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3: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属于土壤分析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土壤分析是对土壤的组成分和(或)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的定性、定量测定,是进行土壤生成发育、肥力演变、土壤资源评价、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研究的基础工作,也是环境科学中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于环境检测土壤分析装置则有着一定的需求,现有技术中,土壤分析仪通过检测探头进行分析,检测仪本体与检测探头因外部因素容易造成损坏,并不具备防护的措施,降低了分析仪的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顶面通过合页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壳体内腔两侧通过驱动机构连接有制动框架,且所述驱动机构对称设置于防护壳体内腔两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动框架内腔卡合连接有土壤分析仪本体。
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手动调节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手动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长条槽、按压弹簧、下压板、滑槽、滑块与调节块,所述第一长条槽对称挖设于防护壳体两侧,所述第一长条槽内腔一侧均匀设置有按压弹簧,所述按压弹簧一侧设置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一侧挖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通过滑块连接有调节块,且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内。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长条槽延伸至防护壳体内腔一侧,并与下压板之间形成限位口。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调节机构。
9.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长条槽、电液推杆与制动块,所述第二长条槽对称挖设于防护壳体内腔两侧,所述第二长条槽内腔底面设置有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输出端设置有制动块,且所述制动块滑动设置于第二长条槽内。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设置的手动调节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采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的驱动方式,工作人员手动通过调节块带着制动框架与其内卡合的土壤分析仪本体进行位移,设置有按压弹簧,在使用时通过下压板按压,有效的使得调节块位移,不使用时复位,有效的对调节块进行限位,此为手动式的调节机构,有效的对土壤分析仪本体与检测头进行防护,防止因外部情况造成土壤分析仪与检测头损坏,提高了使用周期,同时造价便宜,适用范围广泛。
12.2、设置的电动调节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采用电液推杆作为输出的中枢,并
通过制动块在第二长条槽内滑动的方式,使得制动框架带着土壤分析仪本体位移,此为电动式调节,有效的提供防护功能的同时,又具备防尘的功能。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的手动调节式防护壳体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的手动调节式防护壳体内视与拆分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的手动调节机构侧视拆分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的电动调节式防护壳体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的电动调节式防护壳体内视与拆分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的电动调节机构结构图;
20.图中标号:1、防护壳体;2、防护盖;3、驱动机构;4、制动框架;5、土壤分析仪本体;6、手动调节机构;7、第一长条槽;8、按压弹簧;9、下压板;10、滑槽;11、滑块;12、调节块;13、电动调节机构;14、第二长条槽;15、电液推杆;16、制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如图1

图6所示,包括防护壳体1,所述防护壳体1顶面通过合页连接有防护盖2,所述防护壳体1内腔两侧通过驱动机构3连接有制动框架4,且所述驱动机构3对称设置于防护壳体1内腔两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动框架4内腔卡合连接有土壤分析仪本体5。
23.如图1

图3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为手动调节机构6,所述手动调节机构6包括第一长条槽7、按压弹簧8、下压板9、滑槽10、滑块11与调节块12,所述第一长条槽7对称挖设于防护壳体1两侧,所述第一长条槽7内腔一侧均匀设置有按压弹簧8,所述按压弹簧8一侧设置有下压板9,所述下压板9一侧挖设有滑槽10,调节块12通过滑块11滑动,并带着制动框架4与其设置的土壤分析仪本体5位移,所述滑槽10内腔通过滑块11连接有调节块12,按压调节块12、调节块12通过下压板9带着按压弹簧8压缩,并使得下压板9与第一长条槽7之间的间距变大,且所述滑块11滑动设置于滑槽10内,所述第一长条槽7延伸至防护壳体1内腔一侧,并与下压板9之间形成限位口,停止压动调节块12,使得按压弹簧8复位,下压板9与第一长条槽7之间的间距调回,并对调节块12限位。
24.如图4

图6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为电动调节机构13,所述电动调节机构13包括第二长条槽14、电液推杆15与制动块16,所述第二长条槽14对称挖设于防护壳体1内腔两侧,所述第二长条槽14内腔底面设置有电液推杆15,所述电液推杆15输出端设置有制动块16,且所述制动块16滑动设置于第二长条槽14内,电液推杆15带着制动块16位移,制动块16带着制动框架4与其设置的土壤分析仪本体5位移。
25.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手动调节式的防护壳体1时,按压调节块12、调节块12通过下压板9带着按压弹簧8压缩,并使得下压板9与第一长条槽7之间的间距变大,使得调节块12通过滑块11滑动,并带着制动框架4与其设置的土壤分析仪本体5位移,位移到适配的位置时,停止压动调节块12,使得按压弹簧8复位,下压板9与第一长条槽7之间的间距调回,并对调节块12限位,使用电动调节机构13时,电液推杆15带着制动块16位移,制动块16带着制动框架4与其设置的土壤分析仪本体5位移。
26.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包括防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1)顶面通过合页连接有防护盖(2),所述防护壳体(1)内腔两侧通过驱动机构(3)连接有制动框架(4),且所述驱动机构(3)对称设置于防护壳体(1)内腔两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动框架(4)内腔卡合连接有土壤分析仪本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为手动调节机构(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调节机构(6)包括第一长条槽(7)、按压弹簧(8)、下压板(9)、滑槽(10)、滑块(11)与调节块(12),所述第一长条槽(7)对称挖设于防护壳体(1)两侧,所述第一长条槽(7)内腔一侧均匀设置有按压弹簧(8),所述按压弹簧(8)一侧设置有下压板(9),所述下压板(9)一侧挖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腔通过滑块(11)连接有调节块(12),且所述滑块(11)滑动设置于滑槽(10)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条槽(7)延伸至防护壳体(1)内腔一侧,并与下压板(9)之间形成限位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为电动调节机构(1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调节机构(13)包括第二长条槽(14)、电液推杆(15)与制动块(16),所述第二长条槽(14)对称挖设于防护壳体(1)内腔两侧,所述第二长条槽(14)内腔底面设置有电液推杆(15),所述电液推杆(15)输出端设置有制动块(16),且所述制动块(16)滑动设置于第二长条槽(14)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分析装置,包括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顶面通过合页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壳体内腔两侧通过驱动机构连接有制动框架,且所述驱动机构对称设置于防护壳体内腔两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动框架内腔卡合连接有土壤分析仪本体,所述第一长条槽对称挖设于防护壳体两侧,所述第一长条槽内腔一侧均匀设置有按压弹簧,所述按压弹簧一侧设置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一侧挖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通过滑块连接有调节块,且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内,此为手动式的调节机构,有效的对土壤分析仪本体与检测头进行防护,防止因外部情况造成土壤分析仪与检测头损坏,提高了使用周期,同时造价便宜,适用范围广泛。泛。泛。


技术研发人员:詹红光 谭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九环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7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