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2021-12-01 02:1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内窥镜检测技术,具体涉及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2.内窥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集光、机、电等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其采用具有极小尺寸的成像元件(例如cmos或像纤),将所要观察的腔内物体通过微小的物镜光学系统成像到成像元件上,然后将图像信号传送到图像处理系统上,最后在监视器上输出处理后的图像,供医生观察和诊断。
3.随着内窥镜检查与治疗的普及,医疗市场对内窥镜需求逐年增加,对于内窥镜厂家生产与检验要求也同步提高,人工经验判断检验项目逐渐采用自动检测等方式替代,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也能更好的进行数据追溯。
4.其中内窥镜标准yy 1028

2008中4.5条款弯角操纵系统中要求弯曲部成最大弯角是活检钳等手术器械能顺利进出头端部的钳道口,但标准中检测方法未明确具体定量方式;同时,现有技术中也没有针对内窥镜钳道口通过性的自动且定量的检测方案。
5.因此,现有第三方检测机构中以及内窥镜厂家基本都是通过人工触感、经验进行本条款试验进行检测判断。这样检测方案受人为因素干扰大,容易造成检验结果差异性大、漏检、误判等问题,大大影响内窥镜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内窥镜系统钳道口通过性的检测方案主要通过人工触感、经验进行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不依赖人工且能够实现定量检测的内窥镜系统钳道口通过性检测方案。
7.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方法,用于对内窥镜系统钳道口通过性进行自动且定量检测;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该检测方法的检测装置。
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9.将检测器件在内窥镜钳道腔体内进行检测移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反馈到形变部件;
10.定量检测形变部件的特征信息,根据检测到特征信息,进行变化值转换,形成定量的检测结果。
11.进一步地,所述形变部件的特征信息为形变部件的形变信息。
12.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方法实时检测形变部件的形变量,并基于检测到的形变量计算得到能够定量评价内窥镜系统钳道口通过性的检测值。
13.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方法中包括驱动检测器件在内窥镜钳道腔体内自动检测移动的步骤。
14.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实时检测检测器件在内窥镜钳道腔体内检测移动状
态的步骤。
1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
16.驱动检测器件在内窥镜钳道腔体内进行检测移动;
17.实时检测驱动检测器件移动的工作电流值;
18.根据检测到的工作电流值计算得到能够定量评价内窥镜系统钳道口通过性的检测值。
19.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实时检测检测器件在内窥镜钳道腔体内检测移动状态的步骤。
2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装置,包括
21.检测器件,所述检测器件可置于待检测的内窥镜钳道腔体内,并进行检测移动;
22.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可驱动检测器件在待检测的内窥镜钳道腔体内检测移动动;
23.形变部件,所述形变部件与检测器件配合设置,可实时将检测器件在进行检测移动时所受到的阻力转换对应的形变;
24.变化检测部件,所述变化检测部件与形变部件和/或驱动部件配合设置,可检测形变部件的形变特征信息和/或驱动部件的工作电流信息;
25.处理部件,所述处理部件可根据变化检测部件检测到的变化信息计算得到能够定量评价内窥镜系统钳道口通过性的检测值。
26.进一步的,所述通过性检测装置还包括显示部件,所述显示部件与处理部件配合设置。
27.进一步的,所述通过性检测装置还包括安全控制部件,所述安全控制部件与驱动部件和检测部件配合设置。
28.本发明提供的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方案能够实现钳道器械通过性的自动且定量的检测,可进行定量分析判断,解决人工触感、经验进行检验所存在的差异性问题,提高内窥镜检测判断的正确性和效率。
29.本发明提供的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方案在具体应用时能够避免漏检、人为误判等情况,提高内窥镜产品一致性和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3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31.图1为本发明实例1中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的原理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3.针对现有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的特殊性,本实例中针对检测器件对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一特征信息,进行转换,将其转换为可定量测量的第二特征信息;在此基础上,基于定量测到的第二特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能够定量评价内窥镜系统钳道口通过性的检测值,由此来实现对钳道器械通过性的定量分析判断,避免人工经验检
测所存在的问题。
34.实例1
35.本实例中通过形变部件与检测器件配合,将检测器件对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特征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形变特征信息,在此基础上再对形变部件的形变特征信息进行采集和定量计算。
36.具体的,本实例方案首先将检测器件在内窥镜钳道腔体内进行检测移动,并将所受到的阻力实时直接反馈到形变部件,使得形变部分实时同步形成对应的形变。
37.与同时,实时定量检测形变部件的形变特征信息,根据检测到形变特征信息,进行变化值转换,计算形成能够定量评价内窥镜系统钳道口通过性的检测值。
38.这里的形变部件可采用相应的弹性形变部件,其所形成的形变特征信息,可以为物理形变量。在此基础上可通过采集弹性形变部件的物理形变量,并根据采集到的形变量进行计算,得到量化的检测器件在内窥镜钳道腔体内进行检测移动时所受助力值,继而可据此来定量评价内窥镜系统钳道口通过性。
39.本实例进一步给出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装置,以实现对内窥镜钳道器械通过性进行定量分析判断,完成自动且定量的检测,提高通过性检测的正确性,并给出具体数据,做作为后期产品改进设计或新产品研发的基础数据。
40.参见图1,其所示为本实例给出的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装置100的构成原理示例。
41.由图可知,本通过性检测装置100在构成上主要包括检测器件110、驱动部件120、形变部件130、变化检测及处理部件140,以及显示部件150。
42.其中,检测器件110可置于待检测的内窥镜钳道腔体210内,并进行检测移动,实现对内窥镜钳道通过性的感知检测,并形成对应的检测特征信息。
43.这里的检测器件110的具体构成方案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如根据相应的检测标准来设定,并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实现对内窥镜钳道通过性的感知检测,并形成对应的检测特征信息。
44.对于检测器件110的检测工作所形成的检测特征信息,可以为在待检测的内窥镜钳道腔体210内进行检测移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45.本装置中的驱动部件120,其与检测器件110进行驱动配合设置,能够有效驱动检测器件110在待检测的内窥镜钳道腔体内进行自动的检测移动。
46.本实例中对于驱动部件120的具体构成方案不加以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只能够根据标准稳定可靠的驱动检测器件110在待检测的内窥镜钳道腔体内进行检测移动即可。作为举例,该驱动部件120可以由相应的动力单元和传动单元构成,由此实现检测器件110的有效驱动。
47.本实例中对于驱动部件120的设置方案以及与检测器件110的连接配合方案,不加以限定,可根据检测器件110的实际构成方案以及驱动需求而定。
48.本装置中的形变部件130能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对应的形变。该形变部件130与检测器件110进行配合设置,可实时感应检测器件110在进行检测移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并将检测器件在进行检测移动时所受到的阻力转换对应的形变。
49.本实例中对于形变部件130的具体构成方案不加以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只
能够精确反应检测器件110所达到的阻力即可。作为优选,该形变部件130可采用弹性形变结构,在感应到检测器件110检测移动过程中受到阻力时,则同步产生相应的弹性形变。
50.本实例中对于形变部件130的设置方案以及与检测器件110的配合设置方案,不加以限定,可根据检测器件110的实际构成方案以及驱动需求而定。
51.本装置中的变化检测及处理部件140,其与驱动部件120和形变部件130 配合设置,能够控制驱动部件120驱动检测器件110进行自动检测移动,并可同步检测形变部件130的形变量信息,且根据检测到的形变部件130的形变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能够定量评价内窥镜系统钳道口通过性的检测值。
52.本实例中对于变化检测及处理部件140的具体构成方案不加以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只能够精确采集形变部件130的形变量,并对其进行相应的量化计算即可。
53.作为举例,本变化检测及处理部件140可由相应的变化检测单元和处理单元配合构成。
54.其中变化检测单元与形变部件130配合,能够及时采集并量化形变部件 130产生的形变量。该变化检测单元的构成方案与形变部件130的具体构成方案相配合,此处不加以限定。
55.这里的处理单元能够根据变化检测单元采集到的形变部件130的形变量数据进行计算,以形成能够定量评价内窥镜系统钳道口通过性的检测值。
56.对于处理单元的构成此处不加以限定,只要具备较好的数据计算能力即可。对于处理单元计算检测值的方式,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作为举例,可以采用预先标定的数据进行对比计算,或构建相应的检测值计算模型,直接对采集到的形变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应的检测值。根据需要,该处理单元还可以直接给出相应的通过性评估结果。
57.本装置中的显示部件150,其与变化检测及处理部件140进行数据连接,可对变化检测及处理部件140计算得到的检测值或评估结果进行显示。
58.对于该显示部件150的具体构成,以及对相应的数据如何进行显示,以何种形式显示,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59.作为该显示部件150的替代方案,本实例中还可采用播放部件,该播放部件与变化检测及处理部件140进行数据连接,可对变化检测及处理部件140计算得到的检测值或评估结果进行语音播报。当然,该播放部件与显示部件可同时配合设置,显示检测值或评估结果的显示和播放。
60.在此方案方案的基础上,本实例进一步给出改进方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安全控制部件,其与驱动部件和检测部件配合设置,用于对检测器件110的检测移动进行安全检测和控制,以避免检测器件110过度移动或出现异常时对内窥镜钳道造成影响。
61.作为举例,安全控制部件能够在检测器件110在内窥镜钳道的内腔内进行前进后退的检测移动过程中,实时检测运动情况,达到特定状态(如异常状态) 时,控制驱动部件停止驱动检测器件110运动,并进行异常提示。
62.这里对于安全控制部件的具体构成和布置方案不加以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对于上述特定状态(如异常状态)的认定和判断,此处不加以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63.本实例进一步给出基于上述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装置进行内窥镜钳道通过性
自动和定量检测分析的过程。
64.在正式检测前,先将待检测的内窥镜与本检测装置进行装配配合设置,如将内窥镜相对于本检测装置进行固定设置,同时将检测装置中的检测器件的检测端置于待检测内窥镜的钳道腔体内。
65.届时启动设置,装置中的变化检测及处理部件作为整个装置的计算控制中心,根据检测设定要求,控制检测装置中的驱动部件驱动检测器件,在待检测内窥镜钳道腔体内进行检测移动。
66.检测器件在在待检测内窥镜钳道腔体内的检测移动过程中,将会根据待检测内窥镜钳道腔体内通过性的状态形成对应的特征信息,如受到阻力。届时,检测器件将受到的阻力直接反馈到形变部件;此时形变部件将同步产生对应的物理形变变化,形变部件的变化量将随检测器件受到的阻力情况变化而变化。
67.与此同时,检测装置中的变化检测及处理部件将同步实时检测形变部件的形变量,并基于检测到的形变量计算得到能够定量评价内窥镜系统钳道口通过性的检测值。
68.最后,将计算得到的定量检测值通过相应的显示部件进行显示。
69.根据需求,本检测装置可将计算到的检测值与检测器件在内窥镜系统钳道口的移动距离或状态相结合,从而可实现对内窥镜系统钳道口内每处位置的通过性进行分析判断,并以定量的检测值进行对应说明。
70.另外,在整个检测器件的移动过程中,装置中的安全控制部件,将实时检测其运动情况,检测到异常状态时,停止器械运动,并进行异常提示。
71.针对本实例方案分析可知,本实例方案所给出的检测钳道口通过性检测方式,能够实现定量、自动检测,解决人工触感检验差异性问题,避免漏检、人为误判等情况,提高内窥镜产品一致性,提高内窥镜检测效率。
72.实例2
73.由于随着检测器件进入内窥镜钳道腔体,遇到阻力时,驱动其检测移动的驱动部件的工作电流会增加,同时随阻力大小变化,对应所需工作电流也会随之变化。如腔体内部阻力与运动部件工作电流基本成正比。
74.据此,本实例给出一种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在驱动检测器件在内窥镜钳道腔体内进行检测移动的同时,同步实时检测驱动检测器件移动的工作电流值;再进一步,根据检测到的工作电流值计算得到能够定量评价内窥镜系统钳道口通过性的检测值。
75.据此,本实例也给出一种种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装置,该装置构成方案不同于实例1,其不需要形变部件,而变化检测及处理部件则与驱动部件连接配合设置,通过变化检测及处理部件同步实时检测驱动部件驱动检测器件进行检测移动时的工作电流值变化,同时根据检测到的工作电流变化值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能够定量评价内窥镜系统钳道口通过性的检测值。
76.其它的构成方案与实例1相同,此处不加以赘述。
77.通过上述实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对检测器件对内窥镜钳道通过性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一特征信息,进行转换,将其转换为可定量测量的第二特征信息;在此基础上,基于定量测到的第二特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能够定量评价内窥镜系统钳道口通过性
的检测值,由此实现,进行定量分析判断,解决人工触感、经验进行检验,提高判断正确性,并给出具体数据支撑。
7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