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供热系统用智能温控终端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00: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供热系统用智能温控终端。


背景技术:

2.在寒冷的冬季,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集中供热,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利用集中热源,向该区域的工厂及民用建筑供应生产、生活和采暖用热。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室内空间的温度达不到标准温度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智能控制装置,无法自动调节,因此只能采用电话报警的方式通知供热管理部门,但如果是老年人或存在某些功能障碍的人,将无法及时进行报警,且在供热系统的管路发生故障时,无法及时发现并进行维修,实用性差。因此,设计实用性强的一种智能供热系统用智能温控终端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供热系统用智能温控终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供热系统用智能温控终端,包括用户操作模块、供热模块、智能调节模块、密封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操作模块包括参数设定模块、参数修改模块、急停模块,所述供热模块包括压缩单元、蒸发单元、热源单元、节流单元,所述智能调节模块包括感应模块、测量模块,所述感应模块包括温度感应单元、压力感应单元,所述测量模块包括空间测量单元、时间测量单元,所述密封检测模块包括温度监测单元、压力监测单元、报警单元,所述用户操作模块与供热模块无线连接,所述压缩单元、蒸发单元、热源单元、节流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智能调节模块与节流单元电连接,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压力监测单元与报警单元电连接。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参数设定模块用于用户根据需求制定温度参数,所述参数修改模块用于用户根据需求修改温度参数,所述急停模块用于在系统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系统停止运转,所述热源单元用于将液态水加热为高温水蒸气,所述压缩单元用于将热蒸气压缩成高压气体,所述节流单元用于控制高压气体的流量,所述蒸发单元用于将高温高压水蒸气与空气进行换热,所述温度感应单元用于感应空间内的实时温度,所述压力感应单元用于感应蒸发单元出口处的实时压力,所述空间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空间的大小,所述时间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空间内温度保持的时间,所述温度监测单元用于检测连接管道的实时温度,所述压力监测单元用于检测连接管道的实时温度,所述报警单元用于在管道发生泄露时发出警报。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智能供热系统包含以下步骤:
7.s1、用户根据需求设定通过参数设定模块设定温度参数;
8.s2、热源单元将液态水加热为高温水蒸气;
9.s3、压缩单元开始工作,将水蒸气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10.s4、蒸发单元将高温高压水蒸气与空气进行换热,使空间内的温度升高;
11.s5、蒸发单元内的高温高压水蒸气经过换热后变成液态水回到热源单元,再被热源单元加热;
12.s6、温度感应单元与压力感应单元将空间内的实时温度与蒸发单元出口处的压力传递到节流单元,根据实际情况对水蒸气的流量进行合理调节;
13.s7、当同时对多个空间进行温度调节时,空间测量单元对空间的大小进行测量,将测量的数据传递至智能调节模块,智能调节模块根据不同空间的大小来控制节流单元对不同空间内的蒸发单元水蒸气流量进行调节;
14.s8、时间测量单元对不同空间内温度保持的时间进行测量,将测量的数据传递至智能调节模块,智能调节模块根据不同空间内温度保持的时间来控制节流单元对不同空间内的蒸发单元水蒸气流量进行调节;
15.s9、温度监测单元与压力监测单元对连接管道的温度与压力进行检测,当管道的温度与压力异常时,报警单元开始报警;
16.s10、报警单元报警时,用户可以通过过急停模块使整个系统停止运转,系统恢复正常时再重新启动;
17.s11、用户需要修改温度参数时,通过参数修改模块可以对温度参数进行实时修改;
18.s12、重复s1

s11,可以实现对供热系统的智能调控。
1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

s5供热模块的供热方法如下:
20.s51、通过热源单元将液态水加热为高温水蒸气;
21.s52、水蒸气沿管道进入压缩单元,压缩单元将水蒸气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
22.s53、高温高压水蒸气沿管道进入蒸发单元,与空间内的冷空气进行换热,使得空间内的温度升高;
23.s54、高温高压水蒸气的热量被吸收,变为液态水,沿管道再次进入热源单元进行加热;
24.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热量的传递,且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2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6中温度感应单元与压力感应单元的数据采集如下:
26.s61、用户通过参数设定模块设定的温度参数为k,管道的最大安全压力为f;
27.s62、温度感应单元记录空间内的实时温度,用记号k1表示;
28.s63、压力感应单元记录蒸发单元出口处的实时压力,用记号f1表示;
29.s64、当空间内的实时温度k1低于设定温度k较多时,智能调节模块应控制节流单元使水蒸气的流量q增大,反之q减小,当蒸发单元出口处的实时压力f1越大时,智能调节模块应控制节流单元使水蒸气的流量q减小,反之q增大,其公式如下:
[0030][0031]
其中s为管道的比阻,t为管道的横截面积;
[0032]
通过数据的采集,可以对高温水蒸气的流量进行智能调节,使供热系统的供热效率更高。
[003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7中根据不同空间大小对流量q调节的规则如下:
[0034]
设定空间的高度为h,占地面积为n,则空间测量单元测得空间的体积为:
[0035]
v=hn
[0036]
当空间体积v越大时,智能调节模块应控制节流单元使水蒸气的流量q增大,反之q减小,其公式如下:
[0037][0038]
通过上述步骤,使得节流单元在对多个空间进行供热时可以根据空间的大小智能分配高温水蒸气的流量,有效提高了系统的供热效率,避免局部空间过热或过冷。
[0039]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8中根据不同空间内温度保持的时间对流量q调节的规则如下:
[0040]
设定空间内温度保持相同的最大时间为m,实际上时间测量单元测得各个空间内温度保持相同的时间为m1,当空间内温度保持相同的时间m1越大时,智能调节模块应控制节流单元使水蒸气的流量q增大,反之q减小,其公式如下:
[0041][0042]
通过上述步骤,当空间内温度保持较长时间不变时,智能调节模块会对其自动调节,控制节流单元使对应空间内蒸发单元水蒸气的流量增大,使该空间内的温度上升更快,有效提高了系统的供热效率和准确率。
[004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9中的温度监测单元和压力监测单元在系统运行时可以对管道的压力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在管道发生泄露时管道的温度与压力会发生改变,此时温度监测单元和压力监测单元将信号传输至报警单元,报警单元开始报警,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及时发现管道泄露,并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泄露的高温水蒸气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004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0中的报警单元开始报警时,用户可以通过急停模块远程操作,使整个系统停止运转,便于维修人员对系统管路进行维修,通过上述步骤,保证了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0045]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1当用户需要修改温度参数时,可以通过参数修改模块对温度参数进行修改,且当对不同空间进行供热时,可以根据需求对每一个空间单独设置温度参数,有效提高了系统的适用性,便于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0046]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47]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9]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供热系统用智能温控终端,包括用户操作模块、供热模块、智能调节模块、密封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用户操作模块包括参数设定模块、参数修改模块、急停模块,供热模块包括压缩单元、蒸发单元、热源单元、节流单元,智能调节模块包括感应模块、测量模块,感应模块包括温度感应单元、压力感应单元,测量模块包括空间测量单元、时间测量单元,密封检测模块包括温度监测单元、压力监测单元、报警单元,用户操作模块与供热模块无线连接,压缩单元、蒸发单元、热源单元、节流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智能调节模块与节流单元电连接,温度监测单元、压力监测单元与报警单元电连接;
[0050]
参数设定模块用于用户根据需求制定温度参数,参数修改模块用于用户根据需求修改温度参数,急停模块用于在系统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系统停止运转,热源单元用于将液态水加热为高温水蒸气,压缩单元用于将热蒸气压缩成高压气体,节流单元用于控制高压气体的流量,蒸发单元用于将高温高压水蒸气与空气进行换热,温度感应单元用于感应空间内的实时温度,压力感应单元用于感应蒸发单元出口处的实时压力,空间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空间的大小,时间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空间内温度保持的时间,温度监测单元用于检测连接管道的实时温度,压力监测单元用于检测连接管道的实时温度,报警单元用于在管道发生泄露时发出警报;
[0051]
智能供热系统包含以下步骤:
[0052]
s1、用户根据需求设定通过参数设定模块设定温度参数;
[0053]
s2、热源单元将液态水加热为高温水蒸气;
[0054]
s3、压缩单元开始工作,将水蒸气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0055]
s4、蒸发单元将高温高压水蒸气与空气进行换热,使空间内的温度升高;
[0056]
s5、蒸发单元内的高温高压水蒸气经过换热后变成液态水回到热源单元,再被热源单元加热;
[0057]
s6、温度感应单元与压力感应单元将空间内的实时温度与蒸发单元出口处的压力传递到节流单元,根据实际情况对水蒸气的流量进行合理调节;
[0058]
s7、当同时对多个空间进行温度调节时,空间测量单元对空间的大小进行测量,将测量的数据传递至智能调节模块,智能调节模块根据不同空间的大小来控制节流单元对不同空间内的蒸发单元水蒸气流量进行调节;
[0059]
s8、时间测量单元对不同空间内温度保持的时间进行测量,将测量的数据传递至智能调节模块,智能调节模块根据不同空间内温度保持的时间来控制节流单元对不同空间内的蒸发单元水蒸气流量进行调节;
[0060]
s9、温度监测单元与压力监测单元对连接管道的温度与压力进行检测,当管道的温度与压力异常时,报警单元开始报警;
[0061]
s10、报警单元报警时,用户可以通过过急停模块使整个系统停止运转,系统恢复正常时再重新启动;
[0062]
s11、用户需要修改温度参数时,通过参数修改模块可以对温度参数进行实时修改;
[0063]
s12、重复s1

s11,可以实现对供热系统的智能调控;
[0064]
步骤s2

s5供热模块的供热方法如下:
[0065]
s51、通过热源单元将液态水加热为高温水蒸气;
[0066]
s52、水蒸气沿管道进入压缩单元,压缩单元将水蒸气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
[0067]
s53、高温高压水蒸气沿管道进入蒸发单元,与空间内的冷空气进行换热,使得空间内的温度升高;
[0068]
s54、高温高压水蒸气的热量被吸收,变为液态水,沿管道再次进入热源单元进行加热;
[0069]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热量的传递,且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0070]
步骤s6中温度感应单元与压力感应单元的数据采集如下:
[0071]
s61、用户通过参数设定模块设定的温度参数为k,管道的最大安全压力为f;
[0072]
s62、温度感应单元记录空间内的实时温度,用记号k1表示;
[0073]
s63、压力感应单元记录蒸发单元出口处的实时压力,用记号f1表示;
[0074]
s64、当空间内的实时温度k1低于设定温度k较多时,智能调节模块应控制节流单元使水蒸气的流量q增大,反之q减小,当蒸发单元出口处的实时压力f1越大时,智能调节模块应控制节流单元使水蒸气的流量q减小,反之q增大,其公式如下:
[0075][0076]
其中s为管道的比阻,t为管道的横截面积;
[0077]
通过数据的采集,可以对高温水蒸气的流量进行智能调节,使供热系统的供热效率更高;
[0078]
步骤7中根据不同空间大小对流量q调节的规则如下:
[0079]
设定空间的高度为h,占地面积为n,则空间测量单元测得空间的体积为:
[0080]
v=hn
[0081]
当空间体积v越大时,智能调节模块应控制节流单元使水蒸气的流量q增大,反之q减小,其公式如下:
[0082][0083]
通过上述步骤,使得节流单元在对多个空间进行供热时可以根据空间的大小智能分配高温水蒸气的流量,有效提高了系统的供热效率,避免局部空间过热或过冷;
[0084]
步骤8中根据不同空间内温度保持的时间对流量q调节的规则如下:
[0085]
设定空间内温度保持相同的最大时间为m,实际上时间测量单元测得各个空间内温度保持相同的时间为m1,当空间内温度保持相同的时间m1越大时,智能调节模块应控制节流单元使水蒸气的流量q增大,反之q减小,其公式如下:
[0086][0087]
通过上述步骤,当空间内温度保持较长时间不变时,智能调节模块会对其自动调节,控制节流单元使对应空间内蒸发单元水蒸气的流量增大,使该空间内的温度上升更快,
有效提高了系统的供热效率和准确率;
[0088]
步骤9中的温度监测单元和压力监测单元在系统运行时可以对管道的压力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在管道发生泄露时管道的温度与压力会发生改变,此时温度监测单元和压力监测单元将信号传输至报警单元,报警单元开始报警,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及时发现管道泄露,并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泄露的高温水蒸气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0089]
步骤10中的报警单元开始报警时,用户可以通过急停模块远程操作,使整个系统停止运转,便于维修人员对系统管路进行维修,通过上述步骤,保证了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0090]
步骤11当用户需要修改温度参数时,可以通过参数修改模块对温度参数进行修改,且当对不同空间进行供热时,可以根据需求对每一个空间单独设置温度参数,有效提高了系统的适用性,便于用户操作。
[009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9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