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1-12-08 00: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空调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各种级别的驾驶辅助技术使得自动驾驶汽车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也逐渐成熟,人们已经开始逐步享受自动驾驶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性、舒适性、高效性及安全性。但是,目前各方对自动驾驶汽车主要的技术研发方向仍侧重于驾驶安全,包括路线规划、碰撞避免、交通规则的识别与遵守等,而对在自动驾驶状态下如何给乘员提供更佳的乘坐体验,则关注不足。例如,对于车载空调来说,早期的空调是手动控制式的,由乘员手动调节空调的温度、风力等,操作繁琐,后来逐渐被半自动空调替代,但是,半自动空调也仅能基于设定的温度目标来自动调整其工作状态,其仍然需要乘员手动控制开启及设定目标参数,而且其所基于的因素略显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更高的乘坐体验的迫切需求。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空调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空调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所述自动驾驶汽车处于自动驾驶状态时,获取乘员信息及规划信息;s2,基于所述乘员信息及规划信息来确定空调控制参数;其中,所述乘员信息包括乘员历史信息和乘员实时信息,所述规划信息包括路线信息、目的地信息及活动信息;所述基于所述乘员信息及规划信息来确定所述空调控制参数,包括:s20,基于所述乘员历史信息确定第一空调控制参数;s21,基于所述规划信息对所述第一空调控制参数进行第一修正以计算得出第二空调控制参数,基于所述乘员实时信息对所述第二空调控制参数进行第二修正以计算得出第三空调控制参数,所述第二空调控制参数或第三空调控制参数即为所述空调控制参数;s3,将所述空调控制参数传输给空调控制模块执行。5.可选地,所述第二空调控制参数在所述自动驾驶汽车起步阶段计算得出;所述第三空调控制参数在所述自动驾驶汽车运行阶段计算得出。6.可选地,所述乘员历史信息包括乘员属性信息及空调历史使用记录信息;则步骤s20中,所述基于所述乘员历史信息确定第一空调控制参数,包括:s200,基于所述乘员属性信息、空调历史使用记录信息分别确定第一基准空调控制参数、第二基准空调控制参数;s201,基于所述乘员属性信息和空调历史使用记录信息计算得出所述第一基准空调控制参数、第二基准空调控制参数各自的权重;s202,基于所述权重利用加权算法计算得出所述第一空调控制参数。7.可选地,步骤s21中,所述基于所述规划信息对所述第一空调控制参数进行第一修正以计算得出第二空调控制参数,包括:s210,基于所述目的地信息及活动信息确定第三基准空调控制参数;s211,基于所述路线信息计算得出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长,基于所述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长确定所述路线各子路段的第四基准空调控制参数,基于路况信息确定所述路线各子路段的第五基准空调控制参数;s212,对所述第一空调控制参数和所述第五基准空调控制参数进行融合处理,以得出所述第二空调控制参数。8.可选地,步骤s21中,所述基于所述乘员实时信息对所述第二空调控制参数进行第二修正以计算得出第三空调控制参数,包括:s213,基于所述乘员实时信息计算乘员的活动强度值,若所述活动强度值小于阈值,则转s214,否则转s215;s214,不对所述第二空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s215,基于所述活动强度值确定修正幅值,基于所述修正幅值对所述第二空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三空调控制参数。9.可选地,所述空调控制参数包括温度参数、温度调节速率参数。10.可选地,所述空调具有手动、半自动、全自动调控模式。11.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空调控制系统,包括处理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其中,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获取乘员信息、规划信息及路况信息;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检测模块的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以实现如前所述的方法。12.本发明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前所述的方法。13.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调用时,用于执行如前所述的方法。14.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自动驾驶汽车处于自动驾驶状态时,获取乘员信息及规划信息,基于所述乘员信息及规划信息来确定空调控制参数,将所述空调控制参数传输给所述空调控制模块执行。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基于乘员信息及规划信息实现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空调的完全自动控制,相比于现有的手动空调、半自动空调,能够使乘员获得更佳的乘坐体验。附图说明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17.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19.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20.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21.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空调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所述自动驾驶汽车处于自动驾驶状态时,获取乘员信息及规划信息;其中,自动驾驶车辆通常具有自动驾驶模式和手动驾驶模式,而在手动驾驶模式时,驾驶员通常更倾向于自主控制空调的参数,所以,本发明的方法仅在汽车处于自动驾驶状态时实施。而对于自动驾驶状态的检测识别方式,可以通过与车载电脑通信获得,也可以通过检测车辆的运动状态获得,例如,当检测到车辆在行驶但方向盘上布置的传感器未检测到手掌信息且超出预设时长时,可判定车辆处于自动驾驶状态。22.s2,基于所述乘员信息及规划信息来确定空调控制参数,所述乘员信息包括乘员历史信息和乘员实时信息;所述规划信息包括路线信息、目的地信息及活动信息;其中,乘员历史信息可从存储模块中直接调取,乘员实时信息可通过检测模块检测获得,而规划信息可以从乘员与自动驾驶汽车的交互获得。23.所述基于所述乘员信息及规划信息来确定所述空调控制参数,包括:s20,基于所述乘员历史信息确定第一空调控制参数;s21,基于所述规划信息对所述第一空调控制参数进行第一修正以计算得出第二空调控制参数,基于所述乘员实时信息对所述第二空调控制参数进行第二修正以计算得出第三空调控制参数,所述第二空调控制参数或第三空调控制参数即为所述空调控制参数;其中,乘员历史信息反映了乘员对车载空调的使用习惯,据此可以先确定出基于该习惯的第一空调控制参数;以及,不同的规划信息可反映乘员对空调的不同使用需求,基于该规划信息可对该次出行的空调控制参数做整体规划,即得出第二空调控制参数;以及,在行驶过程中,还可以基于乘员实时信息对整体规划进行实时调整,以得出第三空调控制参数。24.s3,将所述空调控制参数传输给空调控制模块执行。25.其中,可以通过can总线、lin(localinterconnectnetwork)总线、flexray总线、most(mediaorientedsystemtransport)总线以及无线传输技术(蓝牙、wifi等)将空调控制参数传输给空调控制模块。2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汽车处于自动驾驶状态时,基于获取的乘员信息及规划信息就可以确定出自动驾驶汽车在整个行驶线路上的空调控制参数,进而使空调控制模块可以完全自动化的对车载空调实现控制,整个过程无需乘员对空调进行任何操控,极大的提升了乘员的乘坐体验。27.其中,本发明的方法既可以由自动驾驶汽车的车载终端实现,也可以由服务器端实现。其中,车载终端可以是基于android系统、鸿蒙系统(harmonyos)、ios系统、windows系统、unix系统等构建的车机系统,也可以是与车机系统通信连接(通过ota、蓝牙、wifi)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tabletpersonal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internet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device)等;所述服务器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主机、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服务器以及应用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构成的云服务器,其中云服务器由基于云计算(cloudcomputing)的大量计算机或者网络服务器构成。28.可选地,所述第二空调控制参数在所述自动驾驶汽车起步阶段计算得出;所述第三空调控制参数在所述自动驾驶汽车运行阶段计算得出。2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驾驶汽车起步阶段可以为乘员进入车内至自动驾驶汽车起步之后的预设时长之内,而自动驾驶汽车运行阶段则为自动驾驶汽车起步之后的预设时长起至自动驾驶汽车起步到达目的地熄火之内,显然,所述第二空调控制参数或第三空调控制参数都可以为所述空调控制参数,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发送给空调控制模块。其中,乘员进入自动驾驶汽车后,自动驾驶汽车就可以基于身份识别技术(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获取乘员的身份信息,据此提取乘员历史信息,通过执行步骤s20确定第一空调控制参数。例如,通过分析乘员历史信息得出乘员习惯于20‑22摄氏度的车内温度,据此,可以将第一空调控制参数设置为包括目标温度21摄氏度。30.乘员再通过与自动驾驶汽车的交互将目的地信息及活动信息输入给自动驾驶汽车,于是,自动驾驶汽车就可以通过执行步骤s21确定出第二空调控制参数。例如,乘员输入的信息为“我要去xx大厦去见重要客户”,自动驾驶汽车据此分析出乘员需要保持身体的清爽及饱满的精神状态,于是,可以将第一空调控制参数修正为包括目标温度为20摄氏度,如此,更低的车内温度可以使乘员降低出汗量及保持更佳的精神状态;又如,乘员输入的信息为“打完球了,我要回家冲凉休息”,自动驾驶汽车据此分析出乘员需要降温但对降温速率敏感,于是,可以将第一空调控制参数修正为包括目标温度20摄氏度,同时空调的初段制冷功率为低、中后段制冷功率为正常/高,如此,将可以使乘员在逐渐排干汗液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温度快速降低而感冒,中后段则可以逐渐调高制冷功率以快速达到目标温度。31.另外,在自动驾驶汽车按路线信息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乘员的实时信息会有所变化,此时应当基于乘员实时信息对第二空调控制参数进行第二修正以计算得出第三空调控制参数。32.可选地,所述乘员历史信息包括乘员属性信息及空调历史使用记录信息;其中,乘员属性信息可以为乘员的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信息,空调历史使用记录信息则可以为设定温度信息、风力大小信息等。33.则步骤s20中,所述基于所述乘员历史信息确定第一空调控制参数,包括:s200,基于所述乘员属性信息、空调历史使用记录信息分别确定第一基准空调控制参数、第二基准空调控制参数;其中,基于乘员属性信息可以确定出第一基准空调控制参数,例如,若乘员为25岁的健康男性,则设置第一基准空调控制参数包括目标温度20摄氏度,若乘员为45岁的健康女性,则设置目标温度为22摄氏度;以及,基于空调历史使用记录信息可以确定出第二基准空调控制参数,例如,25岁的健康男性的乘员对应的目标温度的近期平均值为22.2摄氏度,且方差为0.5摄氏度,则确定出第二基准空调控制参数包括目标温度22.2摄氏度。34.s201,基于所述乘员属性信息和空调历史使用记录信息计算得出所述第一基准空调控制参数、第二基准空调控制参数各自的权重;其中,对于权重确定方法,可以为:设置第一基准空调控制参数的初始权重大于第二基准空调控制参数的初始权重,例如可以分别为0.6、0.4;基于第一基准空调控制参数、乘员对应的目标温度的近期平均值和方差来调整第二基准空调控制参数的初始权重,例如,若平均值为22.2摄氏度、方差为0.5摄氏度,则将上述获取的数值带入公式e/(a‑b),其中,e为方差,a为平均值,b为基于乘员属性信息确定出的第一基准空调控制参数中包括的目标温度,于是,计算结果为0.5/(22.5‑20)=0.,即空调历史使用记录信息分析出该乘员在使用空调时相对于第一基准空调控制参数倾向于正偏差,调高其初始权重为0.4*(1 0.2)=0.48,相应地,第一基准空调控制参数的初始权重调低为1‑0.48=0.52。35.s202,基于所述权重利用加权算法计算得出所述第一空调控制参数。36.其中,在确定出第一基准空调控制参数、第二基准空调控制参数及各自的权重之后,就可以进行加权求和,例如,第一空调控制参数中的目标温度=0.52*20 0.48*22.5=21.2摄氏度。3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所涉及的计算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而非用于限定具体保护范围,在具体实施时可基于上述计算方式所反映的计算原理自由设置计算公式。38.可选地,步骤s21中,所述基于所述规划信息对所述第一空调控制参数进行第一修正以计算得出第二空调控制参数,包括:s210,基于所述目的地信息及活动信息确定第三基准空调控制参数;其中,乘员的规划信息对空调控制参数是有影响的。例如,如前所述,当乘员的目的地信息及活动信息是“我要去xx大厦去见重要客户”时,可将目标温度为20摄氏度,如此,更低的车内温度可以使乘员降低汗液量及保持更佳的精神状态;而当乘员的目的地信息及活动信息是“我要去体育中心打篮球”时,可将目标温度为25摄氏度,以使乘员适度出汗,以使其预热以利于更快进入运动状态。39.s211,基于所述路线信息计算得出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长,基于所述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长确定所述路线各子路段的第四基准空调控制参数,基于路况信息确定所述路线各子路段的第五基准空调控制参数;其中,当路线长度和/或行驶时长较短时,可以设置适度提高空调的功率、风力参数等,例如,本次行程仅有五分钟,但天气炎热仍然需要开启空调,此时,可将空调功率调至最大以实现更快的降温,减少乘员忍受高温的时长比例;反之,则可以制定更为合理的分路段式的第四基准空调控制参数,比如,长途行车时,可设置前段(如前十五分钟)缓慢降温,中段快速降温及维持目标温度,后段调低功率、风力,甚至提前关闭空调。40.另外,不同的路况下会对乘员的心情、行为产生较大影响,相应地,应当基于路况信息来对第四基准空调控制参数进行微调。比如,基于路况信息预测出自动驾驶汽车到达某子路段时会遇到严重的堵车,于是,在到达该子路段时将空调的目标温度在第四基准空调控制参数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调低,进而获得第五基准空调控制参数。41.s212,对所述第一空调控制参数和所述第五基准空调控制参数进行融合处理,以得出所述第二空调控制参数。4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融合方式,可以将第五基准空调控制参数所涉及的路段与路线信息进行逐一比对,对于那些涉及第五基准空调控制参数的子路段的第一空调控制参数进行替换,即将对应路段处的第一空调控制参数替换对应的第五基准空调控制参数。43.可选地,步骤s21中,所述基于所述乘员实时信息对所述第二空调控制参数进行第二修正以计算得出第三空调控制参数,包括:s213,基于所述乘员实时信息计算乘员的活动强度值,若所述活动强度值小于阈值,则转s214,否则转s215;s214,不对所述第二空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s215,基于所述活动强度值确定修正幅值,基于所述修正幅值对所述第二空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三空调控制参数。4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自动驾驶汽车行驶过程中,乘员通常会在车内有一定的活动,而不同的活动强度会导致乘员身体发热情况的不同,对应地就应当对空调参数进行第二修正。其中,所述乘员实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睡眠、高声讲话、对指定类型的终端或app的使用等。例如,当检测到乘员进入了睡眠状态,此时判定活动强度值较低,则使第二修正为基于修正幅值调高空调的目标温度;当检测到乘员在车内高声讲话(车内乘员交谈或打电话等)达到十分钟时,或者乘员使用switch游戏机或在手机上开启大型网络游戏达到十分钟时,由于精神高度集中且体力消耗较大,乘员的身体一般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体温升高,此时判定活动强度值较高,则使第二修正为基于修正幅值调低空调的目标温度。45.其中,对于活动强度值与修正幅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来获得,所述深度学习模型可基于cnn、lstm等进行构建,由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成熟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对于睡眠、对指定类型的终端或app的使用的检测,可以通过基于车内摄像头的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而对于高声讲话的检测,可以通过车内麦克风进行获取。46.可选地,所述空调控制参数包括温度参数、温度调节速率参数。4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中的空调控制参数不仅包括常规的温度参数,还包括温度调节速率,例如,在前述的乘员打完球回家的场景下,初段的温度调节速率参数设置较低,如此可以避免身体正在排汗的乘员因车内温度过快降低而感冒。48.可选地,所述空调具有手动、半自动、全自动调控模式。4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驾驶汽车的空调同时兼容手动、半自动、全自动模式,以尽可能的适配更多场景,满足乘员的使用需求。其中,半自动模式可以理解为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空调,即乘员仅需操作开/关按钮及设置目标温度即可,而全自动则为本发明方案所对应的模式,乘员全程都不需要对空调进行任何直接操作。50.实施例二: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空调控制系统,包括处理模块(101)和检测模块(102),所述检测模块(102)与所述处理模块(101)通信连接;其中,所述检测模块(102),用于获取乘员信息、规划信息及路况信息;所述处理模块(101),用于对所述检测模块(102)的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以实现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51.该实施例中系统的具体功能参照上述实施例一,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系统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52.实施例三:参照图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步骤。53.实施例四: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调用时,用于执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步骤。5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