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0: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


背景技术:

2.甘薯小象甲,属于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鞘翅目、象虫科的一种动物。主要以成虫在田间和贮藏薯块中及茎、叶、土缝等隐蔽处越冬;卵、幼虫和蛹也能在薯块中越冬。早春成虫先在过冬植物上完成1代,再转移到田间为害。成虫飞翔力弱,怕直射日光,有假死性。卵多散产在薯块的皮层下,其次是较粗的薯蔓上,产卵孔口一般盖有胶质物,每雌约产卵30~200粒。
3.然而,采用农药并不能对甘薯小象甲有效灭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包括捕捉部、帽部、导滑件、盛药件、诱捕件和逃生孔;所述盛药件置于捕捉部内;所述导滑件的一端安装于捕捉部的顶部,该导滑件的另一端向捕捉部内延伸,并延伸至所述盛药件的上方;所述帽部间隔安装于捕捉部的顶部,且所述帽部与捕捉部之间预留有通口;所述诱捕件的一端安装于帽部,其另一端伸入导滑件;其中,所述捕捉部的底部开设有一个以上的逃生孔。
7.工作原理:
8.诱捕件上放有性诱剂,雄性甘薯小象甲受到诱捕件上的性诱剂吸引,爬上捕捉部的顶部,而导滑件的一端安装于捕捉部的顶部,且该端呈敞口,雄性甘薯小象甲向诱捕件爬行时,会因其自身重力作用掉落导滑件,导滑件将雄性甘薯小象甲导送至其下方的盛药件,而盛药件内盛放球孢白僵菌,从而雄性甘薯小象甲沾附有球孢白僵菌,甘薯小象甲自动感染球孢白僵病,而感染球孢白僵菌后的甘薯小象甲,从捕捉部的逃生孔爬出,返回群体,自动感染球孢白僵病的甘薯小象甲通过交配或接触,将病菌于群体内传播,使得甘薯小象甲群体感染球孢白僵病,实现群体灭杀甘薯小象甲,实现防治甘薯小象甲的目的。
9.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呈环状安装于盛药件,用于限制甘薯小象爬出盛药件的时间;当多个阻挡件时,相邻阻挡件之间间隔安装。
10.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间隔为2~4cm。
11.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帽部包括支撑杆、支撑帽和套筒;所述套筒设置于支撑帽;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套筒插套式连接,其另一端安装于捕捉部。
12.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滑件呈漏斗结构。
13.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诱捕件包括吊杆和托药件;所述吊杆的一端安
装于帽部,其另一端与托药件连接;所述托药件用于盛装性诱剂。
14.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还包括爬行支架;所述爬行支架安装于捕捉部的底部。爬行支架既能支撑抬高捕捉部,又能利于甘薯小象甲从爬行支架爬离进入田间。
15.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爬行支架包括支撑平台和多个爬行面;所述爬行面设置于支撑平台的底部,其中,每个逃生孔对应设有一爬行面;所述爬行面设有折弯端。
16.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爬行面呈球面扇形结构。利于甘薯小象甲向下爬行,并脱离本实用新型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进入田间。
17.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还包括支撑柱和沉孔;所述支撑柱置于爬行支架的顶部;所述沉孔开设于捕捉部的底板外侧面;其中,所述支撑柱和沉孔插套式连接。
1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进步:
19.1.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治甘薯小象甲的作用,能利用雄性甘薯小象将病菌在群体之间传播,使得甘薯小象群体感染疾病,实现杀虫目的,即为:诱捕件上放有性诱剂,雄性甘薯小象甲受到诱捕件上的性诱剂吸引,爬上捕捉部的顶部,而导滑件的一端安装于捕捉部的顶部,且该端呈敞口,雄性甘薯小象甲向诱捕件爬行时,会因其自身重力作用掉落导滑件,导滑件将雄性甘薯小象甲导送至其下方的盛药件,而盛药件内盛放球孢白僵菌,从而雄性甘薯小象甲沾附有球孢白僵菌,甘薯小象甲自动感染球孢白僵病,而感染球孢白僵菌后的甘薯小象甲,从捕捉部的逃生孔爬出,返回群体,自动感染球孢白僵病的甘薯小象甲通过交配或接触,将病菌于群体内传播,使得甘薯小象甲群体感染球孢白僵病,实现群体灭杀甘薯小象甲,实现防治甘薯小象甲的目的。
20.2.本实用新型的阻挡件能对甘薯小象甲爬出盛药件造成障碍,使得甘薯小象甲滞留盛药件的时间延长,从而能使得甘薯小象甲被沾附更多的球孢白僵菌,进而能提高球孢白僵菌在甘薯小象甲群体间的感染率。
21.3.本实用新型的爬行支架能抬高捕捉部的高度,能防止雨水天气时,水位超过捕捉部的逃生孔,进而能防止盛药件上的药剂被水冲刷。
22.4.本实用新型爬行支架上的支撑柱和捕捉部上的沉孔采用插套式连接,实现可拆装式连接,能便于爬行支架和捕捉部之间拼接,又能便于爬行支架和捕捉部之间拆分。
23.5.本实用新型的帽部设有套筒和支撑杆,支撑杆安装于捕捉部,套筒设置于支撑帽,套筒和支撑杆采用插套式连接,从而使得套筒和支撑杆之间实现可拆装式连接,而诱捕件安装于支撑帽,当将支撑帽从支撑杆上拆出时,即可对诱捕件上的药剂进行更换或补充。
24.6.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避免应用农药对甘薯小象甲进行灭杀,避免农药对田间土壤污染。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
绘制。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增加设有爬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帽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盛药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图4中盛药件安装有阻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捕捉部的底部开设有沉孔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爬行支架及爬行支架顶部设有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各部件名称及序号:1

捕捉部,2

导滑件,3

帽部,31

支撑杆,32

支撑帽,33

套筒,4

诱捕件,41

吊杆,42

托药件,5

盛药件,6

阻挡件,7

爬行支架,71

支撑平台,72

爬行面,73

折弯端,8

逃生孔,9

支撑柱,10

沉孔,11

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5.如图1至7所示,一种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包括捕捉部1、帽部3、导滑件2、盛药件5、诱捕件4和逃生孔8;所述盛药件5置于捕捉部1内;所述导滑件2的一端安装于捕捉部1的顶部,该导滑件2的另一端向捕捉部1内延伸,并延伸至所述盛药件5的上方;所述帽部3间隔安装于捕捉部1的顶部,且所述帽部3与捕捉部1之间预留有通口11;所述诱捕件4的一端安装于帽部3,其另一端伸入导滑件2;其中,所述捕捉部1的底部开设有一个以上的逃生孔8。
36.所述诱捕件4上装有性诱剂,能利于吸引甘薯小象甲前来。
37.所述盛药件5上装有球孢白僵菌,导滑件2将甘薯小象甲导滑至盛药件,甘薯小象甲从导滑件2掉落至盛药件5,甘薯小象甲在盛药件5内被球孢白僵菌所沾附。
38.工作方式:
39.将本实用新型的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放置于田间,诱捕件4上放有性诱剂,通过性诱剂吸引甘薯小象甲,甘薯小象甲攀爬至捕捉部1的顶部,并通过捕捉部1和帽部3之间预留有通口11向内进行爬行,诱捕件4伸入导滑件2内,且诱捕件4和导滑件2之间没有连接,呈中空状态,而甘薯小象甲在性诱剂刺激下,会向诱捕件4跳跃或躯体向诱捕件4延伸,甘薯小象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掉落至导滑件2时,导滑件2将甘薯小象甲导送至盛药件5,而盛药件5内盛放球孢白僵菌,甘薯小象甲从导滑件2掉落盛药件4时,甘薯小象甲被球孢白僵菌沾附,实现甘薯小象甲自动感染球孢白僵菌,感染球孢白僵菌的甘薯小象甲从盛药件5爬出后,从捕捉部1底部的逃生孔8向外爬出,返回田间,进入甘薯小象甲群体,甘薯小象甲通过交配或接触,将病菌传播,杀死甘薯小象甲,实现防治甘薯小象甲的目的。
40.本实用新型通过诱导刺激甘薯小象甲前来,甘薯小象甲为了能够到性诱剂,向处
于悬挂状态的诱捕件伸肢爬行,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至导滑件,导滑件将甘薯小象甲导送至盛药件,甘薯小象甲在盛药件内被球孢白僵菌自动沾附,进而甘薯小象甲被球孢白僵菌感染,甘薯小象甲从捕捉部出来回归群体时,将球孢白僵菌的病菌在群体间传播,实现群体感染,进而能实现防治甘薯小象甲的目的;可见,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降低农药的投入,减少劳动量。
41.实施例2:
42.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之处在于:增加安装至少一个阻挡件6。
43.如图1和5所示,所述阻挡件6呈环状安装于盛药件5,阻挡件6用于限制甘薯小象甲爬出盛药件5的时间;当多个阻挡件6时,相邻阻挡件之间间隔安装。甘薯小象甲从导滑件滑落至盛药件时,阻挡件能给甘薯小象甲增加阻碍,使得甘薯小象甲停留于盛药件5内的时间增长,因此,甘薯小象甲在盛药件内活动时能被沾附着更多的药粉,进而使得掉落至盛药件内的甘薯小象甲均自动感染球孢白僵菌。
44.实施例3:
45.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之处在于:所述间隔为2~4cm。常用的间隔为2、3或4cm等。增加阻碍,能延长甘薯小象爬出盛药件的时间,能利于甘薯小象被沾附更多的球孢白僵菌。进而被更多的球孢白僵菌所感染。
46.实施例4:
47.与实施例1

3任一相比,区别之处在于:给出了帽部的一个结构形式。
48.如图1和3所示,所述帽部3包括支撑杆31、支撑帽32和套筒33;所述套筒33设置于支撑帽32;所述支撑杆31的一端与套筒33插套式连接,其另一端安装于捕捉部1。帽部3通过套筒33和支撑杆31与捕捉部1实现可拆装式连接,同时,能方便对安装于支撑帽32上的诱捕件4上的药剂进行更换或补充。
49.实施例5:
50.与实施例1

4任一相比,区别之处在于:给出了导滑件的一种结构形式。
51.如图1所示,所述导滑件2呈漏斗结构。能便于将甘薯小象集中导送至盛药件。
52.实施例6:
53.与实施例1

5任一相比,区别之处在于:给出了诱捕件的一个结构形式。
54.如图1所示,所述诱捕件4包括吊杆41和托药件42;所述吊杆41的一端安装于帽部3,其另一端与托药件42连接;所述托药件42用于盛装性诱剂。
55.实施例7:
56.与实施例1

6任一相比,区别之处在于:增加安装有爬行支架。
57.如图1所示,所述爬行支架7安装于捕捉部1的底部,用于支撑抬高所述捕捉部1。
58.实施例8:
59.与实施例7相比,区别之处在于:给出了爬行支架的一种结构形式。
60.如图1和2所示,所述爬行支架7包括支撑平台71和多个爬行面72;所述多个爬行面72设置于支撑平台71的底部;其中,每个逃生孔8对应有一爬行面72;所述爬行面72设有折弯端73。折弯端73呈竖直,能便于插入泥土中,能更好固定爬行面。支撑平台71托起捕捉部1,能利于捕捉部1平放于其上。爬行面72能利于抬高支撑平台,进而能抬高捕捉部,能利于对捕捉部起到防护作用,如雨水天气时,在爬行面作用下,将捕捉部抬高,能避免雨水从捕
捉部的逃生孔倒灌至捕捉部内,进而能防止捕捉部内的盛药件被雨水冲刷。
61.实施例9:
62.与实施例8相比,区别之处在于:给出了爬行面的一种结构形式。
63.如图1和7所示,所示爬行面72呈球面扇形结构。利于甘薯小象甲向下爬行,并脱离本实用新型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进入田间。
64.实施例10:
65.与实施例7

9任一相比,区别之处在于:增加安装有支撑柱9和沉孔10。
66.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柱9置于爬行支架7的顶部;所述沉孔10开设于捕捉部1的底板外侧面;其中,所述支撑柱9和沉孔10插套式连接。捕捉部1和爬行支架7通过支撑柱9和沉孔10实现可拆装式连接,能便于将捕捉部安装爬行支架上,又能便于将捕捉部和爬行支架拆分。
67.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