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宫颈癌后装近距离放疗保护直肠的气囊板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09: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宫颈癌后装近距离放疗保护直肠的气囊板。


背景技术:

2.宫颈癌后装治疗是用于治疗宫颈癌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过程是先将没有放射源的容器放到宫腔或者阴道内,再将放射源通过管道输到宫腔里面,对患者进行放疗。由于放射源能够近距离照射在肿瘤区域并持续补充放射剂量,达到杀死肿瘤细胞以起到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女性的直肠与子宫相邻,在进行宫颈癌后装治疗的过程中,直肠容易被放射源近距离照射并引起放疗毒副反应,对直肠造成损伤。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临床常用的方法是将棉球或棉花团填塞在官腔内并将直肠推离放射源的照射区域,以减少直肠受到放射源的照射强度。但该方法使用较为麻烦,且在子宫内的定位控制较为困难,同时,在治疗结束后部分棉球或棉花团容易残留在患者的体内,棉球或棉花团长时间遗留在子宫内会引发细菌感染等疾病,因此该方法存在一定的使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宫颈癌后装近距离放疗保护直肠的气囊板,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将直肠推离放射源的照射区域,定位控制方便,且安全性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宫颈癌后装近距离放疗保护直肠的气囊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侧设置依次相连的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
6.还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及第三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板体与所述第一气囊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板体与所述第二气囊连接,所述第三气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板体与所述第三气囊连接,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气管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气管的第二端分别用于连接充气装置或放气装置。
7.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为朝外侧凸起的弧形板,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位于所述板体的弧形外表面,所述第一气管、所述第二气管及所述第三气管分别位于所述板体的弧形内表面。
8.进一步地,沿所述板体的横截面观察,所述板体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呈劣弧状。
9.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两端长度尺寸范围为5-10cm。
10.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材质为碳纤维。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管、所述第二气管及所述第三气管上设分别有气阀和/或气压表。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宫颈癌后装近距离放疗保护直肠的气囊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实用新型包括板体,在板体的表面设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使用时,将板体从阴道置于宫腔的放射源的照射区域内,根据照射区域内肿瘤靶区剂量分布情况,选择性向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或第三气囊充入气体,使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或第三气囊鼓起后将直肠推离肿瘤靶区剂量含量较高的区域,以减少直肠受到放射源的照射强度,起到对直肠的保护作用。使用结束后,通过将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或第三气囊的气体释放后,即可将气囊板整体从宫腔内取出,避免现有技术中棉球或棉花团会残留在患者的体内的风险,安全性高,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宫颈癌后装近距离放疗保护直肠的气囊板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0-板体、101-弧形外表面、102-弧形内表面;
16.21-第一气囊、22-第二气囊、23-第三气囊;
17.31-第一气管、32-第二气管、33-第三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3.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用于宫颈癌后装近距离放疗保护直肠的
气囊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宫颈癌后装近距离放疗保护直肠的气囊板包括板体10,板体10的一侧设置依次相连的第一气囊21、第二气囊22及第三气囊23;还包括第一气管31、第二气管32及第三气管33,第一气管31的第一端穿过板体10与第一气囊21连接,第二气管32的第一端穿过板体10与第二气囊22连接,第三气管33的第一端穿过板体10与第三气囊23连接,第一气管31的第二端、第二气管32的第二端及第三气管33的第二端分别用于连接充气装置或放气装置。
24.基于上述结构,使用时,将板体10从阴道置于宫腔的放射源的照射区域内,根据照射区域内肿瘤靶区剂量分布情况,选择性向第一气囊21或第二气囊22或第三气囊23充入气体,使第一气囊21或第二气囊22或第三气囊23鼓起后将直肠推离肿瘤靶区剂量含量较高的区域,以减少直肠受到放射源的照射强度,起到对直肠的保护作用。使用结束后,通过将第一气囊21或第二气囊22或第三气囊23的气体释放后,即可将气囊板整体从宫腔内取出,避免现有技术中棉球或棉花团会残留在患者的体内的风险,安全性高,使用便捷。
25.进一步地,为了使位于宫腔内的气囊板能够贴合宫腔的内壁,以提高第一气囊21或第二气囊22或第三气囊23对直肠的推离效果,请参阅图,本实用新型的板体10为朝外侧凸起的弧形板,第一气囊21、第二气囊22及第三气囊23位于板体10的弧形外表面101,第一气管31、第二气管32及第三气管33分别位于板体10的弧形内表面102。弧形状的板体10与人体的宫腔的横断面相近,符合人体工力学,且弧形状的板体10的整体外表面较为光滑,边缘棱角较少,避免在置于宫腔过程中刮伤阴道的内壁或宫腔的内壁,对患者造成伤害。其中,板体10上开设有能够供第一气管31、第二气管32及第三气管33穿过的穿孔。
26.优选地,请参阅图1,沿板体10的横截面观察,板体1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呈劣弧状。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板体10需要保证对放射源的射线无屏蔽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板体10的材质可以为碳纤维。碳纤维的板体10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与人体的阴道或宫腔的摩擦性较小,对人体器官起到有效的保护。
27.进一步优选地,根据一般人体宫腔的空间大小,本实用新型将板体10的长度尺寸设计为5-10cm,可以理解为,板体10的长度为5cm、6cm、7cm、8cm等。
28.进一步地,气管上设有气阀和/或气压表(图中未显示)。在向第一气囊21或第二气囊22或第三气囊23充入气体后,可以通过观察气压表的读数后关闭气阀,以维持第一气囊21或第二气囊22或第三气囊23的体积。同时通过观察气压表能够防止充气过渡的现象。
29.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宫颈癌后装近距离放疗保护直肠的气囊板,其包括板体10,在板体10的表面设有第一气囊21、第二气囊22及第三气囊23,使用时,将板体10从阴道置于宫腔的放射源的照射区域内,根据照射区域内肿瘤靶区剂量分布情况,选择性向第一气囊21或第二气囊22或第三气囊23充入气体,使第一气囊21或第二气囊22或第三气囊23鼓起后将直肠推离肿瘤靶区剂量含量较高的区域,以减少直肠受到放射源的照射强度,起到对直肠的保护作用。使用结束后,通过将第一气囊21或第二气囊22或第三气囊23的气体释放后,即可将气囊板整体从宫腔内取出,避免现有技术中棉球或棉花团会残留在患者的体内的风险,安全性高,使用便捷。
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
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