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医用多功能下肢抬高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22: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具体的是一种医用多功能下肢抬高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大多数骨科患者在进行过下肢手术后,前期存在小腿力量小,无法进行下肢锻炼,而这些患者由于身体情况受到限制,往往会长久躺卧在病床上,下肢长期得不到锻炼,从而导致这些患者的腿部肌肉退化,并且患者在病情恢复之后,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来进行康复锻炼,另一方面,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不动,血液不流通,容易导致下肢僵直,引发身体其它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医用多功能下肢抬高锻炼装置,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既可以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抬高锻炼,又可以对患者的脚部进行按摩,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医用多功能下肢抬高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四根支撑足和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两个长度边为光滑圆杆,矩形框架的长度边上滑动连接有一根横向滑竿,还包括两根牵引绳、两组滑轮装置、两组大腿支具、两组小腿支具和两个脚掌固定板,两组滑轮装置均滑动设置于横向滑竿上,两组大腿支具分别与两组小腿支具转动连接,两组小腿支具分别与两组滑轮装置活动连接,两个脚掌固定板分别转动设置于两组小腿支具的一端,两根牵引绳分别与两个脚掌固定板的一端相连,且两根牵引绳分别穿过两组滑轮装置;
5.每组滑轮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横向滑竿上的第一滑轮和活动连接于腿部支具上的第二滑轮,第一滑轮上设有连接带,连接带的自由端设有滑套,且滑套滑动设置于横向滑竿上,第二滑轮的两侧对称设有两根卡扣带,每根卡扣带的自由端均设有卡扣,两根卡扣带通过卡扣与腿部支具活动连接;
6.每组大腿支具包括两根第一固定条、多个第一固定片、多个第一束紧带和多个第一绑带,第一固定片每两个为一组,每组第一固定片对称设置于两根第一固定条上,每组两个第一固定片之间通过一个第一束紧带相连,每个第一绑带设置于一组第一固定片上,且第一绑带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固定片的自由端固定连接,第一绑带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固定片的自由端通过日字扣活动连接,两根第一固定条的一端均设有角度调节盘,角度调节盘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第一角度调节孔;
7.每组小腿支具包括两根第二固定条、多个第二固定片、多个第二束紧带和多个第二绑带,第二固定片每两个为一组,每组第二固定片对称设置于两根第二固定条上,每组两个第二固定片之间通过一个第二束紧带相连,每个第二绑带设置于一组第二固定片上,且第二绑带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固定片的自由端固定连接,第二绑带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固定片的自由端通过日字扣活动连接,两根第二固定条的一端均设有角度控制盘,且两
根第二固定条上的角度控制盘分别与两根第一固定条上的角度调节盘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角度控制盘上还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一限位螺栓,且第一限位螺栓与角度调节孔滑动配合;两根第二固定条的另一端均设有向外延伸的延长条,每个第二固定条上的延长条均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每个第二固定条上的延长条均沿长度方向设有均匀间隔设置的定位孔;每个第二固定条上的延长条的上侧边沿均向上设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环;
8.每个脚掌固定板沿其长度方向中段的两侧均对称设有安装板,每个脚掌固定板的两侧边沿上对称设有多个束脚带,且两侧的安装板上均设有限位块,并通过限位块与滑槽滑动配合,两侧的安装板与两根第二固定条滑动配合;每个限位块均由一段丝杆和一段限位片组成,且每个限位块的丝杆段穿过安装板并通过螺母固定,每个限位块的限位片与第二固定条贴合,每个限位块的限位片上均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二限位螺栓,且第二限位螺栓与定位孔相配合;脚掌固定板的两侧与延长条滑动配合,脚掌固定板上表面的一端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弧形角度限位片,两个弧形角度限位片均设有第二角度调节孔,每个弧形角度限位片上均有一个第二角度调节孔内设有螺纹连接的角度调节螺栓;两个弧形角度限位片的自由端之间通过弹性松紧带相连;脚掌固定板的上表面的另一端设有向上成型的扣绳凸台,牵引绳的一端与扣绳凸台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设置的滑轮装置,可以改变牵引绳的方向,方便患者通过双手牵拉牵引绳,使大腿支具、小腿支具和脚掌固定板整体抬高,进而使患者下肢被动的抬高,从而对患者的下肢进行锻炼;通过设置的大腿支具和小腿支具,可以在患者大腿和小腿均无力时,由大腿支具和小腿支具配合,调节患者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从而对患者的下肢肌肉进行拉伸锻炼,通过设置的滑轮装置与小腿支具之间活动连接,方便在患者下肢具有一定力量时,拆除支撑架和滑轮装置,只利用大腿支具和小腿支具对患者进行锻炼,降低锻炼操作的复杂程度,且更方便患者锻炼。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11.第一固定条、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条和第二固定片均采用硬质合金制作,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上均设有海绵软垫,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上设有滑动连接的透气软垫,既减轻整体重量,有又增加了舒适度。
12.每个第一固定条和每个第二固定条上均设有多个位置调节孔;通过设置于第一固定条和每个第二固定条上的位置调节孔,可以调节第一固定片在第一固定条上的位置,调节第二固定片在第二固定条上的位置,从而适用于不同腿长的患者,增加了适用范围。
13.一个第一束紧带的一端与一组第一固定片中的一个第一固定片固定连接,该第一束紧带另一端穿过另一个第一固定片的下端,并通过魔术贴与该第一束紧带自身的中段粘接;第二束紧带的一端与一组第二固定片中的一个第二固定片固定连接,该第二束紧带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第二固定片的下端,并通过魔术贴与该第二束紧带自身的中段粘接;通过调节第一束紧带和第二束紧带的自由端与自身粘接的位置,可以调节两个第一固定条和两个第二固定条之间的松紧程度。
14.每个脚掌固定板的上表面上通过魔术贴活动连接有按摩球,且脚掌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魔术贴勾面,按摩球采用橡胶材料制作;按摩球通过魔术贴与脚掌固定板粘连,既可以为患者提供脚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又可以根据患者需求调节按摩球的位置,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15.安装板上设有多个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通孔;通过调节限位块在安装板上的位置调节脚掌固定板的转动轴心,从而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
16.每个支撑足的下端均设有弧形凹槽,且每个弧形凹槽的一侧槽顶均转动连接有压盖,压盖的自由端与弧形凹槽的另一侧槽顶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的弧形凹槽与压盖配合,使支撑架与患者躺卧的病床固定,方便患者进行锻炼。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置的下肢抬高锻炼装置,通过设置的滑轮装置,可以改变牵引绳的方向,方便患者通过双手牵拉牵引绳,使大腿支具、小腿支具和脚掌固定板整体抬高,进而使患者下肢被动的抬高,从而对患者的下肢进行锻炼;通过设置的大腿支具和小腿支具,可以在患者大腿和小腿均无力时,由大腿支具和小腿支具配合,调节患者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从而对患者的下肢肌肉进行拉伸锻炼,通过设置的滑轮装置与小腿支具之间活动连接,方便在患者下肢具有一定力量时,拆除支撑架和滑轮装置,只利用大腿支具和小腿支具对患者进行锻炼,降低锻炼操作的复杂程度,且更方便患者锻炼;通过设置于第一固定条和每个第二固定条上的位置调节孔,可以调节第一固定片在第一固定条上的位置,调节第二固定片在第二固定条上的位置,从而适用于不同腿长的患者,增加了适用范围;设置的按摩球通过魔术贴与脚掌固定板粘连,既可以为患者提供脚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又可以根据患者需求调节按摩球的位置,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视图;
19.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视图;
20.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视图;
21.其中:1

牵引绳,2

脚掌固定板,2a

安装板,2b

限位块,2c

扣绳凸台,2d

魔术贴勾面,3

支撑足,3a

弧形凹槽,3b

压盖,4

矩形框架,5

横向滑竿,6

第一滑轮,6a

连接带,6b

滑套,7

第二滑轮,7a

卡扣带,7b

卡扣,8

第一固定条,8a

角度调节盘,8b

第一角度调节孔,9

第一固定片,10

第一束紧带,11

第一绑带,12

第二固定条,12a

角度控制盘,13

第二固定片,14

第二束紧带,15

第二绑带,16

第一限位螺栓,17

延长条,17a

滑槽,17b

定位孔,17c

卡环,18

弧形角度限位片,18a

第二角度调节孔,19

弹性松紧带,20

角度调节螺栓,21

海绵软垫,22

透气软垫,23

按摩球,24

位置调节孔,25

第二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23.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
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4.实施例1
25.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多功能下肢抬高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四根支撑足3和矩形框架4,矩形框架4的两个长度边为光滑圆杆,矩形框架4的长度边上滑动连接有一根横向滑竿5,支撑架与患者所躺卧的病床固定,还包括两根牵引绳1、两组滑轮装置、两组大腿支具、两组小腿支具和两个脚掌固定板2,两组滑轮装置均滑动设置于横向滑竿5上,可以跟随患者的腿间距的改变而滑动,两组大腿支具分别与两组小腿支具转动连接,两组小腿支具分别与两组滑轮装置活动连接,两个脚掌固定板2分别转动设置于两组小腿支具的一端,两根牵引绳1分别与两个脚掌固定板2的一端相连,且两根牵引绳1分别穿过两组滑轮装置,患者双手牵拉牵引绳1,使两组大腿支具、两组小腿支具和两个脚掌固定板2整体上抬。从而使患者的下肢被动抬高,进行锻炼。
26.如图1和图2所示,每组滑轮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横向滑竿5上的第一滑轮6和活动连接于腿部支具上的第二滑轮7,牵引绳1绕过第一滑轮6和第二滑轮7,从而改变牵引绳1的路径,方便画着牵拉;第一滑轮6上设有连接带6a,连接带6a的自由端设有滑套6b,且滑套6b滑动设置于横向滑竿5上,第二滑轮7的两侧对称设有两根卡扣带7a,每根卡扣带7a的自由端均设有卡扣7b,两根卡扣带7a通过卡扣7b与腿部支具活动连接。
27.如图3所示,每组大腿支具包括两根第一固定条8、多个第一固定片9、多个第一束紧带10和多个第一绑带11,第一固定片9每两个为一组,每组第一固定片9对称设置于两根第一固定条8上,每组两个第一固定片9之间通过一个第一束紧带10相连,每个第一绑带11设置于一组第一固定片9上,且第一绑带1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固定片9的自由端固定连接,第一绑带1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固定片9的自由端通过日字扣活动连接,两根第一固定条8的一端均设有角度调节盘8a,角度调节盘8a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第一角度调节孔8b;两根第一固定条8设置于患者大腿两侧,第一固定片9与患者大腿贴合,将第一绑带11穿过相应第一固定片9一端的日字扣,并拉紧第一绑带11,使大腿支具与患者大腿固定。
28.如图2所示每组小腿支具包括两根第二固定条12、多个第二固定片13、多个第二束紧带14和多个第二绑带15,第二固定片13每两个为一组,每组第二固定片13对称设置于两根第二固定条12上,每组两个第二固定片13之间通过一个第二束紧带14相连,每个第二绑带15设置于一组第二固定片13上,且第二绑带15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固定片13的自由端固定连接,第二绑带15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固定片13的自由端通过日字扣活动连接,两根第二固定条12的一端均设有角度控制盘12a,且两根第二固定条12上的角度控制盘12a分别与两根第一固定条8上的角度调节盘8a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角度控制盘12a上还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一限位螺栓16,且第一限位螺栓16与角度调节孔8b滑动配合;两根第二固定条12的另一端均设有向外延伸的延长条17,每个第二固定条12上的延长条17均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17a,每个第二固定条12上的延长条17均沿长度方向设有均匀间隔设置的定位孔17b;
每个第二固定条12上的延长条17的上侧边沿均向上设有与卡扣7b相配合的卡环17c;将两根第二固定条12设置于患者小腿两侧,第二固定片13与患者小腿贴合,将第二绑带15穿过相应第二固定片13一端的日字扣,并拉紧第二绑带15,使小腿支具与患者小腿腿固定,第二滑轮7通过卡扣7b与卡环17c相连,拉紧牵引绳1后,牵引绳1使第二滑轮7向上抬起,卡扣7b与卡环17c扣紧,拆开卡扣7b与卡环17c,便可将第二滑轮7与小腿支具之间断开。
29.如图2所示,每个脚掌固定板2沿其长度方向中段的两侧均对称设有安装板2a,每个脚掌固定板2的两侧边沿上对称设有多个束脚带2e,束脚带2e将患者脚部与脚掌固定板2固定,且两侧的安装板2a上均设有限位块2b,并通过限位块2b与滑槽17a滑动配合,可以根据需求调节脚掌固定板2在延长条17的位置,适应患者体型,并通过第二限位螺栓25与定位孔17b配合,使脚掌固定板2设置于需求位置,脚掌固定板2通过限位块2b,可以在延长条17上转动,以适应患者脚踝部位的转动,两侧的安装板2a与两根第二固定条12滑动配合;每个限位块2b均由一段丝杆和一段限位片组成,且每个限位块2b的丝杆段穿过安装板2a并通过螺母固定,每个限位块2b的限位片与第二固定条12贴合,每个限位块2b的限位片上均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二限位螺栓25,且第二限位螺栓25与定位孔17b相配合;脚掌固定板2的两侧与延长条17滑动配合,脚掌固定板2上表面的一端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弧形角度限位片18,两个弧形角度限位片18均设有第二角度调节孔18a,每个弧形角度限位片18上均有一个第二角度调节孔18a内设有螺纹连接的角度调节螺栓20,调节角度调节螺栓20在个弧形角度限位片18上的位置,通过角度调节螺栓20与延长条17配合,限制脚掌固定板2转向患者小腿时的最大角度,防止在患者牵拉牵引绳1时,使脚掌固定板2转动角度过大,伤害患者脚踝;两个弧形角度限位片18的自由端之间通过弹性松紧带19相连,弹性松紧带19将患者脚跟托住;脚掌固定板2的上表面的另一端设有向上成型的扣绳凸台2c,牵引绳1的一端与扣绳凸台2c固定连接,牵引绳1与扣绳凸台2c相连,并通过第二滑轮7配合,改变牵引绳1对脚掌固定板2的拉力方向,从而使脚掌固定板2想患者小腿方向转动,使患者脚掌压迫脚掌固定板2,从而使按摩球23发挥作用。
30.第一固定条8、第一固定片9、第二固定条12和第二固定片13均采用硬质合金制作,使第一固定条8和第二固定条12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可以少量的向外扩张或向内收缩;第一固定片9和第二固定片13上均设有海绵软垫21,第一绑带11和第二绑带15上设有滑动连接的透气软垫22。
31.每个第一固定条8和每个第二固定条12上均设有多个位置调节孔24,通过位置调节孔24调节第一固定片9在第一固定条8上的位置,通过位置调节孔24调节第二固定片13在第二固定条12上的位置,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
32.一个第一束紧带10的一端与一组第一固定片9中的一个第一固定片9固定连接,该第一束紧带10另一端穿过另一个第一固定片9的下端,并通过魔术贴与该第一束紧带10自身的中段粘接;第二束紧带14的一端与一组第二固定片13中的一个第二固定片13固定连接,该第二束紧带14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第二固定片13的下端,并通过魔术贴与该第二束紧带14自身的中段粘接,拉紧或放松第一束紧带10和第二束紧带14,可以使第一固定条8和第二固定条12向内收紧或向外扩松。
33.每个脚掌固定板2的上表面上通过魔术贴活动连接有按摩球23,且脚掌固定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勾面2d,按摩球23采用橡胶材料制作,按摩球23通过魔术贴与脚掌固
定板2相连,可以根据患者需求改变按摩球23的位置,且魔术贴勾面2d与患者脚掌皮肤接触,可以对患者脚掌造成一定刺激,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
34.安装板2a上设有多个与限位块2b相配合的通孔,将限位块2b设置于安装板2a上不同的通孔内,可以调节脚掌固定板2的转动轴心的位置,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
35.每个支撑足3的下端均设有弧形凹槽3a,且每个弧形凹槽3a的一侧槽顶均转动连接有压盖3b,压盖3b的自由端与弧形凹槽3a的另一侧槽顶活动连接,方便与患者躺卧的病床床栏相连。
36.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为:当需要为下肢无力的患者进行下肢锻炼时,将支撑架放置于患者所躺卧的病床,将两根第一固定条8设置于患者大腿两侧,第一固定片9与患者大腿贴合,将第一绑带11穿过相应第一固定片9一端的日字扣,并拉紧第一绑带11,使大腿支具与患者大腿固定,将患者脚掌放入脚掌固定板2上,将限位块2b设置于安装板2a上不同的通孔内,调节脚掌固定板2的转动轴心的位置,通过限位块2b与滑槽17a滑动配合,可以根据患者体型调节脚掌固定板2在延长条17的位置,适应患者体型,并通过第二限位螺栓25与定位孔17b配合,使脚掌固定板2设置于需求位置;
37.再通过束脚带2e将患者脚部与脚掌固定板2固定,将两根第二固定条12设置于患者小腿两侧,第二固定片13与患者小腿贴合,将第二绑带15穿过相应第二固定片13一端的日字扣,并拉紧第二绑带15,使小腿支具与患者小腿腿固定,调节第一限位螺栓16与角度调节盘8a上第一角度调节孔8b连接的位置,从而改变患者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至合适角度后,将第一限位螺栓16穿入第一角度调节孔8b内,使大腿支具与小腿支具固定,将两根牵引绳1分别与患者两只脚掌穿戴的脚掌固定板2上的扣绳凸台2c固定连接,再将两根牵引绳1分别穿过两组滑轮装置,然后分别将两个第二滑轮7通过卡扣7b与两个小腿支具上的卡环17c配合,使第二滑轮7与小腿支具相连,患者双手牵拉两根牵引绳1的自由端,做牵拉和放回动作,即可使患者的下肢抬高和落下,对患者下肢进行锻炼;
38.当患者的下肢随着逐步锻炼,具有一定力量,可以由细致自主锻炼时,取下卡环17c内的卡扣7b,使两个第二滑轮7与两个小腿支具之间断开,移开支撑架和两组滑轮装置,并分别为患者的双腿穿戴大腿支具、小腿支具和脚掌固定板2,穿戴动作如上所述,并根据需求调节患者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由患者自身发力抬起下肢进行锻炼。
39.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