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建筑加固工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1-12-03 23:5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建筑加固工程结构,包括固定构件(100)、调节定位装置(200)与支模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100)与调节定位装置(200)可拆卸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固定构件(100)与调节定位装置(200)可拆卸连接于支模构件(300)上,所述固定构件(100)包括方形钢(110),所述方形钢(110)设有两组,所述调节定位装置(200)安装在两组方形钢(110)之间;所述调节定位装置(200)包括调节构件(210),所述调节构件(210)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调节构件(210)对称设置,所述调节构件(210)顶部设有限位板(230),所述限位板(230)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顶板(231),所述限位板(230)右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底板(232),所述限位板(230)通过顶板(231)与底板(232)插接在方形钢(110)外壁;所述限位板(230)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233),所述通孔(233)内壁插接有调节螺杆(160),所述调节螺杆(160)右端设置有预埋件(140),所述预埋件(140)安装在支模构件(300)内壁,所述调节定位装置(200)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调节定位装置(200)对称设置且与预埋件(140)两端连接为一个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加固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模构件(300)包括前侧板(310)与后侧板(320),所述方形钢(110)两侧均匀安装有支撑板(120),所述支撑板(120)外壁固定安装有螺栓一(130),所述方形钢(110)通过螺栓一(130)固定安装在前侧板(310)与后侧板(320)外壁,所述预埋件(140)两端分别与前侧板(310)和后侧板(320)接触,所述预埋件(140)与前侧板(310)和后侧板(320)连接处粘接有止水橡胶圈(1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加固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140)两侧内壁开设有螺纹孔(150),两组所述调节螺杆(160)一端分别与预埋件(140)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160)一端与通孔(233)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加固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160)与限位板(230)左侧连接处安装有垫片(250),所述垫片(250)右侧设有山字螺母(260),所述山字螺母(260)与调节螺杆(160)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160)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7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加固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构件(210)内壁开设有内螺纹(211),所述调节构件(210)顶部设有螺杆(222),所述螺杆(222)插接在调节构件(210)内壁,所述螺杆(222)与调节构件(210)螺纹连接,所述螺杆(222)顶部设有定位板(220),所述限位板(230)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栓二(240),所述限位板(230)通过螺栓二(240)固定安装在定位板(220)顶部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加固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22)顶部与定位板(220)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板(220)顶部活动安装有手摇轮(221),所述手摇轮(221)底部与螺杆(222)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加固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31)与底板(232)一侧固定安装有螺钉(234),所述顶板(231)与底板(232)通过螺钉(234)固定安装在方形钢(110)外壁。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加固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310)与后侧板(320)左侧安装有左侧板(340),所述前侧板(310)与后侧板(320)右侧安装有右侧板(330),所述前侧板(310)与右侧板(330)外壁安装有扁钢(350),所述扁钢(350)设有两组,所述扁钢(350)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螺栓三(360),所述扁钢(350)两侧通过螺栓三(360)与方形钢
(110)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加固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模构件(300)包括矩形柱(370),所述矩形柱(370)内壁设置有钢筋(371),所述钢筋(371)与预埋件(140)连接,所述钢筋(371)与预埋件(140)外壁缠绕有箍筋(372),所述矩形柱(370)内外两侧设有钢板(380),所述钢板(380)外壁固定安装有化学锚栓(381),所述钢板(380)通过化学锚栓(381)固定安装在矩形柱(370)外壁,所述矩形柱(370)左右两侧均匀设有钢条(390),所述钢条(390)焊接在两组钢板(380)之间。10.建筑加固工程施工方法:其操作步骤为,步骤一:在卸荷状态下将矩形柱(370)破损处质量低劣的混凝土或缺陷混凝土彻底剔凿干净,使用高强度树脂砂浆对其余部分进行抹面封闭处理;步骤二:将预埋件(140)切割为矩形柱(370)截面的尺寸,以纵向两个为一组的形式在矩形柱(370)破损处的钢筋(371)处安装预埋件(140),通过箍筋(372)将其固定,将前侧板(310)与后侧板(320)包裹矩形柱(370)两侧,并与预埋件(140)对其,连接处粘接止水橡胶圈(141);步骤三:标记位置后对前侧板(310)与后侧板(320)进行钻孔,根据预埋件(140)的数量安装对应的方形钢(110),将方形钢(110)与预埋件(140)保持平行后,安装在前侧板(310)与后侧板(320)的上,通过螺栓一(130)进行固定,对其进行钻孔;步骤四:将调节定位装置(200)通过手摇轮(221)调节限位板(230)的高度,使限位板(230)的通孔(233)与方形钢(110)、前侧板(310)和后侧板(320)的孔对其,将调节定位装置(200)安装在两组形钢(110)之间,将调节螺杆(160)一端安装垫片(250)与山字螺母(260),调节螺杆(160)将插接在通孔(233)的内壁,通过转动杆(170)旋转调节螺杆(160)使其与预埋件(140)连接,根据预埋件(140)的数量安装对应的调节定位装置(200);步骤五:将矩形柱(370)两侧分别安装右侧板(330)与左侧板(340),通过扁钢(350)将其夹紧,使用螺栓三(360)将扁钢(350)安装在方形钢(110)顶部,实现对前侧板(310)、后侧板(320)、右侧板(330)与左侧板(340)的固定;步骤六:将混凝土浇筑在支模内,养护完成后拆除支模与调节定位装置(200),将调节螺杆(160)拿出,使预埋件(140)的螺纹孔(150)裸漏出来,去除矩形柱(370)表面粉刷层,打磨平整清洗干净并保持干燥用结构胶对原构件修复找平,在矩形柱(370)两侧待张贴钢条(390)位置画线,后采用钢筋焊测探测混凝土构建,规避原钢筋位置确认锚栓孔位,对钢板及矩形柱(370)的旧混凝土进行钻孔,然后在预定钻孔处种植化学锚栓(381);步骤七:在预埋件(140)的螺纹孔(150)内种植化学锚栓(381),将粘钢胶均匀涂抹在钢板(380)及矩形柱(370)混凝土粘合面上,最后逐渐拧紧锚栓适度均匀加压使其固定,将钢条(390)粘接在预定画线位置,两侧与钢板(380)焊接,使用防腐防火涂料对钢板做好防护处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建筑加固工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固定构件、调节定位装置与支模构件,所述固定构件与调节定位装置可拆卸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固定构件与调节定位装置可拆卸连接于支模构件上,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通过根据预埋件的数量安装对应的方形钢,将方形钢与预埋件保持平行后,安装在前侧板与后侧板的上,将调节定位装置通过手摇轮调节限位板的高度,使限位板的通孔与方形钢、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孔对其,调节螺杆将插接在通孔的内壁,通过转动杆旋转调节螺杆使其与预埋件连接,将矩形柱两侧分别安装右侧板与左侧板,通过扁钢将其夹紧,具有便于小范围安装支模与后期加固工程的效果。安装支模与后期加固工程的效果。安装支模与后期加固工程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蒋光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光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8
技术公布日:2021/1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