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重卷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01: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带重卷器(带换卷器,日文:
テープ




器)。


背景技术:

2.以往,公开了如下装置:通过将制成品(日文:既製品)的遮蔽带重卷于小径的带芯,从而能够制作细分为辊状的小型的带体(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3.根据该装置,通过从制成品的遮蔽带制作小型的带体,从而能够在自己家和办公室这两方使用喜爱的图案或者送给他人。
4.然而,以往的装置存在用于将制成品的遮蔽带重卷于小径的带芯的设置(英文:setting)过程繁杂且使用者的作业困难这样的不良情况。
5.即,在以往的装置中,必须首先将设置于装置主体的一方及另一方的轴构件分别从装置主体取下、接着将制成品的遮蔽带安装于从装置主体取下的一方的轴构件并且将小径的带芯安装于从装置主体取下的另一方的轴构件。除此以外,在对一方及另一方的轴构件安装了制成品的遮蔽带及小径的带芯之后,强制进行将这些一方及另一方的轴构件再次组装于装置主体这样的作业。
6.此外,以上的情况不限于遮蔽带,在其他带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7.现有技术文献
8.非专利文献
9.非专利文献1:鸭井加工纸、“mt makimaki”、[online]、令和2年、鸭井加工纸株式会社、[令和2年5月1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q0hwvarspq>(日文:
カモ
井加工紙、「mt makimaki」、[online]、令和2年、
カモ
井加工紙株式会社、[令和2年5月1日検索]、
インターネット
<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q0hwvarspq>)


技术实现要素:

[0010]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
本发明是着眼于以上那样的情况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至少能够适当地进行用于将从带体拉出的带卷取于带芯的设置的带重卷器。
[0012]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
即,本发明呈如下结构。
[0014]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带重卷器,所述带重卷器具备带重卷器主体,所述带重卷器主体具有从动轴、驱动轴及操作部,所述从动轴能够支承带卷绕而成的带体,所述驱动轴能够支承用于卷取从所述带体拉出的所述带的带芯,所述操作部使该驱动轴与所述带芯一起旋转,所述带重卷器具备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带重卷器主体在打开姿势与关闭姿势之间旋转的罩。
[0015]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带重卷器,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中,在所述带重卷器主
体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罩卡合的罩卡合部,所述罩具备罩主体和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该罩主体滑动移动的锁定构件,通过所述锁定构件卡合于所述罩卡合部,从而所述罩被锁定为所述关闭姿势。
[0016]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带重卷器,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中,所述罩卡合部从设置于所述带重卷器主体的立起壁向所述罩的方向突出设置。
[0017]
根据技术方案1、2或3记载的带重卷器,在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中,设置有松动抑制单元,所述松动抑制单元通过使所述带重卷器主体与所述罩弹性卡合,从而抑制所述罩相对于所述带重卷器主体的松动。
[0018]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带重卷器,在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中,所述松动抑制单元具备: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设置于所述带重卷器主体;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设置于所述罩;及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中的任一方且能够与另一方的延伸板弹性地抵接。
[0019]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带重卷器,在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中,所述抵接部设置成凸状。
[0020]
根据技术方案1、2、3、4、5或6记载的带重卷器,在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中,在所述带重卷器主体,设置有使所述操作部仅向一方向旋转的棘轮机构。
[0021]
发明的效果
[0022]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至少适当地进行用于将从带体拉出的带卷取于带芯的设置的带重卷器。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4]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5]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6]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27]
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0028]
图6是该实施方式的右视图。
[0029]
图7是该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0030]
图8是该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31]
图9是该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0032]
图10是图4中的x

x线剖视图。
[0033]
图11是图10中的y部分放大图。
[0034]
图12是图10中的z部分放大图。
[0035]
图13是图7中的u

u线剖视图。
[0036]
图14是用于说明锁定构件的动作的与图13对应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7]
图15是图5中的v

v线剖视图。
[0038]
图16是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0039]
图17是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0040]
图18是该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41]
图19是该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42]
图20是该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0043]
图21是该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0044]
图22是该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45]
图23是该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46]
图24是该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47]
附图标记说明
[0048]
a

带重卷器主体
[0049]
b


[0050]
t

带体
[0051]1…
支承体
[0052]2…
带体支承部(从动轴)
[0053]3…
间隔构件
[0054]4…
带芯支承部(驱动轴)
[0055]
e

带芯
[0056]5…
手柄(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以下,参照图1~24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0058]
该实施方式将本发明应用于能够重卷带tp(主要为遮蔽带)的带重卷器。带重卷器通过将从作为市售品的带体t拉出的带tp的顶端贴附于带芯e,并利用手柄5使该带芯e旋转,从而能够相对于该带芯e重卷带tp。此外,如图示的例子那样,一般而言,带体t通过对具有中空部的芯材sn卷绕了在一面侧具有粘接面并在另一面侧设置有多种多样的色彩或图案的带tp而成,但也可以是不具有芯材sn的所谓的无芯类型的带体。
[0059]
带重卷器通过将从制成品的带体t拉出的带tp重卷于具有直径比带体t的芯材sn的直径小的圆筒部e1的带芯e,从而能够制作细分为辊状的小型的带体m。也就是说,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带重卷器,使用者能够使用从制成品的带体t拉出的带tp如图3所示那样制作细分出的新的细分带体m。
[0060]
带重卷器具备:带重卷器主体a,所述带重卷器主体a具有支承体1、作为从动轴的带体支承部2、作为驱动轴的带芯支承部4及作为操作部的手柄5,所述带体支承部2能够支承被枢轴支承于支承体1且带tp卷绕而成的带体t,所述带芯支承部4能够支承用于卷取从带体t拉出的带tp的带芯e,所述手柄5使带芯支承部4与带芯e一起旋转;及罩b,所述罩b被支承为能够在能够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a安装或取下带体t及带芯e的打开姿势(f)与无法使带体t及带芯e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a脱离的关闭姿势(g)之间旋转。
[0061]
在带重卷器设置有松动抑制单元c,所述松动抑制单元c通过使带重卷器主体a与罩b弹性卡合,从而抑制关闭姿势(g)下的罩b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a的松动。
[0062]
带重卷器具备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带体支承部2装卸的间隔构件3。并且,在带重卷器设置有带体t的旋转支承机构d,所述带体t的旋转支承机构d能够选择如图1~3、图18~20所示那样使带体t支承于安装有间隔构件3的带体支承部2的情况和如图21所示那样使带
体t直接支承于使间隔构件3从带体支承部2脱离了的带体支承部2的情况。
[0063]
以下,对带重卷器的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
[0064]
《带重卷器主体a》
[0065]
带重卷器主体a具备:作为基体的支承体1;带体支承部2,所述带体支承部2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支承体1旋转;间隔构件3,所述间隔构件3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带体支承部2装卸;带芯支承部4,所述带芯支承部4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支承体1旋转;带芯e,所述带芯e能够装卸地被支承于带芯支承部4;手柄5,所述手柄5的基端部与带芯支承部4连结且所述手柄5被设置成能够与该带芯支承部4一起相对于支承体1旋转;及棘轮机构r,所述棘轮机构r设置于支承体1与带芯支承部4之间并使手柄5仅向一方向旋转。
[0066]
<支承体1>
[0067]
支承体1具备:底壁11,所述底壁11以沿着桌面等载置面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而成;立起壁12,所述立起壁12从作为底壁11的一端缘的右侧端缘立起设置;作为第一延伸板的前壁13,所述前壁13从立起壁12的前端缘向内、即向罩b的方向延伸设置;作为第一延伸板的后壁14,所述后壁14从立起壁12的后端缘向内延伸设置;罩卡合部15,所述罩卡合部15从立起壁12向内突出设置;及毂部16,所述毂部16从立起壁12向内突出设置并能够将带体支承部2支承为能够旋转。
[0068]
底壁11是板状的构件,在仰视时呈在前后方向上呈长条的矩形状。底壁11与立起壁12、前壁13及后壁14的各下端一体地连接。
[0069]
立起壁12在侧视时呈大致矩形状。在立起壁12,在前部中的上部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呈圆筒状的毂部16。在立起壁12,在后部中的上部设置有供带芯支承部4中的主轴部43插通的轴孔12a。在立起壁12,在后部中的下部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呈矩形筒状的罩卡合部15。如图15所示,在立起壁12的内表面侧处的轴孔12a的周缘部,形成有以包围轴孔12a的方式构成棘轮机构r的多个棘轮齿r2。
[0070]
前壁13构成松动抑制单元c的第一延伸板。前壁13是与底壁11及立起壁12一体地连续设置的板状的构件。前壁13在从正面观察时呈大致矩形状。在前壁13中的内表面侧的上部,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成并向后方呈凸状的作为抵接部的第一按压突起c1。在前壁13中的作为罩b侧的部分的左部分,设置有能够将突出设置于罩b的罩前壁63处的轴63a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孔13a。
[0071]
后壁14构成松动抑制单元c的第一延伸板。后壁14是与底壁11及立起壁12一体地连续设置的板状的构件。后壁14在后视时呈大致矩形状。在后壁14中的内表面侧的上部,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成并向前方呈凸状的作为抵接部的第二按压突起c2。在后壁14中的作为罩b侧的部分的左部分,设置有能够将突出设置于罩b的罩后壁64处的轴64a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孔14a。
[0072]
罩卡合部15能够与罩b卡合。罩卡合部15从立起壁12向罩b的方向一体地突出设置。在罩卡合部15的顶端部,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设置的矩形状的卡合孔15a。卡合孔15a构成使罩b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a锁定为关闭姿势(g)的锁定机构l。设置于罩b的锁定构件7中的作为卡定部的卡定爪72能够弹性卡合于卡合孔15a。
[0073]
毂部16为了将带体支承部2支承为能够旋转而插入到该带体支承部2的筒状部21内。在毂部16的顶端,设置有与设置于带体支承部2的作为卡合部的台阶部21a卡合而用于
防止该带体支承部2脱落的卡合爪16a。
[0074]
<带体支承部2>
[0075]
带体支承部2能够直接或经由间隔构件3间接地支承作为制成品的带体t。带体支承部2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从立起壁12沿水平方向突出设置的毂部16。
[0076]
带体支承部2具备呈圆筒状的筒状部21和从筒状部21的一端延伸设置的凸缘部22。
[0077]
筒状部21由插入到其中空部分的支承体1的毂部16支承。在筒状部21的内周面,形成有能够供毂部16的卡合爪16a卡合的作为卡合部的台阶部21a。在筒状部21的基端部,设置有能够供设置于间隔构件3的弹性爪31a卡合的作为卡合部的贯通孔21b。在筒状部21的顶端,具备能够供设置于间隔构件3的定位用的突出片31b卡合的定位用的凹部21c。
[0078]
在筒状部21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突起21d。多个突起21d能够抵接于被安装的带体t中的芯材sn的内周面。
[0079]
凸缘部22是在侧视时呈大致环形形状的板状的构件。凸缘部22从筒状部21的基端向外延伸设置。凸缘部22的从筒状部21延伸的延伸尺寸设定为比安装于筒状部21的间隔构件3的厚度尺寸大。
[0080]
<间隔构件3>
[0081]
间隔构件3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带体支承部2装卸。间隔构件3能够在安装于带体支承部2的状态下支承带体t。此外,在带体t中的中空部的直径比间隔构件3的直径小的情况下,能够从带体支承部2取下间隔构件3,而将该带体t直接支承于带体支承部2。
[0082]
如图22及图23所示,间隔构件3具备与带体支承部2的筒状部21卡合的内周壁31、能够与带体t的芯材sn的内周面卡合的外周壁32、及将这些内周壁31与外周壁32相连的连结壁33。
[0083]
内周壁31呈形成有供带体支承部2的筒状部21插入的贯通孔的圆筒状。在内周壁31,设置有能够与设置于带体支承部2的筒状部21的一对贯通孔21b卡合的一对弹性爪31a。此外,间隔构件3具备主要由内周壁31及连结壁33构成的向轴心方向凹陷而成的一对凹陷部34。并且,在构成凹陷部34的底部的内周壁31设置有弹性爪31a。
[0084]
另外,在内周壁31的一端部,形成有向轴心方向突出的定位用的突出片31b。突出片31b设置有多个、即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在四个部位,分别向轴心方向突出设置。通过使四个部位的突出片31b与设置于带体支承部2的筒状部21的凹部21c卡合,从而使间隔构件3相对于带体支承部2被定位。
[0085]
在外周壁32的外表面中的凹陷部34的附近,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多个突起32a。多个突起32a能够与被安装的带体t中的芯材sn的内周面抵接。
[0086]
<带芯支承部4>
[0087]
带芯支承部4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承带芯e。
[0088]
在此,带芯e卷绕从作为制成品的带体t拉出的带tp。带芯e具备设置于中心部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成的圆筒部e1、和设置于圆筒部e1的左右两端部并左右成对的侧板e2。在带芯e中的一方即右侧的侧板e2,设置有一对卡合凸部t1,该一对卡合凸部t1设置于相对于圆筒部e1的轴心而对称的位置并能够与设置于带芯支承部4的一对卡合孔42a卡合。
[0089]
带芯支承部4具备:带芯支承轴41,所述带芯支承轴41插入到带芯e的圆筒部e1内;
凸缘部42,所述凸缘部42设置于带芯支承轴41的基端部且内表面侧能够拼接于带芯e中的右侧的侧板e2;呈圆筒状的主轴部43,所述主轴部43设置于凸缘部42的外表面侧并从该凸缘部42向立起壁12侧突出设置;及一对棘轮爪r1,所述一对棘轮爪r1设置于主轴部43的基端部附近。
[0090]
带芯支承轴41是被设定为能够插入到设置于带芯e的圆筒部e1的轴孔e11的大小的圆筒状的构件。
[0091]
凸缘部42是圆板状的构件,在内表面侧连接有带芯支承轴41的基端并且在外表面侧连接有主轴部43的基端。在凸缘部42,设置有能够供设置于带芯e中的右侧的侧板e2的卡合凸部t1卡合的作为卡合部的卡合孔42a。也就是说,带芯e通过对轴孔e11插入带芯支承轴41并使设置于右侧的侧板e2的一对卡合凸部t1与设置于凸缘部42的一对卡合孔42a卡合,从而能够与带芯支承部4及手柄5一体地旋转。
[0092]
主轴部43是被设定为直径比带芯支承轴41的直径大的圆筒状的构件。主轴部43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设置于支承体1的立起壁12处的轴孔12a旋转。对于主轴部43,以使轴心一致的方式与设置于手柄5的基端的连结部51a连结。
[0093]
如图15所示,棘轮爪r1具备从主轴部43呈悬臂状地延伸并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棘轮臂r11、和设置于棘轮臂r11的顶端的爪部r12。棘轮爪r1能够与设置于支承体1的棘轮齿r2卡合。换言之,棘轮爪r1与棘轮齿r2协作来构成能够仅容许带芯支承部4及手柄5的正转方向的旋转的棘轮机构r。
[0094]
<手柄5>
[0095]
手柄5具备:手柄主体51,所述手柄主体51在基端部具有与带芯支承部4的主轴部43连结的连结部51a并与带芯支承部4一起一体地旋转;及夹持构件52,所述夹持构件52以能够相对于手柄主体51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该手柄主体51的顶端部。
[0096]
手柄主体51具备:连结部51a,所述连结部51a形成于基端部并通过支承体1的轴孔12a与带芯支承部4连结;臂部51b,所述臂部51b从基端部向外延伸;及夹持支承轴51c,所述夹持支承轴51c突出设置于臂部51b的顶端并用于将夹持构件52支承为能够旋转。在连结部51a设置有一对卡合爪t2,通过使这一对卡合爪t2与形成于带芯支承部4的凸缘部42的爪卡合部42b卡合,从而使手柄主体51与带芯支承部4连结。
[0097]
<棘轮机构r>
[0098]
如图15所示,棘轮机构r用于使手柄5仅向一方向即正转方向旋转。棘轮机构r设置于支承体1与带芯支承部4之间。棘轮机构r具备设置于支承体1的立起壁12的棘轮齿r2、和呈悬臂状地设置于带芯支承部4的主轴部43并能够与棘轮齿r2卡合的一对棘轮爪r1。
[0099]
在欲使手柄5正转时,棘轮爪r1的爪部r12呈能够越过棘轮齿r2的形状并且棘轮臂r11能够弹性变形,因此容许手柄5的正转动作。另一方面,在欲使手柄5反转时,棘轮爪r1的爪部r12以无法越过棘轮齿r2的方式牢固地卡合,而无法进行手柄5的反转动作。
[0100]
《罩b》
[0101]
罩b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a在打开姿势(f)与关闭姿势(g)之间旋转。罩b能够采取能够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a安装或取下带体t及带芯e的打开姿势(f)、和无法使带体t及带芯e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a脱离的关闭姿势(g)。换言之,罩b能够以使安装于带重卷器主体a的带体t及带芯e不脱离的方式从外侧覆盖该带体t及带芯e的一侧面。
[0102]
罩b具备:罩主体6;锁定构件7,所述锁定构件7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罩主体6在上位置(j)与下位置(k)之间滑动移动;第一拼接板8,所述第一拼接板8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罩主体6旋转并能够在关闭姿势(g)下与直接支承于带体支承部2的带体t的一侧面或经由间隔构件3间接地支承于带体支承部2的带体t的一侧面拼接;及第二拼接板9,所述第二拼接板9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罩主体6旋转并能够在关闭姿势(g)下与被支承于带芯支承部4的带芯e中的左侧的侧板e2的外表面侧拼接。
[0103]
<罩主体6>
[0104]
罩主体6具备:罩底壁61;罩立起壁62,所述罩立起壁62立起设置于罩底壁61的左侧端缘;罩前壁63,所述罩前壁63从罩立起壁62的前端缘向内、即向带重卷器主体a的方向延伸设置;及罩后壁64,所述罩后壁64从罩立起壁62的后端缘向内延伸设置。
[0105]
罩底壁61与罩立起壁62、罩前壁63及罩后壁64的各下端一体地连接。此外,罩底壁61的左右宽度尺寸被设定为比支承体1中的底壁11的左右宽度尺寸短。
[0106]
罩立起壁62在打开姿势(f)下呈相对于支承体1的立起壁12大致正交的姿势并且在关闭姿势(g)下呈相对于支承体1的立起壁12大致平行的姿势。在罩立起壁62,在前部中的上部的内表面突出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拼接板8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拼接板支承轴62a。在罩立起壁62,在后部中的上部的内表面突出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拼接板9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二拼接板支承轴62b。在罩立起壁62,在后部中的下部设置有能够将锁定构件7支承为能够上下动作的锁定构件支承部h。
[0107]
第一、第二拼接板支承轴62a、62b具备用于防止第一、第二拼接板8、9脱落的防脱爪t3、t4。
[0108]
锁定构件支承部h呈从罩立起壁62的外侧向内侧凹陷的形态,形成有能够将锁定构件7以能够上下动作的方式收容的收容空间sp。锁定构件支承部h具备:周壁部h1,所述周壁部h1具有覆盖锁定构件7的前侧的前周壁h11、覆盖锁定构件7的下侧的下周壁h12及覆盖锁定构件7的后侧的后周壁h13;及里壁部h2,所述里壁部h2将周壁部h1中的内侧端部间相连。
[0109]
在周壁部h1中的前周壁h11及后周壁h13,分别在上下两个部位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成的上侧的卡合槽m1及下侧的卡合槽m2。设置于锁定构件7的前端部及后端部且能够弹性变形的卡合突起71a能够与上下的卡合槽m1、m2选择性地卡合,锁定构件7在上位置(j)和下位置(k)处被保持。
[0110]
锁定构件支承部h在里壁部h2的上方形成有使罩主体6的外表面侧与内表面侧连通的连通孔h3,通过该连通孔h3而锁定构件7的卡定爪72能够与设置于支承体1的立起壁12的罩卡合部15的卡合孔15a卡合。
[0111]
罩前壁63构成松动抑制单元c的第二延伸板。罩前壁63是与罩底壁61及罩立起壁62一体地连续设置的板状的构件。罩前壁63在从正面观察时呈右上角呈圆形地形成的扇形状。
[0112]
在罩前壁63中的外表面侧的上部,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成并在罩b采取关闭姿势(g)的情况下由设置于支承体1的前壁13的第一按压突起c1压靠的第一被按压槽c3。在罩前壁63的下部中的罩立起壁62的附近,突出设置有被支承于在支承体1设置的轴孔13a的轴63a。
[0113]
罩后壁64构成松动抑制单元c的第二延伸板。罩后壁64是与罩底壁61及罩立起壁62一体地连续设置的板状的构件。罩后壁64在后视时左上角呈圆形地形成。
[0114]
在罩后壁64中的外表面侧的上部,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成并在罩b采取关闭姿势(g)的情况下由设置于支承体1的后壁14的第二按压突起c2压靠的第二被按压槽c4。在罩后壁64的下部中的罩立起壁62的附近,突出设置有被支承于在支承体1设置的轴孔14a的轴64a。
[0115]
<锁定构件7>
[0116]
锁定构件7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罩主体6在上位置(j)与下位置(k)之间上下动作。锁定构件7通过在上位置(j)处与罩卡合部15卡合,从而能够将罩b锁定为关闭姿势(g)。锁定构件7构成为在下位置(k)处与罩卡合部15不卡合。
[0117]
锁定构件7具备:锁定构件主体71,所述锁定构件主体71呈内表面侧被开放的大致矩形箱状且在露出的外表面即左外侧面设置有手指防滑用的槽mz;及卡定爪72,所述卡定爪72从锁定构件主体71的内缘部向上突出设置且能够在上位置(j)处与罩卡合部15的卡合孔15a卡合。
[0118]
在锁定构件7的前端部及后端部,设置有能够与锁定构件支承部h中的上下的卡合槽m1、m2选择性地弹性卡合的卡合突起71a。
[0119]
卡定爪72从锁定构件主体71中的上方的内侧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并具有呈悬臂状地被支承的爪构件72a。在呈关闭姿势(g)的罩主体6中,当锁定构件7位于上位置(j)时,锁定构件主体71的卡合突起71与锁定构件支承部h中的上侧的卡合槽m1卡合并且卡定爪72的爪构件72a与罩卡合部15的卡合孔15a卡合。
[0120]
换言之,在带重卷器,设置有能够将罩b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a锁定为关闭姿势(g)的锁定机构l。并且,锁定机构l以设置于带重卷器主体a的罩卡合部15和设置成能够相对于罩b在上位置(j)与下位置(k)之间移动并能够在上位置(j)处与罩卡合部15卡合的锁定构件7为主体而构成。
[0121]
第一拼接板8是在侧视时呈环形形状的构件。第一拼接板8在中央部设置有与立起设置于罩立起壁62的第一拼接板支承轴62a卡合的轴孔81。此外,设置于第一拼接板支承轴62a的防脱爪t3能够与轴孔81卡合。
[0122]
第二拼接板9是在侧视时呈环形形状的构件。第二拼接板9在中央部设置有与立起设置于罩立起壁62的第二拼接板支承轴62b卡合的轴孔91。此外,设置于第二拼接板支承轴62b的防脱爪t4能够与轴孔91卡合。
[0123]
《松动抑制单元c》
[0124]
在带重卷器设置有松动抑制单元c,所述松动抑制单元c通过使带重卷器主体a与罩b弹性卡合,从而抑制关闭姿势(g)下的罩b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a的松动。
[0125]
松动抑制单元c具备:作为第一延伸板的前壁13及后壁14,所述前壁13及后壁14设置于带重卷器主体a;作为第二延伸板的罩前壁63及罩后壁64,所述罩前壁63及罩后壁64设置于罩b;及作为抵接部的设置成凸状的第一、第二按压突起c1、c2,所述第一、第二按压突起c1、c2设置于带重卷器主体a的前壁13及后壁14并能够与罩前壁63及罩后壁64弹性地抵接。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罩前壁63及罩后壁64设置有第一、第二被按压槽c3、c4。并且,第一、第二按压突起c1、c2在罩b采取关闭姿势(g)的情况下,被定位于第一、第二被按压槽c3、c4
并且能够按压该第一、第二被按压槽c3、c4。
[0126]
《带体t的旋转支承机构d》
[0127]
带体t的旋转支承机构d用于柔软地支承具有多种多样的大小的带体t。该实施方式中的带体t的旋转支承机构d设置有能够相对于带体支承部2装卸的间隔构件3,并构成为能够选择如图20所示那样使带体t支承于安装有间隔构件3的带体支承部2的情况、和如图21所示那样使带体t支承于使间隔构件3从带体支承部2脱离了的带体支承部2的情况。
[0128]
此外,在市场上流通的带体t具有各种大小,所以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带重卷器的带体t也可以是相对于间隔构件3的外周部或带体支承部2中的筒状部21的外周部不紧密地外嵌的构件。
[0129]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带重卷器具备带重卷器主体a,所述带重卷器主体a具有作为从动轴的带体支承部2、作为驱动轴的带芯支承部4及作为操作部的手柄5,所述带体支承部2能够支承带tp卷绕而成的带体t,所述带芯支承部4能够支承用于卷取从带体t拉出的带tp的带芯e,所述手柄5使作为驱动轴的带芯支承部4与带芯e一起旋转。并且,带重卷器具备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a在打开姿势(f)与关闭姿势(g)之间旋转的罩b。
[0130]
因此,能够提供至少能够适当地进行用于将从带体t拉出的带tp卷取于带芯e的设置的带重卷器。
[0131]
也就是说,罩b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a在打开姿势(f)与关闭姿势(g)之间旋转,所以通过使罩b成为打开姿势(f),从而能够简单地进行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a安装或取下带体t、带芯e的操作。
[0132]
在带重卷器主体a,设置有能够与罩b卡合的罩卡合部15。并且,罩b具备罩主体6和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该罩主体6滑动移动的锁定构件7。通过使锁定构件7与罩卡合部15卡合,从而将罩b锁定为关闭姿势(g)。
[0133]
因此,通过使锁定构件7滑动移动这样的简单的操作,将罩b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a锁定为关闭姿势(g)。
[0134]
罩卡合部15从设置于带重卷器主体a的立起壁12向罩b的方向突出设置。
[0135]
因此,能够使罩b在带重卷器主体a的中间位置处卡合,所以呈关闭姿势(g)的罩b被适当地支承于带重卷器主体a。
[0136]
设置有松动抑制单元c,所述松动抑制单元c通过使带重卷器主体a与罩b弹性卡合,从而抑制罩b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a的松动。
[0137]
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罩b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a细微松动的情形。换言之,通过设置松动抑制单元c,从而能够适当地抑制在罩b细微松动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对于使用者而言的违和感。
[0138]
松动抑制单元c具备设置于带重卷器主体a的作为第一延伸板的前壁13及后壁14、设置于罩b的作为第二延伸板的罩前壁63及罩后壁64、以及设置于前壁13及后壁14并能够与罩前壁63及罩后壁64弹性地抵接的作为抵接部的第一、第二按压突起c1、c2。
[0139]
因此,在罩b呈关闭姿势(g)的情况下,配置于带重卷器主体a的第一、第二按压突起c1、c2总是按压罩前壁63及罩后壁64,所以能够适当地抑制带重卷器主体a与罩b的松动。
[0140]
第一、第二按压突起c1、c2设置成凸状,所以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松动的抑
制。
[0141]
在带重卷器主体a,设置有使作为操作部的手柄5仅向一方向即正转方向旋转的棘轮机构r。
[0142]
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手柄5的反转,所以从带体t拉出的带tp不易相对于带芯e不规则地卷绕,也能抑制使用者的误操作。
[0143]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详细叙述的实施方式。
[0144]
带体并不限于遮蔽带卷绕而成的带体,也可以是其他带卷绕而成的带体。
[0145]
从动轴只要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支承带体即可,能够应用各种构造。
[0146]
驱动轴只要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支承带芯即可,能够应用各种构造。例如,驱动轴也可以不连结操作手柄。
[0147]
罩只要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带重卷器主体在打开姿势与关闭姿势之间旋转即可,其形态能够设定为适当的形态。
[0148]
松动抑制单元只要是通过使带重卷器主体与罩总是弹性卡合来实现即可,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采用适当的形态。
[0149]
例如,设置于带重卷器主体的第一延伸板、设置于罩的第二延伸板也可以仅为一个。
[0150]
抵接部只要设置于第一、第二延伸板中的任一方即可。例如,作为抵接部的按压突起也可以设置于罩前壁或罩后壁。
[0151]
另外,供呈凸状的抵接部弹性地抵接的部位也可以是平面的部分,也可以不是槽状的部分。
[0152]
此外,各部分的具体结构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