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物质供暖用自动除灰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30 01: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供暖用自动除灰设备。


背景技术:

2.在气候寒冷的冬季,越来越多的供暖设备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通过燃烧生物质粒提供热能,以对燃烧炉管道内的水进行加热,再利用散热片吸收热水中的热能以为外界环境供暖。
3.现有的有通过生物质粒对燃烧炉内部进行加热的方式,然而在生物质粒燃烧完成后会形成灰尘块,若是不及时将灰尘块捣离放置生物质粒的箱体,则会对后续生物质粒的燃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物质供暖用自动除灰设备,包括加热炉,加热炉内侧底部设置有集料箱,加热炉的下方设置有点火件,加热炉和集料箱的底部均对应开设有多个落灰槽,加热炉的侧方设置有侧箱,侧箱内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下方连接有除灰件;除灰件包括与转杆相固定的偏心凸轮,偏心凸轮靠近加热炉的一侧设置有推送板,推送板的侧壁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多根与落灰槽相适配的除灰板;侧箱的侧壁开设有供偏心凸轮和推送板活动的连通槽,除灰件的一侧还设置有复位件。
5.进一步的,复位件包括设置于推送板两侧的限位板a和限位板b,限位板a和限位板b之间固定有滑杆,推送板滑动连接于滑杆外侧,推送板的侧壁于限位板b的侧壁之间固定有拉伸弹簧。
6.进一步的,除灰件设置于加热炉的下方,加热炉的下方设置有底箱,底箱的侧壁开设有与侧箱的连通槽相连通的容纳槽,限位板a固定于底箱内壁,限位板b固定于侧箱内壁。
7.进一步的,限位板a与底箱的侧壁之间插接有集灰屉,集灰屉处于连接杆的下方。
8.进一步的,集灰屉与落灰槽之间固定有导灰板,连接杆穿过导灰板且与导灰板滑动连接。
9.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0.1、利用驱动电机可带动偏心凸轮转动,进而可带动除灰件的除灰板于集料箱的落灰槽内做往复运动,以将集料箱底部燃烧完的灰尘块捣碎,使得废料落至集灰屉内,可抽出集灰屉将灰尘倒至外界,有效防止对后续生物质粒的燃烧造成影响。
11.2、设置限位件以提升除灰件运动过程的稳定性,集灰屉可随时抽出,不会影响到点火件的运行。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集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图1中除灰板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加热炉;2、集料箱;3、点火件;4、落灰槽;5、侧箱;501、连通槽;6、驱动电机;7、转杆;801、偏心凸轮;802、推送板;803、连接杆;804、安装板;805、除灰板;9、复位件;901、限位板a;902、限位板b;903、滑杆;904、拉伸弹簧;10、底箱;1001、容纳槽;11、集灰屉;12、导灰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生物质供暖用自动除灰设备,包括加热炉1,加热炉1内侧底部设置有集料箱2,加热炉1的下方设置有点火件3,加热炉1和集料箱2的底部均对应开设有多个落灰槽4,加热炉1的侧方设置有侧箱5,侧箱5内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7,转杆7的下方连接有除灰件;除灰件包括与转杆7相固定的偏心凸轮801,偏心凸轮801靠近加热炉1的一侧设置有推送板802,推送板802的侧壁固定有连接杆803,连接杆803另一端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804,安装板804的顶部固定有多根与落灰槽4相适配的除灰板805;侧箱5的侧壁开设有供偏心凸轮801和推送板802活动的连通槽501,除灰件的一侧还设置有复位件9。
20.复位件9包括设置于推送板802两侧的限位板a901和限位板b902,限位板a901和限位板b902之间固定有滑杆903,推送板802滑动连接于滑杆903外侧,推送板802的侧壁于限位板b902的侧壁之间固定有拉伸弹簧904;除灰件设置于加热炉1的下方,加热炉1的下方设置有底箱10,底箱10的侧壁开设有与侧箱5的连通槽501相连通的容纳槽1001,限位板a901固定于底箱10内壁,限位板b902固定于侧箱5内壁;限位板a901与底箱10的侧壁之间插接有集灰屉11,集灰屉11处于连接杆803的下方,集灰屉11与落灰槽4之间固定有导灰板12,连接杆803穿过导灰板12且与导灰板12滑动连接。
21.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22.通过驱动电机6带动转杆7转动,进而带动偏心凸轮801转动,当偏心凸轮801较长的一端靠近推送板802时,偏心凸轮801转动的同时可推动推送板802向远离驱动电机6的一端运动,推送板802于滑杆903外侧限位滑动,此时拉伸弹簧904受力拉伸,除灰板805于集料箱2的落灰槽4内横向移动,当偏心凸轮801较短的一端靠近推送板802时,推送板802由于拉
伸弹簧904的回拉朝着靠近驱动电机6的方向移动,实现除灰板805于落灰槽4内横向往复移动,以将集料箱2底部燃烧完的灰尘块捣碎,使得废料落至集灰屉11内,可抽出集灰屉11将灰尘倒至外界;及时将集料箱2内的灰尘块转移至集灰屉11,有效防止对后续生物质粒的燃烧造成影响。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质供暖用自动除灰设备,包括加热炉(1),所述加热炉(1)内侧底部设置有集料箱(2),所述加热炉(1)的下方设置有点火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1)和集料箱(2)的底部均对应开设有多个落灰槽(4),所述加热炉(1)的侧方设置有侧箱(5),所述侧箱(5)内安装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7),所述转杆(7)的下方连接有除灰件;所述除灰件包括与转杆(7)相固定的偏心凸轮(801),所述偏心凸轮(801)靠近所述加热炉(1)的一侧设置有推送板(802),所述推送板(802)的侧壁固定有连接杆(803),所述连接杆(803)另一端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804),所述安装板(804)的顶部固定有多根与落灰槽(4)相适配的除灰板(805);所述侧箱(5)的侧壁开设有供偏心凸轮(801)和推送板(802)活动的连通槽(501),所述除灰件的一侧还设置有复位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供暖用自动除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9)包括设置于推送板(802)两侧的限位板a(901)和限位板b(902),所述限位板a(901)和限位板b(902)之间固定有滑杆(903),所述推送板(802)滑动连接于滑杆(903)外侧,推送板(802)的侧壁于限位板b(902)的侧壁之间固定有拉伸弹簧(9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供暖用自动除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灰件设置于所述加热炉(1)的下方,所述加热炉(1)的下方设置有底箱(10),所述底箱(10)的侧壁开设有与侧箱(5)的连通槽(501)相连通的容纳槽(1001),所述限位板a(901)固定于底箱(10)内壁,限位板b(902)固定于侧箱(5)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供暖用自动除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a(901)与底箱(10)的侧壁之间插接有集灰屉(11),所述集灰屉(11)处于连接杆(803)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质供暖用自动除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屉(11)与落灰槽(4)之间固定有导灰板(12),所述连接杆(803)穿过导灰板(12)且与导灰板(12)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供暖用自动除灰设备,包括加热炉,加热炉内侧底部设置有集料箱,加热炉的下方设置有点火件,加热炉和集料箱的底部均对应开设有多个落灰槽,加热炉的侧方设置有侧箱,侧箱内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下方连接有除灰件;除灰件包括与转杆相固定的偏心凸轮,偏心凸轮靠近加热炉的一侧设置有推送板,推送板的侧壁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多根与落灰槽相适配的除灰板;除灰件的除灰板可于集料箱的落灰槽内做往复运动,可及时对集料箱内的灰尘块进行转移,有效防止对后续生物质粒的燃烧造成影响。成影响。成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冯金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盛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4
技术公布日:2021/11/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