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回弹仪用调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3: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工程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弹仪用调平装置。


背景技术:

2.回弹仪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传力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装置。
3.现有回弹仪的使用时,需要检测人员将回弹仪的弹击杆与混凝土的检测面相抵,为保障检测的精度,回弹仪的弹击杆需要与检测面垂直。回弹仪与混凝土相抵的一端为检测端,相对的另一端为手持端。
4.回弹仪的锤击杆与检测面是否垂直,通常依靠检测人员的经验判断,肉眼判断具有较大的误差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检测时回弹仪轴线与检测面之间呈小于90度夹角,本技术公开一种回弹仪用调平装置。
6.一种回弹仪用调平装置,其包括用于安装回弹仪的抵接件以及围绕抵接件一周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一端设置有沿导向架轴向贯通的用于容纳回弹仪的导向空间,所述导向架的一端设置有与回弹仪轴线垂直的抵接平面;所述抵接件包括用于与回弹仪检测端外侧壁抵接的抵接平板以及连接于抵接平板与导向架之间的滑移传力部,所述抵接平板的中部开设有供回弹仪检测端穿过的并且与检测端外侧壁相抵的检测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回弹仪的检测端穿设于抵接平板的检测孔内,并且通过滑移传力部将对驱使回弹仪轴线移动的作用力传递给导向架,从而使得导向架的抵接平面与检测面相抵,以提高检测时回弹仪与检测面的垂直度。
8.可选的,所述导向架包括若干围绕抵接件一周的长杆以及连接于相邻两长杆端部之间的短杆;所述导向空间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回弹仪中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围绕导向架的轴线间隔分布有若干根,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于长杆轴向的中部,支撑杆相对的另一端指向导向架的轴线,若干支撑杆指向导向架轴线的端部之间形成与回弹仪轴线的中部外侧壁相适配的支撑空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杆和短杆拼接形成导向架,导向空间用于穿设回弹仪,支撑杆连接于长杆上从而对回弹仪远离检测面的一端提供支撑,从而在检测时提高回弹仪轴线与检测面的垂直度。
10.可选的,所述支撑杆背离长杆的一端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内穿设有转动轴,转动轴平行检测面,所述转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回弹仪外侧壁相抵接的转动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连接于滚动槽内,并且用于安装转动轮,在回弹仪沿导向架轴线移动时,转动轮通过与回弹仪接触并自转,从而减小抵接杆与回弹仪外侧壁
之间的摩擦。
12.可选的,所述长杆靠近导向架轴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平行导向架的轴向;所述滑移传力部包括滑动连接于滑槽内的滑动块以及伸缩弹簧,所述滑动块与抵接平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固定连接于滑槽端部与滑块之间。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在滑槽内移动,从而使得伸缩弹簧发生形变,滑槽将导向滑块的移动,从而保障回弹仪平行导向架的轴线移动,并且在通过伸缩弹簧形变所产生的反作用力驱使导向架与检查面相抵。
14.可选的,所述长杆背离导向架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翻板,所述外翻板厚度方向的一侧与抵接平面平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翻板能增大抵接平面与检测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导向架与检测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能。
16.可选的,所述外翻板所在长杆的端部为抵接端,所述长杆相对的另一端为安装端,所述安装端上设置有与检测仪手持端相抵的防脱组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部件能够减少检测时,回弹仪自安装端脱落。
18.可选的,所述长杆、支撑杆以及短杆均轴线中空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的长杆、支撑杆以及短杆能够减轻导向架的重量。
20.可选的,所述检测孔的孔壁倾斜设置,所述检测孔的孔壁与回弹仪检测端外侧壁相贴合。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孔壁与回弹仪贴合从而减少回弹仪趋势导向架与检测面抵接时,导向孔回弹仪外侧壁的划伤。
22.综上所述,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效果:
23.1、通过在回弹仪与检测面抵接前,先使导向架的抵接平面与检测面相抵,从而对回弹仪提供约束以及导向,提高回弹仪检测时与检查面之间的垂直度;
24.2、在回弹仪检测时,通过支撑杆对回弹仪远离检测面的一端侧壁通过支撑限位,从而提高回弹仪与检测面之间的垂直度;
25.3、中空的长杆、支撑杆以及短杆能够减轻导向架的重量。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设置一组支撑杆时回弹仪与导向架连接时的工况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抵接端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端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设置两组支撑杆时回弹仪与导向架连接时的工况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检测端;2、手持端;3、抵接件;4、导向架;5、抵接端;6、安装端;7、长杆;8、短杆;9、抵接平面;10、外翻板;11、支撑杆;12、滚动槽;13、转动轴;14、转动轮;15、滑槽;16、抵接平板;17、滑移传力部;18、滑块;19、伸缩弹簧;20、检测孔;21、防脱组件;22、拉绳;23、挂钩;24、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32.参照图1、2,回弹仪弹击杆伸出的一端为仪器的检测端1,相对的另一端为手持端2,回弹仪检测端1的外侧壁倾斜并且截面逐渐收缩靠近回弹仪的轴线的中部。
33.一种回弹仪用调平装置,其包括用于同轴安装回弹仪检测端1的抵接件3以及围绕抵接件3一周的设置的导向架4。
34.导向架4轴向的一端为抵接端5,导向架4相对的另一段为安装端6。导向架4包括长杆7和短杆8,长杆7围绕抵接件3外侧壁一周设置有若干根,本技术实施中长杆7有四根。四根长杆7围合形成与检测面垂直的导向空间,回弹仪滑动连接于导向空间内。长杆7位于抵接端5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平面9,抵接平面9均与回弹仪的轴线以及导向架4的轴线垂直。
35.长杆7背离导向架4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翻板10,外翻板10位于导向架4的抵接端5。外翻板10的厚度方向平行长杆7的轴线,并且外翻板10厚度方向的一侧与抵接平面9平齐。
36.参照图1、3,长杆7靠近导向架4轴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沿回弹仪的轴线方向设置有n组,每组均环绕导向架4的轴线设置有m根, m大于等于3,且m为整数。本技术实施例中,n为1,支撑杆11设置有一组。n也可以为大于等于2且为整数,参照图4,两组支撑杆11相互间隔设置,能够提高导向架4对回弹仪的支撑作用。
37.再参照图1、3,支撑杆11的轴线垂直导向架4的轴线,支撑杆11靠近导向架4的安装端6,支撑杆11背离长杆7的一端开设有滚动槽12,滚动槽12内设置有转动轴13和转动轮14。
38.转动轴13的两端穿设于滚动槽12的两侧槽壁内,转动轴13的轴线垂直其所在的支撑杆11轴线,并且转动轴13的轴线同时垂直导向架4的轴线。转动轮14同轴套设于转动轴13上,并且转动轮14与转动轴13相对转动连接。四个转动轮14之间形成配合回弹仪横截面的支撑空间,当回弹仪伸入至支撑空间内时,转动轮14与回弹仪靠近手持端2的外侧壁相抵。
39.长杆7靠近导向架4轴线的一侧还均开设有滑槽15,滑槽15的长度方向平行导向架4的轴向,滑槽15靠近导向架4的抵接端5。
40.短杆8固定连接于相邻两长杆7的端部之间,短杆8的轴线与其所在的长杆7轴线垂直。短杆8、长杆7以及支撑杆11内部均中空设置,能减少导向架4的重量。
41.抵接件3包括抵接平板16以及连接于抵接平板16周侧壁上的若干滑移传力部17。
42.在参照图2、3,滑移传力部17对应长杆7设置有四个,滑移传力部17均包括滑块18和伸缩弹簧19。滑块18滑动连接于滑槽15内,滑块18与滑槽15相适配,滑块18靠近导向架4轴线的一侧与抵接平板16的周侧壁固定连接。
43.伸缩弹簧19抵接于滑块18与滑槽15靠近抵接端5的一端槽壁之间。
44.抵接平板16的中部同轴开设有贯通的检测孔20,检测孔20的孔壁与检测端1外外侧壁同倾斜设置,检测孔20呈斗状。检测孔20较小的一端靠近检测导向架4的检测端1。检测孔20较小的一端直径尺寸大于检测端1的直径尺寸,并且小于手持端2的直径尺寸。
45.将回弹仪的检测端1伸入至检测孔20内,检测端1的外侧壁将与检测孔20的孔壁贴合,此时驱动回弹仪向检测面靠近,抵接平面9以及外翻板10将与检测面贴合,从而使得回弹仪的轴线与检测面垂直。
46.在回弹仪移动过程中,伸缩弹簧19压缩形变,并且对抵接槽的槽壁,即导向杆产生指向检测面的作用力,从而使得抵接平面9和外翻板10与检测面紧密贴合,减小导向架4在
检测时倾斜的概率。
47.导向架4的安装端6还连接有防脱组件21,防脱组件21包括连接于拉绳22、挂钩23以及挂环24。拉绳22经过导向架4的轴线,并且拉绳22一端固定连接长杆7位于安装端6的一端,拉绳22相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挂钩23。
48.挂环24固定连接长杆7位于安装端6的一端,挂环24所在的长杆7与拉绳22所在的长杆7相对设置并且分别位于导向架4径向的两端。挂钩23挂扣在挂环24上,回弹仪检测端1外侧壁与检测孔20孔壁贴合,并且当伸缩驱使滑块18与滑槽15背离抵接端5一端槽壁相抵时,拉绳22紧绷状态并且与回弹仪的手持端2相抵。
49.本技术一种回弹仪调平装置的实施原理:将回弹仪的检测端1同轴伸入至导向空间内,检测端1的外侧壁与抵接平板16上检测孔20的孔壁相贴合,同时回弹仪的外壁侧将与转动轮14相抵。
50.然后将拉绳22上的挂钩23扣接在挂环24上,对回弹仪的手持端2形成限位。
51.检测时,推送回弹仪,通过滑移传力部17,先令长杆7的抵接平面9与检测面相抵,然后通过滑移传力部17的移动时回弹仪的检测端1与检测面相抵,从而保障回弹仪轴线与检测面轴线垂直,保障检测的精度。在回弹仪移动的同时,转动轮14发生转动,减少支撑杆11划伤回弹仪的概率,并且以便回弹仪沿导向架4轴向的移动。
5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