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快速测定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检验方法与流程

2021-12-07 21: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粉煤灰需水量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测定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通常是依照gb/t1596

2017国家标准规范中对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检测原理,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的流动度,以二者流动度达到130

140mm时的加水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以此衡量粉煤灰的需水量情况。
3.但是,在上述的检测方式中,工人需要依次称取对应重量的水泥、标准砂和粉煤灰,再按照国际标准规范制作胶砂,然后通过流动度跳桌来检测流动度。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往往需要检测4至5次才能准确测出粉煤灰的需水量,耗时较长,且较为浪费资源,成本较高,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缩短检测时长并节约资源,本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测定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检验方法。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快速测定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检验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测定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水泥净浆搅拌机中加入水,称取300g水泥加入到水泥净浆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持续加水,直至搅拌后的净浆流动度达到200mm至210mm之间,获得对比净浆;s2、在水泥净浆搅拌机中加入水,称取210g水泥和90g粉煤灰加入到水泥净浆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持续加水,直至搅拌后的净浆流动度达到200mm至210mm之间,获得试验净浆;s3、对比净桨达到指定流动度的用水量与试验净桨达到指定流动度的用水量之比即为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技术中,对比净浆共需300g水泥,而现有技术中的对比胶砂需要250g水泥和750g标准砂,相比之下,本技术较为节约资源,且减少了称量和搅拌标准砂的步骤,从而缩短了检测时长。
7.在本技术中,试验净浆共需210g水泥和90g粉煤灰,而现有技术中的试验胶砂需要175g水泥、75g粉煤灰和750g标准砂,相比之下,本技术较为节约资源,且减少了称量和搅拌标准砂的步骤,从而缩短了检测时长。
8.在本技术中,由于对比净浆和试验净浆均为流体,故两者是采用玻璃板和截锥圆模进行流动度测定的,即先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再将搅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到截锥圆模内,并用刮刀将净浆表面刮平,然后将截锥圆模沿竖直方向提起,任由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30s,最后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并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净浆流动度,整体的操作时长约为6分钟。
9.而现有技术中的流动度测定是先将搅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并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然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并使得捣压后胶砂略高于试模。捣压完毕后,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去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之后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并立刻开动流动度跳桌,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25s
±
1s内完成25次跳动。跳动完毕后,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直径,并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水泥胶砂流动度,整体的操作时间约为10分钟。因此,本技术进一步缩短了检测时长。
10.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方式所需步骤较多,误差较大,因此试验需要进行4至5次才能较为准确地测出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而本技术的检测方式所需步骤较少,误差较小,因此试验仅需进行1至2次即可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粉煤灰的需水量比,从而进一步缩短了检测时长并节约了资源。
11.可选的,步骤s1和步骤s2中的水泥为符合gb175

2007的通用硅酸盐水泥。
12.可选的,步骤s2中的粉煤灰为符合gb/t1596

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13.可选的,步骤s1和步骤s2中的水为饮用水。
14.可选的,步骤s1和步骤s2的测试条件为:温度为(20
±
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15.可选的,步骤s1和步骤s2中的水泥净浆搅拌机为符合gb/t1346

2011规定的行星式水泥净桨搅拌机。
16.可选的,步骤s2中的试验净桨按《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2008)规定净浆流动度进行搅拌。
17.可选的,步骤s1和步骤s2中的净桨按《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2008)测定净桨流动度;当流动度达到200mm至210mm范围内,记录此时的加水量;当流动度小于200mm或大于210mm时,重新调整加水量,直至流动度达到200mm至210mm为止。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中的对比净浆所需资源少于现有技术中的对比胶砂所需资源,本技术中的试验净浆所需资源少于现有技术中的试验胶砂所需资源,故本技术较为节约资源,且减少了称量和搅拌标准砂的步骤,从而缩短了检测时长;2.本技术的检测方式所需步骤较少,误差较小,因此试验仅需进行1至2次即可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粉煤灰的需水量比,从而进一步缩短了检测时长并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检测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快速测定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检验方法。
22.检测原理:粉煤灰在加水之后会表现出特有的流变特性,随着水量增加其稠度呈下降趋势,因此在特定的流变特性下用水量多少,即可以衡量材料本身需水量大小。
23.检测仪器:a、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g;b、符合gb/t1346

2011规定的行星式水泥净桨搅拌机;c、截锥圆模,上口内径36mm,下口内径60mm,高60mm;d、300mm直尺;e、300mm
×
300mm
×
5mm的玻璃板。
24.检测材料:a、水泥,符合gb175

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b、粉煤灰,符合gb/t1596

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c、饮用水,如有争议时应以蒸馏水为准。
25.检测条件:试验温度为(20
±
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粉煤灰、水、检测仪器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26.检测步骤:s1、先用湿布擦拭水泥净浆搅拌机的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再向搅拌锅内加入水,并用天平称取300g水泥小心加入到搅拌锅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然后通过搅拌叶片对水泥和水进行搅拌,并持续向搅拌锅内加水;之后通过《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2008)对净浆流动度进行测定,当流动度小于200mm或大于210mm时,重新调整加水量,直至流动度达到200mm至210mm为止;当流动度达到200mm至210mm范围内,记录此时的加水量,此时即获得了对比净浆。
27.s2、先用湿布擦拭水泥净浆搅拌机的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再向搅拌锅内加入水,并用天平称取210g水泥和90g粉煤灰小心加入到搅拌锅中,防止水、粉煤灰和水泥溅出;然后按《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2008)规定净浆流动度对水泥、粉煤灰和水进行搅拌,并持续向搅拌锅内加水;之后通过《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2008)对净浆流动度进行测定,当流动度小于200mm或大于210mm时,重新调整加水量,直至流动度达到200mm至210mm为止;当流动度达到200mm至210mm范围内,记录此时的加水量,此时即获得了试验净浆。
28.s3、对比净桨达到指定流动度的用水量与试验净桨达到指定流动度的用水量之比即为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29.在本技术中,由于对比净浆和试验净浆均为流体,故两者是采用玻璃板和截锥圆模进行流动度测定的,即先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再将搅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到截锥圆模内,并用刮刀将净浆表面刮平,然后将截锥圆模沿竖直方向提起,任由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30s,最后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并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净浆流动度,整体的操作时长约为6分钟。
30.而现有技术中的流动度测定是先将搅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并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然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并使得捣压后胶砂略高于试模。捣压完毕后,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去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之后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并立刻开动流动度跳桌,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25s
±
1s内完成25次跳动。跳动完毕后,用卡尺测量胶砂底
面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直径,并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水泥胶砂流动度,整体的操作时间约为10分钟。
31.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方式所需步骤较多,误差较大,因此试验需要进行4至5次才能较为准确地测出粉煤灰的需水量比,每次检测需要10分钟,整体检测时长将达到40至50分钟,并需要约2000g水泥、500g粉煤灰和至少五袋标准砂。本技术的检测方式所需步骤较少,误差较小,因此试验仅需进行1至2次即可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粉煤灰的需水量比,每次检测需要6分钟,整体检测时长为6至12分钟,只需要约800g水泥和120g粉煤灰,且减少了称量和搅拌标准砂的步骤。
32.综上所述,在本技术每次检测所需的时间较短,每次检测所需的资源较少,所需检测的次数较少,故本技术缩短了检测时长并节约了资源。
3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