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1-12-07 23: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大部分计算机均可以支持特定的远程传输功能,该特定的远程传输功能不受操作系统状态的影响,维护人员可以基于该特征的远程传输功能随时远程对计算机的状态进行检修和管理。
3.但是,若要实现该特定的远程传输功能,需要利用专业的支持该功能的网卡,这样就会增加计算机的配置成本,使得该功能无法更好地被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6.控制芯片;
7.网卡芯片,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网卡芯片中设置有一远程管理引擎;
8.无线保真wifi模组,连接所述网卡芯片,并能够与所述远程管理引擎信号连接,以在与第一管理端设备建立第一网络连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远程管理引擎接收所述第一管理端设备的控制。
9.可选地,所述网卡芯片通过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控制芯片通信,所述无线保真wifi模组通过第二通信接口与所述网卡芯片通信,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的通信能力强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的通信能力。
10.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能够控制所述远程管理引擎向所述控制芯片输入的来自第一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以能够决定是否将所述控制信号给到对应部件执行相应操作,所述控制信号由所述无线保真wifi模组接收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给到所述远程管理引擎。
11.可选地,所述网卡芯片还包括有线网络接口,以通过所述有线网络接口与第二管理端设备建立第二网络连接,以将来自所述第二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远程管理引擎向所述控制芯片输入,所述第二网络连接不同于所述第一网络连接。
12.可选地,其中,所述远程管理引擎能够同时将来自所述第一管理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给到所述控制芯片,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同时响应来自所述第一管理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
13.可选地,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包括以下任一:中央处理器、南桥芯片或系统级芯片。
14.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15.如果电子设备通过其无线保真wifi模组与管理端设备建立第一网络连接,通过网卡芯片的远程管理引擎将来自所述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转发给电子设备的控制芯片,以由所述控制芯片控制电子设备的对应不见执行相应的操作。
16.可选地,还包括:
17.在电子设备上电自检过程中,至少获得所述网卡芯片的配置信息,以至少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无线保真wifi模组的远程管理功能处于使能或非使能状态。
18.可选地,还包括:
19.如果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状态,利用所述电子设备的有线网络接口与所述管理端设备建立第二网络连接,以将来自所述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远程管理引擎向所述控制芯片输入;或,
20.如果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运行状态进入第二运行状态,利用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或,
21.如果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运行状态,利用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
22.可选地,还包括:
23.如果获得来自管理端设备的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开机的控制信号,执行开机操作。
24.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在该电子设备包括:控制芯片,与控制芯片连接的网卡芯片,该网卡芯片中设置有一远程管理引擎;连接网卡芯片的无线保真wifi模组,该无线保真wifi模组能够与远程管理引擎信号连接,以在与第一管理端设备建立第一网络连接的情况下通过远程管理引擎接收第一管理端设备的控制。无需在无线保真wifi模组中配置满足远程管理的专用芯片,通过网卡芯片可接收远程管理控制,降低了配置成本和处理资源的占用。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与其它电子设备进行远程连接,能够对远程控制信息进行响应。参见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至少可以包括:
32.控制芯片101、网卡芯片102和无线保真wifi模组103。
33.其中,网卡芯片102与控制芯片101连接,网卡芯片102中设置有一远程管理引擎。无线保真wifi模组103连接网卡芯片102,并能够与远程管理引擎信号连接,以在第一管理端设备建立第一网络连接的情况下通过远程管理引擎接收第一管理端设备的控制。
34.控制芯片101是电子设备主板的一部分,对电子设备的控制具有核心作用,用于控制和协调电子设备系统中各部件的运行,如控制硬件部分的开启、关闭、连接、断开等,也可以控制软件部分对数据的接收、输出和处理,还可以控制响应或完成与其它电子设备的连接或者数据交互,如控制电子设备对与其远程连接的电子设备的远程管理信号的响应等。
35.对应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控制芯片包括以下任一:中央处理器、南桥芯片或系统级芯片。其中,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接收或产生的相关数据的处理,如生成与接收到的数据相匹配的显示界面,又如,对获得的远程管理信号进行响应,生成响应信息。
36.南桥芯片是基于计算机主板芯片组架构中的其中一枚芯片,南桥芯片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如pci总线、usb、lan、ata、sata、音频控制器、键盘控制器、实时时钟控制器、高级电源管理等。南桥芯片有不同的类型,常用的南桥芯片类型有pch(platform controller hub,集成南桥)。例如,通过南桥芯片对传输的网络信号进行响应。
37.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是指对不同的控制芯片进行集成的芯片,可以是系统级芯片控制逻辑模块、微处理器/微控制器cpu内核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模块、嵌入的存储器模块、和外部进行通讯的接口模块、含有adc/dac的模拟前端模块、电源提供和功耗管理模块,对于一个无线soc还有射频前端模块、用户定义逻辑(它可以由fpga或asic实现)以及微电子机械模块,更重要的是一个soc芯片内嵌有基本软件(rdos或cos以及其他应用软件)模块或可载入的用户软件等。
38.网卡芯片102是整合了网络功能的集成芯片,实现对网络信号的接收、处理及管理。具体的,网卡芯片可以是lan ic(local area network integrated circuit,局域网集成电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网卡芯片设置有一远程管理引擎(dash engine),该远程管理引擎可以能够实现dash功能,dash(desktop and mobile architecture for system hardware)为桌面和移动客户端系统提供开放的基于标准的web服务管理,dash允许实时安全可靠的带外管理,可实现远程管理、引导控制、安全传输、操作系统状态获取等相关功能,其中,远程管理可以包括远程电源控制、引导控制和控制台重定向,远程诊断、远程系统状态监测等。通过网卡芯片中的远程管理引擎接收来自管理端设备的远程管理控制信号。
39.无线保真wifi模组103,与网卡芯片连接,并能够与远程管理引擎信号连接,即无线保证wifi模组可以将满足远程管理引擎处理条件的信号传输至远程管理引擎,以在与第一管理端设备建立第一网络连接的情况下通过远程管理引擎接收第一管理端设备的控制。其中,第一管理端设备是指可以该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设备,其可以管理或控制该电子设备。例如,可以实现对该电子设备的远程管理控制。需要说明的是,该电子设备对应的管理端设备可以有至少一个,可以基于不同的管理端设备分别对该电子设备执行不同的控制模式。由于无线保真wifi模组实现的是对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因此,第一网络为无线网
络。
40.第一管理端设备将控制信号以无线网络传输模式传输至无线保真wifi模组,无线保真wifi模组将该控制信号传输至网卡芯片的远程管理引擎,以使得该远程管理引擎接收到该就控制信号,然后可以将该控制信号发送至控制芯片,以使得控制芯片对该控制信号进行响应。对应的,也可以是远程管理引擎接受第一管理端设备的控制,达到目标状态,如控制该远程管理引擎的工作状态(开启或关闭)。
4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普通的无线保真wifi模组来接收管理端设备的特定控制信号,通过网卡芯片中设置的远程管理引擎实现dash功能,无需使用支持dash功能的特定无线保真wifi模组,节省了无线保真wifi模组的配置成本,并且可以将无线保真wifi模组接收到的信号直接传输至网卡芯片,节省了系统的传输资源。
4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卡芯片通过第一通信接口与控制芯片连接,无线保真wifi模组通过第二通信接口与网卡芯片连接,其中,第一通信接口的通信能力强于第二通信接口的通信能力。
43.其中,第一通信接口可以完成网卡芯片和控制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主要是包括将网卡芯片传输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能够被控制芯片识别的数据格式,对应的,还可以将控制芯片传输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能够被网卡芯片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且,第一通信接口还具有能够对信号控制的功能,例如,对网卡芯片传输来的信号进行识别,以确定将该信号是否传递给对应的控制芯片,或者将该信号传输至控制芯片的哪个具体的模块。例如,当网卡芯片中的远程管理引擎接收到第一管理端设备通过无线保真wifi模组传输的控制信号后,网卡芯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接口将该控制信号传输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可以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默认情况下是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一控制模块,但是若第一控制模块当前处于占用状态,例如,处理其他信号时,第一通信接口可以控制将该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控制模块,以保证对该控制信号的响应。
44.对应的,无线保真wifi模组通过第二通信接口与网卡芯片通信。其中,第二通信接口可以对无线保真wifi模组与网卡芯片的信号进行传输,第二通信模块可以具有数据格式转换和传输的功能,如可以将无线网络信号的信号格式转换为网卡芯片能够识别的信号格式,也可以将网卡芯片的信号格式转换为无线网络信号的格式,便于信号的传输。具体的,第二通信接口可以是pcle gen1,pcle gen1是一种最大传输速率为2.5gb/s的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的通信接口。
45.由于第一通信接口与控制芯片连接,而控制芯片是电子设备的主要功能芯片,除了接收网卡芯片传输的数据,还可以接收其他芯片传输的数据,如音频、视频等处理芯片发送的数据,因此,第一通信接口不仅承担传输网卡芯片数据的任务,还需要传输其他处理芯片传输的任务,为了保证数据能够正常传输,需要使得第一通信接口的通信能力强于第二通信接口的通信能力。例如,当第二通信接口为pcle gen1时,第一通信接口可以为pcle gen2,pcle gen2的最大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0gb/s。对应的,通信能力可以体现在传输速率也可以体现在传输通道的数量,例如第一通信接口对应的并行数据传输通道可以多于第二通信接口对应的并行数据传输通道。当第二通信接口为pcle gen1时,无线保真wifi模组可以包括连接器,使得pcle gen1的引脚与该连接器连接。对应的,当第二通信接口为其他形式的接口时,无线保真wifi模组可以有与该第二通信接口适配的连接器,以实现与该第二
通信接口的信号连接。
46.其中,第一通信接口能够控制远程管理引擎向控制芯片输入的来自第一管理设备的控制信号,以能够决定是否将控制信号给到对应部件执行相应操作,控制信号由无线保真wifi模组接收并通过第二通信接口给到远程管理引擎。
47.第一管理设备的控制信号可能有不同控制方式或者不同的控制目的,因此,第一通信接口可以对该控制信号进行识别,以能够确定将该控制信号输入至控制芯片进行执行,或者具体给到控制芯片对应的部件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当前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控制信号为控制开启该电子设备,若控制芯片只有在电子设备开机状态下才能进行数据的处理,则第一通信接口会将控制开启该电子设备的信号传输至开机引导处理部件,以实现能够对该电子设备进行远程开机控制。另一种方式中,若控制芯片包括不同的响应部件,可以结合控制信号发送的管理设备的具体的信息,如来自哪个管理设备,以及对信号进行解析,来确定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目标部件执行响应的操作,如,控制信号是控制管理设备传输的音频输出,则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接口控制音频部件输出传输的音频。
4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网卡芯片除了包括无线保真wifi模组,还可以包括有线网络接口,以通过有线网络接口与第二管理端设备建立第二网络连接,以将来自第二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通过远程管理引擎向控制芯片输入。
49.由于网卡芯片包括有线网络接口,则第二网络连接为有线网络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接收来自管理端设备的有线网络控制信号,并且该控制信号可以是实现dash功能的控制信号,通过将该信号发送至网卡芯片的远程管理引擎实现对该信号的传输,以完成管理端设备对该电子设备的控制。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有线网络接口也无需配置特定的支持dash功能的模块,只需要通过网卡芯片的远程管理引擎就可以实现支持dash功能。
50.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管理端设备可以与第一管理端设备是同一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的设备。若是同一设备,则该管理端设备可以与该电子设备进行有线网络连接,也可以进行无线网络连接,可以基于管理端设备和电子设备所处的网络环境、网络参数以及对应的传输数据的具体类型,选择通过无线保真wifi模组或者通过有线网络接口来建立与电子设备的信号传输。若是不同的设备,则通过有线网络接口连接第二管理端设备,通过无线保真wifi模组连接第一管理端设备。远程管理引擎可以按照信号传输的先后对控制信号进行传输,也可以是根据信号传输的优先级来对控制信号进行传输。如,设置有线网络接口连接的第二管理端设备的优先级高于无线保真wifi模组连接第一管理端设备,若同时接收到来自对应的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则优先响应第二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
5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远程管理引擎能够同时将来自第一管理端设备和第二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给到控制芯片,以使得电子设备同时响应来自第一管理设备和第二管理设备的控制信号。
52.当电子设备同时响应来自第一管理设备和第二管理设备的控制信号时,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同一硬件对第一管理设备和第二管理设备的控制信号进行响应。如,第一管理设备产生的控制信号为查询风扇状态的信号,而第二管理设备产生的控制信号为查询电源状态的信号,则当远程管理引擎将控制信号给到电子设备的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会使得对应的风扇状态的信息会生成对应的风扇状态界面,而电源状态对应电源状态界面,并且控制芯片会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同时响应第一管理设备和第二管理设备的控制信号,在显
示装置上输出风扇状态界面和电源状态界面,也可以是使得电子设备的图像传输装置对控制信号进行响应,使得图像传输装置分别输出风扇状态界面和电源状态界面至第一管理设备和第二管理设备。
53.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同一软件同时响应来自第一管理设备和第二管理设备的控制信号。如,第一管理设备生成的控制信号是远程诊断磁盘的控制信号,第二管理设备生成的控制信号是远程诊断电子设备引导系统的控制信号,则当远程管理引擎将控制信号给到电子设备的控制芯片后,控制芯片会启动电子设备的诊断应用来响应上述控制信号,实现对磁盘的诊断和引导系统的诊断。
54.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硬件和软件同时响应来自第一管理设备和第二管理设备的控制信号。例如,第一管理设备产生的控制信号是远程控制电子设备的桌面壁纸的更新,则第一管理设备会发送对应的目标图像来作为电子设备的桌面壁纸,当远程管理引擎接收到该控制信号和目标图像时,会将控制信号和目标图像传输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会控制电子设备的桌面输出部件输出目标图像并作为当前桌面。若同时接收到来自第二管理设备生成的远程监视系统中硬件组态的状态的控制信号,当控制芯片通过远程管理引擎获取到该控制信号后,会控制状态监测应用启动,以获得硬件组态的状态,并将获得状态信号通过传输组件传输至第二管理设备。
55.参见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在图2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控制芯片为cpu,网卡芯片为lan ic,第一通信接口为pcle gen2,第二通信接口为pcle gen1,远程管理引擎为dash engine,有线网络接口可以是lan rj45,对应的,有线网络接口与dash engine之间可以通过通信模块连接,通信模块可以由传送接收器(transceiver)和mac控制器组成,该通信模块可以实现将有线网络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格式转换为数字信号格式,再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输至dash engine。
56.具体的,无线保真wifi模组将来自管理端设备的无线控制信号传输至pcle gen1,由pcle gen1完成数据格式的转换后,将该无线控制信号传输至dash engine,再由dash engine传输至pcle gen2,由pcle gen2完成相关数据格式的转换后传输至cpu,以使得cpu对该无线控制信号进行响应。对应的,还可以通过lan rj45将来自管理端设备的有线控制信号传输至传送接收器,再发送至mac控制器,再由mac控制器将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后的有线控制信号发送至dash engine,再由dash engine传输至pcle gen2,由pcle gen2完成相关数据格式的转换后传输至cpu,以使得cpu对该有线控制信号进行响应。
5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接口、第二通信接口以及通信模块均可以是作为网卡芯片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也可是作为网卡芯片的外接部件,通过网卡芯片对应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
58.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利用当前网卡芯片(lan ic)的远程管理引擎(dash engine),将无线保真wifi模组的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连接到lan ic,通过lan ic和wifi共享一组dash engine,从而实现不带dash engine的普通wifi模组,也能实现wifi dash功能,并且能够节省cpu端的pcle资源。
59.基于前述电子设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该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参见图3,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60.s201、检测电子设备是否通过其无线保真wifi模组与管理端设备建立第一网络连
接,如果是,执行s202。
61.s202、通过网卡芯片的远程管理引擎将来自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转发给电子设备的控制芯片。
62.s203、通过控制芯片控制电子设备的对应部件执行相应操作。
63.通过电子设备的无线保真wifi模组发送特定的无线网络信号至管理端设备,若管理端设备能够接收到该特定的无线网络信号,则可以说明电子设备通过无线保真wifi模组与管理端设备建立了无线网络连接。由于网卡芯片的远程管理引擎能够识别并传输来自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使得远程管理引擎将该控制信号转发至控制芯片。根据控制信号对应执行的功能不同,控制芯片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对应的部件来响应或执行与控制信号对应的操作。例如,控制信号是控制电子设备的电源的开启,则控制芯片会控制电子设备的电源开启组件进行开启,进一步还可以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启动。
64.对应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方法还包括:
65.在电子设备上电自检过程中,至少获得网卡芯片的配置信息,以至少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控制电子设备基于无线保真wifi模组的远程管理功能处于使能或非使能状态。
66.其中,电子设备上电自检过程可以是电子设备的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检测过程。网卡芯片的配置信息可包括网卡芯片的功能配置信息、网卡芯片的外接部件信息或者网卡芯片的状态信息等。其中,网卡芯片的功能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网卡芯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或者网卡芯片中是否配置有远程管理引擎,或者远程管理引擎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网卡芯片的外接部件信息可以包括网卡芯片是否挂载有无线保真wifi模组,或者网卡芯片是否有对应的有线网络接口等。
67.然后,至少基于配置信息控制电子设备基于无线保真wifi模组的远程管理功能处于使能或非使能状态。例如,通过配置信息获得网卡芯片没有挂载有无线保真wifi模组,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无线保真wifi模组的远程管理功能处于非使能状态。又例如,通过网卡芯片的配置信息获得网卡芯片配置有远程管理引擎,并且挂载有无线保真wifi模组,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无线保真wifi模组的远程管理功能处于使能状态,即能接收来自控制端设备的控制信号。
68.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不同状态,来控制电子设备以何种网络模式接收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对应的,该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6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果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状态,利用电子设备的有线网络接口与管理端设备建立第二网络连接,以将来自所述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通过远程管理引擎向控制芯片输入。
70.电子设备的第一运行状态可以是基于电子设备的功耗状态确定的,如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时,将当前电子设备的状态确定为第一运行状态。当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时,电子设备的无线保真wifi模组可能由于降低能耗进行了断电处理无法正常工作,此时会通过电子设备的有线网络接口与管理端设备建立第二网络连接(有线网络连接)。具体的,低功耗状态可以电子设备关机状态、待机状态或者睡眠状态。
71.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电子设备从第一运行状态进入第二运行状态,利用第一网络连接接收来自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对应于第一运行状态的低功耗状态,第二运行状态是相对于第一运行状态的高功耗状态,如,第二运行状态是正常工作状态,若
第一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当电子设备由待机状态切换至正常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第一网络连接(无线网络连接)接收来自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
72.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电子设备处于第二运行状态,利用第一网络连接和第二网络连接接收来自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第二运行状态可以是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此时,电子设备的无线保真wifi模组和有线网络接口均可以正常工作,因此,可以利用第一网络连接和第二网络连接接收来自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此时,可以基于管理端设备或者电子设备的网络状态来确定具体通过第一网络连接还是第二网络连接进行连接。如,管理端设备的无线网络信号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可以通过有线网络连接方式接收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由例如,检测到管理端设备和电子设备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为了能够实现便捷的传输,可以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即无线网络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73.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控制信号的类型和/或属性来确定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接收来自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还是通过第二网络连接接收来自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具体的,可以根据控制信号的类型,如该控制信号中是否包括同步传输的文件,还是单纯的控制指令,若仅包括控制指令可以采用任一网络连接方式进行连接。若控制信号中还包括相关文件,如文本文件、图像或者音视频等,这样需要依靠稳定的网络传输保证文件的正常传输。因此,可以优先选择第二网络连接(有线网络连接)。另一方面还可以基于控制信号的属性来确定传输数据量的大小,基于当前网络环境和数据量的大小来确定目标网络连接方式。如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网络卡顿造成数据丢失的情况,可以采用有线网络连接方式接收该数据。反之,则可以采用无线网络连接方式接收该数据。
7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75.如果获得来自管理端设备的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开机的控制信号,执行开机操作。
76.其中,该控制电子设备开机的控制信号可以是直接的开机启动信号,即获取到电子设备当前处于关机状态,则管理端设备可以生成远程开机启动信号,使得通过有线网络连接方式将该开机启动信号传输给远程管理引擎,并使得远程原理引擎将该开机启动信号转发给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控制开机引导程序启动,并完成开机操作。
77.对应的,也可以是管理端设备直接发送对应的远程管理控制信号至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当前处于关机状态,则先控制电子设备启动,在电子设备启动后再控制控制芯片执行与该远程管理控制信号相匹配的控制操作。
78.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如果电子设备通过其无线保真wifi模组与管理端设备建立第一网络连接,通过网卡芯片的远程管理引擎将来自所述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转发给电子设备的控制芯片,以由所述控制芯片控制电子设备的对应部件执行相应操作。实现了无需在无线保真wifi模组中配置满足远程管理的专用芯片,通过网卡芯片可接收远程管理控制,降低了配置成本和处理资源的占用。
7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参见图4,该控制装置包括:
80.信号转发单元301,用于如果电子设备通过其无线保真wifi模组与管理端设备建立第一网络连接,通过网卡芯片的远程管理引擎将来自所述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转发给电子设备的控制芯片
81.控制单元302,用于通过控制芯片控制电子设备的对应部件执行相应操作。
8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83.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电子设备上电自检过程中,至少获得所述网卡芯片的配置信息,以至少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无线保真wifi模组的远程管理功能处于使能或非使能状态。
84.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85.信号输入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状态,利用电子设备的有线网络接口与所述管理端设备建立第二网络连接,以将来自所述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远程管理引擎向所述控制芯片输入;或,
86.第一信号接收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运行状态进入第二运行状态,利用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或,
87.第二信号接收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运行状态,利用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
8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89.开机执行单元,用于如果获得来自管理端设备的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开机的控制信号,执行开机操作。
90.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如果电子设备通过其无线保真wifi模组与管理端设备建立第一网络连接,通过网卡芯片的远程管理引擎将来自所述管理端设备的控制信号转发给电子设备的控制芯片,以由所述控制芯片控制电子设备的对应部件执行相应操作。实现了无需在无线保真wifi模组中配置满足远程管理的专用芯片,通过网卡芯片可接收远程管理控制,降低了配置成本和处理资源的占用。
9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92.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93.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94.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

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9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