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快速定位工具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19: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速定位工具。


背景技术:

2.请参考图1至图2,目前,模板8广泛应用于房屋柱子的建筑施工当中,支设好模板8之后,才能在模板8内浇注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模板8得到柱子,支设模板8是浇筑混凝土之前的一个重要步骤。房屋建筑中的柱子一般为矩形柱体,在支设模板8之前,需要确定模板8的设置区域,即确定需要建造的柱子的矩形底面的边线位置和角点位置。
3.一般步骤都是根据各柱子之间的柱距并通过位置测量仪器和墨线弹出柱子的定位轴线,通过两条相互垂直定位轴线找到柱子的底面的中心点,再根据柱子的底面的边长和中心点及定位轴线的位置,并在卷尺多次测量下得到柱子的矩形底面9的边线及角点的位置,卷尺至少需要测量八次才能得到柱子的底面9的边线及角点的位置,且容易出现偏差,故需要一种根据柱子的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快速定位柱子的底面9的四条边线及四个角点的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快速定位工具,快速定位柱子的底面的四条边线及四个角点。
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定位工具,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直角尺、第一轴线定位尺、第二轴线定位尺、移动刻度尺、及用于对刻度尺特定位置读数的第一刻度尺读数器、第二刻度尺读数器、和第三刻度尺读数器;所述直角尺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刻度尺和第二刻度尺,所述第一刻度尺中部安装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且与所述第二刻度尺平行的所述第一轴线定位尺、远离所述第二刻度尺的一端安装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所述第一刻度尺读数器,所述第二刻度尺的中部安装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且与所述第一刻度尺平行的所述第二轴线定位尺、远离所述第一刻度尺的一端安装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所述第二刻度尺读数器;所述移动刻度尺与所述第一刻度尺读数器固定且与所述第二刻度尺同向延伸,所述移动刻度尺上安装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所述第三刻度尺读数器。
6.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刻度尺的刻度示数由靠近所述第二刻度尺的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二刻度尺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刻度尺的刻度示数由靠近所述第一刻度尺的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一刻度尺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移动刻度尺的刻度示数由靠近所述第一刻度尺的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一刻度尺的一端逐渐增大。
7.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线定位尺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刻度尺插入的第一滑动槽,使所述第一轴线定位尺可沿所述第一刻度尺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轴线定位尺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槽贯通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刻度尺锁紧的第一锁紧旋钮;所述第二轴线定位尺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二刻度尺插入
的第二滑动槽,使所述第二轴线定位尺可沿所述第二刻度尺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轴线定位尺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动槽贯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刻度尺锁紧的第二锁紧旋钮。
8.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刻度尺读数器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刻度尺插入的第三滑动槽,使所述第一刻度尺读数器可沿所述第一刻度尺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所述第一刻度尺读数器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动槽贯通的第一刻度尺读数口,使所述第一刻度尺的刻度示数外漏,所述第一刻度尺读数器上还形成有第一读数指针,所述第一读数指针位于所述第一刻度尺读数口上端且对准对应的刻度示数;所述第二刻度尺读数器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二刻度尺插入的第四滑动槽,使所述第二刻度尺读数器可沿所述第二刻度尺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刻度尺读数器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第四滑动槽贯通的第二刻度尺读数口,使所述第二刻度尺的刻度示数外漏,所述第二刻度尺读数器上还形成有第二读数指针,所述第二读数指针位于所述第二刻度尺读数口上端且对准对应的刻度示数;所述第三刻度尺读数器开设有配合所述移动刻度尺插入的第五滑动槽,使所述第三刻度尺读数器可沿所述第三刻度尺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刻度尺读数器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五滑动槽贯通的第三刻度尺读数口,使所述移动刻度尺的刻度示数外漏,所述第三刻度尺读数器上还形成有第三读数指针,所述第三读数指针位于所述第三刻度尺读数口上端且对准对应的刻度示数;所述移动刻度尺位于所述第一刻度尺读数口下端,所述移动刻度尺的内侧边对准所述第一读数指针。
9.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刻度尺读数器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动槽贯通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刻度尺锁紧的第三锁紧旋钮;所述第二刻度尺读数器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四滑动槽贯通的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刻度尺锁紧的第四锁紧旋钮;所述第三刻度尺读数器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五滑动槽贯通的第五螺纹孔,所述第五螺纹孔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移动刻度尺锁紧的第五锁紧旋钮。
10.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锁紧旋钮、第二锁紧旋钮、第三锁紧旋钮、第四锁紧旋钮、及第五锁紧旋钮的底部分别形成有防磨层。
11.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快速定位工具,第一轴线定位尺安装在第一刻度尺中部,第一轴线定位尺可沿第一刻度尺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轴线定位尺安装在第二刻度尺中部,第二轴线定位尺可沿第二刻度尺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刻度尺读数器安装在第一刻度尺远离第二刻度尺的一端,第一刻度尺读数器可沿第一刻度尺的长度方向移动,移动刻度尺与第一刻度尺读数器固定且与第二刻度尺同向延伸,根据柱子的边长、中心点及两个相互垂直的定位轴线,通过移动第一轴线定位尺、第二轴线定位尺、第一刻度尺读数器、及移动刻度尺,并使第一轴线定位尺和第二轴线定位尺分别对准对应的定位轴线,快速找到柱子的底面的三条边线及两个角点;第二刻度尺读数器安装在第二刻度尺上远离第一刻度尺的一端,第二刻度尺读数器可沿第二刻度尺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三刻度尺读数器安装在移动刻度尺上且可沿移动刻度尺的长度方向移动,根据柱子的边长,移动第二刻度尺读数器和第三刻度尺读数器,快速找到柱子的底面的另外一条边线及另外两个角点;快速定位柱子的底面的四条边线及四个角点。
附图说明
12.图1为现有技术中通过定位轴线定位柱子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现有技术中通过定位轴线定位模板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快速定位工具的俯视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快速定位工具的使用状态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4中局部a放大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5中b

b剖视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的柱子的底面的定位划线图;
19.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轴线定位尺的俯视图;
20.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轴线定位尺的正视图;
21.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刻度尺读数器的侧视图;
22.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轴线定位尺的俯视图;
23.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1中c

c剖视图;
24.其中:1

直角尺(101

第一刻度尺、102

第二刻度尺(102a

第二刻度尺的内侧边)、1a

第一刻度尺与第二刻度尺的内交点)、2

第一轴线定位尺、3

第二轴线定位尺(301

第二滑动槽、302

第二螺纹孔、303

第二锁紧旋钮)、4

移动刻度尺(4a

第一刻度尺与移动刻度尺的内交点、4b

移动刻度尺的内侧边)、5

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01

第三滑动槽、502

第一刻度尺读数口、503

第一读数指针、504

第三螺纹孔、505

第三锁紧旋钮)、6

第二刻度尺读数器、7

第三刻度尺读数器、8

模板、9

定位柱子的底面(901

第一边线、902

第二边线、903

第三边线、904

第四边线、905

第一定位轴线、906

第二定位轴线、9a

第一角点、9b

第二角点、9c

第三角点、9d

第四角点、9e

中心点)、x

刻度尺刻度逐渐增大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请参考图3至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快速定位工具,两条相互垂直的定位轴线为第一定位轴线905和第二定位轴线906,通过柱子的长为l1和柱子的宽为l2计算出第一角点9a到第一定位轴线905的距离为0.5l1、第一角点9a到第二定位轴线906的距离为0.5l2。定位工具包括直角尺1、第一轴线定位尺2、第二轴线定位尺3、移动刻度尺4、及用于对刻度尺特定位置读数的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第二刻度尺读数器6、和第三刻度尺读数器7;直角尺1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刻度尺101和第二刻度尺102,第一刻度尺101中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且与第二刻度尺102平行的第一轴线定位尺2、远离第二刻度尺102的一端安装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第二刻度尺102的中部安装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且与第一刻度尺101平行的第二轴线定位尺3、远离第一刻度尺101的一端安装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刻度尺读数器6,第二刻度尺读数器6与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的结构相同;移动刻度尺4与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固定且与第二刻度尺102同向延伸,移动刻度尺4上安装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三刻度尺读数器7,第三刻度尺读数器7与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的结构相同;根据柱子底面9的长l1、柱子的宽l2、中心点9e、第一定位轴线905、及第二定位轴线906,通过移动第一轴线定位尺2、第二轴线定位尺3、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及移动刻度尺4,并使第一轴线定位尺2对准第一定位轴线905、第二轴线定位尺3对准
第二定位轴线906,快速找到柱子的矩形底面9的三条边线及两个角点;根据柱子的长l1和柱子的宽l2,移动第二刻度尺读数器6和第三刻度尺读数器7,快速找到柱子的底面9的另外一条边线及另外两个角点;快速定位柱子的底面9的四条边线及四个角点。
27.优选地,第一刻度尺101的刻度示数由靠近第二刻度尺102的一端朝远离第二刻度尺102的一端逐渐增大;第二刻度尺102的刻度示数由靠近第一刻度尺101的一端朝远离第一刻度尺101的一端逐渐增大;移动刻度尺4的刻度示数由靠近第一刻度尺101的一端朝远离第一刻度尺101的一端逐渐增大;方便观察第一轴线定位尺2、第二轴线定位尺3、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第二刻度尺读数器6、及第三刻度尺读数器7所在位置。
28.优选地,第一轴线定位尺2开设有配合第一刻度尺101插入的第一滑动槽,使第一轴线定位尺2可沿第一刻度尺10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轴线定位尺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滑动槽贯通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刻度尺101锁紧的第一锁紧旋钮,第一轴线定位尺2移动时,旋松第一锁紧旋钮,第一轴线定位尺2移动好后,旋紧第一锁紧旋钮;第二轴线定位尺3开设有配合第二刻度尺102插入的第二滑动槽301,使第二轴线定位尺3可沿第二刻度尺102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轴线定位尺3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滑动槽301贯通的第二螺纹孔302,第二螺纹孔302内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刻度尺102锁紧的第二锁紧旋钮303,第二轴线定位尺3移动时,旋松第二锁紧旋钮303,第二轴线定位尺3移动好后,旋紧第二锁紧旋钮303。
29.优选地,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开设有配合第一刻度尺101插入的第三滑动槽501,使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可沿第一刻度尺10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的内侧开设有与第三滑动槽501贯通的第一刻度尺读数口502,使第一刻度尺101的刻度示数外漏,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上还形成有第一读数指针503,第一读数指针503位于第一刻度尺读数口502上端且对准对应的刻度示数;第二刻度尺读数器6开设有配合第二刻度尺102插入的第四滑动槽,使第二刻度尺读数器6可沿第二刻度尺102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刻度尺读数器6的内侧开设有与第四滑动槽贯通的第二刻度尺读数口,使第二刻度尺102的刻度示数外漏,第二刻度尺读数器6上还形成有第二读数指针,第二读数指针位于第二刻度尺读数口上端且对准对应的刻度示数,通过第二读数指针找第四角点9d;第三刻度尺读数器7开设有配合移动刻度尺4插入的第五滑动槽,使第三刻度尺读数器7可沿第三刻度尺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三刻度尺读数器7的内侧开设有与第五滑动槽贯通的第三刻度尺读数口,使移动刻度尺4的刻度示数外漏,第三刻度尺读数器7上还形成有第三读数指针,第三读数指针位于第三刻度尺读数口上端且对准对应的刻度示数,通过第三读数指针找第三角点9c;移动刻度尺4位于第一刻度尺读数口502下端,移动刻度尺的内侧边4b对准第一读数指针503,直观得出移动刻度尺4与第二刻度尺102之间的距离,并找到第二角点9b。
30.优选地,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三滑动槽501贯通的第三螺纹孔504,第三螺纹孔504内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刻度尺101锁紧的第三锁紧旋钮505,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移动时,旋松第三锁紧旋钮505,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移动好后,旋紧第三锁紧旋钮505;第二刻度尺读数器6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四滑动槽贯通的第四螺纹孔,第四螺纹孔内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刻度尺102锁紧的第四锁紧旋钮,第二刻度尺读数器6移动时,旋松第四锁紧旋钮,第二刻度尺读数器6移动好后,旋紧第四锁紧旋钮;第三刻度尺读数器7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五滑动槽贯通的第五螺纹孔,第五螺纹孔内设置有用于与移动刻度尺4锁紧的
第五锁紧旋钮,第三刻度尺读数器7移动时,旋松第五锁紧旋钮,第三刻度尺读数器7移动好后,旋紧第五锁紧旋钮。
31.优选地,第一锁紧旋钮、第二锁紧旋钮303、第三锁紧旋钮505、第四锁紧旋钮、及第五锁紧旋钮的底部分别形成有防磨层,避免第一刻度尺101上的刻度示数、第二刻度尺102上的刻度示数、及移动刻度尺4上的刻度示数被划花。
32.请参考图3至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快速定位工具,移动第一轴线定位尺2,使第一轴线定位尺2靠近第二刻度尺102的一侧边对准第一刻度尺101的刻度示数为0.5l1的位置,移动第二轴线定位尺3,使第二轴线定位尺3靠近第一刻度尺101的一侧边对准第二刻度尺102的刻度示数为0.5l2的位置,移动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使第一刻度尺读数器5的第一读数指针503对准第一刻度尺101的刻度示数为l1的位置,移动第二刻度尺读数器6,使第二刻度尺读数器6的第二读数指针对准第一刻度尺101的刻度示数为l2的位置,移动第三刻度尺读数器7,使第三刻度尺读数器7的第三读数指针对准移动刻度尺4的刻度示数为l2的位置,故第一刻度尺与第二刻度尺的内交点1a为第一角点9a,第一刻度尺与移动刻度尺的内交点4a为第二角点9b,第三读数指针对准的移动刻度尺的内侧边4b上的点为第三角点9c,第二读数指针对准的第二刻度尺的内侧边102a上的点为第四角点9d,连接第一角点9a与第二角点9b的线为第一边线901,连接第二角点9b与第三角点9c的线为第二边线902,连接第三角点9c与第四角点9d的线为第三边线903,连接第四角点9d与第一角点9a的线为第四边线904。
3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