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油箱排气阀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11: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阀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箱排气阀。


背景技术:

2.油箱排气阀安装在油箱总成的顶部,传统的油箱排气阀技术中,车辆正常行驶时,排气阀始终打开以排出燃油蒸汽,但是,车辆发生倾倒或翻车时,排气阀自动关闭。国六技术中的排气阀:正常情况下,允许燃油蒸汽从油箱流向碳罐中,防止油箱内产生过高正压力;在工作及加油中,若油箱内压力足够高,头阀打开,允许更多的燃油蒸汽从油箱流向碳罐中;在碳罐脱附时,允许新鲜空气经碳罐补充到油箱中,防止油箱内产生过高负压;特殊情误下,遭遇翻车或大角度倾斜时,排气阀被封闭,防止燃油泄漏。
3.目前市场上的油箱排气阀密封结构通过两个平面密封,且排气口设计较大,这就导致阀的开启压力点较低。另外密封结构是通过两个平面密封的,这就对浮子和阀体的平面度,表面光洁度及两个平面安装后的平行度要求非常高才能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然而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无法满足良好的平面度,表面光洁度及两个平面安装后的平行度。因此该结构的密封性较差,安全系数较低。同时生产的不良率增加,产品的报废率提高了,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箱排气阀,以解决现有油箱排气阀开启压力点较低导致在高压力下无法重新开启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6.本发明的一种油箱排气阀,包括阀体、阀芯部、活动密封部;
7.所述阀体内设有一阀芯容置腔;所述阀体上设有连通所述阀芯容置腔与所述阀体外部空间的流入通道;所述阀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阀芯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排出口;
8.所述阀芯部滑动连接于所述阀芯容置腔内;
9.所述活动密封部活动连接于所述阀芯部,且位于所述阀芯部与所述第一排出口之间;所述活动密封部朝向所述第一排出口的面为第一侧面,所述活动密封部朝向所述阀芯部的面为第二侧面;
10.所述活动密封部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排出口,所述第二排出口与所述第一排出口相对应,且所述第二排出口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排出口;
11.其中,所述第一侧面用于配合所述阀芯容置腔的顶面关闭所述第一排出口,且所述第一排出口关闭时,所述第一排出口与所述第二排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侧面用于配合所述阀芯部的上端关闭所述第二排出口。
12.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所述活动密封部包括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
13.所述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阀芯容置腔的顶面,并与所述第一排出口对应,用于配合所述活动密封部关闭所述第一排出口;
14.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二侧面或所述阀芯部的顶面,并与所述第二排出口对应,用于配合所述活动密封部关闭所述第二排出口。
15.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所述阀芯部的顶面上设有若干凸块,所述凸块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密封件的高度,且所述凸块围绕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
16.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所述活动密封部包括活动连接件和柔性密封件;
17.所述活动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阀芯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柔性密封件相连接;
18.所述柔性密封件上开设有所述第二排出口。
19.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所述活动连接件与所述柔性密封件采用二次包塑工艺加工而成。
20.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所述阀芯部上设有一连接轴;所述活动连接件的第一端设有套设于所述连接轴的连接凹槽,且所述连接凹槽的开口处的尺寸小于所述连接轴的直径。
21.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所述流入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设于所述阀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通道设于所述阀体的侧壁。
22.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所述阀体的底面上开有一凹陷腔,所述第一通道开设于所述凹陷腔的底面上。
23.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所述阀芯部包括浮子和弹性件;所述浮子与所述阀芯容置腔的内侧面筋槽配合并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浮子和所述阀芯容置腔相连。
24.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还包括保压部,所述保压部设于所述阀体的上端,且所述保压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排出口连通。
25.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所述保压部包括保压壳和保压盖;所述保压壳内设有一保压腔,所述保压壳上还设有与所述保压腔连通的流入孔和排出孔;所述保压壳设于所述阀体的上端,且所述流入孔与所述第一排出口连通;所述保压盖滑动连接于所述保压腔,用于开关所述流入孔。
26.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还包括壳体和法兰;
27.所述法兰盖合于所述壳体并配合形成一阀体容置腔;所述阀体容置于所述阀体容置腔内并与所述法兰和/或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所述阀体的顶面与所述法兰配合形成一流体排出腔室,用于导向所述第一排出口排出的流体;
28.其中,所述壳体上开有连通所述阀体容置腔的连通通道。
29.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30.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在阀体上开设第一排出口,在阀体内滑动设置阀芯部;并在阀芯部上设置活动密封部,活动密封部上设置与第一排出口相对应的第二排出口。在车辆发生大角度倾斜或翻车导致阀需要关闭时,油液进入阀芯容置腔,使得阀芯部上升,带动活动密封部的第一侧面上升并贴合于阀芯容置腔的顶面,实现第一排出口的关闭,此时第一排出口与第二排出口连通;同时阀芯部的顶面也贴合于活动密封部的第二侧面,实现第二排出口的关闭,从而完成整个阀的关闭。而燃油箱内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憋一定的压力,这
时就需要阀可以及时开启,卸掉燃油箱内的压力。当阀需要重新打开时,由于第二排出口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一排出口的流通面积,故使得在压力较高的情况下第二排出口更容易开启;阀芯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使得阀芯部的顶面与活动密封件的第二侧面撕开,第二排出口开启,释放燃油箱内的压力;当压力进一步降低后,阀芯进一步下沉,带动活动密封部的第一侧面与阀芯容置腔的顶面撕开,从而完成整个阀的开启。因此,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油箱排气阀开启压力点较低导致在高压力下无法重新开启的问题。
31.2、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在活动密封部的第一侧面与阀芯容置腔的顶面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在活动密封部的第二侧面与阀芯部的顶面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由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分别对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进行密封,相比现有的平面之间的密封,可进一步提高两个排出口的密封效果。
32.3、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在阀芯部的顶面上设置若干高度小于第二密封件的凸块,能够尽可能减小在关闭第二排出口时对第二密封件以及活动密封部的冲击,使得阀的寿命尽量延长。
33.4、本发明一实施例将活动密封部设置为活动连接件和柔性密封件,活动连接件用于与阀芯部连接,柔性密封件则用于配合阀芯容置腔的顶面和阀芯部的顶面关闭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柔性材料的设置使得在挤压后配合的更紧密,对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的密封更为可靠。
34.5、本发明一实施例将活动连接件与阀芯部之间的活动连接设置为连接凹槽和连接轴的连接,并将连接凹槽的开口设置的较小,使得连接轴无法脱离,同时将连接凹槽在开口内部的尺寸设置的较大使得活动连接件可相对于阀芯部实现一定程度的上下移动,以便于第二排出口和第一排出口的打开。
35.6、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在阀体的底面设置一凹陷腔,并在凹陷腔设置用于使油液流入阀芯容置腔的第一通道,凹陷腔可形成空气腔减小油液的冲击,同时,可使得油液流入阀芯容置腔的高度较高,进而提高本实施例的油箱排气阀的关闭高度。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的示意图;
37.图2为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的另一示意图;
38.图3为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的活动密封部的示意图;
39.图4为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的排气功能的示意图;
40.图5为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的排气保压功能的示意图;
41.图6为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的阀体关闭的示意图;
42.图7为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的阀体关闭时活动密封部的示意图;
43.图8为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的第二排出口开启的示意图;
44.图9为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的第二排出口开启的另一示意图;
45.图10为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的再开启的转轴一侧先打开的示意图;
46.图11为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的再开启的完全打开的示意图;
47.图12为本发明的油箱排气阀的开启实验压力曲线图。
48.附图标记说明:1:阀体;101:凹陷腔;2:阀芯部;201:浮子;202:弹性件;203:连接
轴;204:凸块;3:活动密封部;301:活动连接件;302:柔性密封件;303:连接凹槽;4:保压部;401:保压壳;402:保压盖;5:壳体;6:法兰;7:第一排出口;8:第二排出口;9:第一通道;10:第二通道;11:密封圈;12:第一密封件;13: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4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油箱排气阀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50.实施例一
51.本实施例为一种gvv阀,应用于燃油箱,燃油箱内的流体为燃油箱内的油液和气体。
52.参看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油箱排气阀,包括阀体1、阀芯部2、活动密封部3。
53.阀体1内设有一阀芯容置腔,阀芯部2滑动连接于阀芯容置腔内。阀体 1上设有连通阀芯容置腔与阀体1外部空间的流入通道。阀体1的上端设有与阀芯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排出口7。
54.活动密封部3活动连接于阀芯部2,且位于阀芯部2与第一排出口7之间。活动密封部3朝向第一排出口7的面为第一侧面,活动密封部3朝向阀芯部2的面为第二侧面。活动密封部3上设有连通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第二排出口8,第二排出口8与第一排出口7相对应,且第二排出口8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一排出口7。
55.其中,第一侧面用于配合阀芯容置腔的顶面关闭第一排出口7,且第一排出口7关闭时,第一排出口7与第二排出口8连通。第二侧面用于配合阀芯部2的上端关闭第二排出口8。
56.本实施例通过在阀体1上开设第一排出口7,在阀体1内滑动设置阀芯部2;并在阀芯部2上设置活动密封部3,活动密封部3上设置与第一排出口 7相对应的第二排出口8。在车辆发生大角度倾斜或翻车导致阀需要关闭时,油液进入阀芯容置腔,使得阀芯部2上升,带动活动密封部3的第一侧面上升并贴合于阀芯容置腔的顶面,实现第一排出口7的关闭,此时第一排出口7与第二排出口8连通;同时阀芯部2的顶面也贴合于活动密封部3的第二侧面,实现第二排出口8的关闭,从而完成整个阀的关闭。而燃油箱内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憋一定的压力,这时就需要阀可以及时开启,卸掉燃油箱内的压力。当阀需要重新打开时,由于第二排出口8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一排出口7的流通面积,故使得在压力较高的情况下第二排出口8更容易开启;阀芯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使得阀芯部2的顶面与活动密封件的第二侧面撕开,第二排出口8开启,释放燃油箱内的压力;当压力进一步降低后,阀芯进一步下沉,带动活动密封部3的第一侧面与阀芯容置腔的顶面撕开,从而完成整个阀的开启。因此,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油箱排气阀开启压力点较低导致在高压力下无法重新开启的问题。
57.下面对本实施例的油箱排气阀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58.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密封部3包括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2和第二密封件 13。
59.第一密封件12设于第一侧面或阀芯容置腔的顶面,并与第一排出口7 对应,用于配合活动密封部3关闭第一排出口7。第二密封件13设于第二侧面或阀芯部2的顶面,并与第二排出口8对应,用于配合活动密封部3关闭第二排出口8。通过在活动密封部3的第一侧面与阀芯容置腔的顶面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12,在活动密封部3的第二侧面与阀芯部2的顶面
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13,由第一密封件12和第二密封件13分别对第一排出口7和第二排出口8进行密封,相比现有的平面之间的密封,可进一步提高两个排出口的密封效果。
60.进一步地,可阀芯部2的顶面上设有若干凸块204,凸块204的高度小于第二密封件13的高度,且凸块204围绕第二密封件13设置,能够尽可能减小在关闭第二排出口8时对第二密封件13以及活动密封部3的冲击,使得阀的寿命尽量延长。
61.参看图3,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密封部3包括活动连接件301和柔性密封件302。其中,活动连接件301的第一端与阀芯部2活动连接,活动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柔性密封件302相连接。柔性密封件302上开设有上述的第二排出口8,柔性密封件302则用于配合阀芯容置腔的顶面和阀芯部2的顶面关闭第一排出口7和第二排出口8,柔性材料的设置使得在挤压后配合的更紧密,对第一排出口7和第二排出口8的密封更为可靠。
62.进一步地,活动连接件301与柔性密封件302的加工工艺可采用二次包塑工艺进行加工,二次包塑的工艺保证了活动连接件301与柔性密封件302 之间的密封性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加工工艺,仅需可完成加工得到所需的产品即可。
63.进一步地,关于活动连接件301与阀芯部2的连接方式,可在阀芯部2 上设置一连接轴203,并在活动连接件301的第一端设置用于套设连接的连接凹槽303,连接轴203可在连接凹槽303内自由的转动和上下移动,且连接凹槽303的开口处的尺寸小于连接轴203的直径。通过将活动连接件301 与阀芯部2之间的活动连接设置为连接凹槽303和连接轴203的连接,并将连接凹槽303的开口设置的较小,使得连接轴203无法脱离,同时将连接凹槽303在开口内部的尺寸设置的较大使得活动连接件301可相对于阀芯部2 实现一定程度的上下移动,以便于第二排出口8和第一排出口7的打开。
64.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流入通道包括第一通道9和第二通道10。第一通道9设于阀体1的底部。第二通道10设于阀体1的侧壁。两个通道用于在燃油箱内油液不同的容量以及状态下使得油液和气体可通入阀芯容置腔内。
65.进一步地,可在阀体1的底面上开有一凹陷腔101,第一通道9开设于凹陷腔101的底面上。即相对于阀芯容置腔内部来说是在底面上设置了一个凸块204,将第一通道9开设在该凸块204上,凹陷腔101可形成空气腔减小油液的冲击,同时,可使得油液流入阀芯容置腔的高度较高,进而提高本实施例的油箱排气阀的关闭高度。
66.在本实施例中,阀芯部2包括浮子201和弹性件202。浮子201与阀芯容置腔的内侧面筋槽配合并滑动连接,具体可在阀芯容置腔内的内侧面上设置若干竖直的导向筋,并在浮子201上设置对应的导向槽,从而使得浮子201 可实现在阀芯容置腔内的上下滑动。连接轴203则可安装在浮子201上端的一侧,具体可在浮子201上端的一侧设置一缺口,并在该缺口内设置两个立柱并将连接轴203设置在这两个立柱上,从而使得连接轴203的高度不高于浮子201的上端面。
67.弹性件202的两端分别与浮子201和阀芯容置腔相连。其中,弹性件202 具体可为弹簧,可在浮子201的底面上开设一凹槽,该凹槽与上述的凸块204 相对应且尺寸大于该凸块204,弹簧则可一端套设在该凸块204上与阀芯容置腔的底面相连,另一端伸入于浮子201底面上的凹槽内与浮子201相连。
68.在本实施例中,油箱排气阀还可包括保压部4,保压部4设于阀体1的上端,且保压部4的输入端与第一排出口7连通。
69.具体地,保压部4包括保压壳401和保压盖402。保压壳401内设有一保压腔,保压壳401上还设有与保压腔连通的流入孔和排出孔。保压壳401 设于阀体1的上端,且流入孔与第一排出口7连通。保压盖402滑动连接于保压腔,用于开关流入孔。即保压盖402通过自身重力压在保压腔的流入孔处,以关闭该流入孔,在阀芯容置腔内的气体压力达到可抵消保压盖402的重力后,即可推动保压盖402升起,使得气体可通过流入孔进入保压腔并通过排出孔排出。
70.进一步地,保压壳401可设置为位于阀体1顶面上的环形凸起和盖板,该环形凸起围绕第一排出口7设置,盖板则盖合于环形凸起的上端,从而形成上述的保压腔,并在环形凸起的上端或者盖板上开设若干通孔,通孔即为上述的排出孔,使得气体可排出。
71.在本实施例中,油箱排气阀还可包括壳体5和法兰6。其中,法兰6盖合于壳体5并配合形成一阀体1容置腔。阀体1容置于阀体1容置腔内并与法兰6和/或壳体5密封连接,阀体1的顶面与法兰6配合形成一流体排出腔室,用于导向保压部4处排出的流体至外部管路进行处理。壳体5上开有连通阀体1容置腔的连通通道。
72.以一种具体连接方式为例,法兰6与壳体5卡扣配合形成阀体1容置腔;阀体1设于阀体1容置腔内并与法兰6卡扣配合,法兰6与阀体1的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或其他固定连接方式,必要时需进一步采用密封圈113进行密封。而连通通道则可为分别开设在壳体5底面和壳体5侧面上的连通通道,其中壳体5侧面的连通通道可开设在壳体5与法兰6的连接处。
73.下面对本实施例的油箱排气阀在不同情况下的保压排气功能的进行说明:
74.一、当燃油箱内部燃油未满的状态(燃油箱内部的燃油没有过多的淹没阀芯),此时阀芯部2的浮子201处于掉落状态,与浮子201配合的活动密封部3与阀体1上的第一排出口7没有形成密封,同时保压部4的保压盖402 也未被吹起。此时燃油箱内部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排出口7排出。气流走向如图4所示。
75.二、当燃油箱满油或者在一些车辆在一定倾角的情况下,内部的浮子 201 活动密封部3的重力

弹簧的弹力后,整体的差值较大,还有较大的向下的重力,因此浮子201与活动密封部3组成的整体并没有升起,所以阀体1 的第一排气口还是打开的状态,但由于在阀体1的第一排气口上方设置有保压部4,所以此时油箱排气阀整体还是处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状态下,此时,由于燃油箱内部的燃油会不断挥发或者受温度升高的影响,燃油箱内部的压力也会持续升高,这时需要及时卸掉燃油箱内部升高的压力。当燃油箱内部的压力升高至足以把保压盖402吹起来时,燃油箱内部的压力就会随之降低,气流就会通过底座侧面的小的第二通道10进入阀内部,再通过阀体1的第一排出口7经过保压部4与保压腔内设计的排气通道,再通过法兰6形成的流体排出腔室排出。如图5所示。
76.下面对本实施例的油箱排气阀的关闭密封功能的进行说明:
77.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有剧烈晃动或者有一定倾角的情况,燃油箱内部的油液也会随之剧烈晃动,这时就需要油箱排气阀内部所有的第一排出口7和第二排出口8及时密封,以防止燃油箱内部的油液通过油箱排气阀内部的第一排出口7和第二排出口8泄漏出去。阀芯内部的浮子201与活动密封部3会随着晃动及时升起来关闭阀体1顶部的第一排出口7,浮子201 会配合活动密封件关闭第二排出口8。这样整个阀芯就会形成一个密封的状态,防止燃油泄漏(动态泄露)。油箱排气阀关闭状态如图6和图7所示。
78.下面对本实施例的油箱排气阀的再开启功能的进行说明:
79.参看图8至图11,当整个阀芯部2处于关闭状态时(整个阀芯部2由于燃油箱内的浮力或者燃油箱的晃动使阀芯部2关闭,阀芯部2、活动密封部3 与阀体1形成密封),燃油箱内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憋一定的压力,这时就需要阀芯部2可以及时开启,卸掉燃油箱内的压力。由于p=f/s可知,f一定时,s越大,p就越小,也就是说当燃油箱内有较高的压力时,由于阀体1 上的第一排出口7的横截面积s较大,所以在较低的压力下才会开启。而活动密封部3上的第二排出口8容易开启,浮子201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如图2所示),浮子201下沉后与活动密封部3撕开(如图3所示),第二排出口 8开启,系统压力渐渐降低。随后活动密封部3与阀体1密封的第一排出口7 开启,活动密封部3与浮子201连接的一侧优先开启,然后全部打开(如图4所示)进一步加速卸掉燃油箱内的压力。阀的通道完全开启后更多的气体从油箱流出至炭罐,油箱内压力降低。油箱排气阀的开启压力实验压力曲线如图12所示。
80.实施例二
81.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密封件12 和第二密封件13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
8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2存在两种设置方式,第一种是设置在阀芯容置腔的顶面上,第二种是设置在柔性密封件302上。
83.首先对第一种情况进行说明:第一密封件12可为阀体1容置腔的顶面上延伸的密封环,且该密封环套设于第一排出口7。当浮子201带动活动密封部3上升时,活动密封部3的柔性密封件302即会上升,其上表面会柔性贴合在密封环上,从而实现对第一排出口7的关闭,当然,此时第一排出口7 的关闭是一种相对的关闭,第二排出口8与第一排出口7是连通的,气体仍可经由第二排出口8和第一排出口7实现排出。
84.同时在该种情况下,阀体1容置腔的顶面在密封环外圈周侧的进行一些材料的去除,形成一凹陷腔101,以对活动密封部3的其他部分进行避让,避免在关闭时,活动密封部3的顶面直接顶到阀体1容置腔的顶面上导致活动密封部3的耐久性差的情况发生。
85.对第二种情况进行说明:第一密封件12可为在柔性密封件302上延伸的柔性密封环,且该密封环相对套设于第一排出口7。当浮子201带动活动密封部3上升时,活动密封部3的柔性密封件302即会上升,当上升至一定高度后,柔性密封环即会贴合于阀体1容置腔的顶面,从而关闭第一排出口7。
8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13同样会存在两种设置方式,第一种是设置在柔性密封件302的下端面上,第二种是设置在浮子201上。
87.首先对第一种情况进行说明:第二密封件13可为在柔性密封件302下表面上延伸的柔性密封环,且该密封环套设于第二排出口8。当浮子201带动活动密封部3上升时,活动密封件的上端先贴合于阀体1容置腔并被限位,浮子201继续上升,当上升至一定高度后,浮子201的顶面即会贴合于该柔性密封环的下端,从而实现第二排出口8的关闭。
88.进一步地,该种情况可在浮子201的顶面上开设与柔性密封环相对应的密封凹槽,该密封凹槽设计为倾斜的侧面,柔性密封环的下端伸入于浮子201 上的密封凹槽内,与倾斜的侧面贴合,从而配合柔性密封环实现第二排出口 8的关闭。
89.对第二种情况进行说明:第二密封件13可为浮子201顶面上延伸的密封环,且该密封环相对套设于第二排出口8。当浮子201带动活动密封部3上升时,活动密封件的上端先贴合于阀体1容置腔并被限位,浮子201继续上升,当上升至一定高度后,浮子201顶面上的密
封环的上端即会贴合于上方柔性密封件302的下表面,从而实现第二排出口8的关闭。
90.实施例三
91.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柔性密封件 302和活动连接件301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
92.在本实施例中,活动连接件301可包括依次相连的活动连接段、中间段和支撑段。
93.其中,活动连接段上开设有上述的连接凹槽303,该连接凹槽303的截面形状可为圆形、腰孔型或是矩形,仅需满足连接轴203可在连接凹槽303 内实现相对的上下运动,以及连接凹槽303的开口尺寸小于连接轴203的尺寸使得连接轴203无法脱离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94.中间段则是作为延伸的作用,使得支撑段可位于第一排出口7和浮子201 之间。
95.支撑段可为一环形结构,使得柔性密封件302可成型于该环形结构内,环形结构也可对柔性密封件302形成支撑。进一步地,可在环形结构的内圈内进一步延伸一支撑内环,支撑内环与环形结构之间通过若干连接件进行连接即可,从而对柔性密封件302的中间部分进行支撑。支撑段的设置使得柔性密封件302具备一定的强度,柔性密封件302的基本形状可以得到支撑,从而不会由于其自身的重力贴合于浮子201的顶面难以脱离。
9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