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20: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箱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对医疗过程中使用工具的卫生情况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医疗器械和手术器械一般需要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通过特定方式使其上的多种微生物失去活性进行灭菌消毒,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现有医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虽然能对医疗器械和手术器械进行有效灭菌,然而由于涉及不合理,在设备的入口处容易滋生、残留细菌,导致灭菌器灭菌可靠性变差,同时在将用具取出时容易黏附细菌,达不到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以及顶盖板,所述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顶盖板互相配合形成完整机箱,所述前侧板上部设有圆形投放入口,所述前侧板的相对内侧设有门盖,所述前侧板的上部设有控制装置预留框;所述投放入口插接有功能盖,所述功能盖的相对内侧设有紫外线灯,所述功能盖内部设有电源、芯片、所述功能盖的相对外侧嵌置有操作面板,所述紫外线灯、操作面板与芯片电连接,所述芯片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前侧板表面涂有二氧化钛涂层,所述功能盖外表面涂有二氧化钛涂层。
5.作为改进,所述底板上方设有连接框架,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以及顶盖板通过连接框架与底板固连,所述连接框架中部设有中梁,所述门盖通过导轨滑块机构与连接框架滑动连接。
6.作为改进,所述后侧板包括后上板、后下板,所述后上板、后下板均与连接框架通过螺栓固连。
7.作为改进,所述功能盖外侧边缘设有拉板,既可以方便所述功能盖打开,也能进一步挡住飘落的粉尘。
8.作为改进,所述底板下方四角设有带制动功能的滚轮装置。
9.作为改进,所述左侧板下部、右侧板下部、后侧板下部均设有散热孔。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壳体易感染部件上涂上二氧化钛涂层,能够有效避免细菌的滋生,并对细菌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通过功能盖,既可以防止粉尘、细菌等落入投放入口以及粘附在门盖表面、并随着门盖下降进入设备内部造成污染,也可以通过紫外线灯对设备内部进行杀菌消毒,进一步保障设备杀菌消毒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的结构示意图1。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的结构示意图2。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的去掉功能盖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5.图5是紫外线灯部分电器连接图。
16.如图所示:1、底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前侧板,5、后侧板,5.1、后上板,5.2、后下板,6、顶盖板,7、投放入口,8、门盖,9、控制装置预留框,10、功能盖,11、紫外线灯,12、电源,13、芯片,14、连接框架,15、中梁,16、拉板,17、滚轮装置,18、散热孔,19、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8.结合附图1

5,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包括底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前侧板4、后侧板5、以及顶盖板6,所述底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前侧板4、后侧板5、顶盖板6互相配合形成完整机箱,所述前侧板4上部设有圆形投放入口7,所述前侧板4的相对内侧设有门盖8,所述前侧板4的上部设有控制装置预留框9;所述投放入口7插接有功能盖10,所述功能盖10的相对内侧设有紫外线灯11,所述功能盖10内部设有电源12、芯片13、所述功能盖10的相对外侧嵌置有操作面板19,所述紫外线灯11、操作面板19与芯片13电连接,所述芯片13与电源12电连接;所述前侧板4表面涂有二氧化钛涂层,所述功能盖10外表面涂有二氧化钛涂层。
19.所述底板1上方设有连接框架14,所述左侧板2、右侧板3、前侧板4、后侧板5、以及顶盖板6通过连接框架14与底板1固连,所述连接框架14中部设有中梁15,所述门盖8通过导轨滑块机构与连接框架14滑动连接。
20.所述后侧板5包括后上板5.1、后下板5.2,所述后上板5.1、后下板5.2均与连接框架14通过螺栓固连,使后侧板5可以分体拆装,便于后期的拆卸维修。
21.所述功能盖10外侧边缘设有拉板16,既可以方便所述功能盖10打开,也能进一步挡住飘落的粉尘。
22.所述底板1下方四角设有带制动功能的滚轮装置17。
23.所述左侧板2下部、右侧板3下部、后侧板5下部均设有散热孔18。
24.将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其他配件按生产要求装入本医疗器械外壳中,成为一个成品,其中控制装置预留框9安装控制装置,门盖8与动力机构、控制装置连接,使用时,手动将功能盖10取下来,控制装置控制门盖8下降,将待灭菌消毒医疗器械从投放入口7放入,合上门盖8,设备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之后打开门盖8,将医疗器械取出,并合上功能盖10,通过操作面板19控制紫外线灯11的照射强度与时间,对设备内部和投放入口7处进行照射杀菌,再将门盖8合上,关闭紫外线灯11即可。
25.本实用新型在壳体易感染部件上涂上二氧化钛涂层,能够有效避免细菌的滋生,并对细菌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通过功能盖10,既可以防止粉尘、细菌等落入投放入口7以及
粘附在门盖8表面、并随着门盖下降进入设备内部造成污染,也可以通过紫外线灯对设备内部进行杀菌消毒,进一步保障设备杀菌消毒工作的可靠性。
2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前侧板(4)、后侧板(5)、以及顶盖板(6),所述底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前侧板(4)、后侧板(5)、顶盖板(6)互相配合形成完整机箱,所述前侧板(4)上部设有圆形投放入口(7),所述前侧板(4)的相对内侧设有门盖(8),所述前侧板(4)的上部设有控制装置预留框(9);所述投放入口(7)插接有功能盖(10),所述功能盖(10)的相对内侧设有紫外线灯(11),所述功能盖(10)内部设有电源(12)、芯片(13)、所述功能盖(10)的相对外侧嵌置有操作面板(19),所述紫外线灯(11)、操作面板(19)与芯片(13)电连接,所述芯片(13)与电源(12)电连接;所述前侧板(4)表面涂有二氧化钛涂层,所述功能盖(10)外表面涂有二氧化钛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方设有连接框架(14),所述左侧板(2)、右侧板(3)、前侧板(4)、后侧板(5)、以及顶盖板(6)通过连接框架(14)与底板(1)固连,所述连接框架(14)中部设有中梁(15),所述门盖(8)通过导轨滑块机构与连接框架(14)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5)包括后上板(5.1)、后下板(5.2),所述后上板(5.1)、后下板(5.2)均与连接框架(14)通过螺栓固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盖(10)外侧边缘设有拉板(16),既可以方便所述功能盖(10)打开,也能进一步挡住飘落的粉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方四角设有带制动功能的滚轮装置(1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2)下部、右侧板(3)下部、后侧板(5)下部均设有散热孔(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易滋生细菌的医疗器械外壳,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以及顶盖板,前侧板上部设有圆形投放入口,前侧板的相对内侧设有门盖,前侧板的上部设有控制装置预留框;投放入口插接有功能盖,功能盖的相对内侧设有紫外线灯,功能盖内部设有电源、芯片、功能盖的相对外侧嵌置有操作面板;前侧板表面涂有二氧化钛涂层,功能盖外表面涂有二氧化钛涂层。本实用新型在壳体易感染部件上涂上二氧化钛涂层,能够有效避免细菌的滋生,并对细菌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通过功能盖,既可以防止粉尘、细菌等落入投放入口以及粘附在门盖表面,也可以通过紫外线灯对设备内部进行杀菌消毒,进一步保障设备杀菌消毒工作的可靠性。作的可靠性。作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世民 宗辉 周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市医创机箱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2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