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水松的库尾消落带林泽生态系统高效构建方法与流程

2021-12-08 00: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松的库尾消落带林泽生态系统高效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也在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水库建设具有灌溉,防洪抗旱,航运,发电,养殖等多重经济效益,但水库的建设会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给原有的生态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水文变化和水位的提高,特别是处于消落带区域,生物生境改变频繁,使得生态系统及其不稳定,库尾湿地退化较为严重。
3.科学研究发现,在鄱阳湖流域湖区外其他湿地公园,特别是以中小型水库为基础的湿地公园区域候鸟数量逐渐增加。保护候鸟栖息地,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对水库开发后生态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4.库尾其水位变化受降雨和人为控制等影响,变化巨大。特别是消落带区域,具有明显的丰水被淹,枯水受旱等水文特征。由于中小型水库等对水位的调节能力远大于自然河湖的涨落速度,因此,在水库等消落带地区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因此,增强消落带地区的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降低野生动物因生境剧烈改变的不适应性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旨在至少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其中之一,提供一种基于水松的库尾消落带林泽生态系统高效构建方法。本发明目的基于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松的库尾消落带林泽生态系统高效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选择树苗:选择水松为在土堆上种植的树苗,且要求在最高水位淹没后水松的树顶超过最高水位20~80cm;
8.s2、种植:在库尾消落带的沿河岸带附近高密度种植水松,种植间距为(1~3)m
×
(1~3)m;
9.s3、移栽:待长出气生根后,移栽部分种植的水松到附近区域低密度种植,使水松的种植间距为(3~9)m
×
(3~9)m。
10.本发明优选出水松作为消落带地区林泽生态系统的大型乔木,水松为耐水淹大型乔木,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可栽于河边、堤旁,作固堤护岸和防风之用。在水淹期保证树梢露出水面20~80cm,保证水不没顶、留出树梢,水松仍能正常生长,因此退水后具有极强的恢复能力;由于水松的根系发达,具有水土固定的作用和极强的保水性,有利于种子的附着过程,且对水质的改善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水松可大大提高消落带的植被恢复能力。待水松长出气生根后移栽,气生根有利于水松的稳定生长,发挥其水土固定和保水性的作用。水松的种植间距方便树木成才,鸟类停歇,也可行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并且
水松的树形优美,叶片冬季不脱落,景观效果好。此外,水松属于濒危物种和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基于水松构建林泽生态系统,有利于对濒危物种种群保护。
11.优选地,包括两种情况:
12.a)对于坡度≤30
°
的库尾消落带,步骤s2为在沿河岸带附近直接高密度种植水松;
13.b)对于30
°
≤坡度≤60
°
的库尾消落带,还包括步骤s0:整地:对库尾消落带进行地形改造和塑性,通过挖沟堆土在库尾消落带的沿河岸带附近得到横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沟壑和若干土堆;步骤s2为在所述土堆上高密度种植水松。
14.对于坡度较大的区域,不利于水松的种植,因此通过挖沟堆土得到沟壑和土堆,一方面可以提高树种的耐淹高度,另一方面,在退水后,沟壑可以保留部分湿地,缓解干旱的情况,利于沟壑内植物的生长。
15.优选地,步骤s0中还包括挖取水底的淤泥堆在所述土堆上,淤泥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为水松等植物的生长提供肥料。
16.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水松树苗的直径为3~12cm。
17.优选地,步骤s3还包括在低密度种植的水松之间和/或周围种植小型水生植物,所述小型水生植物包括芦苇、芦竹、茭白、湿生美人蕉、香蒲、旱伞草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此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构成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18.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4:水肥管理,包括在水松周围补充复合肥、和/或对水松补充水分,以加快树木的生长适应。
19.优选地,所述复合肥的施加量为2~8kg/亩。
20.优选地,步骤s4还包括在长时间干旱期剪去水松多余的枝叶,提高移栽树种的成活率。
21.本发明目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水松的库尾消落带林泽生态系统,包括在消落带边缘的沿河岸带横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沟壑和若干土堆,所述土堆上种植水松,所述水松在最高水位淹没后树顶超过最高水位20~80cm。
22.优选地,所述水松之间和/或沟壑靠近土堆的位置种植小型水生植物。
23.本发明目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库尾消落带植被的恢复方法,使用上述任一项的一种基于水松的库尾消落带林泽生态系统高效构建方法进行恢复。
24.本发明可至少取得如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
25.1、本发明通过种植强耐水乔木水松,构建以水松为主的林泽生态系统,可大大提高消落带的植被恢复能力,使库尾消落带地区在水淹、退水等情况下,生态系统能快速适应环境的改变。本发明增强了消落带地区的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降低了野生动物因生境剧烈改变的不适应性,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同时,本发明的景观效果好,也有利于对濒危物种水松的种群保护。
26.2、对于坡度较大的库尾消落带,本发明通过对库尾消落带地区挖沟堆土,在土堆上种植湿地强耐水乔木水松,优化了水松在库区消落带的种植方法,优化林泽生态系统的建设方法,使库尾消落带地区在水淹、退水等情况下,生态系统能快速适应生境的改变。
27.3、本发明构建的生态系统,尤其适用于以中小型水库为主构建的湿地公园库尾地区、重要河漫滩地区。
附图说明
28.图1(a)为库尾消落带在最高水位的示意图,图1(b)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库尾消落带林泽生态系统的示意图;
29.图2为图1(b)的俯视图;
30.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库尾消落带林泽生态系统的实际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图1中(a)为库尾消落带在最高水位的示意图,土地贫瘠,植被消失殆尽。其中,a指最高水位,b指常水位,c指低水位;最高水位是指雨季到达沿河岸带1高度位置的水位。与之相比,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构建的基于水松的库尾消落带林泽生态系统,结构如图1中(b)和图2所示,包括在库尾消落带的沿河岸带1横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沟壑3和若干土堆2,土堆2上种植水松4,水松4之间和/或沟壑3靠近土堆2的位置种植小型水生植物5,土堆2与沿河岸带1的方向一致,且土堆2在常水位及以下可部分或全部露出水面,沟壑3深度为2.5~4m左右。图3为该林泽生态系统的实际效果图。库尾消落带地区的整地时间为枯水期即水位在低水位及以下,大概在12~2月份,种植时间在3月份左右。
33.实施例1
34.一种基于水松的库尾消落带林泽生态系统高效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5.s1、整地:在枯水期对30
°
≤坡度≤60
°
的库尾消落带地区进行地形改造和塑性,通过挖沟堆土得到沟壑和土堆,并且挖取水底的淤泥堆在土堆上用以供肥,在水岸设计土堆1个,然后间隔1个沟壑再设计土堆1个;
36.s2、选择树苗:选择最高水位淹没后在土堆上种植的水松树苗树顶超过最高水位40~50cm的水松树苗,且直径为5~8cm;
37.s3、种植:先在土堆高密度种植水松树苗,种植间距为2m
×
2m,待长出气生根后,移栽部分种植的水松到附近区域低密度种植,使水松的种植间距为6m
×
6m;然后在低密度种植的水松之间和沟壑靠近土堆的位置种植小型水生植物,包括芦苇、芦竹、茭白、湿生美人蕉,且小型水生植物中芦苇、芦竹的占比分别为25%左右;
38.s4、水肥管理:根据树木的长势及时采取对策,对于贫瘠的水岸,需要在水松周围补充复合肥(15

15

15),复合肥的施加量为4kg/亩,以加快树木的生长适应;遇到气温较高且干旱,适当对水松补充水分,在长时间干旱期剪去水松多余的枝叶。
39.实施例2
40.一种基于水松的库尾消落带林泽生态系统高效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s1、整地:对30
°
≤坡度≤60
°
的库尾消落带地区进行地形改造和塑性,通过挖沟堆土得到沟壑和土堆,并且挖取水底的淤泥堆在土堆上用以供肥,在水岸设计土堆1个,然后间隔1个沟壑再设计土堆1个;
42.s2、选择树苗:选择最高水位淹没后在土堆上种植的水松树苗树顶超过最高水位
30~60cm的水松树苗,且直径为5~10cm;
43.s3、种植:先在土堆高密度种植水松树苗,种植间距为1.5m
×
1.5m,待长出气生根后,移栽部分种植的水松到附近区域低密度种植,使水松的种植间距为4.5m
×
4.5m;然后在低密度种植的水松之间和沟壑靠近土堆的位置种植小型水生植物,包括芦苇、芦竹、香蒲、旱伞草,且芦苇、芦竹、香蒲的占比分别为25%左右;
44.s4、水肥管理:根据树木的长势及时采取对策,对于贫瘠的水岸,需要在水松周围补充复合肥(15

15

15),复合肥的施加量为5kg/亩,以加快树木的生长适应;遇到气温较高且干旱,适当对水松补充水分,在长时间干旱期剪去水松多余的枝叶。
45.实施例3
46.一种基于水松的库尾消落带林泽生态系统高效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7.s1、整地:对30
°
≤坡度≤60
°
的库尾消落带地区进行地形改造和塑性,通过挖沟堆土得到沟壑和土堆,并且挖取水底的淤泥堆在土堆上用以供肥,在水岸设计土堆1个,然后间隔1个沟壑再设计土堆1个;
48.s2、选择树苗:选择最高水位淹没后在土堆上种植的水松树苗树顶超过最高水位50~60cm的水松树苗,且直径为3~7cm;
49.s3、种植:先在土堆高密度种植水松树苗,种植间距为2m
×
2m,待长出气生根后,移栽部分种植的水松到附近区域低密度种植,使水松的种植间距为8m
×
8m;然后在低密度种植的水松之间和沟壑靠近土堆的位置种植小型水生植物,包括香蒲、茭白、湿生美人蕉,且香蒲的占比为60%左右;
50.s4、水肥管理:根据树木的长势及时采取对策,对于贫瘠的水岸,需要在水松周围补充复合肥(15

15

15),复合肥的施加量为3kg/亩,以加快树木的生长适应;遇到气温较高且干旱,适当对水松补充水分,在长时间干旱期剪去水松多余的枝叶。
51.实施例4
52.一种基于水松的库尾消落带林泽生态系统高效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3.s1、整地:对30
°
≤坡度≤60
°
的库尾消落带地区进行地形改造和塑性,通过挖沟堆土得到沟壑和土堆,并且挖取水底的淤泥堆在土堆上用以供肥,在水岸设计土堆1个,然后间隔1个沟壑再设计土堆1个;
54.s2、选择树苗:选择最高水位淹没后在土堆上种植的水松树苗树顶超过最高水位50~80cm的水松树苗,且直径为6~12cm;
55.s3、种植:先在土堆高密度种植水松树苗,种植间距为3m
×
3m,待长出气生根后,移栽部分种植的水松到附近区域低密度种植,使水松的种植间距为9m
×
9m;然后在低密度种植的水松之间和沟壑靠近土堆的位置种植小型水生植物,包括芦苇、芦竹、茭白、湿生美人蕉,且芦苇、芦竹的占比分别为35%、35%左右;
56.s4、水肥管理:根据树木的长势及时采取对策,对于贫瘠的水岸,需要在水松周围补充复合肥(15

15

15),复合肥的施加量为2kg/亩,以加快树木的生长适应;遇到气温较高且干旱,适当对水松补充水分,在长时间干旱期剪去水松多余的枝叶。
57.实施例5
58.一种基于水松的库尾消落带林泽生态系统高效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9.s1、选择树苗:选择最高水位淹没后在土堆上种植的水松树苗树顶超过最高水位
20~80cm的水松树苗,且直径为3~12cm;
60.s2、种植:先在坡度≤30
°
的库尾消落带的沿河岸带附近高密度种植水松树苗,种植间距为2.5m
×
2.5m;
61.s3、移栽:待长出气生根后,移栽部分种植的水松到附近区域低密度种植,使水松的种植间距为7.5m
×
7.5m;然后在低密度种植的水松之间及其周围种植小型水生植物,包括芦苇、香蒲、茭白,且芦苇、香蒲的占比分别为40%、40%左右;
62.s4、水肥管理:根据树木的长势及时采取对策,对于贫瘠的水岸,需要在水松周围补充复合肥(15

15

15),复合肥的施加量为5kg/亩,以加快树木的生长适应;遇到气温较高且干旱,适当对水松补充水分,在长时间干旱期剪去水松多余的枝叶。
63.实施例6
64.一种基于水松的库尾消落带林泽生态系统高效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5.s1、选择树苗:选择最高水位淹没后在土堆上种植的水松树苗树顶超过最高水位20~40cm的水松树苗,且直径为3~5cm;
66.s2、种植:先在坡度≤30
°
的库尾消落带的沿河岸带附近高密度种植水松树苗,种植间距为1.3m
×
1.3m;
67.s3、移栽:待长出气生根后,移栽部分种植的水松到附近区域低密度种植,使水松的种植间距为5.2m
×
5.2m;然后在低密度种植的水松之间及其周围种植小型水生植物,所述小型水生植物包括芦竹和茭白,且芦竹的占比为65%左右。
68.s4、水肥管理:根据树木的长势及时采取对策,对于贫瘠的水岸,需要在水松周围补充复合肥(15

15

15),复合肥的施加量为8kg/亩,以加快树木的生长适应;遇到气温较高且干旱,适当对水松补充水分,在长时间干旱期剪去水松多余的枝叶。
6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