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集成式的一体化废气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20: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的一体化废气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煤焦化行业污水是煤在高温干馏过程中以及煤气净化、化学产品精制过程中形成的,含煤焦油、氨气、硫化氢、烃类、醇类、醛类、酮类和胺类等多种污染物,浓度波动大,浓度较高,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危害。
3.目前煤焦化行业污水池废气常采用简单的洗涤法来处理,具有投资成本低的优势,但是净化效率低、很难达标;由于浓度波动大,往往不适用于焚烧法等工艺,并且焚烧法装置不仅一次性投资费用高,同时在运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气,节能效果较差。
4.另外,对煤焦化行业的污水池废气治理是近年来提出的环保要求。在煤焦化企业建厂之初,通常在总体布局上未考虑废气治理装置的摆放位置,存在占地面积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集成式的一体化废气治理装置;解决目前煤焦化行业污水池废气处理装置方式比较单一的问题。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集成式的一体化废气治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光催化腔室、生物降解腔室、协同洗涤腔室,所述协同洗涤腔室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碱洗腔、酸洗腔、水洗腔;所述酸洗腔内部下端设置有酸洗液,废气入口管路与所述酸洗腔内部相连通,上部设置有酸洗喷淋层,酸洗液与酸洗喷淋层之间通过酸洗泵相连通,酸洗喷淋层上部设置有酸洗除雾器,酸洗腔通向碱洗腔的出口设置于酸洗除雾器上方;所述碱洗腔下部设置有碱洗液,上部设置有碱洗喷淋层,碱洗液与碱洗喷淋层之间通过碱洗泵相连通,碱洗喷淋层上部设置有碱洗除雾器,碱洗腔通向水汽腔的出口设置于碱洗除雾器上方;所述水洗腔下部设置有水洗液,上部设置有水洗喷淋层,水洗液与水洗喷淋层之间通过水洗泵相连通,水洗喷淋层上部设置有水洗除雾器,水洗腔的出口设置于水洗除雾器上方;所述生物降解腔室设置于水洗腔上部。
8.进一步的,所述酸洗腔出口设置于碱洗喷淋层与碱洗液的中间位置。
9.进一步的,所述碱洗腔出口设置于水洗喷淋层与水洗液的中间位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水洗腔出口与生物降解腔室的入口相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协同洗涤腔室内部设置有防溅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生物降解腔室内部设置有生物降解床层。
13.进一步的,所述光催化腔室内部设置有紫外光灯。
14.更进一步的,所述光催化腔室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排气筒。
1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协同洗涤法、生物
降解法、光催化法,几乎可以处理目前常见的各种恶臭气体,运行稳定,能耗低、维修操作简单,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问题,具有投资成本较低、运行费用低廉、且操作管理简便、占地面积小的优点,高效环保、节能显著、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为酸洗泵、2为酸洗喷淋层、3为酸洗除雾器、4为碱洗泵、5为碱洗喷淋层、6为碱洗除雾器、7为水洗泵、8为水洗喷淋层、9为水洗除雾器、10为生物降解腔室、11为光催化腔室、12为排气筒、13为废气入口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的一体化废气治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光催化腔室11、生物降解腔室10、协同洗涤腔室,所述光催化腔室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竖直的排气筒12,用于向外界大气排放净化处理后的气体。
21.所述协同洗涤腔室内部通过隔板从左至右依次分隔为碱洗腔、酸洗腔、水洗腔。
22.所述酸洗腔设置于所述协同洗涤腔室内部的中间位置,废气入口管路13与所述酸洗腔内部相连通。所述酸洗腔内侧下部设置有酸洗液,上部设置有酸洗喷淋层2。所述装置本体外侧设置有酸洗泵1,所述酸洗泵1的入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酸洗腔内部的酸洗液上部相连通,所述酸洗泵1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酸洗腔内部的酸洗喷淋层2相连通,酸洗泵1通过管路将酸洗液的上部清液泵入酸洗喷淋层2中,并从酸洗喷淋层2中喷出,与废气逆向接触,酸洗液与废气中的碱性物质进行反应,反应后酸洗液回到下端的酸洗液中,酸洗液通过酸洗泵1的不断提升,可以一直循环使用。当ph值报警时,提醒增加酸洗液。
23.所述酸洗腔内部还设置有酸洗除雾器3,所述酸洗除雾器3设置于酸洗喷淋层2的上部,通过酸洗喷淋层2与酸洗除雾器3的作用,可以处理废气中的氨气等碱性气体。
24.所述酸洗腔通向碱洗腔的酸洗腔出口设置于酸洗除雾器3的上部,经过酸洗喷淋层2与酸洗除雾器3作用后的气体,可以通过酸洗腔出口进入碱洗腔内部。
25.所述碱洗腔设置于所述协同洗涤腔室内部的左侧位置。碱洗腔内侧下部设置有碱洗液,上部设置有碱洗喷淋层5。所述装置本体外侧设置有碱洗泵4,所述碱洗泵4的入液口通过管路与碱洗腔内部的碱洗液上部相连通,所述碱洗泵4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碱洗腔内部的碱洗喷淋层5相连通,碱洗泵4通过管路将碱洗液的上部清液泵入碱洗喷淋层5中,并从碱洗喷淋层5中喷出,与废气逆向接触,碱洗液与废气中的酸性物质进行反应,反应后碱洗液回到下端的碱洗液中,碱洗液通过碱洗泵4的不断提升,可以一直循环使用。当ph值报警时,提醒添加碱洗液。
26.所述酸洗腔出口设置于碱洗喷淋层5与碱洗液的中间位置。
27.所述碱洗腔内还设置有碱洗除雾器6,所述碱洗除雾器6设置于碱洗喷淋层5的上部,通过碱洗喷淋层5与碱洗除雾器6的作用,可以处理废气中的硫化氢等酸性气体。
28.所述碱洗腔通向水洗腔的碱洗腔出口设置于碱洗除雾器6的上部,经过碱洗喷淋层5与碱洗除雾器6作用后的气体,可以通过碱洗腔出口进入水洗腔内部。
29.所述水洗腔设置于所述协同洗涤腔室内部的右侧位置。水洗腔内侧下部设置有水洗液,上部设置有水洗喷淋层8。所述装置本体外侧设置有水洗泵7,所述水洗泵7的入液口通过管路与水洗腔内部的水洗液上部相连通,所述水洗泵7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水汽腔内部的水洗喷淋层8相连通,水洗泵7通过管路将水洗液上层的清液泵入水洗喷淋层8中,并从水洗喷淋层8中喷出,与废气逆向接触,水洗液将废气中的所携带的盐类物质清洗下来,清洗后的水洗液回到下端的水洗液中,水洗液通过水洗泵7的不断提升,可以一直循环使用。
30.所述碱洗腔出口设置于水洗喷淋层8与水洗液的中间位置。
31.所述水洗腔内还设置有水洗除雾器9,所述水洗除雾器9设置于水洗喷淋层8的上部,通过水洗喷淋层8与水洗除雾器9的作用,可以处理废气中的水溶性气体。
32.水洗腔出口设置于水洗除雾器9的上部,所述水洗腔出口与生物降解腔室10的入口相连通。
33.所述协同洗涤腔室内部设置有防溅结构,使碱洗液不串入酸洗液中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进而造成酸洗液的ph值增大;使水洗液不串入碱洗液中发生稀释作用,造成碱洗液的ph值减小;避免导致各洗涤液的消耗量增大。
34.所述生物降解腔室10内部设置有生物降解床层,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对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进行生物降解,生成无害化的二氧化碳和水,进而有效去除污水池废气中的污染物质。
35.所述生物降解腔室10上部设置有所述光催化腔室11,所述光催化腔室11内部设置有紫外光灯,利用紫外光照射锐晶型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所激发电子跃迁能量,催化氧化有机废气,对难降解的有机废气去除效果明显。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7.煤焦化行业污水池采用密封加盖的方式进行废气封闭收集,收集后的废气在引风机的抽吸下,通过废气入口管路13输送至装置本体中的酸洗腔中,废气自下向上流动与酸洗喷淋层2喷出的酸洗液充分接触去除氨气等碱性气体,废气通过酸洗除雾器3时,可以防止酸洗液的物料损失。
38.从酸洗腔中出来的废气进入碱洗腔中,废气自下向上流动与碱洗喷淋层5喷出的碱洗液充分接触去除硫化氢等酸性气体,废气通过碱洗喷雾器6时,可以防止碱洗液的物料损失。
39.从碱洗腔中出来的废气进入水洗腔中,废气自下向上流动与水洗喷淋层8喷出的水充分接触去除废气中的水溶性气体,废气通过水洗除雾器9时,可以防止水洗液的物料损失,并且可以维持生物降解床层的ph值,使生物床层内的微生物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40.废气从水洗腔出来后,继续自下向上流动进入生物降解床层中,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对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进行生物降解,生成无害化的二氧化碳和水,进而有效去除污水池废气中的污染物质。
41.废气经上述生物降解法处理后,继续自下向上流动进入光催化腔室11中,利用紫外光照射锐晶型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所激发电子跃迁能量,催化氧化有机废气,对难降解的有机废气去除效果明显。
42.经过光催化处理后的气体已经达到排放标准,直接通过排气筒12排入大气中。
4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