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施工工程监理数据手持机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3: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施工工程监理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施工工程监理数据手持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工程监理数据手持机是一种由防撞块、记录器、与控制按钮所组合而成的机器,具有信息记录、检测、防撞等功能,一般应用在代工厂与施工现场,是记录信息,员工打卡必不可少的设备。
3.公开号为cn20862210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机,包括机体和护罩,机体的四个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罩,固定罩靠近机体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块,固定罩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活动连接有滑板,滑板靠近第一磁块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磁块,滑板远离第二磁块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支杆,支杆贯穿并延伸至固定罩的侧面,两个支杆远离滑板的一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靠近机体的一侧面与机体的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的手持机在使用过程中,当操作者不便于手持手持机时,手持机容易掉落,导致手持机与地面碰撞,造成手持机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手持机容易掉落,导致手持机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施工工程监理数据手持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施工工程监理数据手持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施工工程监理数据手持机,包括机体本身以及安装于机体上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上设有两个防滑带,两个所述防滑带远离安装套的一端同时连接有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两个防滑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手持机的过程中,操作者将手臂放置于两个防滑带中间,操作者再将两个防滑带通过连接件连接,从而将手持机固定在手臂上,进而减少手持机掉落的可能,以减少手持机损坏的情况发生,大大节约了成本。
9.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插块,所述插块设置于其中一个防滑带远离安装套的一端,所述插块沿长度方向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有插杆,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凹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插杆上,另一个所述防滑带远离安装套的一端连接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开口端设有导向板,所述插块插接于卡槽中,所述卡槽朝向凹槽的一侧开设有通孔,当所述通孔与凹槽对齐时,部分所述插杆穿设于通孔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防滑带的过程中,操作者将插块向卡槽内插入,此时插块与导向板相抵触,导向板对插块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对插块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操作者将插块插入卡槽中,同时导向板与插杆相抵触,并对插杆产生斜向的推力,使得
插杆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第一弹簧受压缩具有弹性恢复力,直至凹槽与插孔对齐时,第一弹簧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推动部分插杆插入通孔,通孔对插杆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使得插杆对插块进行限位,以达到固定插块和卡槽的效果,进而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对两个防滑带进行连接,以减少插块从卡槽中脱离的情况发生,操作者用手按下插杆,使得插杆从通孔中脱离,即可将插块从卡槽中移出。
11.可选的,所述卡槽的底壁上设有第二弹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块插入卡槽后,插块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第二弹簧受压缩具有弹性恢复力,当操作者按下插杆时,第二弹簧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第二弹簧推动插块向远离卡槽底壁的一侧移动,从而将插块推出卡槽,使得操作者快速将两个防滑带分离,提高了连接件的拆装便捷性。
13.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于其中一个防滑带远离安装套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穿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块,所述固定杆远离转动块的一端设有挡板,另一个所述防滑带远离安装套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与转动块尺寸相同的限位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防滑带的过程中,操作者将转动块从限位孔中穿过,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贴合,接着操作者转动转动块,使得转动块与限位孔产生偏移,此时转动块对第二固定板进行限位,从而对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以达到连接两个防滑带的效果。
15.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背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与转动块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孔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限位槽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相交。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第一固定板的过程中,操作者转动转动块,直至转动块与限位槽对齐时,操作者再将转动块嵌设于限位槽内,使得限位槽对转动块进行限位,进而减少转动块出现自动转动的可能,以增加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减少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脱离的可能。
17.可选的,所述挡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抵触于固定杆上,另一端抵触于所述挡板上,当所述转动块嵌设于限位槽内时,所述第三弹簧处于部分压缩状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弹簧受压缩具有弹性恢复力,当转动块嵌设于限位槽内时,第三弹簧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第三弹簧推动挡板向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移动,此时挡板通过固定杆带动转动块抵紧于限位槽中,从而增加转动块与限位槽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减少转动块从限位槽中脱离的情况发生。
19.可选的,两个所述防滑带远离连接件的一端均设有滑块,所述安装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固定槽,所述滑块同时滑动设置于两个固定槽内,所述滑槽内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滑块上,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个滑块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对防滑带进行连接时,操作者拉动防滑带,防滑带带动两个滑块向相背离的一侧移动,滑块对拉簧进行拉伸,拉簧被拉伸具有弹性收缩力,拉簧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拉簧对防滑带进行收紧,以便于将防滑带固定于手臂上,同时增加了防滑带的适用范围。
21.可选的,所述安装套沿周缘方向设有四对气囊,四对所述气囊与安装套的四个拐角一一对应;其中一对所述气囊的其中一个设于安装套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气囊设于相邻的一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持机摔落时,气囊与地面产生撞击,此时安装套和地面对气囊进行挤压,气囊在气压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从而气囊对安装套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以减少手持机损坏的可能。
23.可选的,其中一对所述气囊的两侧均设有一个压板,两个所述压板之间设有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的一端抵触于其中一个压板上,另一端抵触于另一个所述压板上。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持机摔落时,压板与地面产生撞击,使得压板对阻尼弹簧进行压缩,阻尼弹簧受压缩具有缓冲吸能的效果,从而对手持机起到进一步减震的作用,以减少手机损坏的可能。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连接件连接两个防滑带,将手持机固定在手臂上,减少手持机掉落的可能,减少手持机损坏的情况发生,大大节约了成本;
27.2.通过插杆对插块进行限位,以达到固定插块和卡槽的效果,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对两个防滑带进行连接,以减少插块从卡槽中脱离的情况发生;
28.3.通过气囊对安装套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以减少手持机损坏的可能。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用于体现安装套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用于体现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用于体现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2、安装套;21、插孔;3、防滑带;4、连接件;41、插块;411、凹槽;412、插杆;413、第一弹簧;42、卡槽;421、通孔;422、导向板;423、第二弹簧;43、第一固定板;431、固定杆;432、转动块;433、限位孔;434、限位槽;435、挡板;436、第三弹簧;44、第二固定板;5、滑槽;51、拉簧;52、滑块;53、固定槽;6、气囊;7、压板;71、阻尼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施工工程监理数据手持机。
37.实施列1
38.参照图1和图2,监理数据手持机包括机体1本身,以及安装于机体1上的安装套2,安装套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一个防滑带3,两个防滑带3远离安装套2的一端同时连接有一个连接件4,连接件4用于对两个防滑带3进行连接。在固定手持机的过程中,操作者将手臂放置于两个防滑带3之间,再将两个防滑带3通过连接件4连接,使得防滑带3将安装套2固定于手臂上,从而对手持机进行固定,进而减少手持机摔落导致损坏的可能。
39.参照图1和图2,安装套2沿周缘方向设有四对气囊6,四对气囊6与安装套2的四个
拐角一一对应。其中一对气囊6的其中一个固定于安装套2的一个侧壁上,另一个气囊6固定于与其相邻的侧壁上。每对气囊6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l形压板7,两个压板7之间设置有三个阻尼弹簧71。
40.参照图1和图2,当手持机摔落时,此时压板7与地面先接触,在手持机的重力作用下,压板7对气囊6进行挤压,气囊6中的气体被压缩,使得气囊6产生弹性形变,从而气囊6对手持机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以减少手持机被摔坏的可能。同时压板7对阻尼弹簧71进行压缩,阻尼弹簧71被压缩具有弹性恢复力,从而进一步对手持机进行减震,以减少手持机被摔坏的可能。
41.参照图1,安装套2背离机体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5,滑槽5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固定槽53,两个固定槽53内同时滑动设置有一个滑块52,且滑块52沿滑槽5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安装套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与滑槽5相连通的插孔21,其中一个防滑带3远离连接件4的一端穿过插孔21并固定于其中一个滑块52上,另一个防滑带3远离连接件4的一端穿过另一个插孔21并固定于另一个滑块52上。两个滑块52之间设有拉簧51,拉簧51的一端固定于其中一个滑块52的一端,拉簧51的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个滑块52的一端。
42.参照图1,操作者拉动两个防滑带3向相背离的一侧移动,防滑带3带动滑块52在滑槽5内滑动,并且对拉簧51进行拉伸,拉簧51被拉伸具有弹性恢复力,操作者再将两个防滑带3通过连接件4连接,从而将手持机绑在手臂上,拉簧51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对防滑带3进行收缩,从而将防滑带3绑紧于手臂上,进而增加了安装套2与手臂之间的牢固性,以减少手持机从手臂上滑动脱离的情况发生。
43.参照图1和图3,连接件4包括固定于其中一个防滑带3上的插块41,插块41固定于防滑带3远离安装套2的一端,插块4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凹槽411,两个凹槽411沿插块4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凹槽411中均滑动设置有一个插杆412。两个凹槽411内均设有一个第一弹簧413,第一弹簧413的一端固定于凹槽411的底壁上,另一端固定于插杆412上,当第一弹簧413处于正常状态时,第一弹簧413推动部分插杆412伸出凹槽411。另一个防滑带3远离安装套2的一端固定有与插块41相配合的卡槽42,卡槽42开口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块导向板422,两块导向板422远离卡槽42的一端向相背离的一侧倾斜,卡槽4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与插杆412尺寸相同的通孔421,两个通孔421沿卡槽4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卡槽42的底壁上固定有第二弹簧423。
44.参照图3,在连接防滑带3的过程中,操作者将插块41与卡槽42的开口端对齐,并推动插块41向卡槽42内移动,此时导向板422对插块41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对插块41起到导向的作用,以便于插块41快速插入卡槽42内。并且导向板422与插杆412相抵触,导向板422对插杆412产生斜向推力,使得插杆412对第一弹簧413进行压缩,第一弹簧413受压缩具有弹性恢复力。
45.参照图3,操作者继续移动插块41,直至凹槽411与通孔421对齐时,第一弹簧413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推动部分插杆412插入通孔421,此时通孔421对插杆412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对卡槽42起到了定位的作用,进而达到了固定插块41的效果,以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对两个防滑带3进行连接。同时插块41对拉簧51进行压缩,拉簧51受压缩具有弹性恢复力,操作者按下两个插杆412,拉簧51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将插块41推出卡槽42,
以便于对连接件4进行拆分。
46.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将安装套2贴紧在手臂上,再对两个防滑带3进行拉伸,接着操作者将插块41插入卡槽42中,使得插杆412穿过通孔421,从而将插块41和卡槽42进行固定,进而对两个防滑带3进行连接,以便于将手持机固定于手臂上。当操作者将手持机摔落时,气囊6和阻尼弹簧71对手持机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以减少手机机被摔坏的可能,大大提高了手持机的使用寿命。
47.实施例2
48.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件4包括第一固定板43和第二固定板44,第一固定板43固定于其中一个防滑带3远离安装套2一端,第一固定板43上穿设有固定杆431,固定杆431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3上,固定杆43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有挡板435,固定杆431在第一固定板43与挡板435之间套设有第三弹簧436,第三弹簧436的一端抵触于挡板435上,第三弹簧436的另一端抵触于第一固定板43上,固定杆431在第一固定板43背离挡板4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432。第二固定板44上开设有供转动块432穿过的限位孔433,第二固定板44背离第一固定板43的一侧开设有与转动块432相配合的限位槽434,限位槽434与转动块432的尺寸相同,限位槽434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限位孔433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相交呈90
°

49.参照图4和图5,在连接两个防滑带3的过程中,操作者将第一固定板43和第二固定板44向相靠近的方向移动,操作者再将转动块432穿过限位孔433,接着操作者转动转动块432,使得转动块432与限位槽434对齐,此时挡板435对第三弹簧436进行压缩,第三弹簧436受压缩具有弹性恢复力,第三弹簧436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推动挡板435向远离第一固定板43的方向移动,挡板435带动固定杆431将转动块432抵紧于限位槽434中,从而限位槽434对转动块432进行定位,以达到固定固定杆431的效果,并且第三弹簧436减少了转动块从限位槽中脱离的情况发生,进而便于操作者对第一固定板43和第二固定板44进行连接,实现了连接两个防滑带3的目的。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