在一些优选方式中,上述面涂层中所含的上述聚酯树脂的含量c1与上述丙烯酸系树脂的含量c2的重量比(c1/c2)在10/90~95/5的范围内。根据上述组成,容易得到良好的涂覆性、锚固性,另外容易抑制面涂层表面的接触角变化。
17.在一些方式中,上述面涂层包含导电性聚合物。通过包含导电性聚合物,可降低面涂层的表面电阻率。这样的带面涂层的薄膜可以更优选地用于可能需要抗静电、导电性控制的各种用途。作为优选的导电性聚合物,可列举聚(3,4

乙烯二氧噻吩)。
18.在一些优选方式中,上述薄膜基材包含树脂薄膜。在该方式中,带面涂层的薄膜也称为带面涂层的树脂薄膜。作为上述薄膜基材,可优选采用例如由以聚酯为主要成分(含量多于50重量%的成分)的树脂材料形成的树脂薄膜(聚酯树脂薄膜)。具备上述薄膜基材的带面涂层的薄膜可使薄膜基材与面涂层的密合性变得优异。另外,聚酯树脂薄膜容易得到高机械强度,可特别适宜地作为例如增强薄膜的基材材料。
19.另外,根据本说明书,可提供增强薄膜。该增强薄膜具备这里所公开的任意带面涂层的薄膜和设置于上述薄膜基材的另一表面的粘合剂层。这样的增强薄膜适合作为例如有机el、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中的构件,另外,也可优选用作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电子设备的制造工序中的工艺材料。其中,特别适合作为可在面涂层表面通过粘接剂等接合指纹传感器等部件、或层叠其它功能性薄膜的图像显示装置用增强薄膜。如上所述,根据本说明书,可提供贴附有这里所公开的任意增强薄膜的图像显示装置或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20.图1为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带面涂层的薄膜的构成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21.图2为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增强薄膜的构成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22.图3为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增强薄膜的使用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
23.图4为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增强薄膜的使用前的形态的示意性剖视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增强薄膜
26.10:带面涂层的薄膜
27.10a:带面涂层的薄膜的背面
28.12:薄膜基材
29.12a:第一面(背面)
30.12b:第二面(前面)
31.14:面涂层
32.14a:面涂层表面
33.20:粘合剂层
34.20a:表面(粘合面)
35.30:剥离衬垫
36.50:被粘物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对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除了在本说明书中特别提及的事项以外的实施本发明所需的事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有关发明的实施的教导和申请时的技术常识来理解。本发明可以基于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和该领域中的技术常识来实施。
38.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附图中,有时对发挥相同作用的构件/部位标记相同的符号来进行说明,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另外,为了清楚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对附图中记载的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化,其并不一定准确地表示实际提供的产品及部件的大小、比例尺。
39.本说明书中,“实质上不含~”及同含义的表述只要没有特别声明,则以对象成分的含量小于0.3重量%(例如小于0.1重量%、进而小于0.01重量%)的含义来使用。同样地,“实质上由~构成”及同含义的表述以对象成分的含量超过99.7重量%(例如超过99.9重量%、进而超过99.99重量%)的含义来使用。
40.<构成>
41.将这里所公开的带面涂层的薄膜的构成例示意性示于图1。该带面涂层的薄膜10具备薄膜基材12、和设置于薄膜基材12的一个面(12a;也称为第一面。)的面涂层14。面涂层14的表面14a构成带面涂层的薄膜10的最外面(背面)10a。
42.另外,将具备带面涂层的薄膜10的增强薄膜的构成例示意性示于图2。该增强薄膜1具备带面涂层的薄膜10和粘合剂层20。粘合剂层20设置于构成带面涂层的薄膜10的薄膜基材12的另一个面(12b;也称为第二面。)。换言之,粘合剂层20设置于薄膜基材12的表面中的与面涂层14侧的表面12a处于相反侧的表面12b。在该增强薄膜1中,面涂层表面14a构成增强薄膜1的最外面(背面)。
43.如图3示意性所示,增强薄膜1将其粘合剂层20的粘合面20a贴附于被粘物(例如有
机el、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50的表面来使用。使用前(即,贴附于被粘物前)的增强薄膜1例如可以如图4所示那样为粘合剂层20的粘合面20a(与被粘物的贴附面)被至少粘合剂层20侧为剥离面的剥离衬垫30保护的形态。或者,也可以为通过将增强薄膜1卷绕成卷状而使粘合剂层20抵接于带面涂层的薄膜10的背面10a(面涂层表面14a)而保护该表面的形态。
44.上述增强薄膜除了薄膜基材、面涂层及粘合剂层以外可以还包含其它层。作为所述“其它层”的配置,可例示薄膜基材的第一面(背面)与面涂层之间、薄膜基材的第二面(前面)与粘合剂层之间等。配置于薄膜基材背面与面涂层之间的层例如可以为包含抗静电成分的层(抗静电层)。配置于薄膜基材前面与粘合剂层之间的层例如可以为用于提高粘合剂层对上述第二面的锚固性的底涂层(锚固层)、抗静电层等。也可以为在薄膜基材前面配置有抗静电层、在该抗静电层上配置有锚固层、并在其上配置有粘合剂层的构成的增强薄膜。
45.<特性>
46.(氟元素存在比例)
47.这里所公开的带面涂层的薄膜的特征在于,面涂层表面(图1中符号14a所示的表面)中的氟元素的存在比例为0.5原子%以上。由此,即使以实施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活化处理的方式使用面涂层时,也能够抑制该表面活化处理前后的接触角变化,能够防止或抑制由上述表面活化处理导致的粘接剂等树脂成分在薄膜表面润湿铺展的现象。从抑制表面活化处理前后的接触角变化的观点出发,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的存在比例优选为0.8原子%以上、更优选为1.5原子%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原子%以上,例如可以为3.0原子%以上,可以为5.0原子%以上,可以为10原子%以上,可以为15原子%以上。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的存在比例可以通过向粘结剂树脂中导入氟(例如使用在侧链中具有全氟烷基等氟烷基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添加氟系化合物来实现。
48.另外,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的存在比例为18原子%以下。以上述比例存在氟元素的面涂层能够使粘接剂等树脂成分良好地粘接于其表面,并且通过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活化处理能够实现对面涂层表面的良好的粘接力提高。从这样的观点出发,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的存在比例优选为16原子%以下,更优选为12原子%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0原子%以下,特别优选为6.0原子%以下(例如4.0原子%以下)。另外,通过将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的存在比例限制为规定值以下,能够在不损害面涂层的特性(例如耐擦拭性、表面电阻值、背面粘接力等)的情况下发挥由氟元素存在于面涂层表面带来的效果。
49.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的存在比例可以通过esca(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来求出。具体而言,通过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50.(水接触角)
51.面涂层表面对水的接触角(水接触角)可能根据目的、用途、所需性能(拒水性、亲水性等)等而不同,因此不限定于特定的范围。从防止、抑制所使用的粘接剂等树脂成分在面涂层表面上润湿铺展的观点出发,上述水接触角优选为75
°
以上,更优选为80
°
以上,可以为82
°
以上,可以为86
°
以上,可以为88
°
以上(例如90
°
以上)。上述水接触角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设为120
°
以下(例如100
°
以下)左右是合适的,也可以为95
°
以下。就上述水接触角为规定值以下的面涂层表面而言,该表面的粘接剂等树脂成分的粘接性容易变得良好。水接触角可通过与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初始水接触角测定相同的方法来测定。
52.(水接触角变化)
53.这里所公开的带面涂层的薄膜理想的是实施规定的表面活化处理后的面涂层表面的水接触角变化受到限制。例如,对于面涂层表面而言,在实施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条件的等离子体处理后测定的水接触角wca1与在该等离子体处理前测定的水接触角wca0之差(wca0

wca1)小于15
°
是适当的。满足这样的特性的面涂层表面在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活化处理前后粘接剂等树脂成分的润湿性的变化少,不易产生由该树脂成分的润湿铺展导致的不良。上述差(wca0

wca1)优选小于10
°
,更优选为7
°
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
°
以下,特别优选为3
°
以下,最优选在0~1
°
的范围内。
54.(对面涂层表面的粘接力)
55.另外,对于这里所公开的带面涂层的薄膜而言,在23℃、贴附后30分钟及拉伸速度0.3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标准丙烯酸系粘合带相对于该面涂层表面的180度粘接力(背面粘接力)可以为规定值以上。满足该特性的面涂层于在面涂层上赋予粘接剂、粘合剂等树脂成分而进行构件接合等的方式中容易使该树脂成分发挥良好的粘接性。上述粘接力通常为1.0n/19mm以上,3.0n/19mm以上是合适的,优选为4.0n/19mm以上,更优选为5.0n/19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n/19mm以上,特别优选为7.0n/19mm以上(例如8.0n/19mm以上)。上述背面剥离强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15n/19mm以下,为10n/19mm以下是合适的。上述粘接力(背面粘接力)可通过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56.(表面电阻值)
57.面涂层的表面电阻值没有特别限定,在一些方式中,优选为1.0
×
10
10
ω以下。通过将表面电阻值设为1.0
×
10
10
ω以下,能够防止由剥离薄膜时等的带电(静电)导致的不良。显示上述表面电阻值的带面涂层的薄膜适合作为不期望静电的图像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中的构件,另外,能够适合用于例如液晶单元、半导体装置等害怕静电的物品的加工或输送过程等中使用的增强薄膜。上述表面电阻值可以小于1.0
×
109ω,可以小于1.0
×
108ω,可以小于1.0
×
107ω。上述表面电阻值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1.0
×
104ω以上。表面电阻值可通过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58.<薄膜基材>
59.就作为这里所公开的带面涂层的薄膜的支撑体使用的薄膜基材而言,可以优选采用树脂薄膜。所述树脂薄膜可以为将各种树脂材料成形为薄膜形状而成者。作为上述树脂材料,优选可以构成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遮蔽性、各向同性等之中的1个或2个以上特性优异的树脂薄膜的材料。例如,可以优选使用由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类;二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类;聚碳酸酯类;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聚合物类等为主要成分(即,含量多于50重量%的成分)的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薄膜作为上述薄膜基材。作为构成上述树脂薄膜的树脂材料的其它例子,可列举以聚苯乙烯、丙烯腈

苯乙烯共聚物等苯乙烯类;烯烃类、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环状或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

丙烯共聚物等;聚氯乙烯类;尼龙6、尼龙6,6、芳香族聚酰胺等聚酰胺类等为主要成分的材料。或者,也可以将由以聚酰亚胺类、聚砜类、聚醚砜类、聚醚醚酮类、聚苯硫醚类、聚乙烯醇类、聚偏氯乙烯类、聚乙烯醇缩丁醛类、聚芳酯类、聚甲醛类、环氧类等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薄膜用于薄膜基材。构成上述树脂薄膜的树脂材料可以为这些中的2种以上的共混物。
60.作为上述薄膜基材用的树脂薄膜,优选采用具有透明性(是包含着色透明的意思。)、并且其光学特性(相位差等)的各向异性少的树脂薄膜。通常,上述各向异性越少越优选。特别是,对于光学部件用途中所用的树脂薄膜,减少该树脂薄膜的光学各向异性是有意义的。上述树脂薄膜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组成不同的多层层叠而成的结构。通常可以优选采用单层结构的树脂薄膜。
61.上述树脂薄膜优选具有在可见光波长区域下的总透光率为约70%以上的透明性。更优选上述总透光率为80%以上(例如85%以上)的透明树脂薄膜。另外,上述总透光率的上限理论上为从100%减去光损失(菲涅尔损耗)而得的值,通常可为约95%以下。若具有上述总透光率,则实际使用中可优选作为透明树脂薄膜使用。作为上述总透光率的值,可以采用制造商标称值。没有标称值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依据jis k 7361

1测定的值。
62.在一些优选方式中,作为上述薄膜基材,使用将以聚酯为主要成分(含量多于50重量%的成分)的树脂(聚酯树脂)成型为薄膜状的树脂薄膜(聚酯树脂薄膜)。聚酯树脂薄膜有机械强度优异的倾向,也容易得到透明性。聚酯树脂薄膜在例如增强薄膜等要求刚性的用途中可成为优选的基材材料。例如,可优选采用上述聚酯主要为pet的树脂薄膜(pet薄膜)、主要为pen的树脂薄膜(pen薄膜)等。
63.构成上述薄膜基材的树脂材料中根据需要可以配混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成分、增塑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等各种添加剂。可以对薄膜基材的第一面(背面、即设置有面涂层的一侧的表面)实施例如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酸处理、碱处理、底涂剂的涂布等公知或惯用的表面处理。这样的表面处理可以为例如用于提高薄膜基材背面与面涂层的密合性的处理。可优选采用向薄膜基材背面导入羟基(

oh基)等极性基团这样的表面处理。另外,这里所公开的技术中,可以对薄膜基材的第二面(前面,例如形成有粘合剂层的一侧的表面)实施与上述背面同样的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可以为用于提高薄膜基材(支撑体)与粘合剂层的密合性(粘合剂层的锚固性)的处理。
64.另外,上述薄膜基材的厚度可以考虑用途、目的、使用形态等而适宜选择。从强度、处理性等操作性的方面出发,通常厚度约4μm以上的薄膜基材是适当的,优选为约10μm以上,更优选为约2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μm以上,特别优选为70μm以上。在将带面涂层的薄膜作为增强薄膜使用的方式中,使用具有上述厚度的薄膜基材从赋予刚性、缓和冲击等观点出发是有利的。另外,薄膜基材的厚度通常为约500μm以下是适当的,优选为约300μm以下,更优选为约1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约125μm以下。通过使用厚度被适度限制的薄膜基材,有容易得到良好的处理性的倾向,另外在节省使用带面涂层的薄膜的产品中的空间方面也有利。
65.<面涂层>
66.(粘结剂)
67.面涂层包含聚酯树脂(也称为聚酯系粘结剂。)及丙烯酸系树脂(也称为丙烯酸系粘结剂。)作为粘结剂。通过组合使用聚酯树脂和丙烯酸系树脂作为粘结剂,能够抑制表面活化处理前后的接触角变化。另外,上述粘结剂组成的面涂层容易形成具有期望的特性(例如耐擦拭性)的面涂层。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面涂层中所含的“粘结剂”是指有助于该面涂层的成膜的基本成分。
68.在一些优选方式中,面涂层中所含的聚酯树脂的含量c1与丙烯酸系树脂的含量c2
的重量比(c1/c2)为5/95以上,更优选为10/9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80以上,可以为30/70以上,可以为50/50以上(例如70/30以上)。聚酯树脂的含有比例越多越容易得到良好的涂覆性、锚固性,有耐擦拭性等优异的倾向。另外,从抑制面涂层表面的接触角变化的观点出发,上述重量比(c1/c2)为95/5以下是合适的,优选为80/20以下,更优选为60/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60以下。
69.这里所公开的技术中使用的作为粘结剂的聚酯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上述聚酯树脂是指以聚酯(是指具有由单体间的酯键形成的主链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典型而言为含量多于50重量%的成分,优选为占75重量%以上、例如90重量%以上的成分)的树脂。聚酯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上述聚酯典型而言具有如下结构:选自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羧基的多元羧酸类(典型而言为二羧酸类)及其衍生物(该多元羧酸的酸酐、酯化物、卤化物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多元羧酸成分)与选自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羟基的多元醇类(典型而言为二醇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多元醇成分)缩合而成的结构。
70.就作为上述多元羧酸成分可采用的化合物的例子而言,可列举草酸、丙二酸、二氟丙二酸、烷基丙二酸、琥珀酸、四氟琥珀酸、烷基琥珀酸、(
±
)

苹果酸、内消旋酒石酸、衣康酸、马来酸、甲基马来酸、富马酸、甲基富马酸、乙炔二羧酸、戊二酸、六氟戊二酸、甲基戊二酸、戊烯二酸、己二酸、二硫代己二酸、甲基己二酸、二甲基己二酸、四甲基己二酸、亚甲基己二酸、粘康酸、黏液酸、庚二酸、辛二酸、全氟辛二酸、3,3,6,6

四甲基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全氟癸二酸、十三烷二酸、十二烷基二羧酸、十三烷基二羧酸、十四烷基二羧酸等脂肪族二羧酸类;环烷基二羧酸(例如,1,4

环己烷二羧酸、1,2

环己烷二羧酸)、1,4

(2

降冰片烯)二羧酸、5

降冰片烯

2,3

二羧酸(himic acid)、金刚烷二羧酸、螺庚烷二羧酸等脂环式二羧酸类;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二硫代间苯二甲酸、甲基间苯二甲酸、二甲基间苯二甲酸、氯间苯二甲酸、二氯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甲基对苯二甲酸、二甲基对苯二甲酸、氯对苯二甲酸、溴对苯二甲酸、萘二羧酸、氧芴二羧酸、蒽二羧酸、联苯二羧酸、亚联苯基二羧酸、二甲基亚联苯基二羧酸、对三联苯

4,4
”‑
二羧酸(p

terphenyl

4,4
″‑
dicarboxylic acid)、对四联苯

4,4
”‑
二羧酸(p

quaterphenyl

4,4
″‑
dicarboxylic acid)、联苄二羧酸、偶氮苯二羧酸、高邻苯二甲酸、亚苯基二乙酸、亚苯基二丙酸、萘二羧酸、萘二丙酸、联苯二乙酸、联苯二丙酸、3,3
’‑
[4,4
’‑
(亚甲基二对亚联苯基)二丙酸、4,4
’‑
联苄二乙酸、3,3’(4,4
’‑
联苄)二丙酸、氧二对亚苯基二乙酸等芳香族二羧酸类;上述任意多元羧酸的酸酐;上述任意多元羧酸的酯(例如烷基酯。可以为单酯、二酯等。);与上述任意多元羧酸对应的酰卤化物(例如二甲酰氯);等。
[0071]
就作为上述多元羧酸成分可采用的化合物的适宜的例子而言,可列举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羧酸等芳香族二羧酸类及其酸酐;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琥珀酸、富马酸、马来酸、5

降冰片烯

2,3

二羧酸(himic acid)、1,4

环己烷二羧酸等脂肪族二羧酸类及其酸酐;以及上述二羧酸类的低级烷基酯(例如,与碳原子数1~3的一元醇的酯)等。
[0072]
另一方面,就作为上述多元醇成分可采用的化合物的例子而言,可列举乙二醇、丙二醇、1,2

丙二醇、1,3

丙二醇、1,3

丁二醇、1,4

丁二醇、新戊二醇、1,5

戊二醇、1,6

己二醇、3

甲基戊二醇、二乙二醇、1,4

环己烷二甲醇、3

甲基

1,5

戊二醇、2

甲基

1,3

丙二醇、2,2

二乙基

1,3

丙二醇、2

丁基
‑2‑
乙基

1,3

丙二醇、苯二甲基二醇、氢化双酚a、双酚
a等二醇类。作为其它例,可列举这些化合物的环氧烷加成物(例如,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丙烷加成物等)。
[0073]
在一些方式中,上述聚酯树脂包含水分散性聚酯(例如包含该水分散性聚酯作为主要成分)。所述水分散性聚酯可以为例如通过向聚合物中导入亲水性官能团(例如,磺酸金属盐基、羧基、醚基、磷酸基等亲水性官能团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而提高了水分散性的聚酯。作为向聚合物中导入亲水性官能团的方法,可以适宜采用使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化合物共聚的方法、对聚酯或其前体(例如,多元羧酸成分、多元醇成分、它们的低聚物等)进行改性而生成亲水性官能团的方法等公知的方法。作为优选的水分散性聚酯的一例,可列举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化合物共聚而成的聚酯(共聚聚酯)。
[0074]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中,作为面涂层的粘结剂使用的聚酯树脂可以以饱和聚酯为主要成分,也可以以不饱和聚酯为主要成分。在一些方式中,上述聚酯树脂的主要成分为饱和聚酯。可优选采用赋予了水分散性的以饱和聚酯(例如,饱和共聚聚酯)为主要成分的聚酯树脂。
[0075]
这样的聚酯树脂(可以为制备成水分散液的形态的树脂。)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合成、或者也可以容易地获得市售品。
[0076]
对于上述聚酯树脂的分子量,作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例如可以为约0.5
×
104以上(优选约1
×
104以上)。上述mw可以为约15
×
104以下(优选约6
×
104以下)。另外,上述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例如可以为0℃以上(优选10℃以上)。另外,上述tg例如可以为100℃以下(优选80℃以下)。
[0077]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中使用的作为粘结剂的丙烯酸系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上述丙烯酸系树脂是指以丙烯酸系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在树脂中含有比例最多的成分)的树脂。另外,“丙烯酸系聚合物”是指:以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以下有时将其称为“丙烯酸系单体”。)为主要构成单体成分(单体的主要成分,即,在构成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单体的总量中含量最多的成分)的聚合物。上述“(甲基)丙烯酰基”是指包括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酰基之意。同样地,“(甲基)丙烯酸酯”是指包括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之意。丙烯酸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0078]
就作为构成丙烯酸系树脂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单体主要成分的丙烯酸系单体而言,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烷基的碳原子数典型而言为1~20、优选为1~12、更优选为1~11、例如1~10(进一步为1~4)。上述烷基包括链状(直链状、支链状)烷基、脂环式烷基。从粘接性能、耐擦拭性等观点出发,形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烷基的碳原子数为8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比例小于30重量%(例如小于15重量%)是合适的,其比例可以为小于10重量%(例如小于3重量%、典型而言小于1重量%)。
[0079]
在一些优选方式中,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作为构成单体成分。在所述方式中,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更优选为mma与其它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典型而言主要为mma以外的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物。mma的共聚比例典型而言为50重量%以上(例如50~90重量%),优选为60重量%以上(例如60~85重量%)。
[0080]
就能够作为与mma的共聚成分使用的单体的合适例子而言,可列举mma以外的(甲
基)丙烯酸(环)烷基酯。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环)烷基”为概括性地指烷基及环烷基之意。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可以使用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基酯、丙烯酸异丁基酯、丙烯酸仲丁基酯、丙烯酸叔丁基酯、丙烯酸2

乙基己基酯(2eha)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12的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异丙基酯、甲基丙烯酸异丁基酯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6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环戊基酯、丙烯酸环己基酯等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为5~7的丙烯酸环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戊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chma)等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为5~7的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0081]
在构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丙烯酸系单体所占的比例可根据其它共聚性单体的含有比例而不同,可以为例如超过50重量%。构成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丙烯酸系单体所占的比例可以为约70重量%以上,可以为约90重量%以上,可以为约95重量%以上。上述丙烯酸系单体的比例的上限为100重量%以下,在出于与添加成分(例如氟系化合物、交联剂等)的相互作用、反应性等目的而使用含有官能团的单体的方式中,为99重量%以下是合适的,优选为98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7重量%以下(例如95重量%以下)。
[0082]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与丙烯酸系单体共聚的共聚性单体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例示例如含羧基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等)、含酸酐基单体(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含羟基单体((甲基)丙烯酸2

羟乙酯等)、乙烯基酯类(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苯乙烯、α

甲基苯乙烯等)、含酰胺基单体(丙烯酰胺、n,n

二甲基丙烯酰胺等)、含氨基单体((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

二甲基氨基乙酯等)、含酰亚胺基单体(例如环己基马来酰亚胺)、含环氧基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酰基吗啉、乙烯基醚类(例如甲基乙烯基醚)等。其中,优选含羧基单体、含酸酐基单体、含羟基单体,更优选含羧基单体、含羟基单体,进一步优选含羟基单体。这样的“其它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0083]
上述共聚性单体的共聚比例(使用2种以上时为它们的合计量)不限定于特定的范围,可以设为例如0.1重量%以上,从更好地发挥共聚性单体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为1重量%以上是适合的,优选为3重量%以上。另外,上述共聚性单体的共聚比例通常优选设为20重量%以下,可以为10重量%以下(例如7重量%以下),也可以实质上不共聚所述单体。
[0084]
在一些方式中,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可以共聚有在侧链具有全氟烷基等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由此,能够将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存在比例调整到优选范围。或者,在此外的一些方式中,从粘接性等观点出发,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侧链具有有机硅的(甲基)丙烯酸酯、侧链具有全氟烷基等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比例小于10重量%的方式是合适的。这些有机硅(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氟代烷基酯在丙烯酸系聚合物中的共聚比例可以为小于3重量%(小于1重量%)。这里公开的技术可以优选以使用实质上不共聚有机硅(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氟代烷基酯的丙烯酸系聚合物作为粘结剂的方式来实施。
[0085]
在一些方式中,上述丙烯酸系树脂包含水分散型丙烯酸系树脂(例如,包含该水分散型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这里,水分散型丙烯酸系树脂是指:来自在水中分散有丙烯酸系树脂的水分散液的丙烯酸系树脂,例如可以向通过使用乳化剂的乳液聚合而得到
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水分散液中混合根据需要而使用的其它成分(例如交联剂等)而制备。乳液聚合中使用的乳化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阴离子性乳化剂、非离子性乳化剂等。也可以使用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乳化剂。需要说明的是,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乳化剂也称为反应性(聚合性)乳化剂。乳化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乳化剂的使用量通常优选相对于全部单体成分100重量份设为约0.1重量份以上(例如约0.5重量份以上),另外,优选相对于全部单体成分100重量份设为约10重量份以下(例如约5重量份以下)。
[0086]
就丙烯酸系树脂(具体而言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分子量而言,可考虑面涂层形成性、粘接性、处理性(分散性等)等而使用具有合适的分子量的丙烯酸系树脂,不限定于特定的范围。上述分子量以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计为例如约1500以上,为约5000以上是合适的,优选为约8000以上,可以为约10000以上(例如约12000以上)。上述分子量可以为约15
×
104以下,可以为例如约5
×
104以下。
[0087]
就丙烯酸系树脂(具体而言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而言,可考虑粘接性等使用具有合适的tg的丙烯酸系树脂,不限定于特定的范围。上述tg可以设为约0℃以上,为约20℃以上是合适的,优选为约40℃以上(例如约50℃以上)。另外,上述tg例如为约120℃以下,为约100℃以下(例如约80℃以下)是合适的。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tg在没有特别声明时指基于单体成分的组成由fox公式求出的tg。
[0088]
上述面涂层可以含有除聚酯树脂及丙烯酸系树脂以外的树脂(例如,选自丙烯酸系

氨基甲酸酯树脂、丙烯酸系

苯乙烯树脂、丙烯酸系

有机硅树脂、有机硅树脂、聚硅氮烷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氟树脂、聚烯烃树脂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树脂)作为粘结剂。考虑到带面涂层的薄膜的性能(例如透明性、耐擦拭性、抗静电性等),面涂层的粘结剂实质上仅包含聚酯树脂及丙烯酸系树脂。例如,特别优选的是聚酯树脂及丙烯酸系树脂在该粘结剂中所占的合计比例优选为75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0重量%以上、98~100重量%的面涂层。
[0089]
粘结剂在面涂层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可以设为例如30重量%以上,通常设为50重量%以上是合适的,从成膜性等观点出发,从更优选地发挥由这里所公开的技术带来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为6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可以为80重量%以上,可以为90重量%以上。另外,从抑制面涂层表面的接触角变化、抗静电性等观点出发,上述粘结剂的比例小于99重量%是合适的,优选小于95重量%,更优选小于90重量%(例如小于85重量%)。
[0090]
(氟系化合物)
[0091]
一些优选方式中,面涂层包含氟系化合物。氟系化合物为在分子内包含氟原子的化合物,被定义为与粘结剂树脂不同的化合物。通过使面涂层包含氟系化合物,从而容易将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的存在比例调整到合适的范围。上述氟系化合物为抑制表面活化处理后的面涂层表面的水接触角变化(具体而言为下降)的化合物,因此也可以称为“接触角变化抑制剂”、“接触角下降抑制剂”、或“拒水剂”。上述氟系化合物可以是与提高表面的光滑性的、所谓的“光滑剂”在功能方面不同的添加成分。氟系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0092]
作为氟系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能够抑制面涂层表面的接触角变化的
物质。可以使用例如氟系表面活性剂、具有氟基的低聚物。这样的氟系化合物可以具有1或2个以上亲水性基团、亲油性基团(疏水性基团)。
[0093]
在一些方式中,作为氟系化合物,优选使用具有能够与面涂层中的成分(粘结剂、后述交联剂等)反应的官能团的反应性化合物。可认为,由此,即使对面涂层实施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活化处理,氟系化合物也通过其反应性而与面涂层中的粘结剂树脂等进行反应或相互作用等,容易停留在面涂层表面,能够有效地抑制该表面的接触角下降。需要说明的是,反应性氟系化合物的作用不限于上述说明来进行解释。作为上述氟系化合物所具有的官能团的合适例子,可列举羟基、羧基。通过使用在分子内具有1或2个以上羟基和/或羧基的氟系化合物,能够更优选地发挥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所带来的效果。
[0094]
作为上述氟系化合物,可列举可由dic公司获得的“megaface系列”(例如“f

477”、“f

556”、“f

559”、“f

562”、“f

563”、“f

565”、“f

569”、“f

571”等)、可由agc seimi chemical co.,ltd获得的“surflon系列”(例如“s

242”、“s

243”、“s

420”、“s

431”、“s

386”、“s

611”、“s

647”、“s

651”、“s

653”、“s

656”、“s

658”、“s

693”等)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0095]
在面涂层含有氟系化合物的方式中,氟系化合物的含量按照满足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存在比例的范围的方式适宜设定,因此不限定于特定的范围。从抑制面涂层表面的接触角变化的观点出发,面涂层中的氟系化合物的含量可以设为例如0.1重量%以上,为0.5重量%以上是合适的,优选为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1.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重量%以上,可以为5重量%以上,可以为8重量%以上,可以为12重量%以上,可以为15重量%以上。另外,面涂层中的氟系化合物的含量通常为20重量%以下是合适的,优选为1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重量%以下(例如3重量%以下)。通过限制面涂层中所含的氟系化合物量,能够在不损害面涂层本来所具有的特性(例如耐擦拭性、表面电阻值、背面粘接力等)的情况下发挥接触角变化抑制效果。
[0096]
(抗静电成分)
[0097]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可以优选以面涂层含有抗静电成分的方式实施。上述抗静电成分为可发挥防止或抑制带面涂层的薄膜、进而增强薄膜的带电的作用的成分。面涂层中含有抗静电成分的情况下,作为其抗静电成分,例如可以使用有机或无机的导电性物质、各种抗静电剂等。
[0098]
作为上述有机导电性物质,可列举季铵盐、吡啶鎓盐、具有伯氨基、仲氨基、叔氨基等阳离子性官能团的阳离子型抗静电剂;磺酸盐、硫酸酯盐、膦酸盐、磷酸酯盐等具有阴离子性官能团的阴离子型抗静电剂;烷基甜菜碱及其衍生物、咪唑啉及其衍生物、丙氨酸及其衍生物等两性离子型抗静电剂;氨基醇及其衍生物、甘油及其衍生物、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等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使上述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离子型的具有离子导电性基团(例如,季铵盐基)的单体聚合或共聚而得到的离子导电性聚合物;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聚乙烯亚胺、烯丙基胺系聚合物等导电性聚合物。这样的抗静电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0099]
作为上述无机导电性物质的例子,可列举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铟、氧化镉、氧化钛、氧化锌、铟、锡、锑、金、银、铜、铝、镍、铬、钛、铁、钴、碘化铜、ito(氧化铟/氧化锡)、ato(氧化锑/氧化锡)等。这样的无机导电性物质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0100]
作为上述抗静电剂的例子,可列举阳离子型抗静电剂、阴离子型抗静电剂、两性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使上述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离子型的具有离子导电性基团的单体聚合或共聚而得到的离子导电性聚合物等。
[0101]
在一些优选方式中,上述面涂层中所用的抗静电成分包含有机导电性物质。作为上述有机导电性物质,可以优选使用各种导电性聚合物。根据包含导电性聚合物的面涂层,容易兼顾良好的抗静电性和高的耐擦拭性。作为导电性聚合物的例子,可列举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聚乙烯亚胺、烯丙基胺系聚合物等。这样的导电性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也可以与其它抗静电成分(无机导电性物质、抗静电剂等)组合而使用。
[0102]
作为这里公开的技术中可优选采用的导电性聚合物,可例示聚噻吩(噻吩系聚合物)及聚苯胺(苯胺系聚合物)。作为聚噻吩,聚苯乙烯换算的mw优选为40
×
104以下、更优选30
×
104以下。作为聚苯胺,mw优选为50
×
104以下、更优选30
×
104以下。另外,这些导电性聚合物的mw通常优选为0.1
×
104以上、更优选为0.5
×
104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聚噻吩是指未取代或取代噻吩的聚合物。作为这里公开的技术中的取代噻吩聚合物的一个适宜的例子,可列举聚(3,4

乙烯二氧噻吩)。另外,作为聚苯胺的合适例子,可列举聚苯胺磺酸。
[0103]
就有机导电性物质(典型而言为导电性聚合物)的使用量而言,从抗静电的观点出发,相对于面涂层中所含的粘结剂100重量份可以设为约5重量份以上,通常设为10重量份以上是合适的,优选为15重量份以上。在重视抗静电性的情况下,可以将有机导电性物质(典型而言为导电性聚合物)的使用量相对于粘结剂100重量份设为20重量份以上。若考虑面涂层中的有机导电性物质(典型而言为导电性聚合物)的相容性、进而由该相容性下降导致的特性变化,将有机导电性物质(典型而言为导电性聚合物)的使用量相对于粘结剂100重量份设为200重量份以下是合适的,优选为100重量份以下,可以为60重量份以下,可以为30重量份以下。
[0104]
就无机导电性物质的使用量而言,相对于构成面涂层的树脂成分100重量份可以设为例如约5重量份以上,通常设为10重量份以上(例如100重量份以上)是合适的,另外其上限设为约500重量份以下是合适的。
[0105]
在采用将面涂层形成用涂布材料涂布于薄膜基材并使其干燥或固化的方法作为形成面涂层的方法时,作为该涂布材料的制备中使用的导电性聚合物,可以优选使用该导电性聚合物溶解或分散于水中而成的形态的物质(导电性聚合物水溶液)。所述导电性聚合物水溶液可以通过例如使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导电性聚合物(可以通过使分子内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单体共聚等的方法来合成。)溶解或分散于水中来制备。作为上述亲水性官能团,可例示出磺基、氨基、酰胺基、亚氨基、羟基、巯基、肼基、羧基、季铵基、硫酸酯基(

o

so3h)、磷酸酯基(例如

o

po(oh)2)等。所述亲水性官能团可以形成盐。作为聚噻吩水溶液的市售品,可例示出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制的商品名“denatron”系列。另外,作为聚苯胺磺酸水溶液的市售品,可例示出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的商品名“aqua

pass”。
[0106]
在一些优选方式中,上述涂布材料的制备中使用聚噻吩水溶液。优选使用包含聚苯乙烯磺酸盐(pss)的聚噻吩水溶液(可以为在聚噻吩中添加pss作为掺杂物的形态。)。所
述水溶液可以以1:1~1:10的重量比含有聚噻吩:pss。上述水溶液中的聚噻吩与pss的合计含量可以为例如1~5重量%左右。作为这样的聚噻吩水溶液的市售品,可例示h.c.stark公司的商品名“baytron”。
[0107]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使用包含pss的聚噻吩水溶液的情况下,相对于粘结剂100重量份,将聚噻吩和pss的合计量设为5重量份以上(通常为10重量份以上,例如15重量份以上)是合适的。另外,上述聚噻吩与pss的合计量相对于粘结剂100重量份设为200重量份以下是合适的,优选为120重量份以下(例如100重量份以下),或者可以设为80重量份以下(例如60重量份以下)。
[0108]
这里所公开的面涂层根据需要可以同时含有导电性聚合物、和其它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抗静电成分(除导电性聚合物以外的有机导电性物质、无机导电性物质、抗静电剂等)。在一些方式中,上述面涂层实质上不含除导电性聚合物以外的抗静电成分。即,这里所公开的技术可以优选以上述面涂层中所含的抗静电成分实质上仅包含导电性聚合物的方式实施。
[0109]
(交联剂)
[0110]
在一些方式中,面涂层含有交联剂。作为交联剂,可使用通常的树脂交联中所使用的异氰酸酯系、环氧系、噁唑啉系、氮丙啶系、三聚氰胺系、碳二亚胺系、肼系、胺系、亚胺系、过氧化物系、金属螯合物系、金属醇盐系、金属盐系等各种化合物。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作为合适例子,可使用三聚氰胺系交联剂、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噁唑啉系交联剂、氮丙啶系交联剂、环氧系交联剂、碳二亚胺系交联剂。其中,优选三聚氰胺系交联剂、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环氧系交联剂。通过使用所述交联剂,能够提高耐擦拭性、提高耐溶剂性等,提高薄膜表面性能。在更优选的方式中,上述交联剂包含三聚氰胺系交联剂。可以为交联剂实质上仅包含三聚氰胺系交联剂(即,实质上不含三聚氰胺系交联剂以外的交联剂)的面涂层。
[0111]
交联剂的含量可考虑耐擦拭性、锚固性等而设定,不限定于特定的范围。交联剂的含量相对于面涂层中所含的粘结剂100重量份可以设为约0.1重量份以上,为约0.5重量份以上是合适的,从更好地发挥交联剂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约1重量份以上(例如约2重量份以上)。另外,就交联剂的含量的上限而言,相对于面涂层中所含的粘结剂100重量份可以设为例如约30重量份以下,为约10重量份以下是合适的,从抑制接触角下降、其它特性(抗静电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约7重量份以下(例如约5重量份以下)。
[0112]
面涂层可根据需要含有光滑剂(例如有机硅系光滑剂等)、抗氧化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流动性调整剂(触变剂、增稠剂等)、成膜助剂、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分散剂等)、防腐剂等添加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公开的技术可以以面涂层实质上不含有机硅系光滑剂等光滑剂的方式实施。
[0113]
(面涂层的形成方法)
[0114]
上述面涂层可以通过包括将上述树脂成分及根据需要使用的添加剂分散或溶解于合适的溶剂而成的液状组合物(面涂层形成用涂布材料)赋予到薄膜基材的方法来适当地形成。例如,可优选采用将上述涂布材料涂布于薄膜基材的第一面并使其干燥、根据需要进行固化处理(热处理、紫外线处理等)的方法。上述涂布材料的nv(不挥发成分)可以设为例如5重量%以下(典型而言0.05~5重量%),通常设为1重量%以下(典型而言0.10~1重
量%)是合适的。形成厚度小的面涂层的情况下,优选将上述涂布材料的nv设为例如0.05~0.50重量%(例如0.10~0.30重量%)。通过这样使用低nv的涂布材料,从而可形成更均匀的面涂层。
[0115]
作为构成上述面涂层形成用涂布材料的溶剂,优选可使面涂层形成成分稳定地溶解或分散的溶剂。所述溶剂可以为有机溶剂、水、或它们的混合溶剂。作为上述有机溶剂,可以使用选自例如乙酸乙酯等酯类;甲乙酮、丙酮、环己酮等酮类;四氢呋喃(thf)、二噁烷等环状醚类;正己烷、环己烷等脂肪族或脂环族烃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环己醇等脂肪族或脂环族醇类;亚烷基二醇单烷基醚(例如,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二亚烷基二醇单烷基醚等二醇醚类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在一些优选方式中,上述涂布材料的溶剂为水或以水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溶剂(例如,水与乙醇的混合溶剂)。
[0116]
(面涂层的厚度)
[0117]
从适宜地表现面涂层的功能的观点出发,这里所公开的技术中的面涂层的厚度为3nm以上(例如7nm以上)是合适的。通过使面涂层为规定以上的厚度,可更优选地实现面涂层的均匀形成。从这样的观点出发,面涂层的厚度优选为10nm以上、更优选为15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nm以上,可以为25nm以上。在一些方式中,面涂层的厚度可以为30nm以上,可以为80nm以上,可以为150nm以上(例如180nm以上)。另外,从透明性等观点出发,面涂层的厚度为500nm以下(例如300nm以下)是合适的,优选为100nm以下(例如小于100nm)、更优选为90nm以下(例如8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nm以下、特别优选为40nm以下(例如30nm以下)。通过减薄面涂层,还可以降低对层叠面涂层的薄膜的特性(例如光学特性、尺寸稳定性等)的影响。
[0118]
上述面涂层的厚度可以通过利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该面涂层的截面来把握。例如,可以优选采用如下结果作为这里公开的技术中的面涂层的厚度:对于目标试样(可以为形成有面涂层的薄膜基材、具备该薄膜基材的增强薄膜等。),出于使面涂层清楚的目的进行了重金属染色处理后,进行树脂包埋,通过超薄切片法进行试样截面的tem观察而得到的结果。作为tem,可以使用日立公司制的tem、型号“h

7650”等。后述的实施例中,对在加速电压100kv、倍率60,000倍的条件下得到的截面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后,用面涂层的截面积除以视场内的样品长度,由此测定面涂层的厚度(视场内的平均厚度)。
[0119]
需要说明的是,在即使不进行重金属染色也能十分清楚地观察面涂层的情况下,可以省略重金属染色处理。或者,对于利用tem所把握的厚度与利用各种厚度检测装置(例如表面粗糙度计、干涉厚度计、红外分光测定仪、各种x射线衍射装置等)得到的检测结果的关联,制作标准曲线并进行计算,由此可以求出面涂层的厚度。
[0120]
<增强薄膜>
[0121]
这里所公开的带面涂层的薄膜可更优选地用于各种粘合片的支撑体等用途。上述粘合片具有下述构成:在带面涂层的薄膜的单面或两面具有粘合剂层。上述粘合剂层典型而言连续地形成,但是不限于该方式,例如,可以为形成点状、条带状等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图案的粘合剂层。另外,这里所公开的带面涂层的薄膜及粘合片均可以为卷状,也可以为单片状。作为这里所公开的具备带面涂层的薄膜的粘合片的合适例子,可列举在带面涂层的薄膜的单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增强薄膜。所述增强薄膜在构成带面涂层的薄膜的薄膜基材的
第二面具备粘合剂层。
[0122]
<粘合剂层>
[0123]
作为可在这里所公开的带面涂层的薄膜的表面设置的粘合剂层,只要具有粘合性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构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包含选自丙烯酸系、聚酯系、氨基甲酸酯系、聚醚系、橡胶系、有机硅系、聚酰胺系、氟系等公知的各种粘合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而构成的粘合剂层。其中,优选丙烯酸系粘合剂、氨基甲酸酯系粘合剂、有机硅系粘合剂,更优选使用丙烯酸系聚合物的丙烯酸系粘合剂。
[0124]
(丙烯酸系粘合剂)
[0125]
在一些优选方式中,构成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包含丙烯酸系粘合剂。例如,优选上述粘合剂层由丙烯酸系粘合剂构成。通常,丙烯酸系粘合剂透明性优异,因此具备丙烯酸系粘合剂层的构成可适合于光学用途。以下,以上述粘合剂层为丙烯酸系粘合剂的构成为主要例子更详细地说明这里所公开的技术,但是并非意图将上述粘合剂层限定于由丙烯酸系粘合剂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丙烯酸系粘合剂”是指:以丙烯酸系聚合物为基础聚合物(该丙烯酸系粘合剂所含的聚合物成分中的主要成分、即含量多于50重量%的成分)的粘合剂。
[0126]
(丙烯酸系聚合物)
[0127]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粘合剂所含的丙烯酸系聚合物,优选例如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单体、还可包含与该主单体具有共聚性的副单体的单体原料的聚合物。这里,主单体是指在上述单体原料的全部单体成分中占比超过50重量%的成分。
[0128]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适宜使用例如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
[0129]
ch2=c(r1)coor2ꢀꢀꢀꢀ
(1)
[0130]
在此,上述式(1)中的r1为氢原子或甲基。另外,r2为碳原子数1~20的链状烷基(以下,有时将这样的碳原子数的范围表示为“c1‑
20”。)。从粘合剂的储能模量等观点出发,优选r2为c1‑
14
(例如c2‑
10
,典型而言为c4‑8)的链状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更优选r1为氢原子、r2为c4‑8的链状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
[0131]
作为r2为c1‑
20
的链状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酯、(甲基)丙烯酸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丙基酯、(甲基)丙烯酸异丙基酯、(甲基)丙烯酸正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异丁基酯、(甲基)丙烯酸仲丁基酯、(甲基)丙烯酸戊基酯、(甲基)丙烯酸异戊基酯、(甲基)丙烯酸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庚基酯、(甲基)丙烯酸2

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辛基酯、(甲基)丙烯酸异辛基酯、(甲基)丙烯酸壬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壬基酯、(甲基)丙烯酸癸基酯、(甲基)丙烯酸异癸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这些(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作为优选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列举丙烯酸正丁基酯(ba)及丙烯酸2

乙基己基酯(2eha)。
[0132]
全部单体成分中的主单体的配混比例优选为70重量%以上(例如85重量%以上,典型而言为90重量%以上)。主单体的配混比例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设为99.5重量%以下(例如99重量%以下)。
[0133]
与作为主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具有共聚性的副单体可有助于向丙烯酸系聚合物导入交联点、或提高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内聚力。作为副单体,可使用例如含羧基单体、含羟基单体、含酸酐基单体、含酰胺基单体、含氨基单体、含酮基单体、具有含氮原子环的单体、含烷氧基甲硅烷基单体、含酰亚胺基单体、含环氧基单体等含官能团单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例如,从提高内聚力的观点出发,优选共聚有作为上述副单体的含羧基单体和/或含羟基单体的丙烯酸系聚合物。作为上述含羧基单体的合适例子,可例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作为上述含羟基单体的合适例子,可列举丙烯酸2

羟乙基酯、丙烯酸4

羟基丁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
[0134]
上述副单体的量以可实现期望的内聚力的方式适宜选择即可,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从均衡地兼顾粘接力和内聚力的观点出发,副单体的量设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全部单体成分中的0.5重量%以上是合适的,优选为1重量%以上。另外,副单体的量为全部单体成分的30重量%以下是合适的,优选为20重量%以下(例如5重量%以下)。使丙烯酸系聚合物中共聚有含羧基单体时,从兼顾粘接力和内聚力的观点出发,含羧基单体的含量在用于合成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全部单体成分中优选为约0.1重量%以上(例如1重量%以上,典型而言为3重量%以上),另外优选为约20重量%以下(例如8重量%以下,典型而言为5重量%以下)。
[0135]
这里所公开的丙烯酸系聚合物中,可以在不显著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共聚有上述以外的单体(其它单体)。上述其它单体可以出于例如调整丙烯酸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调整粘合性能(例如剥离性)等目的而使用。例如,作为可提高粘合剂的内聚力的单体,可列举含磺酸基单体、含磷酸基单体、含氰基单体、乙烯基酯类、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等。上述其它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上述其它单体的含量在用于合成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全部单体成分中优选设为约30重量%以下(典型而言为0.01~30重量%),更优选设为10重量%以下(例如0.1~10重量%)。
[0136]
从耐冲击性等观点出发,适宜以该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

15℃以下(典型而言为

70℃以上且

15℃以下)的方式来设计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共聚组成,优选为

25℃以下(例如

60℃以上且

25℃以下),更优选为

40℃以下(例如

60℃以上且

40℃以下)。
[0137]
得到丙烯酸系聚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宜采用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光聚合法、活性能量线照射聚合法等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合成方法而已知的各种聚合方法。例如,可以优选使用利用乙酸乙酯等聚合溶剂的溶液聚合法。作为进行溶液聚合时的单体供给方法,可以适宜采用将全部单体原料一次性供给的一次性加料方式、连续供给(滴加)方式、分批供给(滴加)方式等。聚合温度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单体及溶剂的种类、聚合引发剂的种类等适宜选择。
[0138]
聚合中使用的引发剂可以根据聚合方法的种类从现有公知的聚合引发剂中适宜选择。例如,可优选使用2,2
’‑
偶氮双异丁腈(aibn)等偶氮系聚合引发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聚合引发剂的其它例子,可列举过硫酸钾等过硫酸盐;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等过氧化物系引发剂;苯基取代乙烷等取代乙烷系引发剂;芳香族羰基化合物等。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进一步的其它例子,可列举基于过氧化物与还原剂的组合的氧化还原系引发剂。这样的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为通常的
使用量即可,例如,相对于全部单体成分100重量份,可以从0.005重量份以上(典型而言为0.01重量份以上)左右、另外1重量份以下左右中选择。
[0139]
这里所公开的基础聚合物(优选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例如10
×
104以上且500
×
104以下的范围。从高水平地平衡内聚力和粘接力的观点出发,基础聚合物(优选丙烯酸系聚合物)的mw优选为10
×
104以上,更优选为20
×
104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
×
104以上,另外优选为150
×
104以下,更优选为110
×
104以下(例如75
×
10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0
×
104以下(例如65
×
104以下)。这里,mw是指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得到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值。作为gpc装置,可以使用例如设备名称为“hlc

8320gpc”(色谱柱:tskgelgmh

h(s)、东曹公司制)的装置。
[0140]
(交联剂)
[0141]
用于形成这里所公开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组合物可根据需要包含交联剂。交联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从现有公知的交联剂中适宜选择使用。作为这样的交联剂,可列举例如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环氧系交联剂、噁唑啉系交联剂、氮丙啶系交联剂、三聚氰胺系交联剂、过氧化物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系交联剂等。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从提高内聚力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环氧系交联剂。
[0142]
交联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相对于基础聚合物(例如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设为约10重量份以下(例如约0.001~10重量份)是合适的,可以优选从约5重量份以下(例如0.005~5重量份)的范围中选择。交联剂的使用量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可以为约0.01重量份以上(例如0.1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为1重量份以上)。另外,从限制内聚力的观点出发,交联剂的使用量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可以设为约1重量份以下(例如0.1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为0.01重量份以下)。
[0143]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配混现有公知的各种添加剂。作为所述添加剂的例子,可列举增粘剂、粘合力调整剂、交联助剂(交联催化剂等)、填充剂、增塑剂、软化剂、着色剂(染料、颜料)、抗静电剂(离子液体、碱金属盐等)、表面润滑剂、流平剂、抗氧化剂、防腐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阻聚剂、硅烷偶联剂、催化剂等。例如,可以配混对于以丙烯酸系聚合物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而言公知或惯用的增粘树脂、剥离调节剂。进一步地,在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粘合性聚合物时,优选使用乳化剂、链转移剂(也可作为分子量调节剂或聚合度调节剂来理解。)。
[0144]
(粘合剂组合物)
[0145]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中,粘合剂层的形成中使用的粘合剂组合物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在有机溶剂中包含粘合成分的形态的粘合剂组合物(溶剂型粘合剂组合物)、粘合成分分散在水性溶剂中的形态的粘合剂组合物(水分散型粘合剂组合物,典型而言为水性乳液型粘合剂组合物)、粘合成分溶解于水的形态的粘合剂组合物(水溶液型粘合剂组合物)、无溶剂型粘合剂组合物(例如,通过照射紫外线、电子束等活性能量线而进行固化的类型的粘合剂组合物、热熔型粘合剂组合物)等。
[0146]
(粘合剂层的形成方法)
[0147]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中的粘合剂层例如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将上述那样的粘合剂组合物直接赋予到薄膜基材的第二面,使其干燥或固化的方法(直接法)。或者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将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涂布于剥离衬垫的表面(剥离面),使其干燥或固化,由此在
该表面上形成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贴合到薄膜基材上而转印该粘合剂层的方法(转印法)。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例如可使用凹版辊涂布机、模涂机、棒涂机等现有公知的涂布机来进行。粘合剂组合物的干燥根据需要可在加热下(例如通过加热到60℃~150℃左右)来进行。作为使粘合剂组合物固化的手段,可适宜采用紫外线、激光束、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电子束等。
[0148]
(粘合剂层的厚度)
[0149]
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设为例如约1μm以上,但是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优选约5μm以上(例如约7μm以上)。另外,上述厚度可以设为例如约100μm以下,通常优选为约75μm以下(例如约30μm以下)。
[0150]
(粘合力)
[0151]
这里所公开的粘合片(例如增强薄膜)对被粘物的粘合力可基于用途、目的、使用方式等适宜设定,因此不限定于特定的范围。例如,粘合片对聚酰亚胺薄膜的粘合力优选为0.5n/25mm以上,更优选为1.0n/2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n/25mm以上。通过具有上述那样的粘合力,即使施加冲击等也不易产生剥离,作为增强薄膜是合适的。上述粘合力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可小于30n/25mm(例如,小于25n/25mm)。
[0152]
上述粘合力的测定可通过下述方法进行。准备切成宽度25mm、长度100mm的尺寸的粘合片。在23℃、50%rh的环境下,使上述粘合片的粘合面露出,使2kg的辊往返一次而将该粘合面压接在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将其在同一环境下放置30分钟后,使用拉伸试验机基于jis z 0237:2000在拉伸速度300mm/分钟、剥离角度180度的条件下测定剥离强度[n/25mm宽度]。作为拉伸试验机,可以使用万能拉伸压缩试验机(产品名“ag

x”、岛津制作所公司制)。
[0153]
<剥离衬垫>
[0154]
作为这里所公开的粘合剂层表面(粘合面。粘合剂层中贴附于被粘物那一侧的面),出于保护粘合面的目的,根据需要可以以在该粘合面上贴合有剥离衬垫的形态(例如带剥离衬垫的增强薄膜的形态)提供。作为构成剥离衬垫的基材,可以使用纸、合成树脂薄膜等,从表面平滑性优异的角度出发,优选使用合成树脂薄膜。例如,作为剥离衬垫的基材,可以优选使用各种树脂薄膜(例如聚酯薄膜)。剥离衬垫的厚度可以设为例如约5μm~200μm,通常优选约10μm~100μm左右。剥离衬垫中贴合于粘合剂层的面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脱模剂(例如有机硅系、氟系、长链烷基系、脂肪酸酰胺系等)或二氧化硅粉末等实施了脱模或防污处理。
[0155]
<用途>
[0156]
这里所公开的带面涂层的薄膜可以以例如贴附于构成各种便携设备(轻便设备)的构件的方式适宜地用于该构件的固定、接合、成型、装饰、保护、支撑等用途。这里“便携”仅为能够携带的意思时并不充分,是指具有个人(标准的成年人)能够相对容易地拿着而行动的水平的携带性。另外,这里所称的便携设备的例子可包括: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各种可穿戴设备、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音响设备(便携音乐播放器、ic录音机等)、计算器(台式计算器等)、便携游戏机、电子词典、电子笔记本、电子书、车载用信息设备、便携式收音机、移动电视、移动打印机、移动扫描仪、移动调制解调器等便携电子设备,以及机械式的手表、怀表、手电筒、手镜等。构成上述便携电子设备的构件的例子可包括用
于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光学薄膜、显示面板等。这里所公开的带面涂层的薄膜还可优选以贴附于汽车、家电产品等中的各种构件的方式用于该构件的固定、接合、成型、装饰、保护、支撑等用途。
[0157]
另外,这里所公开的带面涂层的薄膜可优选用于各种粘合片的支撑体等用途。例如,适合于下述用途:在制造、输送作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pdp)、有机el显示器等的构成要素使用的光学构件时等,保护或支撑该光学构件。作为应用于液晶显示器面板用的偏光板(偏光薄膜)、波长板、相位差板、光学补偿薄膜、增光薄膜、光漫射片、反射片等光学构件的表面保护薄膜、增强薄膜有用。
[0158]
作为上述增强薄膜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可出于赋予刚性、耐冲击性等目的用于各种用途。例如,在光学产品/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中,在对薄的光学构件/电子构件进行切断加工等形状加工处理的方式中,通过形成该构件(被粘物)被增强薄膜支撑的层叠体,从而可以缓和与上述层叠体的加工相伴的向光学构件/电子构件的局部性应力集中,可以减少裂纹、破裂、层叠构件的剥离等风险。在光学构件/电子构件上贴附增强薄膜进行处理还可有助于缓和该构件的输送、层叠、旋转等时的局部性应力集中、抑制由该构件的自重所致的弯折、弯曲等。
[0159]
另外,对于包含用上述增强薄膜覆盖了被粘物的至少一部分的层叠体的光学产品、电子产品等设备而言,在市场上被消费者使用的阶段中在该设备落下时、被置于重物之下时、被飞来物碰撞时等被施加了意料之外的应力时,该设备中所含的上述增强薄膜能够缓和施加于设备的应力、提高耐久性。
[0160]
另外,这里所公开的带面涂层的薄膜可优选用于对其面涂层表面实施了如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臭氧曝露、火焰曝露、紫外线照射处理、酸处理、碱处理、电子束照射处理等表面活化处理的各种用途。典型而言,适合于对面涂层表面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活化处理并在该面涂层上使用粘接剂等树脂成分接合其它部件、构件的各种用途。这里所公开的面涂层由于通过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活化处理而提高了对该面涂层表面的粘接性、并且抑制了配置于面涂层上的粘接剂等树脂成分的润湿铺展,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将该树脂成分配置于面涂层上。
[0161]
这里所公开的带面涂层的薄膜可优选以单面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增强薄膜形态作为例如有机el、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中的构件使用。也可优选作为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电子设备的制造工序中的工艺材料来使用。其中,特别适合作为可在面涂层表面用粘接剂等接合指纹传感器等部件、或层叠其它功能性薄膜的图像显示装置用增强薄膜。上述用途中,在接合指纹传感器、功能性薄膜等部件、构件时,由于可对面涂层表面实施上述表面活化处理,因此可更优选地发挥这里所公开的技术带来的效果。
[0162]
以下,说明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些实施例,但是并非意图将本发明限定于所述具体例所示的方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的“份”及“%”在没有特别声明时为重量基准。
[0163]
<实施例1>
[0164]
(丙烯酸系树脂的制备)
[0165]
向容器中配混水9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85份、丙烯酸丁酯10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份和阴离子系反应性乳化剂(商品名“aqualon hs

10”、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3份后,利用高速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由此制备单体乳液。接着,向具备冷凝管、氮气导入管、温度计及
搅拌机的反应容器中添加水50份、聚合引发剂(过硫酸铵)0.01份及上述中制备的单体乳液中相当于10%的量,一边搅拌一边在75℃下进行1小时乳液聚合。然后进一步添加聚合引发剂(过硫酸铵)0.05份,接着,一边搅拌一边用3小时添加剩余的全部单体乳液的(90%的量),然后在75℃下反应3小时。将其冷却到30℃,加入浓度10%的氨水而调整为ph8,由此制备丙烯酸系树脂的水分散液。
[0166]
(涂布材料的制备)
[0167]
将作为粘结剂的聚酯树脂的25%水溶液(东洋纺公司制、商品名“vylonal md

1480”)以固体成分计30份、上述中制备的丙烯酸系树脂以固体成分计70份、导电性聚合物以固体成分计20份、氟系化合物(agc seimi chemical co.,ltd制、商品名“surflon s

420”、氟系含羟基表面活性剂)以固体成分计3份、三聚氰胺系交联剂(住友化学公司制、商品名“sumimal m

50w”)以固体成分计5份加入到水/乙醇(1/1(重量比))的混合溶剂中,搅拌约20分钟而充分混合。由此而制备固体成分约0.4%的涂布材料。
[0168]
作为导电性聚合物,使用包含聚(3,4

乙烯二氧噻吩)(pedot)0.5%及聚苯乙烯磺酸盐(重均分子量15万)(pss)0.8%的水溶液(bytron p、h.c.stark公司制)。
[0169]
(面涂层薄膜的制作)
[0170]
准备厚75μm的透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在该pet薄膜的单面用棒涂机涂布上述涂布材料,在130℃下加热2分钟而使其干燥。由此制作在pet薄膜的第一面具有厚30nm的透明的面涂层的带面涂层的薄膜。
[0171]
(粘合剂的制备)
[0172]
向具备搅拌桨叶、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冷凝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丙烯酸丁酯95份、丙烯酸5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
’‑
偶氮双异丁腈0.2份、乙酸乙酯150份,一边缓慢地搅拌一边导入氮气且使烧瓶内的液温保持在65℃左右而进行6小时聚合反应,由此制备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固体成分40%)。
[0173]
将该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用乙酸乙酯稀释至固体成分浓度20%,向该溶液500份(固体成分100份)中加入作为交联剂的环氧系交联剂(商品名“tetrad c”、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制)0.01份(固体成分),进行混合搅拌,由此制备丙烯酸系粘合剂溶液。
[0174]
(增强薄膜的制作)
[0175]
在上述中制作的带面涂层的薄膜中的与面涂层侧处于相反侧的面(pet薄膜的第二面)涂布上述中得到的丙烯酸系粘合剂溶液,以130℃加热1分钟,形成厚度15μm的粘合剂层。接着,在上述粘合剂层的表面贴合由单面实施了有机硅处理的pet薄膜(厚度25μm)构成的剥离衬垫的有机硅处理面,由此制作本例的增强薄膜。本例的增强薄膜依次具有面涂层、薄膜基材、粘合剂层。
[0176]
<实施例2~12、比较例1~5>
[0177]
如表1所示地改变粘结剂的配混比例(聚酯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氟系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而制备涂布材料,使用所得到的涂布材料,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由此制作带面涂层的薄膜。表1中,氟系化合物栏的“s

243”为agc seimi chemical co.,ltd制造的商品名“surflon s

243”(氟系含羟基表面活性剂),“s

647”为agc seimi chemical co.,ltd制造的商品名“surflon s

647”(氟系含羟基表面活性剂),“f

569”为dic公司制造的商品名“megaface f

569”(包含含氟基团和羟基的低聚
物),“f

565”为dic公司制造的商品名“megaface f

565”(包含含氟基团、亲水性基团、亲油性基团的低聚物)。
[0178]
<评价>
[0179]
[氟元素存在比例]
[0180]
将带面涂层的薄膜切成10mm见方程度的大小,用esca(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进行宽扫描测定,进行定性分析。对于检测到的元素进行窄扫描测定,计算元素比率[原子%]。
[0181]
装置名:ulvac

phi,incorporated制、产品名“quantera sxm”[0182]
x射线源:单色alkα
[0183]
x射线设置:
[0184]
光电子取出角:相对于试样表面为45
°
[0185]
结合能校正:将c1s谱的c

c键来源的峰校正为285.0ev
[0186]
静电中和条件:组合使用电子中和枪和ar离子枪(中和模式)
[0187]
[水接触角]
[0188]
(初始)
[0189]
向带面涂层的薄膜的面涂层表面滴加水1μl,求出滴加0.5秒后的水接触角[
°
]。水接触角的测定使用市售的接触角测定装置,基于jis r 3257:1999进行测定(液滴法)。例如,可以按照下述的条件进行测定。测定进行5次,优选采用其平均值(n=5)。
[0190]
[水接触角测定条件]
[0191]
测定装置:接触角测定器dropmaster dm700(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
[0192]
测定气氛:23℃、50%rh
[0193]
测定液体:蒸馏水
[0194]
测定时间:液滴接触500ms后
[0195]
(等离子体后)
[0196]
一边以输送速度3m/分钟输送带面涂层的薄膜,一边使用常压式等离子体处理机在电极电压160v的条件下对面涂层表面实施等离子体处理,在该等离子体处理后1小时以内,通过与初始水接触角的测定同样的方法求出水接触角[
°
]。
[0197]
[润湿铺展评价]
[0198]
一边以输送速度3m/分钟输送带面涂层的薄膜,一边使用常压式等离子体处理机在电极电压160v的条件下对面涂层表面实施等离子体处理。在等离子体处理后的面涂层表面滴加粘接剂(商品名“svr7000系列”、dexerials公司制)1ml,用尺子测定粘接剂赋予部位(初始)至1分钟后润湿铺展边缘的距离。将润湿铺展的距离比2mm短时评价为“良好(

)”,将达到2mm以上时评价为“不良(
×
)”。
[0199]
[标准丙烯酸系粘合带的粘接力(背面粘接力)评价]
[0200]
(初始)
[0201]
作为标准丙烯酸系粘合带,准备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no.31b”(19mm宽、丙烯酸系粘合带),在23℃、50%rh的环境下,以0.25mpa的压力且0.3m/分钟的速度压接在带面涂层的薄膜的面涂层上。将其在同一环境下放置30分钟后,使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在相同环境下以拉伸速度0.3m/分钟、剥离角度180度进行剥离,测定此时的标准丙烯酸系粘
合带对面涂层表面的粘接力(背面粘接力)[n/19mm]。需要说明的是,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的“no.31b”为带聚酯薄膜基材的丙烯酸系单面粘合带,基材厚度为约25μm,总厚度为约53μm,180
°
剥离强度为约5.5n/19mm。上述180
°
剥离强度为基于jis z 0237:2009将sus304不锈钢板作为被粘物在23℃的测定环境下使2kg的辊往返1次而压接于上述被粘物、并且在30分钟后在拉伸速度300mm/分钟的条件下沿着180
°
方向剥离时的剥离强度。
[0202]
(等离子体后)
[0203]
一边以输送速度3m/分钟输送实施例1,2、比较例3的带面涂层的薄膜,一边使用常压式等离子体处理机在电极电压160v的条件下对面涂层表面实施等离子体处理,在该等离子体处理后1小时以内通过与初始背面粘接力的测定同样的方法求出背面粘接力[n/19mm]。
[0204]
[耐擦伤性]
[0205]
将各例的带面涂层的薄膜借助粘合剂贴附于盖玻片。对于其面涂层表面,在23℃、50%rh的测定环境下使用硬币(新版的10元)的角在精密天平上以300g的载荷进行摩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擦痕,将确认到脱落屑的存在的情况评价为
“×”
,将未确认到所述脱落屑的存在的情况评价为“〇”。
[0206]
[表面电阻值]
[0207]
在温度23℃、50%rh的气氛下,使用表面电阻计(trek公司制、产品名“model152

1”、“probe 152p

2p”),在施加电压10v、施加时间10秒的条件下测定面涂层的表面电阻值[ω]。
[0208]
将各例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表1中还一起示出了各例的面涂层的组成概况。
[0209]
【表1】
[0210][0211]
如表1所示,面涂层包含聚酯树脂及丙烯酸系树脂作为粘结剂、且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的存在比例为0.5原子%以上且18原子%以下的实施例1~12中,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
水接触角变化被限制为小于15
°
,抑制了树脂成分的润湿铺展。另外,上述实施例中在面涂层的表面存在规定比例的氟元素,但在等离子体处理前也具有良好的背面粘接力。例如,面涂层的氟元素存在比例为16原子%而较高的实施例8中,在等离子体处理前也显示了5.4n/19mm的背面粘接力。另外,由上述实施例1及2的结果可认为,以上述比例存在氟元素的实施例1~12的面涂层可以通过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活化处理实现对该面涂层表面的粘接力提高。进一步地,这些例子中,耐擦拭性也良好,表面电阻值也处于良好的范围内。另外,改变了作为粘结剂的聚酯树脂及丙烯酸系树脂的配混比率的实施例1~4中,实施例1、3~4与实施例2相比涂覆性优异,涂覆后的外观也优异。
[0212]
另一方面,仅使用聚酯树脂作为面涂层的粘结剂的比较例1中,虽然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的存在比例为0.5原子%以上且18原子%以下,但是等离子体处理后的面涂层表面的水接触角变化较大,发生了树脂成分的润湿铺展。另外,仅使用丙烯酸系树脂作为面涂层的粘结剂的比较例2中,观察到耐擦拭性差的倾向。认为这是由于面涂层的锚固性低。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的存在比例超过18原子%的比较例3中,背面粘接力下降,即使进行等离子体处理,也未观察到背面粘接力的提高。另外,未得到良好的耐擦拭性,表面电阻值也超过1.0
×
10
10
ω,对面涂层所要求的特性(耐擦拭性、抗静电性等)产生了影响。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的存在比例小于0.5原子%的比较例4、5中,不能抑制等离子体处理后的面涂层表面的水接触角变化,发生了树脂成分的润湿铺展。
[0213]
由上述结果可知,根据包含聚酯树脂及丙烯酸系树脂作为粘结剂且面涂层表面的氟元素的存在比例为0.5原子%以上且18原子%以下的带面涂层的薄膜,即使以实施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活化处理的方式使用时,也能抑制该表面活化处理前后的接触角变化。另外可知,能够在满足面涂层要求的特性的情况下实现上述接触角变化的抑制。
[0214]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这些不过是例示,并非对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中,还包括了对以上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而成的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