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折流杆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1: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折流杆换热器。


背景技术:

2.折流杆换热器主要目的是用来解决传统弓形换热器中流体诱导振动问题。它的特点是抗振动性能强,并能消除壳程中的滞留区,能够很好地改善壳程流体的速度、方向和温度的分布,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
3.折流杆换热器管束支撑结构特点是在每根换热管的四个方向上,由折流杆加以固定。折流杆焊在折流圈上,四个折流圈为一组,从四个方向夹紧换热管。用折流圈组成的管束支撑结构形成整体,具有很好的防震性能。但随着国内石化行业装置大型化的发展,设备尺寸规格也日趋增大,由于折流圈内的折流杆均朝向同一方,因此,折流圈中折流杆需要承受的作用力也随着设备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导致折流杆的挠度增大,加大了换热管的振动因素,影响了换热效率,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克服上述问题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流杆换热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流杆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由若干换热管组成,所述壳体内部轴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折流组,所述折流组包括折流圈i和折流圈ii,所述折流圈i和折流圈ii内部均设置有十字梁,所述十字梁周围设置有第一折流区和第二折流区,所述第一折流区和第二折流区交错分布,所述第一折流区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横向的第一折流杆,所述第二折流区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纵向的第二折流杆,所述折流圈i的第一折流区和折流圈ii的第二折流区在轴向方向相重合,相邻的两个折流组的第一折流杆在纵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间隙,相邻的两个折流组的第二折流杆在横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二间隙。
6.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宽度与换热管外径相配合。
7.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固定管板,所述壳体另一端设置有浮动管板,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轴向的拉杆,所述拉杆一端与固定管板连接,所述拉杆另一端与浮动管板连接。
8.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折流区和第二折流区面积相同。
9.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折流杆和第二折流杆均与十字梁焊接连接。
10.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折流杆和第二折流杆外径相同。
11.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加强杆外侧凸出于壳体外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通过在折流圈内部设置有相互交错的折流区,折流区内设置有横纵交错折流杆,与常规折流圈内单一朝向的折流杆相比,双向交错的折流杆可缩短折流杆一半的受力范
围,大大增加折流杆刚度,同时,换热器内流体通过同一截面处相互交错的折流杆时,会产生脱体现象,形成漩涡尾流,当前端的漩涡强度减弱之后,后面的折流杆处又产生新的旋涡尾流。固此,在整个管长和传热表面上都有均匀的漩涡产生,流速越大揣流越激烈,从而提高换热管的膜传热系数。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折流杆换热器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折流杆换热器整体结构侧视剖面图;
16.图3为图2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折流圈i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折流圈ii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20.图中:1、壳体;2、换热管;3、折流圈i;4、折流圈ii;5、十字梁;6、第一折流区;7、第二折流区;8、第一折流杆;9、第二折流杆;10、第一间隙;11、第二间隙;12、固定管板;13、浮动管板;14、加强杆;15、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

6,一种折流杆换热器,包括壳体1和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由若干换热管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轴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折流组,所述折流组包括折流圈i3和折流圈ii4,所述折流圈i3和折流圈ii4与壳体1之间焊接连接,所述折流圈i3和折流圈ii4内部均设置有十字梁5,十字梁5设置于折流圈i3和折流圈ii4中心,与折流圈i3和折流圈ii4焊接连接,所述十字梁5周围设置有第一折流区6和第二折流区7,所述第一折流区6和第二折流区7交错分布,所述第一折流区6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横向的第一折流杆8,所述第二折流区7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纵向的第二折流杆9,所述折流圈i3的第一折流区6和折流圈ii4的第二折流区7在轴向方向相重合,相邻的两个折流组的第一折流杆8在纵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间隙10,相邻的两个折流组的第二折流杆9在横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二间隙11。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10和第二间隙11的宽度与换热管2外径相配合。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换热管2安装。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一端设置有固定管板12,所述壳体1另一端设置有浮动管板13,所述壳体1外部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加强杆14,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轴向的拉杆15,所述拉杆15一端与固定管板12连接,所述拉杆15另一端与浮动管板13连接。进一步增强了换热器整体强度。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流区6和第二折流区7面积相同。从而可以更好的产生脱体现象,形成漩涡尾流。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流杆8和第二折流杆9均与十字梁5焊接连接。从而使第一折流杆8和第二折流杆9均与十字梁5连接更加牢固。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流杆8和第二折流杆9外径相同。从而可以更好的安装第一折流板8和第二折流杆9。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杆14外侧凸出于壳体1外侧。从而使壳体的外壁更加牢固,使得整体换热器的结构强度更高。
30.实施例2:
3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使用时,流体进入到换热器内部,在折流圈i3和折流圈ii4内部设置相互交错的第一折流区6和第二折流区7,第一折流区6和第二折流区7内设置有横纵交错第一折流杆8和第二折流杆9,与常规折流圈内单一朝向的折流杆相比,双向交错的第一折流杆8和第二折流杆9可缩短第一折流杆8和第二折流杆9一半的受力范围,大大增加第一折流杆8和第二折流杆9刚度,同时,换热器内流体通过同一截面处相互交错的第一折流杆8和第二折流杆9时,使得流体会产生脱体现象,形成漩涡尾流,当前端的漩涡强度减弱之后,后面的第一折流杆8和第二折流杆9处又产生新的旋涡尾流,固此,在整个管长和传热表面上都有均匀的漩涡产生,流速越大揣流越激烈,从而提高换热管的膜传热系数。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