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1-11-29 19: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宫颈炎(cervicitis)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育龄妇女,为宫颈受损伤和病原体侵袭而致,包括子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子宫颈管黏膜炎症。临床上将宫颈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炎症为多。急性宫颈炎主要表现为宫颈红肿,颈管黏膜水肿,常伴急性阴道炎或急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有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和宫颈外翻等多种表现。
3.目前治疗宫颈炎的药物主要分为西药或中药。西药治疗主要是利用抗生素类和激素类,缺点是治疗不彻底和副作用大。中药治疗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按中医理论组方的中药复方制剂既可克服化学药的诸多不足,又可发挥化学药无法比拟的多方面的治疗作用(如祛腐生肌、利湿活血等),可广泛用于宫颈炎。现代病理学认为,人乳头状瘤病毒、疱疹病毒尤其是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之一,而中药对病毒的综合抑制作用要远远好于西药。因此,在治疗宫颈炎方面,开发疗效确切和剂型新颖的纯中药制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纵观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治疗宫颈炎的中药制剂,如康妇消炎栓和治糜灵泡腾片等,在治疗宫颈炎方面有一定疗效,但总体上品种单一,适应症较窄,剂型陈旧,有些药物因开发时间较早,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均比较落后,剂量偏大,使用不便,且药理基础不扎实,药效指标不完善,有的因基质质量不过关而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中药优势的发挥,削弱了中药在妇科市场上的竞争力。有鉴于此,非常有必要开发既能克服诸多西药之缺陷,又能弥补同类中药之不足的新一代妇科良药,以造福广大妇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此中药组合物具有对宫颈炎治疗效果好和治疗彻底的优点。
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获得此中药组合物。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赤芍2

10份、土茯苓3

7份、野菊花1

4份、扶桑根5

11份、黄连3

7份、车前子3

10份、杜仲1

3份、金刚藤3

9份、萹蓄5

11份、灯心草根3

6份、萆薢2

5份、昆布1

3份、海金沙1

4份、栀子3

7份和甘草3

7份。
8.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混合,加入水,浸泡,煎煮,分离获得一次滤液和一次滤渣;向一次滤渣中加入水,煎煮,分离获得二次滤液和二次滤渣;向二次滤渣中加入水,煎煮,分离获
得三次滤液和三次滤渣;将一次滤液、二次滤液和三次滤液混合,浓缩后,得到稠膏;将稠膏干燥后,获得中药组合物成品。
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0.在本发明的发明人看来,宫颈炎的产生在种以上是由于湿邪,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主要由于人体在经期淋雨涉水,湿气所扰,或是产后未得到好的修养,湿毒邪气侵蚀。内湿主要是由于脏腑气血失调,脾虚运化失职,使得水湿内停,下注任带,或肾阳亏损,气化失常,使得下注任带,再或是湿热下注,郁久化热,肝热脾湿,伤及任带。基于此,发明人针对以上病因,以扶桑根、金刚藤、萹蓄、栀子和昆布为君药,相为须用,起到清热化湿、泻火除烦和利水通淋之效,车前子、黄连、萆薢和海金沙为臣药,辅助君药起到清热利湿和渗湿通淋的效果;以赤芍、土茯苓、杜仲、甘草和灯芯草根为佐药,起到利水通淋、补肝肾、补脾益气和清热除湿的效果;通过野菊花为使药,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使得本发明的中药组合发挥出对宫颈炎极佳的治疗效果。并且此中药组合物的中药药性柔和,无刺激性,配伍得当,针对性强,治愈率高。
11.本发明通过将原料浸泡后,能够使得药材被水渗透,在后续的煎煮中,药性更易被挥发到水中,而将其进行三次煎煮,能够将药材中的有效物质充分利用,而在将滤液浓缩后,能够将药效成分浓缩,便于使用者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1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14.赤芍:味苦,性微寒。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效。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15.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之效。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16.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有清热解毒之效。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17.扶桑根:味涩,性平。有调经,利湿,解毒之效。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白带,白浊,痈疮肿毒,尿路感染,急性结膜炎。
18.黄连: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
19.车前子:味甘,性微寒。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之效。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20.杜仲:味甘,性温。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效。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21.金刚藤:味温,性微辛。有清热解毒,化湿消肿之效。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量
多,黄稠,经期腹痛,慢性盆腔炎。
22.萹蓄:味苦,性微寒。有利尿通淋,杀虫,止痒之效。用于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23.灯芯草根:味甘,性寒。有利水通淋,清心安神之效。治淋病,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悸不安。
24.萆薢:味苦,性平。有祛风,利湿之效。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25.昆布:味咸,性寒。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之效。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26.海金沙:味甘、咸,性寒。有清利湿热,通淋止痛之效。用于热淋,砂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27.栀子:味苦,性寒。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效。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28.甘草: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和烈性。
29.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赤芍2

10份、土茯苓3

7份、野菊花1

4份、扶桑根5

11份、黄连3

7份、车前子3

10份、杜仲1

3份、金刚藤3

9份、萹蓄5

11份、灯心草根3

6份、萆薢2

5份、昆布1

3份、海金沙1

4份、栀子3

7份和甘草3

7份。在本发明的发明人看来,宫颈炎的产生在种以上是由于湿邪,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主要由于人体在经期淋雨涉水,湿气所扰,或是产后未得到好的修养,湿毒邪气侵蚀。内湿主要是由于脏腑气血失调,脾虚运化失职,使得水湿内停,下注任带,或肾阳亏损,气化失常,使得下注任带,再或是湿热下注,郁久化热,肝热脾湿,伤及任带。基于此,发明人针对以上病因,以扶桑根、金刚藤、萹蓄、栀子和昆布为君药,相为须用,起到清热化湿、泻火除烦和利水通淋之效,车前子、黄连、萆薢和海金沙为臣药,辅助君药起到清热利湿和渗湿通淋的效果;以赤芍、土茯苓、杜仲、甘草和灯芯草根为佐药,起到利水通淋、补肝肾、补脾益气和清热除湿的效果;通过野菊花为使药,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使得本发明的中药组合发挥出对宫颈炎极佳的治疗效果。并且此中药组合物的中药药性柔和,无刺激性,配伍得当,针对性强,治愈率高。
3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赤芍4份、土茯苓5份、野菊花2份、扶桑根7份、黄连5份、车前子5份、杜仲2份、金刚藤4份、萹蓄7份、灯心草根4份、萆薢3份、昆布2份、海金沙2份、栀子4份和甘草4份。
3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赤芍6份、土茯苓5份、野菊花3份、扶桑根8份、黄连6份、车前子7份、杜仲2.5份、金刚藤7份、萹蓄9份、灯心草根5份、萆薢4、昆布2.5份、海金沙3份、栀子6份和甘草5份。
3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赤芍8份、土茯苓6份、野菊花3.5份、扶桑根9份、黄连6份、车前子9份、杜仲2.5份、金刚藤8份、萹蓄10份、灯心草根5份、萆薢5份、昆布2.5份、海金沙3份、栀子6份和甘草6份。
3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原
料后,将原料混合,加入水,浸泡,煎煮,分离获得一次滤液和一次滤渣;向一次滤渣中加入水,煎煮,分离获得二次滤液和二次滤渣;向二次滤渣中加入水,煎煮,分离获得三次滤液和三次滤渣;将一次滤液、二次滤液和三次滤液混合,浓缩后,得到稠膏;将稠膏干燥后,获得中药组合物成品。通过将原料浸泡后,能够使得药材被水渗透,在后续的煎煮中,药性更易被挥发到水中,而将其进行三次煎煮,能够将药材中的有效物质充分利用,而在将滤液浓缩后,能够将药效成分浓缩,便于使用者服用。
3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水与原料的重量比为(8

13):1;所述一次滤液具体是通过将原料用水浸泡30

50min,在125

135℃下煎煮120

150min,分离后获得。
3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水与一次滤渣的重量比为(4

8):1;所述二次滤液具体是向一次滤渣中加水后,在115

125℃下煎煮120

150min,分离后获得。
3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水与二次滤渣的重量比为(2

5):1;所述三次滤液具体是向二次滤渣加水后,在105

115℃下煎煮120

150min,分离后获得。
3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浓缩具体是将一次滤液、二次滤液和三次滤液混合后,在45

65℃、0.08

0.1mpa的条件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05

1.15获得。
3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包括颗粒剂、混悬剂、胶囊剂、散剂、片剂、乳剂和溶液剂中的任意一种。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9.实施例1
40.一种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原料:赤芍20g、土茯苓30g、野菊花10g、扶桑根50g、黄连30g、车前子30g、杜仲10g、金刚藤30g、萹蓄50g、灯心草根30g、萆薢20g、昆布10g、海金沙10g、栀子30g和甘草30g。
42.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混合,加入与原料重量比为8:1的水,浸泡30min,在125℃下煎煮120min,分离获得一次滤液和一次滤渣;
43.向一次滤渣中加入与一次滤渣重量比为4:1的水,在115℃下煎煮120min,分离获得二次滤液和二次滤渣;
44.向二次滤渣中加入与二次滤渣重量比为2:1的水,在105℃下煎煮120min,分离获得三次滤液和三次滤渣;
45.将一次滤液、二次滤液和三次滤液混合后,在45℃、0.08mpa的条件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05后,得到稠膏;
46.将稠膏干燥后,获得中药组合物成品。
47.实施例2
48.一种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9.原料:赤芍40g、土茯苓50g、野菊花20g、扶桑根70g、黄连50g、车前子50g、杜仲20g、金刚藤40g、萹蓄70g、灯心草根40g、萆薢30g、昆布20g、海金沙20g、栀子40g和甘草40g。
50.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混合,加入与原料重量比为9:1的水,浸泡40min,在130℃下煎煮130min,分离获得一次滤液和一次滤渣;
51.向一次滤渣中加入与一次滤渣重量比为5:1的水,在120℃下煎煮125min,分离获得二次滤液和二次滤渣;
52.向二次滤渣中加入与二次滤渣重量比为3:1的水,在110℃下煎煮130min,分离获
得三次滤液和三次滤渣;
53.将一次滤液、二次滤液和三次滤液混合后,在50℃、0.09mpa的条件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后,得到稠膏;
54.将稠膏干燥后,获得中药组合物成品。
55.实施例3
56.一种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7.原料:赤芍60g、土茯苓50g、野菊花30g、扶桑根80g、黄连60g、车前子70g、杜仲2.50g、金刚藤70g、萹蓄90g、灯心草根50g、萆薢4、昆布2.50g、海金沙30g、栀子60g和甘草50g。
58.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混合,加入与原料重量比为10:1的水,浸泡40min,在130℃下煎煮135min,分离获得一次滤液和一次滤渣;
59.向一次滤渣中加入与一次滤渣重量比为6:1的水,在120℃下煎煮135min,分离获得二次滤液和二次滤渣;
60.向二次滤渣中加入与二次滤渣重量比为3:1的水,在110℃下煎煮135min,分离获得三次滤液和三次滤渣;
61.将一次滤液、二次滤液和三次滤液混合后,在55℃、0.09mpa的条件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后,得到稠膏;
62.将稠膏干燥后,获得中药组合物成品。
63.实施例4
64.一种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5.原料:赤芍80g、土茯苓60g、野菊花3.50g、扶桑根90g、黄连60g、车前子90g、杜仲2.50g、金刚藤80g、萹蓄100g、灯心草根50g、萆薢50g、昆布2.50g、海金沙30g、栀子60g和甘草60g。
66.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混合,加入与原料重量比为11:1的水,浸泡45min,在130℃下煎煮140min,分离获得一次滤液和一次滤渣;
67.向一次滤渣中加入与一次滤渣重量比为7:1的水,在120℃下煎煮140min,分离获得二次滤液和二次滤渣;
68.向二次滤渣中加入与二次滤渣重量比为4:1的水,在110℃下煎煮140min,分离获得三次滤液和三次滤渣;
69.将一次滤液、二次滤液和三次滤液混合后,在60℃、0.09mpa的条件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后,得到稠膏;
70.将稠膏干燥后,获得中药组合物成品。
71.实施例5
72.一种治疗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3.原料:赤芍100g、土茯苓70g、野菊花40g、扶桑根110g、黄连70g、车前子100g、杜仲30g、金刚藤90g、萹蓄110g、灯心草根60g、萆薢50g、昆布30g、海金沙40g、栀子70g和甘草70g。
74.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混合,加入与原料重量比为13:1的水,浸泡50min,在135℃下煎煮150min,分离获得一次滤液和一次滤渣;
75.向一次滤渣中加入与一次滤渣重量比为8:1的水,在125℃下煎煮150min,分离获得二次滤液和二次滤渣;
76.向二次滤渣中加入与二次滤渣重量比为5:1的水,在115℃下煎煮150min,分离获得三次滤液和三次滤渣;
77.将一次滤液、二次滤液和三次滤液混合后,在65℃、0.1mpa的条件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5后,得到稠膏;
78.将稠膏干燥后,获得中药组合物成品。
79.实验例
80.针对实验组(本发明实施例1

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与妇炎康片(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对照组在临床上的应用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对比:
81.实验组具体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

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在实际诊断中进行效果观察,具体的试验患者共有68例,年龄在27

53岁,病程为1周

3个月,其中,13人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15人使用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18人使用实施例3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13人使用实施例4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9人使用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使用妇炎康片对照组的患者共有47例,年龄在23

55岁,病程为1周

3个月。
82.临床诊断:存在宫颈炎。
83.临床症状:白带增多,白带颜色异常,下腹疼痛,月经不调,存在异味。
84.实验组按照一日3次使用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每次4*0.45g,7天为一个疗程,最短为2个疗程,最长8个疗程。
85.对照组按照一日3次,每次6片(0.26g/片),15日为一个疗程,最短1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
86.治疗结果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痊愈为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临床症状好转,无效为临床症状无改善,具体如表1所示。
87.表1
[0088][0089][0090]
从表1中,可以看出,明显实施例3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最佳,而
综合来看实验组的治疗效果都是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这说明本发明制备的中药组合对宫颈炎的治疗效果佳。
[0091]
下面列举部分典型患者的临床病例:
[0092]
1、赵某,34岁,已婚,存在白带增多、白带颜色发灰、白带恶臭和下腹疼痛的症状,经过检查,确定为宫颈糜烂,选择使用实施例3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持续4个疗程后,症状消失,临床诊断痊愈。
[0093]
2、伍某,27岁,已婚,患者阴道壁潮红,宫颈阴道部分光滑,但是宫颈口被脓性分泌物堵塞,下腹阵痛,经过检查确定为宫颈内膜炎,选择使用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持续6个疗程后,症状消失,临床诊断痊愈。
[0094]
3、贺某,女,44岁,患者白带颜色发灰、存在恶臭,宫颈硬质,经过检查确定为宫颈肥大,选择使用实施例4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持续7个疗程后,症状消失,临床诊断痊愈。
[0095]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发明人看来,宫颈炎的产生在种以上是由于湿邪,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主要由于人体在经期淋雨涉水,湿气所扰,或是产后未得到好的修养,湿毒邪气侵蚀。内湿主要是由于脏腑气血失调,脾虚运化失职,使得水湿内停,下注任带,或肾阳亏损,气化失常,使得下注任带,再或是湿热下注,郁久化热,肝热脾湿,伤及任带。基于此,发明人针对以上病因,以扶桑根、金刚藤、萹蓄、栀子和昆布为君药,相为须用,起到清热化湿、泻火除烦和利水通淋之效,车前子、黄连、萆薢和海金沙为臣药,辅助君药起到清热利湿和渗湿通淋的效果;以赤芍、土茯苓、杜仲、甘草和灯芯草根为佐药,起到利水通淋、补肝肾、补脾益气和清热除湿的效果;通过野菊花为使药,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使得本发明的中药组合发挥出对宫颈炎极佳的治疗效果。并且此中药组合物的中药药性柔和,无刺激性,配伍得当,针对性强,治愈率高。
[0096]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