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4: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


背景技术:

2.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还可以在不受植物体其他部分干扰下研究被培养部分的生长和分化的规律,因此植物组织片培养技术是现代生物工程的一项重要技术,在理论研究及生产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架来放置培养瓶,同时将培养架设计为多层结构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是在未使用人为光源的情况下,由于上层的培养瓶更靠近自然光源,导致放置在上层的培养瓶内部的植物组织得到的自然光照更多,生长情况更好,而下层的培养瓶内部的植物组织得到的自然光照较少,生长情况较差,而且固定式层间距不方便根据不同大小培养瓶调整间距大小,不方便在固定式层板层板上放置或者拿取培养瓶,导致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解决了组织培养架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底座、第一培养架板、第二培养架板和第三培养架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培养架板,所述第一培养架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培养架板,两个所述第二培养架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培养架板;所述第三培养架板侧壁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端、第二连杆第一端;处于第三培养架板下方同侧的所述第二培养架板侧壁设置有第一转轴,且所述第二培养架板侧壁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二端、第三连杆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杆中心处可转动的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连杆第二端铰接在第一培养架板侧壁上,所述第一培养架板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连杆第二端套设在第二转轴上;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套设有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所述第一扇形齿轮和第二扇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扇形齿轮一端设置有转动把手第一端,所述第一培养架板侧壁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转动把手第二端在弧形滑槽内滑动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滑槽上设置有两个螺纹孔,所述转动把手第二端处螺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贯穿转动把手与其中一个螺纹孔可拆卸的螺纹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培养架板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可滑动的套设有立杆第一端,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立杆第二端相配合的四个卡槽,两个所述立杆第二端分别在其中一个卡槽可拆卸的卡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培养架板和第三培养架板尺寸相同,两个所述第二培养架板
宽度尺寸之和与第一培养架板宽度尺寸相同。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培养架板、第二培养架板和第三培养架板底壁分别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可拆卸的卡接有相配合的隔板。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培养架板、第二培养架板和第三培养架板的凹槽内卡接隔板,有利于将不同种类的植物组织培养瓶分隔放置,有利于根据不同大小培养瓶调整间距大小,方便实用;通过第三培养架板侧壁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端、第二连杆第一端;处于第三培养架板下方同侧的第二培养架板侧壁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第二培养架板侧壁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二端、第三连杆第一端,第二连杆中心处可转动的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二连杆第二端铰接在第一培养架板侧壁上,第一培养架板侧壁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三连杆第二端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有利于第一培养架板、两个第二培养架板和两个第三培养架板呈阶梯状向外打开,使该装置之间的位置能够阶梯分布,在未使用人为光源时,避免上下植物组织培养瓶之间相互遮挡,导致下部植物组织培养瓶内部的植物组织受到的自然光照不足,影响植物组织的茁壮成长,而且有利于放置或者拿取下植物组织培养瓶;通过第三培养架板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可滑动的套设有立杆第一端,底座上设置有立杆第二端相配合的四个卡槽,立杆第二端在其中一个卡槽可拆卸的卡接,有利于该装置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根据不同大小培养瓶调整间距大小,有利于下层植物组织培养瓶受到的光照,方便实用。
10.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第一状态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扇形齿轮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第二状态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培养架板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

底座、2

第一培养架板、3

第二培养架板、4

第三培养架板、5

隔板、6

第一连杆、7

第二连杆、8

第三连杆、9

第一扇形齿轮、10

第二扇形齿轮、11

转动把手、12

固定螺栓、13

弧形滑槽、14

第二转轴、51

凹槽、71

第一转轴、151

固定杆、152

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参考图1至图6,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包括底座1、第一培养架板2、第二培养架板3和第三培养架板4;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培养架板2,第一培养架板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培养架板3,两个第二培养架板3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培养架板4;第一培养架板2、第二培养架板3和第三培养架板4底壁分别设置有若干凹槽51,凹槽51内可拆卸的卡接有相配合的隔板5;通过在第一培养架板2、第二培养架板3和第三培养架板4的凹槽51内卡接隔板5,有利于将不同种类的植物组织培养瓶分隔放置,有利于根据不同大小培养瓶调整间距大小,方便实用;第三培养架板4侧壁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6第一端、第二连杆7第一端;处于第三培养架板4下方同侧的第二培养架板3侧壁设置有第一转轴71,且第二培养架板3侧壁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6第二端、第三连杆8第一端,第二连杆7中心处可转动的套设在第一转轴71上,第二连杆7第二端铰接在第一培养架板2侧壁上,第一培养架板2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4,第三连杆8第二端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14上;第二培养架板3和第三培养架板4尺寸相同,两个第二培养架板3宽度尺寸之和与第一培养架板2宽度尺寸相同,有利于该装置的平整度和美观性性;两个第二转轴14贯穿第二转轴14,且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扇形齿轮9、第二扇形齿轮10,第一扇形齿轮9和第二扇形齿轮10啮合连接,第二扇形齿轮10一端设置有转动把手11第一端,第一培养架板2侧壁设置有弧形滑槽13,转动把手11第二端在弧形滑槽13内滑动连接;通过转动转动把手11,带动转动把手11第二端在弧形滑槽13内滑动,第二转轴14发生转动,带动第二扇形齿轮10发生偏转,驱动第一扇形齿轮9发生偏转,带动第三连杆8发生偏转,同时带动第二连杆7绕着第一转轴71发生偏转,从而带动第一连杆6发生偏转,有利于第一培养架板2、两个第二培养架板3和两个第三培养架板4呈阶梯状向外打开,使该装置之间的位置能够阶梯分布,在未使用人为光源时,避免上下植物组织培养瓶之间相互遮挡,导致下部植物组织培养瓶内部的植物组织受到的自然光照不足,影响植物组织的茁壮成长,而且有利于放置或者拿取植物组织培养瓶;弧形滑槽13上设置有两个螺纹孔,转动把手11第二端处螺接有固定螺栓12,固定螺栓12贯穿转动把手11与其中一个螺纹孔可拆卸的螺纹连接;通过拆卸和安装有固定螺栓12,有利于控制第二扇形齿轮10的偏转和固定;第三培养架板4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杆151,固定杆151上可滑动的套设有立杆15第一端,底座1上设置有与立杆15第二端相配合的四个卡槽152,两个立杆15第二端分别在其中一个卡槽152可拆卸的卡接;当第一培养架板2、两个第二培养架板3和两个第三培养架板4呈阶梯状向外打开时,通过将两个立杆15第二端分别卡接在底座1上最外侧的两个卡槽152内,有利于两个第三培养架板4稳定性,当两个第二培养架板3和两个第三培养架板4向外折叠时,通过向上推动立杆15,带动立杆15第一端沿着固定杆151向上滑动,再将两个立杆15第二端分别卡接在底座1上内侧的两个卡槽152内,有利于该装置折叠时整体的稳定性;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在第一培养架板2、第二培养架板3和第三培养架板4的凹槽51内卡接隔板5,有利于将不同种类的植物组织培养瓶分隔放置,有利于根据不同大小培养瓶调整间距大小;通过拆卸固定螺栓12,然后转动转动把手11,带动转动把手11第二端在弧形滑槽13内滑动,第二转轴14发生转动,带动第二扇形齿轮10发生偏转,驱动第一扇形齿轮9发生偏转,带动第三连杆8发生偏转,同时带动第二连杆7绕着第一转轴71发生偏转,从而带动第一连杆6发生偏转,再将固定螺栓12贯穿转动把手11与其中一个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利于第一培
养架板2、两个第二培养架板3和两个第三培养架板4呈阶梯状向外打开,使该装置之间的位置能够阶梯分布,避免上下植物组织培养瓶之间相互遮挡,导致下部植物组织培养瓶内部的植物组织受到的光照不足,影响植物组织的茁壮成长;再通过将两个立杆15底端分别卡接在底座1上最外侧的两个卡槽152内,有利于两个第三培养架板4稳定性。
2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培养架板、第二培养架板和第三培养架板的凹槽内卡接隔板,有利于将不同种类的植物组织培养瓶分隔放置,有利于根据不同大小培养瓶调整间距大小,方便实用;通过第三培养架板侧壁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端、第二连杆第一端;处于第三培养架板下方同侧的第二培养架板侧壁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第二培养架板侧壁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二端、第三连杆第一端,第二连杆中心处可转动的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二连杆第二端铰接在第一培养架板侧壁上,第一培养架板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三连杆第二端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有利于第一培养架板、两个第二培养架板和两个第三培养架板呈阶梯状向外打开,使该装置之间的位置能够阶梯分布,在未使用人为光源时,避免上下植物组织培养瓶之间相互遮挡,导致下部植物组织培养瓶内部的植物组织受到的自然光照不足,影响植物组织的茁壮成长,而且有利于放置或者拿取下植物组织培养瓶;通过第三培养架板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可滑动的套设有立杆第一端,底座上设置有立杆第二端相配合的四个卡槽,立杆第二端在其中一个卡槽可拆卸的卡接,有利于该装置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根据不同大小培养瓶调整间距大小,有利于下层植物组织培养瓶受到的自然光照,有利于放置或者拿取植物组织培养瓶,方便实用。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