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向正反压丝杆组合用送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3: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网布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向正反压丝杆组合用送线机构。


背景技术:

2.线缆是指电线和电缆的总称。通常将芯数较少、线径较小的称为电线,而其它芯数较多、线径较大、结构更加复杂的称为电缆,而将用于连接多个端口的、由多根电线电缆捆扎形成的包含分支的整体线缆零件称为电缆网或者线束。
3.现有的电缆网布线方法多依靠人工进行,效率不高且容易出错。针对简单的电缆网布线需求,现有两类布线机器人可实现自动化布线,一类是采用工业机器人进行全自动布线,另一类是采用三坐标机器人进行全自动布线,这两类布线机器人只能用于标准装备内部的电路板进行布线,而且不适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复杂电缆网布线需求。套管往往需要内部各种机械设备进行配合协同生产,这种机械设备通常包含传送机构,剪切机构,套管抓取机构,送线机构,记米机构,热缩机构等,需要这些机构之间实现同步配合;
4.送线机构在套管的生产中将管材从传送机构或储存设备中抽取并输送,使管材输送至设备热缩、抓取等机构处进行加工,然而对于机构间的协同生产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5.传统的送线机构中,管材从送线机构中传输时需要保持管材的稳定,通过辅助部件固定管材的同时,也对后续管材的接入带来一定的阻碍,因此需要一种双向正反压丝杆组合用送线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正反压丝杆组合用送线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向正反压丝杆组合用送线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送线组件,所述送线组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计量组件,所述送线组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向组件;
8.所述送线组件包括送线电机、送线转轴、送线齿轮、皮带、定位基板、竖杆、基块、滑块、横杆、送线电机和夹紧电机,所述安装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组送线电机,所述送线电机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送线转轴,所述送线转轴的一端均横向贯穿安装板且送线转轴的外壁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送线齿轮,所述送线齿轮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皮带,所述安装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基板,所述定位基板的内壁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基块,所述基块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轴心处均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送线齿轮,所述横杆的一端均贯穿滑块并固定连接有送线轮,所述定位基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夹紧电机,所述夹紧电机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组基块,所述基块共有两组
9.优选的:所述计量组件包括定位块、第二横杆、支架、计米轮和编码器,所述基块的
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外壁靠近上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远离送线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计米轮,所述支架远离计米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编码器,通过计量组件的设置在管材输送时能够方便对管材的加工长度进行计量,方便后期统计计量。
10.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连接块、顶盒、底盒、外管和管孔,两组所述滑块的外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组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顶盒和底盒,所述顶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管孔,通过导向组件的设置在管材的输送过程中为后续管材的接入提供方便,使管材的流通更为稳定。
11.优选的:所述皮带的尺寸与送线齿轮和横杆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夹紧电机为一种丝杆步进电机,使基块能够上下活动控制对管材传输与否,使装置的使用更加灵活。
12.优选的:所述定位基板的下端开设有与夹紧电机一端尺寸相适配的孔洞,所述定位基板的内壁靠近下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横向挡板,限制基块的活动范围使装置的使用更加稳定。
13.优选的:所述计米轮的一端与编码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尺寸与计米轮和编码器的尺寸相适配,使送线轮的转动较为稳定。
14.优选的:所述顶盒与底盒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底盒的内壁下表面向上倾斜至管孔,在管材传输使保持管材的稳定。
15.优选的:所述管孔又分为粗管和细管,所述顶盒的内壁靠近外管和细管的一端向内收缩且尺寸与细管的尺寸相适配,使装置的使用更加稳定方便。
16.优选的:所述底盒的内壁设置有管孔的一面向底盒一端的内壁逐步向内收缩,所述管孔之间的间距为均匀铺设,方便管材的流通。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通过多组管孔的设置在管材的输送过程中能够实现多股管材的同步运输,在单组管材输送出现堵塞等意外情况时能够降低对生产线的影响;
19.2、通过管孔中粗管和细管的设置使送线机构在对于不同管径的管材输送时更为稳定;
20.3、通过导向组件的设置在管材的输送过程中为后续管材的接入提供方便,使管材的流通更为稳定;
21.4、通过计量组件的设置在管材输送时能够方便对管材的加工长度进行计量,方便后期统计计量。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正反压丝杆组合用送线机构中送线构件立面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正反压丝杆组合用送线机构中计量组件立面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正反压丝杆组合用送线机构中导向组件侧面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正反压丝杆组合用送线机构导向组件另一侧面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正反压丝杆组合用送线机构中底盒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正反压丝杆组合用送线机构中顶盒示意图;
28.图中:
29.1、安装板;
30.2、送线构件;21、送线电机;22、送线转轴;23、送线齿轮;24、皮带;25、定位基板;26、竖杆;27、基块;28、滑块;29、横杆;210、送线轮;211、夹紧电机;
31.3、计量组件;31、定位块;32、第二横杆;33、支架;34计米轮;35、编码器;
32.4、导向组件;41、连接块;42、顶盒;43、底盒;44、外管;45、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请参阅图1

6,一种双向正反压丝杆组合用送线机构,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送线组件2,送线组件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计量组件3,送线组件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向组件4;
35.送线组件2包括送线电机21、送线转轴22、送线齿轮23、皮带24、定位基板25、竖杆26、基块27、滑块28、横杆29、送线轮210和夹紧电机211,安装板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组送线电机21,送线电机靠近安装板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送线转轴22,送线转轴22的一端均横向贯穿安装板1且送线转轴22的外壁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送线齿轮23,23送线齿轮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皮带24,安装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基板25,定位基板的内壁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杆26,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基块27,基块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8,滑块的轴心处均转动连接有横杆29,横杆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送线齿轮23,横杆29的一端均贯穿滑块28并固定连接有送线轮210,定位基板2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夹紧电机211,夹紧电机2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组基块27,基块27共有两组
36.计量组件3包括定位块31、第二横杆32、支架33、计米轮34和编码器35,基块2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1,定位块的外壁靠近上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第二横杆远离送线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33,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计米轮,支架远离计米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编码器。
37.导向组件4包括连接块41、顶盒42、底盒43、外管44和管孔45,两组滑块28的外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1,两组连接块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顶盒和底盒,顶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管,外管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管孔。
38.皮带24的尺寸与送线齿轮和横杆的尺寸相适配,夹紧电机为一种丝杆步进电机。
39.定位基板25的下端开设有与夹紧电机一端尺寸相适配的孔洞,定位基板的内壁靠近下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横向挡板。
40.计米轮34的一端与编码器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架的尺寸与计米轮和编码器的尺寸相适配。
41.顶盒42与底盒43的尺寸相适配,底盒的内壁下表面向上倾斜至管孔。
42.管孔又分为粗管和细管,顶盒的内壁靠近外管和细管的一端向内收缩且尺寸与细管的尺寸相适配。
43.底盒的内壁设置有管孔的一面向底盒一端的内壁逐步向内收缩,管孔之间的间距为均匀铺设。
44.本实施例中,管材输送至送线机构时经由导向组件并通过两组竖向的送线轮提供后续输送动力,过程中,管材输送至导向组件的内部时通过顶盒、底盒和外管对管材进行约束,管孔通过粗管和细管的设置使送线机构在对于不同管径的管材输送时更为稳定,多组管孔的设置在管材的输送过程中能够实现多股管材的同步运输,在单组管材输送出现堵塞等意外情况时能够降低对生产线的影响,通过导向组件的设置在管材的输送过程中为后续管材的接入提供方便,使管材的流通更为稳定,通过计量组件的设置在管材输送时能够方便对管材的加工长度进行计量,方便后期统计计量。
4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