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茶蜜水杯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3:5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蜜水杯。


背景技术:

2.水杯是我们日常用来盛装液体的容器,通常都采用高度大于宽度的圆柱体造型,以便于手拿取并保留液体的温度,也有方形等形状的水杯。有的水杯还会带有握柄、把手,或带有额外的防烫、保温等功能结构。水杯一般体积相对较小,方便人们外出携带。水杯体采用玻璃、陶瓷、塑料、金属等坚固、不溶于水的材料制作,并可以安全容纳多种可食用液体(如饮料、酒水等)。目前现有的水杯大都是装白开水或者茶叶水,将茶叶放入杯中通过滤网阻隔,还有一些是将茶叶和水分开,在需要的时候将茶叶通过特定结构释放至水中进行浸泡,随着人们口味的丰富,单纯的茶叶水或者白开水以及不能满足人们的口味了,例如有时候想喝蜂蜜水了,有时候想喝茶叶水,有时候想喝白开水,一般情况下都是将茶叶和蜂蜜单独携带,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添加冲泡,这样就显得过于麻烦,尤其是蜂蜜为粘稠状液体,不小心会洒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人们多种口味、方便携带茶叶和蜂蜜、便于添加冲泡茶叶和蜂蜜、避免蜂蜜洒落、方便清洗的茶蜜水杯。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一种茶蜜水杯,包括杯盖、杯体、储物组件,所述储物组件设置在杯体的上端口处,所述杯盖设置在储物组件的上端;
5.所述储物组件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筒盖、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所述第一筒体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二筒体的上端为敞口,所述第二筒体的下端通过第一底板密封,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径与第二筒体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径与杯体的外径相同且大于第二筒体的外径,所述第一筒体的下端固定设置在第二筒体的上端且二者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共同组成一个储物空腔,所述杯盖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在第一筒体的上端,所述第一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v形隔板,所述v形隔板的横截面的面积为第一底板的上表面面积的六分之一,所述v形隔板的上端向上延伸至第一筒体上端面的下方,所述v形隔板的上端面与第一筒体上端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v形隔板将储物空腔分割成独立的第一储物腔和第二储物腔,所述第一储物腔用于盛放茶叶,所述第二储物腔用于盛放蜂蜜,所述筒盖设置在第一筒体的上端敞口处且将其密封,所述筒盖的下表面设置有v形凹槽,所述v形凹槽与v形隔板的上端相匹配且上下对应,当筒盖将第一筒体的上端敞口处密封时,所述v形隔板的上端位于v形凹槽内,所述第一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扇形通孔和第一圆形通孔,所述第一扇形通孔位于第一储物腔内且第一扇形通孔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v形隔板的内部横截面的面积,所述第一扇形通孔内设置有茶叶滤网,所述第一圆形通孔位于第二储物腔内,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的直径为2

3毫米,所述第一扇形通孔与第一圆形通孔关于第一筒体的中心轴线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径与第二
筒体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径与第一筒体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套筒的高度与第二筒体的高度相匹配,所述第一套筒的下端敞口处通过第二底板将其密封,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第二筒体上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径与杯盖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径与第一套筒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套筒上端固定在第一套筒的下端,所述第二套筒的下端与杯体的上端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封闭第一扇形通孔的第一密封装置和用于打开或封闭第一圆形通孔的第二密封装置。
6.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底板的上表面的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半径与第二底板的半径相同,所述半圆形凹槽的槽底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扇形通孔且位于半圆形凹槽的槽底周向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二扇形通孔的大小与第一扇形通孔的大小相同,所述半圆形凹槽内设置有扇形活动板,所述扇形活动板的半径与半圆形凹槽的半径相同,所述扇形活动板的横截面面积为半圆形凹槽的横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二,所述扇形活动板圆心所在的端部通过第三可拆卸结构固定在第二底板上,所述扇形活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扇形通孔,所述第三扇形通孔的大小与第二扇形通孔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三扇形通孔位于扇形活动板的上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壁下端水平设置有内外贯穿的第一弧形滑槽,所述第一弧形滑槽的弧长等于扇形活动板的弧长的一半,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内设置有第一拨杆,所述第一拨杆的内端固定在扇形活动板的弧长所在的侧壁的周向方向的中部,初始状态时,第一拨杆位于第一弧形滑槽的一端且扇形活动板将第二扇形通孔密封,当第一拨杆顺时针转动至第一弧形滑槽的另一端时,所述第三扇形通孔与第二扇形通孔重叠。
7.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底板的上表面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槽底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圆形通孔且位于弧形凹槽的槽底的周向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的大小与第一圆形通孔的大小相同,所述弧形凹槽内设置有弧形活动板,所述弧形活动板与弧形凹槽相匹配,所述弧形活动板的大径端所在的弧长的长度大于弧形凹槽的大径端所在的弧长的长度一半,所述弧形活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圆形通孔,所述第三圆形通孔的大小与第二圆形通孔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三圆形通孔位于弧形活动板的上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壁下端水平设置有内外贯穿的第二弧形滑槽,所述第二弧形滑槽的大径端所在的弧长等于弧形活动板大径端所在的弧长的一半,所述第二弧形滑槽的一侧半径所在的侧壁与弧形凹槽一侧半径所在的侧壁重合,所述第二弧形滑槽的另一侧半径所在的侧壁的延长线经过第三圆形通孔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内设置有第二拨杆,所述第二拨杆的内端固定在弧形活动板的大径端弧长所在的外侧壁的周向方向的中部,初始状态时,第二拨杆位于第二弧形滑槽的一端且弧形活动板将第二圆形通孔密封,当第二拨杆位逆时针转动至第二弧形滑槽的另一端时,所述第三圆形通孔与第二圆形通孔重叠。
8.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杯盖内侧壁下端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筒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筒,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内径与第一筒体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外径与杯盖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匹配的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套筒的内侧壁上的第二内螺纹,所述杯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筒,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内径与杯体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外径与第二套筒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外侧壁
上设置有与第二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匹配。
9.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三可拆卸结构包括转轴、滑套,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半圆形凹槽的槽底,所述滑套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扇形活动板圆心所在的端部固定在滑套的外侧壁上。
10.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竖槽和第二竖槽,所述第一竖槽的下端延伸至第一弧形滑槽的上侧壁且二者互相连通,所述第一竖槽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套筒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竖槽内外贯穿第一套筒的侧壁;所述第二竖槽的下端延伸至第二弧形滑槽的上侧壁且二者互相连通,所述第二竖槽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套筒的上端面,所述第二竖槽内外贯穿第一套筒的侧壁。
11.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筒体的外侧壁的下端设置有导向块,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高度等于第一套筒的高度,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相匹配,当导向块沿导向槽向下滑动至第一底板的下表面与第二底板的上表面相接触时,所述第一扇形通孔与第二扇形通孔重叠,同时第一圆形通孔与第二圆形通孔重叠。
12.进一步的是,所述扇形活动板的上下表面、弧形活动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制成的密封层。
13.进一步的是,所述筒盖上设置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位于第一储物腔内,所述第一透气孔内设置有第一防水透气阀,所述杯盖上设置有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内设置有第二防水透气阀。
14.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一套筒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杯体、杯盖、第二套筒均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成。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一种茶蜜水杯在使用时,先将杯盖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从第一筒体的上端取下,然后再将储物组件从杯体的上端口处取下,在取下储物组件时,只需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将第二套筒的下端与杯体的上端分离即可,然后向杯体中加入白开水,然后确保第一密封装置将第一扇形通孔封闭,同时确保第二密封装置将第一圆形通孔封闭,取下筒盖,然后向第一储物腔中加入适量的茶叶,向第二储物腔中加入适量的蜂蜜,再将筒盖盖在第一筒体的上端敞口处且将其密封,由于筒盖下表面设置有v形凹槽,当筒盖将第一筒体的上端敞口处密封时,所述v形隔板的上端位于v形凹槽内,这样就保证了第一储物腔和第二储物腔的上端处于密封状态且不会出现两个储物腔内的物品互相流窜的现象,然后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将第二套筒的下端与杯体的上端连接即可,再将杯盖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在第一筒体的上端,这样便可携带外出了;在需要喝白开水的时候,将储物组件从杯体的上端取下便可喝到白开水,杯盖取下来可以当做茶杯来使用;想喝茶叶水的时候,只需通过第一密封装置将第一扇形通孔打开,同时确保第一圆形通孔处于封闭状态,然后将整个水杯水平放置,此时杯体中的白开水便会通过第一扇形通孔进入到第一储物腔内,对茶叶进行冲泡,待冲泡结束后将水杯立起来即可,通过茶叶滤网便可将茶叶和茶水分离,然后将储物组件从杯体的上端取下便可喝到茶叶水了,杯盖取下来可以当做茶杯来使用;想喝蜂蜜水的时候,只需通过第二密封装置将第一圆形通孔打开,同时确保第一扇形通孔处于封闭状态,这样第二储物腔内盛放蜂蜜便会受到重力的作用通过第一圆形通孔向下流入至杯体中与杯体中的白开水混合成蜂蜜水,根绝个人喜好加入一定量蜂蜜后通过第二密封装置将第一圆形通孔封闭即可,然后将储物组件从杯体的上端取下便可喝到
蜂蜜水了,杯盖取下来可以当做茶杯来使用,由于第二储物腔位于杯体的上端,杯体中的白开水的热量会使得蜂蜜处于加热状态,避免其过于黏稠流入不到杯体中的现象,还可以实现茶叶水和蜂蜜水的混合口味,只需先进行茶叶水的操作,然后再进行蜂蜜水的操作即可得到混合后的蜜茶,这样便可实现多重口味的调配,满足更多的口味需求。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一种茶蜜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物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物组件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套筒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套筒的俯视图;
23.图8是图7中a的局部放大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套筒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套筒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
26.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标记说明:杯盖1、杯体2、第一筒体3、第二筒体4、筒盖5、第一套筒6、第二套筒7、第一底板8、v形隔板9、v形凹槽10、第一扇形通孔11、第一圆形通孔12、茶叶滤网13、第二底板14、半圆形凹槽15、第二扇形通孔16、扇形活动板17、第三扇形通孔18、第一弧形滑槽19、第一拨杆20、弧形凹槽21、第二圆形通孔22、弧形活动板23、第三圆形通孔24、第二弧形滑槽25、第二拨杆26、转轴27、滑套28、第一竖槽29、第二竖槽30、导向块31、导向槽32、第一防水透气阀33、第二防水透气阀34、第一连接套筒35、第二连接套筒36。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0.如图1

12所示,该一种茶蜜水杯,包括杯盖1、杯体2、储物组件,所述储物组件设置在杯体2的上端口处,所述杯盖1设置在储物组件的上端;
31.所述储物组件包括第一筒体3、第二筒体4、筒盖5、第一套筒6、第二套筒7,所述第一筒体3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二筒体4的上端为敞口,所述第二筒体4的下端通过第一底板8密封,所述第一筒体3的内径与第二筒体4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筒体3的外径与杯体2的外径相同且大于第二筒体4的外径,所述第一筒体3的下端固定设置在第二筒体4的上端且二者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筒体3、第二筒体4共同组成一个储物空腔,所述杯盖1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在第一筒体3的上端,所述第一底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v形隔板9,所述v形隔板9的横截面的面积为第一底板8的上表面面积的六分之一,所述v形隔板9的上端向上延伸至第一筒体3上端面的下方,所述v形隔板9的上端面与第一筒体3上端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v形隔板9将储物空腔分割成独立的第一储物腔和第二储物腔,所述第一储物腔用于盛放茶叶,所述第二储物腔用于盛放蜂蜜,所述筒盖5设置在第一筒体3的上端敞口
处且将其密封,所述筒盖5的下表面设置有v形凹槽10,所述v形凹槽10与v形隔板9的上端相匹配且上下对应,当筒盖5将第一筒体3的上端敞口处密封时,所述v形隔板9的上端位于v形凹槽10内,所述第一底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扇形通孔11和第一圆形通孔12,所述第一扇形通孔11位于第一储物腔内且第一扇形通孔11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v形隔板9的内部横截面的面积,所述第一扇形通孔11内设置有茶叶滤网13,所述第一圆形通孔12位于第二储物腔内,所述第一圆形通孔12的直径为2

3毫米,所述第一扇形通孔11与第一圆形通孔12关于第一筒体3的中心轴线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套筒6的内径与第二筒体4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套筒6的外径与第一筒体3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套筒6的高度与第二筒体4的高度相匹配,所述第一套筒6的下端敞口处通过第二底板14将其密封,所述第一套筒6套设在第二筒体4上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套筒7的内径与杯盖1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套筒7的外径与第一套筒6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套筒7上端固定在第一套筒6的下端,所述第二套筒7的下端与杯体2的上端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底板14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封闭第一扇形通孔11的第一密封装置和用于打开或封闭第一圆形通孔12的第二密封装置。该一种茶蜜水杯在使用时,先将杯盖1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从第一筒体3的上端取下,然后再将储物组件从杯体2的上端口处取下,在取下储物组件时,只需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将第二套筒7的下端与杯体2的上端分离即可,然后向杯体2中加入白开水,然后确保第一密封装置将第一扇形通孔11封闭,同时确保第二密封装置将第一圆形通孔12封闭,取下筒盖5,然后向第一储物腔中加入适量的茶叶,向第二储物腔中加入适量的蜂蜜,再将筒盖5盖在第一筒体3的上端敞口处且将其密封,由于筒盖5下表面设置有v形凹槽10,当筒盖5将第一筒体3的上端敞口处密封时,所述v形隔板9的上端位于v形凹槽10内,这样就保证了第一储物腔和第二储物腔的上端处于密封状态且不会出现两个储物腔内的物品互相流窜的现象,然后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将第二套筒7的下端与杯体2的上端连接即可,再将杯盖1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在第一筒体3的上端,这样便可携带外出了;在需要喝白开水的时候,将储物组件从杯体2的上端取下便可喝到白开水,杯盖1取下来可以当做茶杯来使用;想喝茶叶水的时候,只需通过第一密封装置将第一扇形通孔11打开,同时确保第一圆形通孔12处于封闭状态,然后将整个水杯水平放置,此时杯体2中的白开水便会通过第一扇形通孔11进入到第一储物腔内,对茶叶进行冲泡,待冲泡结束后将水杯立起来即可,通过茶叶滤网13便可将茶叶和茶水分离,然后将储物组件从杯体2的上端取下便可喝到茶叶水了,杯盖1取下来可以当做茶杯来使用;想喝蜂蜜水的时候,只需通过第二密封装置将第一圆形通孔12打开,同时确保第一扇形通孔11处于封闭状态,这样第二储物腔内盛放蜂蜜便会受到重力的作用通过第一圆形通孔12向下流入至杯体2中与杯体2中的白开水混合成蜂蜜水,根绝个人喜好加入一定量蜂蜜后通过第二密封装置将第一圆形通孔12封闭即可,然后将储物组件从杯体2的上端取下便可喝到蜂蜜水了,杯盖1取下来可以当做茶杯来使用,由于第二储物腔位于杯体2的上端,杯体2中的白开水的热量会使得蜂蜜处于加热状态,避免其过于黏稠流入不到杯体2中的现象,还可以实现茶叶水和蜂蜜水的混合口味,只需先进行茶叶水的操作,然后再进行蜂蜜水的操作即可得到混合后的蜜茶,这样便可实现多重口味的调配,满足更多的口味需求。
32.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优选为以下结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底板14的上表面的半圆形凹槽15,所述半圆形凹槽15的半径与第二底
板14的半径相同,所述半圆形凹槽15的槽底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扇形通孔16且位于半圆形凹槽15的槽底周向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二扇形通孔16的大小与第一扇形通孔11的大小相同且上下相对应,所述半圆形凹槽15内设置有扇形活动板17,所述扇形活动板17的半径与半圆形凹槽15的半径相同,所述扇形活动板17的横截面面积为半圆形凹槽15的横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二,所述扇形活动板17圆心所在的端部通过第三可拆卸结构固定在第二底板14上,所述扇形活动板17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扇形通孔18,所述第三扇形通孔18的大小与第二扇形通孔16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三扇形通孔18位于扇形活动板17的上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套筒6的外侧壁下端水平设置有内外贯穿的第一弧形滑槽19,所述第一弧形滑槽19的弧长等于扇形活动板17的弧长的一半,所述第一弧形滑槽19内设置有第一拨杆20,所述第一拨杆20的内端固定在扇形活动板17的弧长所在的侧壁的周向方向的中部,初始状态时,第一拨杆20位于第一弧形滑槽19的一端且扇形活动板17将第二扇形通孔16密封,当第一拨杆20顺时针转动至第一弧形滑槽19的另一端时,所述第三扇形通孔18、第二扇形通孔16、第一扇形通孔11上下重叠。这样通过拨动第一拨杆20转动,进而带动扇形活动板17绕转轴27转动,便可实现第二扇形通孔16密封或者打开,进而实现第一扇形通孔11密封或者打开。
33.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优选为以下结构,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底板14的上表面的弧形凹槽21,所述弧形凹槽21的槽底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圆形通孔22且位于弧形凹槽21的槽底的周向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二圆形通孔22的大小与第一圆形通孔12的大小相同且上下相对应,所述弧形凹槽21内设置有弧形活动板23,所述弧形活动板23与弧形凹槽21相匹配,所述弧形活动板23的大径端所在的弧长的长度大于弧形凹槽21的大径端所在的弧长的长度一半,所述弧形活动板23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圆形通孔24,所述第三圆形通孔24的大小与第二圆形通孔22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三圆形通孔24位于弧形活动板23的上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套筒6的外侧壁下端水平设置有内外贯穿的第二弧形滑槽25,所述第二弧形滑槽25的大径端所在的弧长等于弧形活动板23大径端所在的弧长的一半,所述第二弧形滑槽25的一侧半径所在的侧壁与弧形凹槽21一侧半径所在的侧壁重合,所述第二弧形滑槽25的另一侧半径所在的侧壁的延长线经过第三圆形通孔24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弧形滑槽25内设置有第二拨杆26,所述第二拨杆26的内端固定在弧形活动板23的大径端弧长所在的外侧壁的周向方向的中部,初始状态时,第二拨杆26位于第二弧形滑槽25的一端且弧形活动板23将第二圆形通孔22密封,当第二拨杆26位逆时针转动至第二弧形滑槽25的另一端时,所述第三圆形通孔24、第二圆形通孔22、第一圆形通孔12上下重叠。这样通过拨动第让他拨杆转动,进而带动弧形活动板23转动,便可实现第二圆形通孔22密封或者打开,进而实现第一圆形通孔12密封或者打开。
34.从简单实用的角度考虑,所述第一可拆卸结构和第二可拆卸结构优选为以下结构,所述第一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杯盖1内侧壁下端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筒体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筒35,第一连接套筒35的高度为5

8毫米,所述第一连接套筒35的内径与第一筒体3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套筒35的外径与杯盖1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套筒3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匹配的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套筒7的内侧壁上的第二内螺纹,所述杯体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筒36,第二连接套筒36的高度为5

8毫米,所述第二连接套筒36的内径与杯体2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
连接套筒36的外径与第二套筒7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套筒3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匹配。这样通过螺纹的方式便可实现杯盖1与第一筒体3的固定与分离;另外,在不需要携带茶叶和蜂蜜时,可将储物组件拆下,直接将杯盖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杯体2的上端,依然可以实现携带水的功能。
35.从简单实用的角度考虑,所述第三可拆卸结构优选为以下结构,所述第三可拆卸结构包括转轴27、滑套28,所述转轴27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半圆形凹槽15的槽底,所述滑套28套设在转轴27上且可以实现分离即滑套28向上移动便可脱离转轴27,所述扇形活动板17圆心所在的端部固定在滑套28的外侧壁上,这样通过转轴27就确保了扇形活动板17运动轨迹。
36.为了方便清洗,所述第一套筒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竖槽29和第二竖槽30,所述第一竖槽29的下端延伸至第一弧形滑槽19的上侧壁且二者互相连通,所述第一竖槽29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套筒6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竖槽29内外贯穿第一套筒6的侧壁,所述第一竖槽29的宽度与第一拨杆20的宽度相匹配即第一拨杆20可以沿第一竖槽29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竖槽30的下端延伸至第二弧形滑槽25的上侧壁且二者互相连通,所述第二竖槽30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套筒6的上端面,所述第二竖槽30内外贯穿第一套筒6的侧壁,所述第二竖槽30的宽度与第二拨杆26的宽度相匹配即第二拨杆26可以沿第二竖槽30上下移动。这样便可将第二筒体4与第一套筒6分离,然后将第一拨杆20转动至第一竖槽29的下端,向上沿第一竖槽29移动,便可将第一扇形板从半圆形凹槽15取出来进行单独清洗,同时,将第二拨杆26转动至第二竖槽30的下端,向上沿第二竖槽30移动便可将弧形活动板23取出来进行单独清洗,这样便可对储物组件进行拆分清洗,避免残留杂质。
37.为了确保第一套筒6套设在第二筒体4上时,第一扇形通孔11与第二扇形通孔16上下重叠对应,第一圆形通孔12与第二圆形通孔22重叠对应,所述第二筒体4的外侧壁的下端设置有导向块31,所述第一套筒6的内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32,所述导向槽32的高度等于第一套筒6的高度,所述导向块31与导向槽32相匹配,当导向块31沿导向槽32向下滑动至第一底板8的下表面与第二底板14的上表面相接触时,所述第一扇形通孔11与第二扇形通孔16重叠,同时第一圆形通孔12与第二圆形通孔22重叠。这样通孔导向块31与导向槽32的配合,便可使得第一套筒6套设在第二筒体4上的操作变得极为简单。
38.为了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所述扇形活动板17的上下表面、弧形活动板23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制成的密封层。这样通过密封层便可使得密封效果大大提高。
39.为了使的杯体2中的热气能够流出,避免烫伤,所述筒盖5上设置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位于第一储物腔内,所述第一透气孔内设置有第一防水透气阀33,所述杯盖1上设置有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内设置有第二防水透气阀34。这样通过第一防水透气阀33和第二防水透气阀34便可将杯体2内的热气排出至外界,有效降低杯体2中的温度,避免烫伤。
40.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筒体3、第二筒体4、第一套筒6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杯体2、杯盖1、第二套筒7均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成。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