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食品检测用旋转蒸发仪冷却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20: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食品检测用旋转蒸发仪冷却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旋转蒸发仪又叫旋转蒸发器,是实验室常用设备,由马达、蒸馏瓶、加热锅、冷凝管等部分组成的,主要用于减压条件下连续蒸馏易挥发性溶剂,应用于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
3.经过检索例如专利号为cn21105153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食品检测用旋转蒸发仪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流体加热锅和旋转马达柱,所述旋转马达柱外壁中部通过环箍固定有玻璃材质蒸发管,所述蒸发管右端吹塑有蒸发室,所述蒸发室左端吹塑有冷却气室,所述冷却气室左端吹塑有加料阀,所述冷却气室底端通过不锈钢材质瓶箍连接有收集瓶。本实用新型通过辅液输液针头的设置,由于大多蒸发仪内用水连接自来水,而自来水内部存在杂质,长期使用容易形成水垢,通过辅液输液针插入外部清洗瓶,挤压清洗瓶,将清洗液加入装置,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避免装置内部水垢难以清洗,或者内部水垢影响装置正常运作,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4.基于上述,目前常见的食品检测用旋转蒸发仪冷却水循环装置主要为循环水冷却结构,一般未设置可以提高冷却效率的结构,冷却效率较低,不能减少对循环水的使用,不利于节约水资源,不能对冷凝罐内部温度进行恒定补偿,装置冷却稳定性较低。
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食品检测用旋转蒸发仪冷却水循环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检测用旋转蒸发仪冷却水循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的食品检测用旋转蒸发仪冷却水循环装置主要为循环水冷却结构,一般未设置可以提高冷却效率的结构,冷却效率较低,不能减少对循环水的使用,不利于节约水资源,不能对冷凝罐内部温度进行恒定补偿,装置冷却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检测用旋转蒸发仪冷却水循环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8.一种食品检测用旋转蒸发仪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控温机;所述控温机右侧设置有油浴锅;所述控温机电路与油浴锅电路相耦合;所述控温机后方设置有承接台;所述承接台底部与底板顶面相固定;所述承接台正面中部通过铰连接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底部通过铰连接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右侧末端通过螺纹联接设置有旋转瓶;所述连接管呈倾斜状,其左侧较高、右侧较低,所述连接管左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冷凝罐;所述冷凝罐内部中空;所述冷凝罐内部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外部
灌注有蒸馏水。
9.进一步的,冷凝罐底部通过螺纹联接设置有收集瓶;连接管贯穿冷凝罐内部,连接管右侧末端通过法兰连接设置有进料阀。
10.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罐曲侧面固定连接有测温仪;测温仪侧面设置有探测头,探测头末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探测头末端穿入冷凝罐内部。
11.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罐后方设置有制冷压缩机;制冷压缩机左侧设置有冷凝控制台;测温仪电路与冷凝控制台相耦合;冷凝控制台内部设置有温度补偿电路。
12.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凝罐内部通过螺纹联接设置有冷凝管;冷凝管位于螺旋管内侧;冷凝管顶部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顶部通过管道与制冷压缩机相连接;冷凝管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液口;出液口末端贯穿出冷凝罐曲侧面。
13.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控制台左侧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背面通过管道与出液口相连接;蒸发器背面左侧通过管道与制冷压缩机相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冷凝管的设置,通过压缩机驱动冷凝液于冷凝管内部流动,冷凝液通过出液口流出冷凝罐后,通过管道流入蒸发器实现热量蒸发,再通过管道流入制冷压缩机内实现循环冷却,通过冷凝管降温冷却螺旋管内部温度,冷凝管曲折形状可以提高冷凝管与冷凝罐内部蒸馏水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冷却效率。
16.制冷压缩机的设置,驱动制冷压缩机运转,通过压缩机驱动冷凝液于冷凝管内部流动,冷凝液通过出液口流出冷凝罐后,通过管道流入蒸发器实现热量蒸发,通过冷凝液循环冷却冷凝罐内部蒸馏水来进行冷却,可以减少对循环水的使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17.冷凝控制台的设置,通过与测温仪配合,通过测温仪实时检测冷凝罐内部温度,通过冷凝控制台驱动制冷压缩机对冷凝罐内部制冷,实现冷却后,通过温度补偿电路对冷凝罐内部温度进行恒定补偿,可以提高装置冷却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正面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背面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冷凝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3.1、底板;2、控温机;201、承接台;202、旋转电机;203、连接管;204、旋转瓶;3、油浴锅;4、冷凝罐;401、螺旋管;402、收集瓶;403、进料阀;404、测温仪;5、制冷压缩机;501、冷凝控制台;6、冷凝管;601、进液口;602、出液口;7、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实施例:
28.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检测用旋转蒸发仪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设置有控温机2;控温机2右侧设置有油浴锅3;控温机2电路与油浴锅3电路相耦合;控温机2后方设置有承接台201;承接台201底部与底板1顶面相固定;承接台201正面中部通过铰连接设置有旋转电机202;旋转电机202底部通过铰连接设置有连接管203;连接管203右侧末端通过螺纹联接设置有旋转瓶204;连接管203呈倾斜状,其左侧较高、右侧较低,连接管203左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冷凝罐4;冷凝罐4内部中空;冷凝罐4内部设置有螺旋管401;螺旋管401外部灌注有蒸馏水;冷凝罐4底部通过螺纹联接设置有收集瓶402;连接管203贯穿冷凝罐4内部,连接管203右侧末端通过法兰连接设置有进料阀403;冷凝罐4曲侧面固定连接有测温仪404;测温仪404侧面设置有探测头,探测头末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探测头末端穿入冷凝罐4内部;冷凝罐4后方设置有制冷压缩机5;制冷压缩机5左侧设置有冷凝控制台501;测温仪404电路与冷凝控制台501相耦合;冷凝控制台501内部设置有温度补偿电路。
30.其中,制冷凝罐4内部通过螺纹联接设置有冷凝管6;冷凝管6位于螺旋管401内侧;冷凝管6顶部设置有进液口601;进液口601顶部通过管道与制冷压缩机5相连接;冷凝管6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液口602;出液口602末端贯穿出冷凝罐4曲侧面,通过按键启动冷凝控制台501,驱动制冷压缩机5运转,通过压缩机驱动冷凝液于冷凝管6内部流动,冷凝管6曲折形状可以提高冷凝管6与冷凝罐4内部蒸馏水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冷却效率。
31.其中,冷凝控制台501左侧设置有蒸发器7;蒸发器7背面通过管道与出液口602相连接;蒸发器7背面左侧通过管道与制冷压缩机5相连接,驱动制冷压缩机5运转,通过压缩机驱动冷凝液于冷凝管6内部流动,冷凝液通过出液口602流出冷凝罐4后,通过管道流入蒸发器7实现热量蒸发,再通过管道流入制冷压缩机5内实现循环冷却,通过冷凝管6降温冷却螺旋管401内部温度,使其冷凝后产生液体通过重力流入冷凝罐4底部收集瓶402内。
32.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3.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打开油浴锅3,通过控温机2调整油浴锅3温度,将连接管203右侧末端装上旋转瓶204,调整油浴锅3的高度,使旋转瓶204的重力与其所受的浮力相平衡,避免旋转轴因承受过大的力而折断,启动旋转电机202调整转速,按动按键启动冷凝控制台501,驱动制冷压缩机5运转,通过压缩机驱动冷凝液于冷凝管6内部流动,冷凝液通过出液口602流出冷凝罐4后,通过管道流入蒸发器7实现热量蒸发,再通过管道流入制冷压缩机5内实现循环冷却,通过冷凝管6降温冷却螺旋管401内部温度,使其冷凝后产生液体通过重力流入冷凝罐4底部收集瓶402内,旋蒸结束后,关闭旋转按钮,打开放气旋钮。
3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