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干眼治疗仪用散热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2021-11-30 00: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眼治疗仪用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眼治疗仪用散热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2.由于过度用眼或先天因素的影响,视力问题正在成为现在人们正在面临的普遍问题,如近视、散光、远视、干眼及干眼等眼部问题。其中干眼(dry eye)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的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它是最为常见的眼表疾病。为了改善和治疗干眼,现有的方法多是通过干眼治疗仪进行治疗,现有的干眼治疗仪多是台式机连接治疗手柄的形式,在使用时手持手柄在患者面部眼睛周围以对眼睛进行治疗。
3.但是,在治疗仪运行过程中会发热,由此会导致手柄温度升高,进而使得使用人员的使用不适感增加,同时高温容易对机体内置的器件造成损坏降低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眼治疗仪用散热控制电路,该电路可实现对干眼治疗仪的发热部件的及时散热降温的功能,以保证干眼治疗仪的正常运行。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干眼治疗仪用散热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7,还包括驱动芯片u13以及散热控制电路,所述主控芯片u17与散热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以接收散热控制电路中反馈的散热器件电压输入端的工作电压信号,所述主控芯片u17与驱动芯片u13相连接发送控制信号控制驱动芯片u13工作,所述驱动芯片u13控制散热控制电路工作,所述散热控制电路包括风扇控制电路以及tec制冷器控制电路,所述风扇控制电路及tec制冷器控制电路分别控制风扇及tec制冷器工作以对治疗仪进行降温散热。
7.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以及tec制冷器控制电路均包括mosfet驱动电路、负载保护电路以及反馈电路,所述mosfet驱动电路包括mosfet驱动芯片及mosfet开启电路,所述mosfet开启电路中连接有自举电路,所述mosfet驱动芯片用于控制mosfet开启电路工作,所述自举电路用于提高mosfet开启电路中的mos管的栅级电压,用以正常开启mos管以保证工作电压的顺利输出。
8.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mosfet驱动芯片选用的型号为isl6207cb。
9.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自举电路包括连接在mosfet驱动芯片第二引脚及第八引脚上的第一电容。
10.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mosfet开启电路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引脚与自举电路之间的防反流电路,所述防反流电路包括二极管及防反电阻,所述二极管及防反电阻相串联设置,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mosfet驱动芯片第一引脚相连接,所述防反电阻连接于
第一电容的一端。
11.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负载保护电路连接于mosfet开启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负载保护电路包括电感及连接在电感与工作电压输出端之间的稳压电路。
12.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串联设置在工作电压输出端与地线之间两组反馈电阻,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设置于两组反馈电阻之间。
13.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芯片u13的型号为74hct245。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的电路通过设置主控芯片u17、驱动芯片u13以及散热控制电路,可以通过散热控制电路中的风扇控制电路以及tec制冷器控制电路,及时控制风扇及tec制冷器工作以对治疗仪进行降温散热,保证治疗手柄温度适宜不会增加使用人员及患者的不适感,另外还可以防止治疗仪的温度过高导致内部器件损坏降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控芯片的电路原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芯片的电路原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2.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干眼治疗仪用散热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7,主控芯片u17的型号为stm32f103r,具体实施中可设置一温度传感器(任意型号均可,可连续采集温度信号即可,比如有源线性热敏电阻)与主控制芯片u17相连接,将采集的治疗仪机体上的温度信号发送至主控制芯片u17中,以供主控制芯片u17来判断并控制风扇以及tec制冷器的工作状态。散热控制电路还包括驱动芯片u13以及散热控制电路,所述驱动芯片u13的型号为74hct245。所述主控芯片u17与散热控制电路通过tec

adc引脚以及fan

adc引脚相连接(具体的,为型号为stm32f103r的主控芯片u17的第24引脚和第23引脚),用以接收散热控制电路中反馈的散热器件电压输入端的工作电压信号,
通过此工作电压信号的反馈,可以形成闭环以保证供给到风扇以及tec制冷器上的电压的准确性。所述驱动芯片u13通过tec/fan

en引脚、tec

pwm引脚以及fan

pwm引脚(具体的,为型号为74hct245的驱动芯片u13的第17引脚、18引脚和第16引脚)与mosfet驱动芯片的en引脚及pwm引脚(具体的,为型号为isl6207cb的mosfet驱动芯片u10的第7引脚及第3引脚)相连接以发送控制信号控制mosfet驱动芯片u10工作,通过所述mosfet驱动芯片u10控制散热控制电路工作,所述散热控制电路包括风扇控制电路以及tec制冷器控制电路,所述风扇控制电路及tec制冷器控制电路分别控制风扇及tec制冷器执行指定功率要求的输出以对治疗仪进行降温散热。
23.如图3所示,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以及tec制冷器控制电路构成相同均包括mosfet驱动电路、负载保护电路以及反馈电路,在本实施例中仅以tec制冷器控制电路为例进行说明,所述mosfet驱动电路包括mosfet驱动芯片及mosfet开启电路,所述mosfet驱动芯片选用的型号为isl6207cb。mosfet驱动芯片的供电端与mosfet驱动芯片的vcc引脚(具体的,为型号为isl6207cb的mosfet驱动芯片u10的第6引脚)之间连接有由电容c23与电容c39并联组成的稳压电路,由此保证输入mosfet驱动芯片的供电电压的稳定性,所述mosfet开启电路中连接有自举电路,所述mosfet驱动芯片用于控制mosfet开启电路工作,所述自举电路用于提高mosfet开启电路中的mos管的栅级电压,用以正常开启mos管以保证工作电压的顺利输出。通过mosfet驱动芯片可以分时控制mosfet开启电路中的两组开启子电路的工作状态,由此可以为tec制冷器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电压,该工作电压经过所述负载保护电路中的电感l1及连接在电感与工作电压输出端之间的由电容c64、电容c66、电容c67及电容c72组成的稳压电路调节后,形成变化更加平缓更加稳定的工作电压施加在tec制冷器的电压输入端。由此可以保证tec制冷器的稳定长期持续的工作。
24.如图3所示,所述自举电路包括连接在mosfet驱动芯片第二引脚及第八引脚上的第一电容c60,通过设置自举电路可以增加其所在的开启子电路中的mos管的栅级与源级之间的压差以保证mos管的正常开启。
25.如图3所示,所述mosfet开启电路还包括连接在mosfet驱动芯片u10的第一引脚与自举电路之间的防反流电路,所述防反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1及防反电阻r79,所述二极管d11及防反电阻r79相串联设置,所述二极管d11的阴极与mosfet驱动芯片u10的第一引脚相连接,所述防反电阻r79连接于第一电容c60的一端,通过自举电路可以使得mosfet驱动芯片u10的第一引脚输出比较高的电压,设置二极管d11可以防止电流倒灌。
26.如图3所示,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串联设置在工作电压输出端与地线之间两组反馈电阻分别为电阻r64及电阻r83,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设置于电阻r64及电阻r83之间。由此根据电阻的分压规则可得知工作电压输出端处的工作电压的大小,并将该信号值通过tec

adc引脚(主控芯片u17的第24引脚)发送至主控芯片u17中,用于监控tec制冷器处的工作电压是否准确,由此提高了tec制冷器的电压输入端的工作电压的准确性。
27.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