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和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23: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各光伏厂商多采用丝网印刷法对电池片进行电极和电场的制备,这就需要使电池片与网版配合对位,这种配合对位精度较高,使用人力基本上无法完成。
3.相关技术中,对位调整装置的z向调节机构设置在x向调节机构和y向调节机构及转动调节机构上方,当需要沿z轴方向进行上下运动时,x、y向调节机构和转动调节机构同步于z轴方向的运动,导致驱动过程复杂。并且,此外,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网版进行转动调节,使得网版与电池片对位精度较低,从而降低了电池片的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版对位调整机构。
6.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印刷机。
7.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包括:基座;升降机构,设置于基座上,并可在基座的驱动下平移;转动机构,设置于升降机构上,并可用于安装网版,且网版可在转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
8.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包括基座以及升降机构。其中,基座作为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承载结构,一方面能够为升降机构和转动机构提供安装工位,从而确保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能够平稳可靠在基座上运行;另一方面能够驱动升降机构进行平移,从而实现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水平方向的位置调整。升降机构作为驱动转动机构进行升降的结构,一方面能够与基座配合从而实现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置调整,提高整个机构的机动性能,从而确保网版精准的定位。
9.在此基础上,网版对位调整结构还包括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作为驱动网版转动的结构,能够与基座和升降机构配合,从而使网版具有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转动角度的调节,进一步地确保网版能够和电池片精准定位,提高了电池片印刷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并且转动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能够减少网版驱动的复杂性,从而使驱动过程更将便捷。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座,与升降机构相连接;导向结构,至少设置于安装座;安装板,通过导向结构与安装座活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至少包括定子端和动子端,定子端与安装座相连接,动子端与安装板相连接,驱动装置带动安装板沿导向结构做弧形运动。
12.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座、导向结构、安装板和驱动装置。其中,安装座作为转动机构的承载结构,通过与升降机构连接,能够确保转动机构与升降机构的联动,
从而实现转动机构位移调整,提高对位精准度。安装板作为网版的安装结构,一方面能够在基座和升降机构的共同驱动下进行位置调节,从而提高网版与电池片对位的精准度;另一方面通过与导向结构和驱动装置连接,实现网版的转动,确保在电池片位置偏移时,及时调整网版的位置,进一步地提高了网版和电池片对位的精准度。
13.此外,驱动装置至少包括定子端和动子端,动子端与定子端相互配合,以带动安装板沿导向结构做弧线运动,进而对安装板进行角度调节,一方面能够减少结构的传动级数,从而降低安装板角度调节的误差;另一方面减少了转动机构的重量,省却了繁琐的连接结构,从而避免了转动机构长时间运行后的重心偏离,提高了转动机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提高电池片印刷效果。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机构还包括精度控制组件,设置于安装座以及安装板,并与驱动装置电连接,并可用于将安装板的位置反馈给驱动装置。
15.在该技术方案中,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还包括精度控制组件。其中,通过精度控制组件能够感知安装板的转动角度并反馈给驱动装置,从而确保驱动装置能够对安装板进行准确的驱动,进一步地提高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对位精度,保证电池片的印刷效率以及质量。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还包括转动检测组件,设置于安装座以及安装板,并可用于确定安装板的转动角度。
17.在该技术方案中,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还包括转动检测组件。其中,转动检测组件能够限制安装板的最大转动角度,防止出现安装板由于转动角度过大而无法复位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角度转动的精度,确保与电池片对位调整的效率。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还包括定位组件,设置于安装板,并可用于定位网版。
19.在该技术方案中,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还包括定位组件。其中,通过定位组件能够确保网版安装稳定且可靠的安装在安装板上,从而确保安装板在转动过程中,网版进行稳定的同步转动,避免了网版脱落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和电池片对位的牢靠性。
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基座包括:第一平移组,可用于驱动网版沿y轴移动;第二平移组,设置于第一平移组和升降机构之间,可用于驱动网版沿x轴移动。
21.在该技术方案中,基座包括第一平移组和第二平移组。第一平移组作为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第一驱动结构,能够驱动网版沿y轴移动。也就是说,当电池片位置出现y轴偏差时,第一平移组能够及时调整网版在y轴的位置,从而提高与电池片的对位精度。第二平移组作为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第二驱动结构,能够驱动网版沿x轴向移动。也就是说,当电池片出现x轴位置偏差时,第二平移组能够及时驱动网版沿x轴移动,从而确保网版与电池片的精准定位。并且,通过第一平移组和第二平移组之间的配合,确保了网版在水平方向的整体移动,从而提高网版位置的多变性,进一步地保证对位的准确度。此外,第一平移组和第二平移组的安装位置可互换。也就是说,第一平移组既可安装在第二平移组上方,也可安装在第二平移组下方,只要是第一平移组和第二平移组驱动网版沿水平进行两个方向的移动均落在本技术方案内。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平移组包括底座;第一连接板,与第二平移组相连接;第一导向组,连接于底座和第一连接板,并沿y轴延伸;第一驱动组,设置于底座,并与第二平
移组相连接,可用于驱动第二平移组沿y轴延伸。
23.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平移组包括底座、第一连接板、第一导向组和第一驱动组。底座作为第一平移组的承载结构,能够确保第一平移组平稳的进行y轴向的驱动过程,从而提高网版位置调整的稳定性。第一连接板作为第二平移组的承载结构,一方面确保第一平移组和第二平移组之间的联动性;另一方面保证第二平移组能够平稳的进行x轴向的驱动过程,提高网版对位调整的稳定性。第一导向组作为底座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第一导向组可设置多组,优选地,可以以y轴方向为轴向方向,沿第一驱动组对称布设,一方面能够为第一连接板提供支撑,使得底座和第一连接板之间预留空间,方便后续的维修;另一方面配合第一驱动组的驱动过程,从而确保y轴向移动的平稳性。第一驱动组作为第一平移组的驱动结构,保证了第一平移组驱动网版沿y轴向平移的实现,从而保证网版位置的多变性。
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平移组包括:第二连接板,与升降机构相连接;第二导向组,连接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并沿x轴延伸;第二驱动组,设置于第一连接板,连接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可用于驱动第二连接板沿x轴延伸。
25.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平移组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二导向组和第二驱动组。第二连接板作为升降机构的承载结构,确保了第二平移组和升降机构的联动,进一步地确保第一平移组、第二平移组和升降机构之间的联动,从而提高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位置调节多变性,保证电池片的对位调整精度。第二导向组作为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第二导向组可设置多组,优选地,可以以x向为轴向方向,沿第二驱动组对称布设,一方面为第二连接板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另一方面保证第二平移组能够平稳的进行网版驱动,防止出现水平偏,提高了对位的精准度。第二驱动组作为第二平移组的驱动结构,保证了第二平移组驱动网版沿x轴向平移的实现,从而保证网版位置的多变性。
2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升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设置于安装板相对的两侧,任一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座,设置于基座;第三导向组,连接于连接座和转动机构,并沿z轴延伸;第三驱动组,设置于连接座,并与转动机构相连接,可用于驱动转动机构沿z轴延伸。
27.在该技术方案中,升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具体地,升降机构设置于安装板的两侧。也就是说,通过相对的设置两个升降机构一方面能够优化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结构,减少结构的堆积,从而使结构之间预留较大的空间,方便后续的安装以及维修;另一方面升降机构单独设置在基座上,能够降低驱动网版运动的复杂性,从而使网版快速且便捷的进行升降。
28.在该技术方案中,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座、第三导向组和第三驱动组。第三导向组作为升降机构的导向结构,第三导向组可设置多组,优选地,可以以z向为轴向方向,沿第三驱动组对称布设,在升降机构进行网版驱动时,能够保证驱动过程的平稳性,防止出现晃动或偏移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网版升降的稳定性和精准度。第三驱动组作为升降机构的驱动结构,在需要将网版和电池片进行对位时,及时的驱动网版进行升降过程,从而确保对位过程的高效和便捷。
2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驱动装置为弧形电机;动子端可在定子端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
30.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装置为弧形电机。其中,弧形电机能够直接驱动安装板进行
角度调节的过程,因此省却了驱动装置与安装板之间的结构连接,一方面减少了驱动力的损失,降低了加工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通过直线电机配合弧形滑轨驱动安装板角度调节的繁琐过程,减少了驱动的连接结构。此外,通过弧形电机直接驱动安装板进行角度调节的方式,能够降低转动机构的安装重量,进一步地防止安装板重心偏离,提高安装板上的网版与电池片对位的精准度。
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子端嵌套在动子端,定子端和动子端存在间隙,动子端与定子端配合,带动安装板沿导向结构做往复运动。
32.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端嵌套在动子端,以合理设置定子端与动子端的位置。此外,定子端与动子端之间存在间隙,以保证两者相对运动顺畅进行。在驱动装置工作时,动子端与定子端配合并产生相对运动,进而驱动安装板转动,使安装板的角度调节具有多变性,确保安装板上网版与电池片对位过程中,能够进行不同角度的转动,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池片的印刷效率以及质量。
33.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印刷机,包括控制器;传输机构,用于放置电池片;检测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传输机构上的电池片位置;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的网版对位调整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并用于根据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工作。
3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印刷机包括控制器、传输机构、检测机构和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其中,传输机构作为电池片的放置结构,一方面能够保证为电池片提供印刷工位,从而使电池片进行更高效的印刷;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转动实现电池片位置变化,从而使电池片在完成印刷后及时下料,提高加工效率。检测机构能够及时对电池片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确保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能够针对位置的偏移进行网版的调整,提高了电池片的印刷质量。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具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全部有益效果,在这里不再赘述,并且配合检测机构还保证对位调整的高效进行,从而提高电池片的印刷质量和效率。
3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印刷机还包括刀组驱动装置,设置于转动机构;音圈电机,与刀组驱动装置相连接;刀具,设置于音圈电机上,并可在音圈电机的驱动下沿z轴升降。
36.在该技术方案中,印刷机包括刀组驱动装置、音圈电机和刀具。其中,刀组驱动装置设置在转动机构上,音圈电机与刀组驱动装置相连接,并可在刀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平移;刀具设置在音圈电机上,并可在音圈电机的驱动下沿z轴升降,以对电池片进行印刷。
37.此外,音圈电机能够在网版出现破裂或张力过小时,根据电流反馈及时的控制印刷机停止运行,一方面确保网版出现问题时,起到报警提醒的功能,从而增加印刷机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印刷浆料的损失,保证电池片的印刷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3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4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是图1所示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拆分示意图;
42.图3是本实用新型网版对位调整机构中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3.图4是图3所示转动机构的俯视图(隐藏安装板);
44.图5是本实用新型网版对位调整机构中转动机构的拆分示意图;
45.图6是图5所示转动机构中精度控制组件和转动检测组件的拆分示意图;
46.图7是本实用新型网版对位调整机构中第一驱动组结构示意图;
47.图8是本实用新型网版对位调整机构中第三驱动组结构示意图;
48.图9是本实用新型印刷机中刀组驱动装置、音圈电机和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0是图9所示结构中音圈电机和刀组安装座的立体图之一;
50.图11是图9所示结构中音圈电机和刀组安装座的立体图之二;
51.图12是图9所示结构中音圈电机和刀组安装座的拆分示意图。
52.其中,图1至图1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53.102基座,104升降机构,106转动机构,108安装座,1082连接板,110导向结构,1102弧形导轨,1104滑块,112安装板,114驱动装置,1142定子端,1144动子端,1146导向件,116精度控制组件,1162光栅尺读数头,1164光栅尺,118转动检测组件,1182检测片,1184第一位移点,1186第二位移点,1188复位点,120定位组件,1202安装轨道,1204气缸,1206定位柱,1208微动开关,1210定位块,122第一平移组,124第二平移组,126底座,128第一连接板,130第一导向组,1302滑轨,1304滑动块,132第一驱动组,1322驱动电机,1324丝杆,1326丝杆电机固定座,134第二连接板,136第二导向组,138第二驱动组,140连接座,142第三导向组,1422花键螺母,1424花键轴,144第三驱动组,2012刀组安装座,2016电机,2018滑动机构,2020电机丝杆,2022螺母块,2024导向机构,2026直线滑块,2028直线滑轨,2030刀组驱动装置,2032驱动安装座,2034音圈电机,2036定子,2038动子,2040升降板,2044导向块,2046滑动轨,2048刀具,2050第一扣座,2052第二扣座,2054隔板,2056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5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56.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5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包括:基座102;升降机构104,设置于基座102上,并可在基座102的驱动下平移;转动机构106,设置于升降机构104上,并可用于安装网版,且网版可在转动机构106的驱动下转动。
58.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网版对位调整机构中,包括基座102以及升降机构104。其中,基座102作为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承载结构,一方面能够为升降机构104和转动机构106提供安装工位,从而确保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能够平稳可靠在基座102上运行;另一方面能够驱动升降机构104进行平移,从而实现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水平方向的位置调整。升降机构104
作为驱动转动机构106进行升降的结构,一方面能够与基座102配合从而实现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置调整,提高整个机构的机动性能,从而确保网版精准的定位。
59.在此基础上,网版对位调整结构还包括转动机构106。转动机构106作为驱动网版转动的结构,能够与基座102和升降机构104配合,从而使网版具有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转动角度的调节,进一步地确保网版能够和电池片精准定位,提高了电池片印刷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并且转动机构106设置在升降机构104,能够减少网版驱动的复杂性,从而使驱动过程更将便捷。
6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61.如图3所示,具体地,转动机构106包括:安装座108,与升降机构104相连接;导向结构110,至少设置于安装座108;安装板112,通过导向结构110与安装座108活动连接;驱动装置114,驱动装置114至少包括定子端1142和动子端1144,定子端1142与安装座108相连接,动子端1144与安装板112相连接,驱动装置114带动安装板112沿导向结构110做弧形运动。
62.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106包括安装座108、导向结构110、安装板112和驱动装置114。其中,安装座108作为转动机构106的承载结构,通过与升降机构104连接,能够确保转动机构106与升降机构104的联动,从而实现转动机构106位移调整,提高对位精准度。安装板112作为网版的安装结构,一方面能够在基座102和升降机构104的共同驱动下进行位置调节,从而提高网版与电池片对位的精准度;另一方面通过与导向结构110和驱动装置114连接,实现网版的转动,确保在电池片位置偏移时,及时调整网版的位置,进一步地提高了网版和电池片对位的精准度。
63.此外,驱动装置114至少包括定子端1142和动子端1144,定子端1142和动子端1144相互配合,以带动安装板112沿导向结构110做弧线运动,进而对安装板112进行角度调节,一方面能够减少结构的传动级数,从而降低安装板112角度调节的误差;另一方面减少了转动机构106的重量,省却了繁琐的连接结构,从而避免了转动机构106长时间运行后的重心偏离,提高了转动机构106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提高电池片印刷效果。
64.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安装座108上设置有连接板1082,驱动装置114的定子端1142与连接板1082相连接,驱动装置114的动子端1144与安装板112相连接。
65.如图4所示,具体地,导向结构110为弧形导轨1102和滑块1104的结构,弧形导轨1102设置于安装座108,滑块1104设置于安装板112,并且弧形导轨1102和滑块1104滑动连接,确保安装板112在驱动装置114的驱动下能够进行平稳的转动,从而提高对位精度。
66.此外,弧形导轨1102可以为一条或者多条,并且当弧形导轨1102为多条时,多条弧形导轨1102共圆。弧形导轨1102的位置可以位于驱动装置114的两侧或靠近驱动装置114的一侧,也可以位于远离驱动装置114的一侧。弧形导轨1102的数量以及安装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配合驱动装置114进行安装板112的角度调节均落在本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内。
67.如图3所示,具体地,驱动装置114为弧形电机,通过弧形电机带动安装板112进行转动,确保安装板112的角度调节精度,减少误差的产生。
68.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106还包括精度控制组件116,设置于安装座108以及安装板112,并与驱动装置114电连接,并可用于将安装板112的位置反馈给驱动装置114。
69.具体地,定子端1142嵌套在动子端1144,以合理设置定子端1142与动子端1144的位置。此外,定子端1142与动子端1144之间存在间隙,以保证两者相对运动顺畅进行。在驱动装置工作时,动子端1144与定子端1142配合并产生相对运动,进而驱动安装板112转动,使安装板112的角度调节具有多变性,确保安装板112上网版与电池片对位过程中,能够进行不同角度的转动,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池片的印刷效率以及质量。
70.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导向件1146与安装座108固定连接,紧固件依次穿过安装板112、动子端1144和导向件1146。紧固件可将动子端1144和安装板112固定连接,以保证动子端1144可带动安装板112转动,同时也可保证动子端1144和安装板112作为一个整体设置在安装座108上。
71.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动子端1144和定子端1142一般采用磁铁等磁性件,紧固件一般采用金属。因为,本实施例在安装座108上设置有导向件1146,导向件1146可在紧固件装配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避免动子端1144和定子端1142吸引紧固件,避免紧固件位置偏移。
72.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紧固件与安装座108和导向件1146之间存在间隙(也即紧固件与安装座108和导向件1146为活动连接),以保证动子端1144与安装板112作为整体可转动。
73.具体地,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还包括精度控制组件116。其中,通过精度控制组件116能够感知安装板112的转动角度并反馈给驱动装置114,从而确保驱动装置114能够对安装板112进行准确的驱动,进一步地提高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对位精度,保证电池片的印刷效率以及质量。
74.如图4所示,具体地,精度控制组件116可以包括光栅尺读数头1162和光栅尺1164。其中,光栅尺读数头1162设置在安装座108上,并与驱动装置114电连接,光栅尺1164设置在安装板112上,通过光栅尺读数头1162和光栅尺1164的配合记录安装板112转动的实时位置,并且反馈给驱动装置114,确保驱动装置114能够及时感知安装板112的转动角度并进行调节,从而使驱动安装板112与电池片进行精准定位,进一步地提高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对位精度。
75.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还包括转动检测组件118,设置于安装座108以及安装板112,并可用于确定安装板112的转动角度。
76.具体地,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还包括转动检测组件118。其中,转动检测组件118能够限制安装板112的最大转动角度,防止出现安装板112由于转动角度过大而无法复位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角度转动的精度,确保与电池片对位调整的效率。
77.如图6所示,具体地,转动检测组件118包括检测片1182、第一位移点1184、第二位移点1186和复位点1188。具体地,检测片1182设置在安装板112上,并与驱动装置114电连接,能够跟随安装板112进行转动。复位点1188设置在安装座108上,用于表示当检测片1182位于此位置时,驱动装置114的动子端1144未进行弧线运动,即安装板112未进行转动。第一位移点1184和第二位移点1186分别设置在复位点1188两侧,用于表示当检测片1182位于此位置时,驱动装置114的动子端1144相对于定子端1142处于弧线运动两端的最大位移点,即安装板112转动的极限角度。
78.因此通过转动检测组件118能够检测安装板112的转动角度,避免了动子端1144因
弧线运动过大而导致无法复位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驱动装置114的使用寿命和安装板112的转动精度,进一步地提高了安装板112的对位精度。
79.在本实施例中,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还包括定位组件120,设置于安装板112,并可用于定位网版。
80.具体地,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还包括定位组件120。其中,通过定位组件120能够确保网版安装稳定且可靠的安装在安装板112上,从而确保安装板112在转动过程中,网版进行稳定的同步转动,避免了网版脱落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和电池片对位的牢靠性。
81.如图3所示,具体地,定位组件120可以为安装轨道1202、气缸1204、定位柱1206和微动开关1208。其中,安装轨道1202设置在安装板112上,并且用于在安装网框的过程中实现导向与限位作用。微动开关1208和气缸1204设置在安装板112上,且微动开关1208和气缸1204电连接,用于当网版接触到微动开关1208后,微动开关1208能够及时的启动气缸1204,从而提高网版安装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定位柱1206和气缸1204的驱动端连接,确保气缸1204驱动端的运行带动定位柱1206对网版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安装的稳固性。此外,还可以在安装板112上设置定位块1210,且定位块1210和微动开关1208位于同一侧,用于限制网版安装的位置,防止网版安装位置的偏移,从而提高网版的安装精度。
8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83.如图2所示,具体地,基座102包括:第一平移组122,可用于驱动网版沿y轴移动;第二平移组124,设置于第一平移组122和升降机构104之间,可用于驱动网版沿x轴移动。
84.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02包括第一平移组122和第二平移组124。第一平移组122作为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第一驱动结构,能够驱动网版沿y轴移动。也就是说,当电池片位置出现y轴偏差时,第一平移组122能够及时调整网版在y轴的位置,从而提高与电池片的对位精度。第二平移组124作为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第二驱动结构,能够驱动网版沿x轴向移动。也就是说,当电池片出现x轴位置偏差时,第二平移组124能够及时驱动网版沿x轴移动,从而确保网版与电池片的精准定位。
85.并且,通过第一平移组122和第二平移组124之间的配合,确保了网版在水平方向的整体移动,从而提高网版位置的多变性,进一步地保证对位的准确度。此外,第一平移组122和第二平移组124的安装位置可互换。也就是说,第一平移组122既可安装在第二平移组124上方,也可安装在第二平移组124下方,只要是第一平移组122和第二平移组124驱动网版沿水平进行两个方向的移动均落在本技术方案内。
86.如图2所示,具体地,第一平移组122包括底座126;第一连接板128,与第二平移组124相连接;第一导向组130,连接于底座126和第一连接板128,并沿y轴延伸;第一驱动组132,设置于底座126,并与第二平移组124相连接,可用于驱动第二平移组124沿y轴延伸。
8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移组122包括底座126、第一连接板128、第一导向组130和第一驱动组132。底座126作为第一平移组122的承载结构,能够确保第一平移组122平稳的进行y轴向的驱动过程,从而提高网版位置调整的稳定性。第一连接板128作为第二平移组124的承载结构,一方面确保第一平移组122和第二平移组124之间的联动性;另一方面保证第二平移组124能够平稳的进行x轴向的驱动过程,提高网版对位调整的稳定性。
88.第一导向组130作为底座126和第一连接板128之间的连接结构,第一导向组130可设置多组,优选地,可以以y向为轴向方向,沿第一驱动组132对称布设,一方面能够为第一连接板128提供支撑,使得底座126和第一连接板128之间预留空间,方便后续的维修;另一方面配合第一驱动组132的驱动过程,从而确保y轴向移动的平稳性。第一驱动组132作为第一平移组122的驱动结构,保证了第一平移组122驱动网版沿y轴向平移的实现,从而保证网版位置的多变性。
89.如图2所示,具体地,第二平移组124包括第二连接板134,与升降机构104相连接;第二导向组136,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28和第二连接板134,并沿x轴延伸;第二驱动组138,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28,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28和第二连接板134,可用于驱动第二连接板134沿x轴延伸。
9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平移组124包括第二连接板134、第二导向组136和第二驱动组138。第二连接板134作为升降机构104的承载结构,确保了第二平移组124和升降机构104的联动,进一步地确保第一平移组122、第二平移组124和升降机构104之间的联动,从而提高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位置调节多变性,保证电池片的对位调整精度。第二导向组136作为第一连接板128和第二连接板134之间的连接结构,第二导向组136可设置多组,优选地,可以以x向为轴向方向,沿第二驱动组138对称布设,一方面为第二连接板134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另一方面保证第二平移组124能够平稳的进行网版驱动,防止出现水平偏,提高了对位的精准度。第二驱动组138作为第二平移组124的驱动结构,保证了第二平移组124驱动网版沿x轴向平移的实现,从而保证网版位置的多变性。
9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92.如图2所示,具体地,升降机构104的数量为两个,设置于安装板112相对的两侧,并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134远离设置第二驱动组138的一侧,任一升降机构104包括连接座140,设置于基座102;第三导向组142,连接于连接座140和转动机构106,并沿z轴延伸;第三驱动组144,设置于连接座140,并与转动机构106相连接,可用于驱动转动机构106沿z轴延伸。
93.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04的数量为两个。具体地,升降机构104设置于安装板112的两侧。也就是说,通过相对的设置两个升降机构104一方面能够优化网版对位调整机构的结构,减少结构的堆积,从而使结构之间预留较大的空间,方便后续的安装以及维修;另一方面升降机构104单独设置在基座102上,能够降低驱动网版运动的复杂性,从而使网版快速且便捷的进行升降。
94.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04包括连接座140、第三导向组142和第三驱动组144。第三导向组142作为升降机构104的导向结构110,第三导向组142可设置多组,优选地,可以以z向为轴向方向,沿第三驱动组144对称布设,在升降机构104进行网版驱动时,能够保证驱动过程的平稳性,防止出现晃动或偏移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网版升降的稳定性和精准度。第三驱动组144作为升降机构104的驱动结构,在需要将网版和电池片进行对位时,及时的驱动网版进行升降过程,从而确保对位过程的高效和便捷。
95.如图7所示,其中,第一驱动组132可以为驱动电机1322、丝杆1324和丝杆电机固定座1326的结构。丝杆1324通过丝杆电机固定座1326设置在驱动电机1322的驱动端上,通过
驱动电机1322带动丝杆1324转动,丝杆1324上设置有丝杆螺母座(图中未示出),丝杆螺母座上连接第一连接板128,进而实现第一连接板128沿y轴向平移;第一导向组130可以为滑轨1302和滑动块1304的结构。具体地,第一驱动组132驱动网版沿y轴向平移,第一导向组130配合第一驱动组132在y轴向的驱动过程。此外,第一驱动组132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位移驱动结构,只要能够实现驱动网版沿y轴向平移均落在本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内,第一导向组130也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滑动导向结构110,只要能够配合网版沿y轴向平移的滑动导向结构110均落在本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内。
96.其中,第二驱动组138与第一驱动组132的结构相同。第二导向组136与第一导向组130结构相同。具体地,第二驱动组138驱动网版沿x轴向平移,第二导向组136配合第二驱动组138在x轴向的驱动过程。
97.其中,第三驱动组144与第一驱动组132的结构相同。第三导向组142与第一导向组130结构相同。具体地,第三驱动组144驱动网版沿z轴向平移,第三导向组142配合第三驱动组132在x轴向的驱动过程。
98.此外,如图8所示,其中,第三驱动组144与第一驱动组132的结构相同(即采用驱动电机1322、丝杆1324和丝杆电机固定座1326的驱动形式)。第三导向组142与第一导向组130结构相同(即采用滑轨1302与滑动块1304的导向形式)。具体地,第三驱动组144驱动网版升降,第三导向组142配合第三驱动组144升降的驱动过程。
99.此外,第三导向组142可以采用不同于第一导向组130和第二导向组136的结构形式(即采用滑轨1302与滑动块1304的导向形式)。如图8所示,第三驱动组144包括配合使用的花键螺母1422和花键轴1424(即利用花键螺母1422和花键轴1424,代替滑轨1302与滑动块1304)。花键轴1424(沿z轴延伸,花键螺母1422套设在花键轴1424上;并且,两套花键轴1424和花键螺母1422分布于丝杆1324的两侧。花键螺母1422连接到转动机构106上。
100.特别地,相较于滑轨1302与滑动块1304的导向形式,上述花键螺母1422和花键轴1424的配合方式,可极大程度上提升增强抗扭力,承受能力强。这样,在转动机构106转动的过程中,可通过花键轴1424和花键螺母1422极好的抗扭性强,保证升降机构104的平稳运行,同时提升整个机构的使用寿命。
101.此外,驱动装置114为弧形电机。其中,弧形电机能够直接驱动安装板112进行角度调节的过程,因此省却了驱动装置114与安装板112之间的结构连接,一方面减少了驱动力的损失,降低了加工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通过直线电机配合弧形滑轨驱动安装板112角度调节的繁琐过程,减少了驱动的连接结构。此外,通过弧形电机直接驱动安装板112进行角度调节的方式,能够降低转动机构的安装重量,进一步地防止安装板112重心偏离,提高安装板112上的网版与电池片对位的精准度。
102.进一步地,动子端1144能够在定子端1142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其中,动子端1144直接与安装板112连接,驱动安装板112的转动,使安装板112的角度调节具有多变性,确保安装板112上网版与电池片对位过程中,能够进行不同角度的转动,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池片的印刷效率以及质量。
103.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印刷机,包括:控制器;传输机构,用于放置电池片;检测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传输机构上的电池片位置;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网版对位调整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并用于根据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网版
对位调整机构工作。
104.在本实施例中,印刷机包括控制器、传输机构、检测机构和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其中,传输机构作为电池片的放置结构,传输机构可以为转盘式传输机构或者为直线式传输机构;一方面能够保证为电池片提供印刷工位,从而使电池片进行更高效的印刷;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转动实现电池片位置变化,从而使电池片在完成印刷后及时下料,提高加工效率。
105.此外,检测机构能够及时对电池片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确保网版对位调整机构能够针对位置的偏移进行网版的调整,提高了电池片的印刷质量。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具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全部有益效果,在这里不再赘述,并且配合检测机构还保证对位调整的高效进行,从而提高电池片的印刷质量和效率。
106.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印刷机包括刀组驱动装置2030、音圈电机2034和刀具2048。其中,刀组驱动装置2030设置在转动机构上,音圈电机2034与刀组驱动装置2030相连接,并可在刀组驱动装置2030的驱动下平移;刀具2048与音圈电机2034相连接,并可在音圈电机2034的驱动下沿z轴升降,以对电池片进行印刷。
107.此外,音圈电机2034能够在网版出现破裂或张力过小时,根据电流反馈及时的控制印刷机停止运行,一方面确保网版出现问题时,起到报警提醒的功能,从而增加印刷机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印刷浆料的损失,保证电池片的印刷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108.如图9所示,具体实施例中,刀组驱动装置2030包括刀组安装座2012和直线驱动机构。其中,直线驱动机构与刀组安装座2012连接,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刀组安装座2012直线运动;音圈电机2034通过连接结构2056与刀组安装座2012连接,并在刀组安装座2012的带动下平移。
109.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电机2016和滑动机构2018;滑动机构2018可采用电机丝杆2020和螺母块2022。其中,如图9所示,电机丝杆2020与电机2016的输出端连接;螺母块2022与电机丝杆2020螺纹连接;刀组安装座2012与螺母块2022连接。当电机2016驱动电机丝杆2020转动时,螺母块2022会在电机丝杆2020的驱动下移动,进而带动与螺母块2022相连接的刀组安装座2012移动。
110.此外,如图9所示,直线驱动机构还包括导向机构2024;导向机构2024可采用直线滑轨2028与直线滑块2026的形式。其中,直线滑块2026设置在刀组安装座2012的底部,并且滑动安装在直线滑轨2028上,直线滑轨2028的延伸方向与电机丝杆2020的延伸方向相同。这样,在螺母块2022带动刀组安装座2012移动的过程中,直线滑块2026沿直线滑轨2028滑动,以实现对刀组安装座2012的导向作用。
111.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驱动安装座2032与连接结构2056相连接,音圈电机2034设置在驱动安装座2032内,并可在驱动安装座2032与连接结构2056的带动下移动。此外,音圈电机2034通过驱动安装座2032与刀具2048相连接,并可驱动刀具2048沿z轴升降,以对电池片进行印刷。
112.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音圈电机2034包括定子2036和动子2038。其中,定子2036与驱动安装座2032连接;动子2038通过驱动安装座2032的升降板2040与刀具2048相连接。这样,定子2036与动子2038配合,带动升降板2040上下运动,进而能够带动刀具2048上下运动。
113.此外,如图12所示,驱动安装座2032相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导向块2044,且同一侧的两个导向块2044上下设置。其中,导向块2044背离驱动安装座2032的一面设置导向槽,升降板2040与导向块204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滑动轨2046,滑动轨2046滑动连接于导向块2044内。由于滑动轨2046固定于升降板2040上,从而能够保证升降板2040在上下运动过程中的平稳性,且保证升降板2040升降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进而保证了设置在升降板2040上的刀具2048的精确位置。
114.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驱动安装座2032包括第一扣座2050和第二扣座2052,第一扣座2050与第二扣座2052均为呈u形的板状结构,第一扣座2050与第二扣座2052相互扣合,被隔板2054间隔,形成两个内腔。内腔在上下相对的两端相互贯通。
115.更具体地,如图12所示,第一扣座2050和第二扣座2052之间设置有隔板2054,隔板2054的两个侧面分别连接升降板2040,音圈电机2034包括动子2038和定子2036,升降板2040靠近扣座的一侧设置有动子2038,第一扣座2050和第二扣座2052内设置有定子2036,动子2038和定子2036相对设置,构成音圈电机2034。升降板2040设置在隔板2054上,隔板2054与第一扣座2050或与第二扣座2052形成内腔,升降板2040与扣座之间存在间隙,因为动子2038和定子2036均为磁性体,为实现两者的配合工作,两者之间需要存在间隙,即设置内腔可为动子2038和定子2036提供工作间隙。
116.也即,如图12所示,音圈电机2034可设置为两个(图中并未引出两个),两个音圈电机2034之间通过隔板2054相互隔离。也就是说,一个音圈电机2034靠近第一扣座2050设置,另一个音圈电机2034靠近第二扣座2052设置,隔板2054将第一扣座2050与第二扣座2052隔离开。
117.隔板2054起到了连接第一扣座2050和第二扣座2052的作用。另外,因此,隔板2054还起到了隔磁的作用,使得两个音圈电机不会相互干扰。
118.更为具体地,一个音圈电机2034连接刀具2048中的刮刀,另一个音圈电机2034连接刀具2048中的回墨刀。或者两个音圈电机2034分别与刮刀连接。通过两个音圈电机2034对刀具2048的运动轨迹进行控制,使得刀具2048的运行更平稳,提高了刀具2048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1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包括第二平移组124、第一平移组122、升降机构104和转动机构106,网版对位调整机构采用三层铝座层叠结构,以定位后电池片的位置数据为基础数据,对网版进行调整。三层铝座层叠结构包含:第一平移组122、第二平移组124、升降机构104和转动机构106,上述升降机构104与上述转动机构106固定主要是通过上述转动机构106所包含的安装座108连接来满足。
120.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上游视觉拍照工位对电池片的位置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数值传输至设备控制器,经软件算法分别控制第二平移组124、第一平移组122、转动机构106做出相对应的位置调整,电池片的传输装置(旋转式传输装置或者直线式传输装置)将电池片转运至安装在转动机构106上并经调整后的网版正下方,最终使网版与电池片上下对位。升降机构104根据设备调试时所设定的数据进行调整,并由精度控制组件116进行位置精度方面的确认。
121.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移组122包含:底座126、第一驱动组132和第一连接板128。第一驱动组132设置在底座126上方,且位于第一连接板128下方,第一驱动组
132通过其所包含的丝杆电机固定座1326与第一连接板128连接,从而使第一驱动组132在运行时带动第一连接板128相对于上述底座126位移。
1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平移组124包含:第二驱动组138、第二连接板134。第二驱动组138设置在上述第一连接板128上方,且位于第二连接板134下方,第二驱动组138通过其所包含的丝杆螺母座与第二连接板134连接,从而使第二驱动组138在运行时带动第二连接板134相对于上述底座126位移。
12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平移组124和第一平移组122位置可互换位置。
124.升降机构104包含:两套竖向调整机构,分别位于上述转动机构106两侧,且相对安装。单套竖向调整机构包含连接座140、第三驱动组144及丝杆连接座。连接座140设置在上述第二连接板134上,第三驱动组144设置在连接座140上,通过第三驱动组144所包含的丝杆螺母座与丝杆连接座连接。
12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驱动组132、第二驱动组138、第三驱动组144由驱动电机1322、丝杆1324,还包括第一导向组130、第二导向组136和第三导向组142。丝杆连接座与上述转动机构106固定主要是通过与上述转动机构106所包含的安装座108连接来满足。
126.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106:主要由安装座108、旋转部分、精度控制组件116及定位组件120构成。旋转部分包括驱动装置114、安装板112及两条弧形导轨1102,驱动装置114包含动子端1144和定子端1142两部分,定子端1142设置在安装座108后端并与之固定;两条弧形导轨1102分别设置在所安装座108前端两侧并与之固定;定子端1142所在弧度的延长线方向设置有转动检测组件118,转动检测组件118包括复位点1188,第一位移点1184和第二位移点1186和检测片1182,检测片1182通过连接件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12上,复位点1188、第一位移点1184和第二位移点1186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安装座108上,当检测片1182到达复位点1188时,驱动装置114处于原点位置,即动子端1144相对于定子端1142位于原点位置,第一位移点1184和第二位移点1186为动子端1144相对定子端1142左右滑移的极限点。
127.进一步地,上述动子端1144设置在上述安装板112上,两条上述弧形导轨1102同样与安装板112连接,且动子端1144与弧形导轨1102固定在安装板112同侧。通过上述驱动装置114驱动,即动子端1144与定子端1142产生相对滑动,两条上述弧形导轨1102从动,从而限制上述安装板112绕上述安装座108中心旋转;即设置两条弧形导轨1102一方面配合驱动装置114共同实现安装板112平稳的进行旋转,另一方面限制驱动装置114的移动位移,即动子端1144相对于定子端1142的移动位移。上述两条弧形导轨1102对称设置在驱动装置114的两侧,弧形导轨1102的设置不局限于设置两条,也可设置1条、2条、3条、4条等。
128.如图4所示,另外,弧形导轨1102设置位置也不做限定,除了设置在安装板112上以驱动装置114为中心的两侧外,也可设置在靠近驱动装置114的一侧或远离驱动装置114的一侧。上述精度控制组件116包含光栅尺读数头1162、光栅尺1164及读数头固定座、光栅尺1164固定座,光栅尺读数头1162通过读数头固定座与上述安装座108固定、光栅尺1164通过光栅尺1164固定座与上述安装板112连接。上述精度控制组件116主要记录上述安装板112的实时位置,从而反馈给上述驱动装置114以完成一个闭合回路;光栅尺1164设置通过连接件设置在安装板112上。
129.定位组件120包括定位装置及安装轨道1202,上述网版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柱1206、
气缸1204、定位块1210及微动开关1208组成,定位柱1206与定位气缸1204连接,定位气缸1204置于上述安装板112一侧,定位块1210及微动开关1208同样置于上述安装板112另一侧;安装轨道1202设置在安装板112未设置驱动装置114的一侧,安装或更换网版时,将网版插入滑道内,再启动气缸1204与定位柱1206将网版固定。转动机构106背离安装网版的一面设置有印刷装置,印刷装置包括刀组驱动装置2030和刀具2048,刀组驱动装置2030可采用直线电机等多种驱动方式。
1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3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