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血透深静脉导管固定贴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0: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透深静脉导管固定贴。


背景技术:

2.血液透析是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透析机透析,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过程。
3.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需要利用深静脉导管将血液从人体内引出后再导入。现有的深静脉导管一端植入人体,另一端设置有两个接头连接体外循环管路。目前,为了防止深静脉导管受污染,常在深静脉导管外侧包裹大量纱布,再利用胶布将纱布粘贴于人体表面。但是,采用纱布容易暴露、密闭性差,容易造成感染,缠绕纱布过程繁琐耗时;同时,纱布造成穿刺点、管路和接头的遮蔽,不易观察,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血透深静脉导管固定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纱布容易暴露、密闭性差,容易造成感染,缠绕纱布过程繁琐耗时;同时,纱布造成穿刺点、管路和接头的遮蔽,不易贯穿,使用效果不理想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能够对穿刺点、导管管路和接头进行密封保护,密封性好,能够有效防止感染,便于患者洗澡;便于对穿刺点、导管管路和接头进行观察,有助于及时了解患者情况;进行治疗时,开启透明密封端的可拆密封开口,便于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操作简单便捷,使用效果好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血透深静脉导管固定贴,包括植入端敷贴和透明密封袋,所述透明密封袋一端开口另一端为可拆的密封开口,且所述透明密封袋的开口端的表面和底面分别连接有导管包裹上贴和导管包裹下贴,所述导管包裹上贴底面设置有粘附层,用于粘附所述导管包裹下贴对导管管路进行密封包裹并对所述透明密封袋的开口进行密封;所述导管包裹下贴底面设置有所述粘附层,用于粘附在所述植入端敷贴和人体表面;所述植入端敷贴底面设置有所述粘附层,用于粘附在穿刺处;所述植入端敷贴和所述导管包裹上贴内部均嵌入有透明膜,用于观察穿刺处和导管管路。
7.采用上述一种血透深静脉导管固定贴,使用时,通过所述粘附层将所述植入端敷贴粘贴在患者穿刺处,使所述透明膜对应穿刺处,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穿刺处的情况,通过所述植入端敷贴对穿刺处进行密封保护,防止穿刺处感染;将导管的连接端插入所述透明密封袋内部,通过所述透明密封袋对导管连接端进行密封保护,防止连接端感染,同时便于观察连接端情况;使导管管路位于所述导管包裹上贴和所述导管包裹下贴之间且所述透明膜与导管管路相对应,通过所述粘附层将所述导管包裹上贴粘附在所述导管包裹下贴表面,实现对导管管路的密封保护,通过所述透明膜便于观察导管管路情况;通过所述粘附层将所述导管包裹下贴粘附在所述植入端敷贴边部以及患者体表,实现对整个导管的固定,防
止导管晃动对患者造成伤害;整体密封性好,防止感染的同时便于患者洗澡,需要进行治疗时,开启所述透明密封端的可拆密封开口,便于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操作简单便捷,使用效果好。
8.作为优选,所述植入端敷贴和所述导管包裹上贴结构相同,所述植入端敷贴包括医用敷贴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粘附在所述医用敷贴上表面,所述防水层和所述医用敷贴表面均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透明膜位于所述防水层和所述医用敷贴之间且与所述通孔相对应。
9.作为优选,所述植入端敷贴表面的所述通孔为方形结构,所述导管包裹上贴表面的所述通孔为长方形结构,且沿着所述透明密封袋的开口方向延伸。
10.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层完全覆盖所述医用敷贴,且所述防水层的边部超出所述医用敷贴的边部,所述医用敷贴底面和所述防水层的超出边部的底面均设置有所述粘附层。
11.作为优选,所述植入端敷贴的边缘处设置有缺口。
12.作为优选,所述导管包裹上贴完全覆盖所述导管包裹下贴,且所述导管包裹上贴的边部超出所述导管包裹下贴。
13.作为优选,所述透明密封袋靠近其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所述粘附层。
14.作为优选,所述粘附层的粘贴面设置有可剥离的离型纸。
15.作为优选,所述粘附层为肌内胶贴布。
16.有益效果在于:1、能够对穿刺点、导管管路和接头进行密封保护,密封性好,能够有效防止感染,便于患者洗澡;
17.2、便于对穿刺点、导管管路和接头进行观察,有助于及时了解患者情况;
18.3、进行治疗时,开启透明密封端的可拆密封开口,便于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操作简单便捷,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植入端敷贴的主视剖视图;
22.图3是透明密封袋的主视剖视图。
23.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4.1、植入端敷贴;101、缺口;102、防水层;103、医用敷贴;104、通孔;2、透明膜;3、导管包裹上贴;4、透明密封袋;5、导管包裹下贴。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6.参见图1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透深静脉导管固定贴,包括植入端敷贴1和透明密封袋4,透明密封袋4一端开口另一端为可拆的密封开口,优选的,透明密封袋4的可拆密封开口的结构采用拉链袋的拉链式结构,这样设置,便于实现透明密封袋4的可拆密封开口的开启和密闭;透明密封袋4的开口端的表面和底面分别连接有导管包裹上贴3和导管包裹下贴5,导管包裹上贴3底面设置有粘附层,用于粘附导管包裹下贴5对导管管路进行密封包裹并对透明密封袋4的开口进行密封;导管包裹下贴5底面设置有粘附层,用于粘附在植入端敷贴1和人体表面;植入端敷贴1底面设置有粘附层,用于粘附在穿刺处;植入端敷贴1和导管包裹上贴3内部均嵌入有透明膜2,用于观察穿刺处和导管管路。
27.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植入端敷贴1和导管包裹上贴3结构相同,植入端敷贴1包括医用敷贴103和防水层102,防水层102粘附在医用敷贴103上表面,防水层102和医用敷贴103表面均贯穿设置有通孔104,透明膜2位于防水层102和医用敷贴103之间且与通孔104相对应。
28.植入端敷贴1表面的通孔104为方形结构,导管包裹上贴3表面的通孔104为长方形结构,且沿着透明密封袋4的开口方向延伸,这样设置,便于通过透明膜2贯穿穿刺处和导管管路。
29.防水层102完全覆盖医用敷贴103,且防水层102的边部超出医用敷贴103的边部,医用敷贴103底面和防水层102的超出边部的底面均设置有粘附层,这样设置,通过防水层102对医用敷贴103充分覆盖,保证整体的防水效果。
30.植入端敷贴1的边缘处设置有缺口101,这样设置,便于导管包裹上贴3和导管包裹下贴5完全包裹导管管路,同时便于导管包裹下贴5粘附在植入端敷贴1表面。
31.导管包裹上贴3完全覆盖导管包裹下贴5,且导管包裹上贴3的边部超出导管包裹下贴5,这样设置,能够使导管包裹上贴3完全覆盖导管包裹下贴5,保证整体的防水效果。
32.透明密封袋4靠近其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粘附层,这样设置,能够提高透明密封袋4开口端的密封效果。
33.粘附层的粘贴面设置有可剥离的离型纸。
34.粘附层为肌内胶贴布。
35.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通过粘附层将植入端敷贴1粘贴在患者穿刺处,使透明膜2对应穿刺处,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穿刺处的情况,通过植入端敷贴1对穿刺处进行密封保护,防止穿刺处感染;将导管的连接端插入透明密封袋4内部,通过透明密封袋4对导管连接端进行密封保护,防止连接端感染,同时便于观察连接端情况;使导管管路位于导管包裹上贴3和导管包裹下贴5之间且透明膜2与导管管路相对应,通过粘附层将导管包裹上贴3粘附在导管包裹下贴5表面,实现对导管管路的密封保护,通过透明膜2便于观察导管管路情况;通过粘附层将导管包裹下贴5粘附在植入端敷贴1边部以及患者体表,实现对整个导管的固定,防止导管晃动对患者造成伤害;整体密封性好,防止感染的同时便于患者洗澡,需要进行治疗时,开启透明密封端4的可拆密封开口,便于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操作简单便捷,使用效果好。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
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