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02: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属于检测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2.汽车仪表管梁是汽车内部重要的支撑部件,主要是通过对仪表台进行支撑,同时对仪表管梁、车体和仪表台进行固定,在对仪表台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各个位置的螺母安装稳定,因此需要对螺母安装的位置以及松紧程度进行检测和校正,但现有的汽车仪表管梁螺母检测校正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
3.公开号为cn11013234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检测摄像头实现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检具并校正零部件型面与孔位准确性,并通过弹簧和检测器检测是否漏焊螺母,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螺母的拧紧程度进行检测,而且不便于对检测的力度进行调节,可调节程度低,检测方式比较单一。
4.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一)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汽车仪表管梁螺母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螺母的拧紧程度进行检测,而且不便于对检测的力度进行调节,可调节程度低,检测方式比较单一。
6.(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包括电机、壳体和螺帽,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向组件,转向组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壳体,壳体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对接组件,对接组件通过旋紧程度调节组件与支撑组件相连,对接组件的内部安装有牵引组件,牵引组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离合装置,离合装置外侧的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槽,离合装置在壳体的内部等角度分布,离合装置和相邻离合装置的中间夹紧设置有螺帽,所述离合装置包括衔接块、胶套、切斜面和限位块;所述衔接块滑动安装于壳体的内部,衔接块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胶套,衔接块和胶套的前端均设置有切斜面,衔接块末端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块。
7.其中,所述转向组件包括底杆、管套、键槽、键块和万向节,底杆的前端活动安装有管套,管套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键槽,键槽的内部贴合设置有键块,键块固定安装在底杆的左右两侧,键槽的前后两端均为封闭式结构,键槽的长度大于键块的长度,管套通过键槽和键块与底杆之间构成伸缩结构,管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节。
8.其中,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连接块、外衬套和握把;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万向节的顶部,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外侧贴合设置有外衬套,外衬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握把。
9.其中,所述连接块内部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磁环,连接块内部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二磁环,所述外衬套的中间固定设置有第三磁环;所述第一磁环上下两侧的磁极朝向和第二磁环上下两侧的磁极朝向相同,第一磁环上下两侧的磁极朝向和第三磁环上下两侧的磁极朝向相反。
10.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环、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固定环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杆,固定环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对称分布在壳体下方的左右两侧。
11.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外罩、内盒和活动槽;所述外罩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盒,内盒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壁与限位块的外壁互相贴合。
12.其中,所述对接组件包括连接壳、搭接杆、滑块、搭接槽、连接轴和固定轴;所述连接壳转动安装在外罩底部的外侧,连接壳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搭接杆,搭接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滑块,连接壳的侧面开设有搭接槽,所述连接壳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连接轴,所述外罩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轴。
13.其中,所述旋紧程度调节组件包括搭接块、滑杆、弹簧和底板;所述搭接块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杆的侧面,搭接块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滑杆,滑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弹簧的首尾两端分别与滑杆和搭接块相连,所述滑杆通过弹簧与搭接块之间构成弹性结构,所述连接壳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底板由若干个互相交错的圆环交错搭接而成,底板的内壁与滑杆的外壁互相贴合,所述连接壳通过滑杆、弹簧和底板与外罩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14.其中,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绳、搭接框、连接板和压簧;所述牵引绳的前端栓接在滑块的侧面,牵引绳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搭接框,搭接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压簧,压簧的前端与衔接块的末端相连,衔接块通过压簧与连接板之间构成弹性结构。
15.其中,所述衔接块和搭接框之间互相对应,衔接块在外罩的内部等角度分布。
16.(三)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其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转向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实现了对装置整体的旋动角度和位置进行调节的功能,利用装置上的管套和底杆使得该装置能够进行前后伸缩的同时还不影响装置整体的转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旋进螺母的过程中不能对旋进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节的问题;2.通过设置的第一磁环、第二磁环和第三磁环,实现了对装置上握持组件进行自动复位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旋进设备在旋进的过程中不能在调节握持位置后对握持组件自动复位的问题;3.通过设置的牵引组件和离合装置,实现了对未旋紧的螺母进行自动旋紧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对未旋紧的螺母进行自动旋紧的问题,具有使用效果更好,实用性更强的优势;4.通过设置的旋紧程度调节组件,实现了对未旋紧的螺母进行自动旋紧的同时对旋紧的最大力度进行调节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在使用时功能性较差可调节程度低的问题,具有功能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的优势,通过设置的支撑组件、对接组件和壳体,实现了提高装置联动效果的功能;
5.通过设置的离合装置,实现了在旋紧后自动脱离与螺母卡合的功能,同时也实现了适应不同尺寸的螺母进行旋紧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螺母校正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适应不同尺寸的螺母进行安装,适用范围较窄的问题,具有适用范围更广的优势。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的转向组件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的角度调节组件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的图4中b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仰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的滑杆仰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的连接壳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图9中c处结构示意图。
19.1、电机;2、转向组件;201、底杆;202、管套;203、键槽;204、键块;205、万向节;3、角度调节组件;301、连接杆;302、连接块;303、外衬套;304、握把;305、第一磁环;306、第二磁环;307、第三磁环;4、支撑组件;401、固定环;402、第一固定杆;403、第二固定杆;5、壳体;501、外罩;502、内盒;503、活动槽;6、对接组件;601、连接壳;602、搭接杆;603、滑块;604、搭接槽;605、连接轴;606、固定轴;7、旋紧程度调节组件;701、搭接块;702、滑杆;703、弹簧;704、底板;8、牵引组件;801、牵引绳;802、搭接框;803、连接板;804、压簧;9、离合装置;901、衔接块;902、胶套;903、切斜面;904、限位块;10、连通槽;11、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1.实施例1:如图1、图2、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包括电机1、壳体5和螺帽11,电机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向组件2,转向组件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组件3,通过角度调节组件3和转向组件2对装置整体的伸长量以及角度进行调节,提升了装置的可调节性,角度调节组件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组件4,支撑组件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壳体5,壳体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对接组件6,通过对接组件6在壳体5的表面转动从而带动壳体5内部的其它组件运转,对接组件6通过旋紧程度调节组件7与支撑组件4相连,对接组件6的内部安装有牵引组件8,通过装置上的牵引组件8使得对接组件6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离合装置9运转,牵引组件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离合装置9,离合装置9外侧的壳体5上开设有连通槽10,离合装置9在壳体5的内部等角度分布,离合装置9和相邻离合装置9的中间夹紧设置有螺帽11,离合装置9包括衔接块901、胶套902、切斜面903和限位块904;衔接块901滑动安装于壳体5的内部,衔接块90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胶套902,衔接块901和胶套902的前端均设置有切斜面903,利用衔接块901和胶套902表面的斜切面对不同尺寸的螺帽11进行固定,衔接块901末端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块904,通过装置上的限位块904使得衔接块901能够平直的进行移动。
22.实施例2: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1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转向组件2包括底杆201、管套202、键槽203、键块204和万向节205,底杆201的前端活动安装有管套202,管套202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键槽203,键槽203的内部贴合设置有键块204,键块204固定安装在底杆201的左右两侧,键槽203的前后两端均为封闭式结构,保证键块204能够在上下移动式不会从键槽203的内部脱离,键槽203的长度大于键块204的长度,使得该装置能够正常传递扭矩的同时还能够对管套202的长度进行调节,管套202通过键槽203和键块204与底杆201之间构成伸缩结构,管套2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节205,通过万向节205对装置整体的角度进行调节,提升了装置的可调节性。
23.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角度调节组件3包括连接杆301、连接块302、外衬套303和握把304;连接杆301固定安装在万向节205的顶部,连接杆30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302,连接块302的外侧贴合设置有外衬套303,外衬套30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握把304,通过装置上的外衬套303配合球罩状的连接块302,使得该装置能够多角度调节的同时还能对装置整体握持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在不同容纳空间的车体内使用,提升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24.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连接块302内部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磁环305,连接块302内部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二磁环306,外衬套303的中间固定设置有第三磁环307;第一磁环305上下两侧的磁极朝向和第二磁环306上下两侧的磁极朝向相同,第一磁环305上下两侧的磁极朝向和第三磁环307上下两侧的磁极朝向相反,使得第三磁环307和外衬套303能够快速卡在第一磁环305和第
二磁环306之间,相比于传统的卡合结构,该卡合方式操作更加便捷,而且可以在磁力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后自动脱离卡合。
25.如图1、图6、图7和图8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支撑组件4包括固定环401、第一固定杆402和第二固定杆403;固定环40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杆402,固定环40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杆403,第一固定杆402和第二固定杆403对称分布在壳体5下方的左右两侧,通过装置上的固定杆对支撑组件4和壳体5进行稳定支撑,提升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性。
26.如图1、图2、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壳体5包括外罩501、内盒502和活动槽503;外罩50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盒502,内盒502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503,活动槽503的内壁与限位块904的外壁互相贴合,通过装置上的内盒502使得限位块904能够稳定前后移动,保证了后续夹持时的精度。
27.如图1、图2、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对接组件6包括连接壳601、搭接杆602、滑块603、搭接槽604、连接轴605和固定轴606;连接壳601转动安装在外罩501底部的外侧,连接壳60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搭接杆602,搭接杆60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滑块603,连接壳601的侧面开设有搭接槽604,连接壳60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连接轴605,外罩50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轴606,对接组件6整体能够在外罩501的外侧转动,在对接组件6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搭接杆602带动滑块603转动以便后续作用于夹持部件。
28.如图1、图2、图6、图7和图8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旋紧程度调节组件7包括搭接块701、滑杆702、弹簧703和底板704;搭接块701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杆402的侧面,搭接块70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滑杆702,滑杆702的外侧套设有弹簧703,弹簧703能够抵住装置前端的夹持部件,弹簧703的首尾两端分别与滑杆702和搭接块701相连,滑杆702通过弹簧703与搭接块701之间构成弹性结构,连接壳60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704,底板704由若干个互相交错的圆环交错搭接而成,提升了装置的可调节空间,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底板704的内壁与滑杆702的外壁互相贴合,连接壳601通过滑杆702、弹簧703和底板704与外罩50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通过装置上的卡合结构使得该装置能够对连接壳601在外罩501上转动的位置进行调节和固定,从而对弹簧703的初始弹力进行调节。
29.如图1、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牵引组件8包括牵引绳801、搭接框802、连接板803和压簧804;牵引绳801的前端栓接在滑块603的侧面,牵引绳80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搭接框802,牵引绳801能够配合滑块603的旋转使得衔接块901的前端进行移动,提升了装置的联动效果,搭接框802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803,连接板80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压簧804,压簧804的前端与衔接块901的末端相连,衔接块901通过压簧804与连接板803之间构成弹性结构,利用装置上的弹性结构使得该装置能够对螺帽11进行稳定夹持和固定。
30.如图9和图10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衔接块901和搭接框802之间互相对应,衔接块901在外罩501的内部等角度分布,通过六个位置的衔接块901对螺帽11的各个面进行稳定固定,进一步提升了装置固定时的稳定性。
31.实施例3: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具体的,本汽车仪表管梁螺母自动检测校正装置在使用时: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该装置使用时先对整体的角度和位置进行调节,先对底杆201顶端的管套202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键块204和键槽203使得管套202在底杆201的前端平直移动的同时还能将底杆201的扭矩传递到管套202前端的万向节205上,万向节205使得该装置能够对前端的连接杆301和连接块302进行多角度调节,在调节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握持握把304,由于握把304的内壁与连接块302的外壁互相贴合,因此该装置可以对外衬套303和连接块302上的初始位置进行调节的同时保证连接块302在外衬套303的内部正常转动,以便适应不同位置的抓握需求,同时,该装置内部的第一磁环305和第二磁环306可以对第三磁环307进行限位,使得第三磁环307在受到压力较小时连接块302和外衬套303的位置不动,以便保证装置上的外衬套303能够使得球罩形状的连接块302正常旋转的同时保持位置,避免连接块302随意晃动,使得装置操作方便的同时保证整体平稳,该装置的固定环401、第一固定杆402和第二固定杆403用于对角度调节组件3和壳体5上的外罩501进行对接,调整好位置后,便可以开始校正工作;如图1、图2、图4、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该装置在对螺帽11校正时,通过将壳体5的顶端对准螺帽11,使得衔接块901和胶套902表面的切斜面903抵住螺帽11的六个面,通过电机1驱动壳体5转动,使得该装置能够对螺帽11进行旋紧,在旋紧的过程中,利用胶套902和螺帽1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螺帽11更容易被转动,在拧紧后,转动螺帽11所需的转矩增大,使得外罩501转动时,外罩501内部的衔接块901和胶套902在受到压力时自动收缩,此时装置在继续工作时会产生弹响,表明衔接块901和胶套902已经完成对螺帽11的拧紧工作,同时,该装置在使用时还能利用切斜面903使得胶套902在接触螺帽11时能够恰好达到图9中的状态,使得螺帽11整体处于壳体5和对接组件6的正中心位置,如果壳体5和对接组件6的中轴线与螺帽11内部螺杆的中轴线发生偏移,此时便可以操控电机1反向转动旋出螺帽11重新旋进,使得该装置能够达到校正功能;该装置在使用时还能够对旋紧程度进行调节,一种是通过向前顶推对接组件6和壳体5,使得胶套902压紧从而完成增加旋紧程度的功能,另一种是通过旋紧程度调节组件7进行更加精细的调节,通过向下拨动滑杆702,使得弹簧703被压缩,此时壳体5保持不动转动对接组件6,连接壳601的转动会通过搭接杆602和滑块603拉动连接轴605侧面的牵引绳801,从而使得搭接框802和连接板803通过固定轴606在内盒502的内部滑动,同时压簧804推动衔接块901,使得装置上的各处衔接块901同时向壳体5的圆心处移动,限位块904在活动槽503的内部滑动,使得该装置能够对螺帽11夹紧的程度进行调节,进而改变螺帽11脱离卡合时所需的转矩,从而达到调节螺帽11旋进程度的目的,该装置也能利用可调节的离合装置9对不同尺寸的螺帽11进行稳定固定和夹持工作。
32.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