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冶金石灰生产用高效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13: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冶金石灰生产用高效回转窑。


背景技术:

2.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属于建材设备类。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其中石灰窑(即活性石灰窑)用于焙烧钢铁厂、铁合金厂用的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石,目前,传统的回转窑在使用过程中保温效果较差,热量容易流失,且减震效果差,不易移动,还不便于进行升降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冶金石灰生产用高效回转窑。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冶金石灰生产用高效回转窑,包括回转窑主体、保温层、托板、减震垫、弹簧、气压杆、隔板、支承座、气缸、气泵、气管、底板、滚筒和钢珠,所述回转窑主体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层,且回转窑主体的下方安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内表面安装有减震垫,且托板的下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连接有气压杆,且气压杆的下端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右两端上方均固定有支承座,且隔板的下方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外壁固定有气泵,且气泵的下端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缸的下端安装有底板,且底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内部安装有钢珠。
5.所述保温层与回转窑主体之间构成全包围结构,且保温层的材质为石棉板。
6.所述托板和减震垫的结构均为弧形结构,且减震垫与保温层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7.所述气压杆贯穿于弹簧的内部,且气压杆通过弹簧托板之间构成弹性结构。
8.所述气缸与隔板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气缸通过气管与气泵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9.所述滚筒与钢珠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钢珠与滚筒之间为活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设置保温层对回转窑主体进行包裹,以便于提高回转窑主体外壳的保温能力,进而减少热量损失,有利于提高焙烧的效率,设置减震垫接触保温层,以便于利用减震垫自身的弹性作用对工作中的回转窑主体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并且减少托板对回转窑主体表面的剐蹭,设置回转窑主体可以利用弹簧的弹性作用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使得回转窑主体在工作时更加稳定,设置回转窑主体可以利用气缸的气动伸缩作用进行升降调节,以便于使得回转窑主体适合于不同的使用场景,适用性更强,设置钢珠可以带动整个回转窑移动,使得回转窑的位置移动更加便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板与回转窑主体安装右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缸与气泵安装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回转窑主体;2、保温层;3、托板;4、减震垫;5、弹簧;6、气压杆;7、隔板;8、支承座;9、气缸;10、气泵;11、气管;12、底板;13、滚筒;14、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

3,一种冶金石灰生产用高效回转窑,包括回转窑主体1、保温层2、托板3、减震垫4、弹簧5、气压杆6、隔板7、支承座8、气缸9、气泵10、气管11、底板12、滚筒13和钢珠14,回转窑主体1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层2,且回转窑主体1的下方安置有托板3,托板3的内表面安装有减震垫4,且托板3的下端连接有弹簧5,弹簧5的下端连接有气压杆6,且气压杆6的下端固定有隔板7,隔板7的左右两端上方均固定有支承座8,且隔板7的下方安装有气缸9,气缸9的外壁固定有气泵10,且气泵10的下端连接有气管11,气缸9的下端安装有底板12,且底板12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滚筒13,滚筒13的内部安装有钢珠14。
17.本实用新型中,保温层2与回转窑主体1之间构成全包围结构,且保温层2的材质为石棉板,设置保温层2对回转窑主体1进行包裹,以便于提高回转窑主体1外壳的保温能力,进而减少热量损失,有利于提高焙烧的效率。
18.托板3和减震垫4的结构均为弧形结构,且减震垫4与保温层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设置减震垫4接触保温层2,以便于利用减震垫4自身的弹性作用对工作中的回转窑主体1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并且减少托板3对回转窑主体1表面的剐蹭。
19.气压杆6贯穿于弹簧5的内部,且气压杆6通过弹簧5托板3之间构成弹性结构,设置回转窑主体1可以利用弹簧5的弹性作用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使得回转窑主体1在工作时更加稳定。
20.气缸9与隔板7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气缸9通过气管11与气泵10之间构成连通结构,设置回转窑主体1可以利用气缸9的气动伸缩作用进行升降调节,以便于使得回转窑主体1适合于不同的使用场景,适用性更强。
21.滚筒13与钢珠14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钢珠14与滚筒13之间为活动连接,设置钢珠14可以带动整个回转窑移动,使得回转窑的位置移动更加便捷,省时省力。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推动底板12,使得钢珠14在滚筒13内部转动,带动整个回转窑在地面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以后,启动气泵10,气泵10通过气管11向气缸9内部输送气体,使得气缸9内部压强增大,气缸9升高,带动隔板7和回转窑主体1升高,回转窑主体1升高到合适位置以后,关闭气泵10,支承座8对回转窑主体1进行支撑,回转窑主体1在使用时,保温层2对其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散出,同时回转窑主体1发生振动,震动压力传递给减震垫4,减震垫4进行一定的吸收减弱,当压力推动托板3向下移动,托板3会压缩弹簧5和气压杆6缩短,同时弹簧5和气压杆6产生一个反向作用力,抵消部分压力,进一步对回转窑主体1的震动进行减震,保证回转窑主体1的工作稳定。
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冶金石灰生产用高效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窑主体(1)、保温层(2)、托板(3)、减震垫(4)、弹簧(5)、气压杆(6)、隔板(7)、支承座(8)、气缸(9)、气泵(10)、气管(11)、底板(12)、滚筒(13)和钢珠(14),所述回转窑主体(1)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层(2),且回转窑主体(1)的下方安置有托板(3),所述托板(3)的内表面安装有减震垫(4),且托板(3)的下端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下端连接有气压杆(6),且气压杆(6)的下端固定有隔板(7),所述隔板(7)的左右两端上方均固定有支承座(8),且隔板(7)的下方安装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外壁固定有气泵(10),且气泵(10)的下端连接有气管(11),所述气缸(9)的下端安装有底板(12),且底板(12)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滚筒(13),所述滚筒(13)的内部安装有钢珠(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石灰生产用高效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与回转窑主体(1)之间构成全包围结构,且保温层(2)的材质为石棉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石灰生产用高效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和减震垫(4)的结构均为弧形结构,且减震垫(4)与保温层(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石灰生产用高效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杆(6)贯穿于弹簧(5)的内部,且气压杆(6)通过弹簧(5)托板(3)之间构成弹性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石灰生产用高效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9)与隔板(7)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气缸(9)通过气管(11)与气泵(10)之间构成连通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石灰生产用高效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3)与钢珠(14)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钢珠(14)与滚筒(13)之间为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冶金石灰生产用高效回转窑,包括回转窑主体、保温层、托板、减震垫、弹簧、气压杆、隔板、支承座、气缸、气泵、气管、底板、滚筒和钢珠,所述回转窑主体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层,且回转窑主体的下方安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内表面安装有减震垫,且托板的下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连接有气压杆,且气压杆的下端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右两端上方均固定有支承座,且隔板的下方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外壁固定有气泵,且气泵的下端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缸的下端安装有底板,且底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内部安装有钢珠。本装置设置保温层提高回转窑的保温能力,减少热量损失,有利于提高焙烧的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析 徐国东 方振 谭朝贵 孟圣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博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1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