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吸痰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23: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痰管组件。


背景技术:

2.目前,吸痰器主要是电动式多功能负压吸痰器和简易手动吸痰器,操作端需要连接吸痰管或海绵吸痰管方可使用,一般常用电动式,有电源开关和手控开关,利用负压原理进行吸痰和口腔护理,简单易学,用于对伤病员进行常规吸痰、气管切开等处理,适用于部队战救医疗以及医院或家庭中人员有呼吸道粘液或呕吐时的及时吸痰处理。
3.具体如图1所示,吸痰管组件包括两端开口的吸痰管1’,吸痰1’管一端套设有用于与负压装置联通的套管2’,吸痰管1’插入套管2’的端部具有联通口,套管2’上具有与吸痰管1’上的联通口联通的开口3’,开口3’处具有与套管2’滑动配合有用于控制开口的联通外部空气控制吸痰的滑片4’。释放负压时,需要推动滑片移动,滑片为平面光滑结构并且尺寸小,极其不便于拨动开启,也即但是该吸痰管在实际使用中不便于快速的对负压进行释放,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痰管组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痰管在实际使用中不便于快速的对负压进行释放,操作起来比较麻烦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痰管组件,包括:吸痰管件、三通连接构件、调节构件、弹性构件以及封堵构件;
6.其中,所述调节构件通过所述三通连接构件与所述吸痰管件相连通,所述调节构件形成腔室;
7.所述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腔室内的预定部位,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封堵构件,以使所述封堵构件封堵于所述腔室与外界连通的过口。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两者之间的所述过口相连通;
9.所述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10.所述吸痰管组件还包括压设构件,所述压设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且能够沿着所述第二腔室上下运动,以作用于所述封堵构件使其同步上下运动。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构件包括顺次相连接的第一筒体部、分隔板部以及第二筒体部;其中,所述分隔板部形成为所述第一筒体部的顶端以及所述第二筒体部的底端;
12.所述第二筒体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筒体部的直径;所述第一筒体部形成有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筒体部形成有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分隔板部形成有所述过口。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体部的外壁形成有外螺纹,且所述
第一筒体部与所述三通连接构件螺纹连接。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体的底壁开设有卡设口,所述弹性构件的远离所述封堵构件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卡设口内。
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筒体部的侧壁开设有贯穿的出气口;
16.所述压设构件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通气通道。
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壁形成有环形的限位槽;
18.所述压设构件包括顺次相连接的按压部、连接部、限位部以及作用部;其中,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第二腔室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19.所述限位部沿着所述第二腔室的高度方向被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外部;所述作用部能够压设于所述封堵构件。
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作用部呈倒置的锥台状。
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封堵构件呈半球状。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痰管组件还包括吸附头部以及过滤网;其中,所述吸附头与所述吸痰管件的远离所述三通连接构件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吸附头部的外壁面平滑设置;
23.所述吸附头部开设有贯穿其内腔以及外部的安装口,且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内。
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三通连接构件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吸痰管件相连接,所述三通连接构件的第二接口与所述调节构件相连接,所述三通连接构件的第三接口连接有接头;和/或
25.所述过口处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密封圈。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7.本吸痰管组件属于一种新型的吸痰管结构,通过弹性构件的复位的功能,其能够推动封堵构件封堵住过口,能够有效地防止外界气体进入调节构件内,通过按压按压构件,使得封堵构件活动,向下运动,解除对过口的密封,使外界的气体进入调节构件例如活动筒内,减小调节构件内的负压,操作简单方便,方便后续对调节构件例如活动筒进行拆卸,整个调节过程高效、迅速,省时省力,而且拆卸下来的调节构件例如活动筒可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吸痰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痰管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痰管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痰管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设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
[0036]1’‑
吸痰管,2
’‑
套管,3
’‑
开口,4
’‑
滑片;
[0037]1‑
吸痰管件,2

三通连接构件,3

调节构件,31

第一筒体部,311

卡设口,312

外螺纹,32

分隔板部,33

第二筒体部,331

出气口,332

限位槽,34

密封圈,35

第一腔室,36

第二腔室,4

弹性构件,5

封堵构件,6

压设构件,61

按压部,62

连接部,63

限位部,64

作用部,65

通气通道,7

吸附头部,8

过滤网,9

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9]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
[0040]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2]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3]
下面参照图2至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吸痰管组件。
[0044]
参见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痰管组件,包括:吸痰管件1、三通连接构件2、调节构件3、弹性构件4以及封堵构件5;其中,调节构件3通过三通连接构件2与吸痰管件1相连通(其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三通连接构件2的第一接口与吸痰管件1相连接,三通连接构件2的第二接口与调节构件3相连接,三通连接构件2的第三接口连接有接头9,通过接头9可以连接负压设备;调节构件3可优选为活动筒。);调节构件3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腔室;
[0045]
弹性构件4设置于腔室内,弹性构件4的一端设置于腔室内的预定部位(弹性构件4的一端可与预定部位相连接例如弹性构件4的一端卡接于下文所述的卡设口311也即预定部位,当然弹性构件4的一端也可不与预定部位相连接,只是单纯放置在此处),弹性构件4的另一端连接于封堵构件5,以使封堵构件5封堵于腔室与外界连通的过口。其中,优选地,弹性构件4为弹簧,成本低。
[0046]
本吸痰管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7]
三通连接构件2的三个接口分别与吸痰管件1、调节构件3以及负压设备相连接,并
且将吸痰管件1插入患者的气管,开启负压设备,吸取痰液,注意此时,弹性构件4由于弹性回复力的作用,始终推动封堵构件5,使其稳定地封堵住过口,从而不会出现漏气的问题,保证吸痰效果。
[0048]
当吸取完毕后,关闭负压设备,按压封堵构件5脱离过口,解除密封,对调节构件3以及所连通的吸痰管件1内的负压进行释放,而后可轻松地将调节构件3从三通连接构件2上拆卸下来,此时再利用此接口连接其他设备例如痰液接收容器或者痰袋,接收痰液。
[0049]
可见,本吸痰管组件属于一种新型的吸痰管结构,通过弹性构件4的复位的功能,其能够推动封堵构件5封堵住过口,能够有效地防止外界气体进入调节构件3内,通过按压封堵构件5,使得封堵构件5活动,向下运动,解除对过口的密封,使外界的气体进入调节构件3例如活动筒内,减小调节构件3内的负压,操作简单方便,方便后续对调节构件3例如活动筒进行拆卸,整个调节过程高效、迅速,省时省力,而且拆卸下来的调节构件3例如活动筒可反复使用。
[0050]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图4和图5所示,腔室包括第一腔室35和第二腔室36,且第一腔室35和第二腔室36通过两者之间的过口相连通;
[0051]
弹性构件4设置于第一腔室35内;
[0052]
吸痰管组件还包括压设构件6,压设构件6设置于第二腔室36内且能够沿着第二腔室36上下运动,以作用于封堵构件5使其同步上下运动。
[0053]
基于上述结构可知,可通过向下按压压设构件6,压设构件6向下压设封堵构件5,使得封堵构件5同步向下运动,进而解除对过口的密封,使外界的气体进入调节构件3例如活动筒内,操作简单、方便。
[0054]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调节构件3包括顺次相连接的第一筒体部31、分隔板部32以及第二筒体部33;其中,分隔板部32形成为第一筒体部31的顶端以及第二筒体部33的底端;
[0055]
第二筒体部33的直径大于第一筒体部31的直径;第一筒体部31形成有第一腔室35,第二筒体部33形成有第二腔室36,分隔板部32形成有过口。
[0056]
在该实施例中,利用上述结构可有效形成两个腔室,并且通过两者之间的过口相连通,而且每一腔室内还可安装对应的部件。
[0057]
其中,优选地,第一筒体部31、分隔板部32以及第二筒体部33形成为一体式结构,整体的强度高,不易损坏,可反复使用,当然,不仅限于此,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0058]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筒体部31的外壁形成有外螺纹312,且第一筒体部31与三通连接构件2螺纹连接。
[0059]
在该实施例中,调节构件3也即活动套筒与三通连接构件2采用一种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便于安装以及拆卸,便于后期的运维,而且可以重复使用。
[0060]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筒体的底壁开设有卡设口311,弹性构件4的远离封堵构件5的一端卡设于卡设口311内。
[0061]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卡设口311实现了对弹性构件4的一端的固定和限位,避免弹性构件4移位,从而保证本吸痰管组件的正常使用。
[0062]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第二筒体部33的侧壁开设有贯穿的出气口331;
[0063]
压设构件6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35和第二腔室36的通气通道65。
[0064]
在该实施例中,当封堵构件5被按压向下运动,进而脱离连通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的过口后,空气从下文所述的压设构件6的按压部61与第二筒体部33的端部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筒体部33的出气口331快速地进入空气,并且所进入的空气由压设构件6的作用部64与过口之间的缝隙,以及压设构件6所开设的通气通道65,快速、高效地进入到第二腔室36内,进而进入到吸痰管件1,进而实现快速释放负压的作用。
[0065]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筒体的内壁形成有环形的限位槽332;
[0066]
压设构件6包括顺次相连接的按压部61、连接部62、限位部63以及作用部64;其中,连接部62沿着第二腔室36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腔室36内;
[0067]
限位部63沿着第二腔室36的高度方向被限位于限位槽332内,使得压设构件6不会与调节构件3例如活动筒相脱离,始终处于装配的在一起的状态,但是也不会影响压设构件6沿着第二腔室36上下运动。
[0068]
按压部61位于第二腔室36的外部,便于手按压,而且其始终被第二筒体部33的顶端所限位。
[0069]
作用部64能够压设于封堵构件5,可见,作用部64属于传动部件。
[0070]
在该实施例中,操作者通过按压按压部61,进而推动作用部64压设封堵构件5向下运动,脱离过口,从而接触密封,起到释放负压的作用。
[0071]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作用部64呈倒置的锥台状,既能保证其可抵靠压设住位于其下方的封堵构件5,同时,锥台从上向下呈收缩的状态,使得作用部64与过口存在足够的间隙,进入外部的气体,从而起到释放负压的作用。
[0072]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封堵构件5呈半球状。
[0073]
在该实施例中,其一端面为平面,便于与弹性构件4装配,而且恰好能有效地封堵住过口,其余部分为球面结构,既能保证与压设构件6有效接触,还能够减少占用的空间,有助于小型化设计。
[0074]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吸痰管组件还包括吸附头部7以及过滤网8;其中,吸附头与吸痰管件1的远离三通连接构件2的一端相连接,且吸附头部7的外壁面平滑设置,可以有效减少在放置吸痰管时吸痰管对患者气管剐蹭所引起的不适,也即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
[0075]
吸附头部7开设有贯穿其内腔以及外部的安装口,且过滤网8设置于安装口内,可以对进入吸附头部7内的痰液进行过滤、分解,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吸痰过程中给吸附头部7造成堵塞而影响工作人员操作。
[0076]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过口处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密封圈34。
[0077]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密封圈34可以提高调节构件3内的密封性,保证吸痰效果。
[0078]
其中,优选地,密封圈34为橡胶圈,其可与过口的周向侧壁胶粘在一起。
[007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