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龙门框架式拨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0: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卷排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线缆收卷机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配合端轴式卷线机上的龙门框架式拨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端轴式卷线机具有移动速度快、惯性低、便于控制的特点,主要用于线径较小电缆的快速卷排。但是现有端轴式卷线机一直存在卷排质量不稳定,线缆的排布质量不高的缺陷。究其原因是在线缆的卷排运行过程中,当线缆卷至线盘侧壁时,端轴式卷线机的卷排线机构无法保证线缆能够贴紧盘壁,而当线缆贴至盘壁且线盘转动超过3/4圈后,卷排线机构无法及时将线缆有效拉离盘壁,导致线缆同层复排、交叉叠加,严重影响最终卷线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端轴式卷线机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可安装在端轴式卷线机上实施拨线操作的龙门框架式拨线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龙门框架式拨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龙门框架、水平移动装置、垂直移动装置和拨叉机构组成,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框架的上端,垂直移动装置的移动滑台与水平移动装置的移动滑台通过转接板连接,所述拨叉机构包括拨叉和m3轴旋转电机,拨叉的开口向下,其中线与m3轴旋转电机的轴线重合,拨叉固定安装在m3轴旋转电机的轴端;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垂直移动装置和拨叉机构中的轴旋转电机与plc系统连接。
5.所述拨叉由横杆、左叉杆和右叉杆组成,左叉杆和右叉杆分别位于横杆的两端头。m3横杆的中央位置与轴旋转电机的轴头固定连接,m3轴旋转电机6的轴线与横杆垂直。
6.所述左叉杆和右叉杆均为圆柱体。
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很方便地安装在多种端轴式卷线收机前部。拨叉的高度和左右位置通过水平移动装置和垂直移动装置控制定位,卷线过程中,拨叉跨在线缆上,当线缆卷至线盘侧壁时,拨叉能将线缆有效地向盘壁推动,使其贴紧线盘内壁,然后又能及时将线缆拉离盘壁,使其顺利起层并开始下一层线缆的排布,整个操作都由plc系统控制。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9.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拨叉机构的立体图。
10.图3是拨叉机构干预排线前的状态示意图。
11.图4是拨叉机构干预排线中的推线状态示意图。
12.图5是拨叉机构干预排线中的拉线状态示意图。
13.图6是拨叉机构完成干预排线后的状态示意图。
14.图中:1、龙门框架,2、水平移动装置,2

1、移动滑台,3、垂直移动装置,3

1、移动滑
台,4、转接板, 5、连接板,6、m3轴旋转电机,7、横杆,8、左叉杆,9、右叉杆,10、线盘,11、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龙门框架1、水平移动装置2、垂直移动装置3和拨叉机构组成。水平移动装置2固定安装在龙门框架1上端横梁的位置,垂直移动装置3的移动滑台3

1与水平移动装置2的移动滑台2

1通过转接板4连接,水平移动装置2和垂直移动装置3的轴线在龙门框架1的平面内相互垂直;拨叉机构包括拨叉和m3轴旋转电机6,拨叉的中线与m3轴旋转电机6的轴线重合,拨叉由m3轴旋转电机6带动可绕其轴线转动。拨叉机构通过连接板5固定安装在移动滑台3

1上并由垂直移动装置3带动其升降。
17.如图2所示,拨叉由横杆7、左叉杆8和右叉杆9组成,横杆7为棱柱体、左叉杆8和右叉杆9均为圆柱体,左叉杆8和右叉杆9分别位于横杆7的两端头。m3轴旋转电机6的轴头与横杆7的中央位置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m3轴旋转电机6的轴线与横杆7垂直,m3轴旋转电机6的轴杆相当于拨叉的叉柄。
18.拨叉在水平移动装置2和垂直移动装置4的带动下能够水平移动和上下移动,在m3轴旋转电机6的带动下可转动,为拨叉提供转角和力矩控制,能够满足不同种类线缆11的排线需求。
19.下面对拨叉机构在卷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作状态描述如下:
20.图3所示,从右向左排线时,拨叉机构在水平移动装置2的带动下进行水平方向同步运动,使m3轴旋转电机6的轴线与排线切入点共线。同时,垂直移动装置3使拨叉机构上下移动并将拨叉跨在线缆11上。拨叉机构中的m3轴旋转电机6通过角度控制模式摆动拨叉的横杆7,并使左叉杆8和右叉杆9的连线与线缆11形成一定角度,保证左叉杆8和右叉杆9与线缆11均有一个适当的间隙,为后续的拨线动作做好准备。
21.当排线至盘壁边缘区域时,本实用新型依据判断信息通过拨叉机构对线缆11实施推拉干预。在干预过程中,拨叉机构通过自身转动和在水平移动装置2的带动下横向位移来完成对线缆11的推拉动作。
22.(1)经检测判定,线缆11存在复排趋势时,拨叉机构进行推线干预。
23.如图4所示,如盘壁存在不平整情况时,水平移动装置2带动拨叉机构朝绕线方向的盘壁内侧即向左移动1个线径,然后将m3轴旋转电机6由位置控制模式切换为扭矩控制模式,输出扭矩方向为逆时针,进一步由水平向移动装置2将拨叉机构向左平移,实现推线动作,此时的右叉杆9将线缆11往外推,即可防止线盘10内壁处产生缝隙,并避免线缆11复排。此后,将m3轴旋转电机6的扭矩设为零,水平向移动装置2向右返回,同时将m3轴旋转电机6切换为位置控制,返回原位置姿态,完成推线干预动作。
24.如图5所示,当系统检测到需要拉线干预时,即当线缆11贴至线盘10的盘壁且线盘10转动超过3/4圈后,水平移动装置2带动拨叉机构稍微向右移动,然后将m3轴旋转电机6由位置控制模式切换为扭矩控制模式,输出扭矩方向为逆时针,再由水平移动装置2向右平移实现拉线动作,此时的左叉杆8将线缆11往里拉。当线缆11起层并开始复排时,将m3轴旋转电机6的扭矩设为零,水平移动装置2向左返回运动,同时将m3轴旋转电机6切换为位置控
制,返回原位置姿态,完成拉线干预动作,继续进行后续排线。
25.(2)经检测判定,排线分布良好,则不进行推拉干预。
26.如图6所示,当判定排线分布良好时,保持m3轴旋转电机6位姿不变,当新的一层排线前沿远离线盘10的盘壁(大于左叉杆8与右叉杆9的间距)后,m3轴旋转电机6顺时针旋转,使拨叉与线缆11形成一定的方向角度,同时垂直移动装置3带动拨叉机构垂直向上移动,并为后续推拉干预做好准备。
27.当线缆11排布至线盘10的右侧盘壁时,本实用新型同样依据判断信息通过拨叉机构对线缆11实施推拉干预。只是在此期间,左叉杆8和右叉杆9的角色发生了互换。
28.上述整个操作都由plc系统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龙门框架式拨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龙门框架、水平移动装置、垂直移动装置和拨叉机构组成,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框架的上端,垂直移动装置的移动滑台与水平移动装置的移动滑台通过转接板连接,所述拨叉机构包括拨叉和m3轴旋转电机,拨叉的开口向下,其中线与m3轴旋转电机的轴线重合,拨叉固定安装在m3轴旋转电机的轴端;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垂直移动装置和拨叉机构中的轴旋转电机与plc控制系统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框架式拨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由横杆、左叉杆和右叉杆组成,左叉杆和右叉杆分别位于横杆的两端头,m3横杆的中央位置与轴旋转电机的轴头固定连接,m3轴旋转电机的轴线与横杆垂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门框架式拨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叉杆和右叉杆均为圆柱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龙门框架式拨线装置,它由龙门框架、水平移动装置、垂直移动装置和拨叉机构组成,水平移动装置固定安装在龙门框架的上端,垂直移动装置的移动滑台与水平移动装置的移动滑台通过转接板连接,拨叉机构包括拨叉和M3轴旋转电机,拨叉的开口向下,其中线与M3轴旋转电机的轴线重合,拨叉固定安装在M3轴旋转电机的轴端;水平移动装置、垂直移动装置和拨叉机构中的轴旋转电机与PLC控制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很方便地安装在多种端轴式卷线收机前部。卷线过程中,拨叉跨在线缆上,能将线缆有效地向盘壁推动,使其贴紧线盘内壁,又能及时将线缆拉离盘壁,使其顺利起层并开始下一层线缆的排布。顺利起层并开始下一层线缆的排布。顺利起层并开始下一层线缆的排布。


技术研发人员:韩睿 张平洋 徐峰 李华栋 严军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东方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4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