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升降桌面翻转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0: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升降桌结构领域,特别是升降桌面翻转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桌子为固定式结构,桌子的桌面呈平面结构,不仅不能进行倾斜,也不能升降,因此存在两个弊端,一方面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伏案时间过长而感到疲劳,尤其对于使用更不方便,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家庭或办公场所中的桌子不是特定给一个人使用,而每个人的身高都是不一样的,再者儿童的身高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增长,所以此种桌子就无法满足不同状态下的高度需求。另外,随着使用需求的变化,可能要求桌面具有倾斜功能,例如桌面板向上仰起,可以进行阅读或者绘画/制图等等,此状态下使用者可以达到平视使用。
3.而升降桌的诞生解决了上述问题,升降桌一般分为电动的和手动的,手动的升降桌通过手动操作机械传动结构达到桌子升降调节或桌面调节的效果。虽然实现了灵活调节的目的,但是操作麻烦、费力。自动升降桌一般是以电为动力来源,通过电动机控制机械装置来调节升降桌的高低,也可以通过压缩机控制气压棒或液压棒来调节升降桌的高度。优点是用电量很小、样式稳固美观、可升降范围大。但是,此类自动升降桌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使用需求。例如,对于桌面板的调节控制:桌面板的平移或翻转。这些功能都亟待开发,而且需要同步满足新颖的控制设计,才能够符合大众的预期要求。
4.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智能升降桌》,申请号2020204029122,公开了包括升降左腿、桌面结构等等。本升降桌可以通过电动控制对使用角度及高度进行无级调控,满足多元化的使用需求。但是,该桌面板为顶升式结构,即通过桌面结构中的传动件升起从而达到倾斜桌面的效果。这样会导致结构庞大桌子、整体质量过大,不易移动。而且,过于全面的控制方式并不完全贴合市场需求,一些精简的结构及功能更能够符合使用者的要求,且在成本上更容易控制。
5.再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带升降功能的可翻转书桌》,申请号2019214199305,公开了包括底座和支腿,支腿上部固定装设固定桌板;固定桌板的底部位于左支腿、右支腿的外侧固定装设有翻转固定板。左支腿和右支腿中部内侧分别铰接连接有驱动气缸。该升降桌使用方便,使用范围广。但是,该结构的翻转固定板翻转力臂较短,导致结构布置冗杂,而且,动力直接作用在桌板上,对桌面使用寿命产生影响。气缸直接作用在升降腿上,结构受力不佳,导致升降桌整体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升降桌面翻转布置结构,解决了升降桌板从水平向下翻转的问题;进一步的,将翻转结构控制在最佳的力臂行程中,避免因为结构冗杂而产生的传动不同步及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桌面翻转布置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桌面板升
降的伸缩腿部,及伸缩腿部顶升的主体框架;伸缩腿部可选择为手动伸缩结构或电动伸缩结构,伸缩腿部的下端支撑于底面或通过底部的支脚进行稳定支撑;伸缩腿部的上端则为伸缩的活动端,其与主体框架连接。
8.主体框架被配置为桌面板的支撑基体,主体框架与伸缩腿部的上端集成为一体;且主体框架作为不同伸缩腿部的共用连接端以装配翻转框架。一方面,伸缩腿部同步升降除却依靠软件程序控制外,主体框架可以确保两侧伸缩腿部为同步升降,增加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主体框架可以作为结构载体,减少桌面板及翻转框架的对接冗余,尽可能的减少结构整体重心与伸缩腿部重心的距离。
9.翻转框架,通过枢转轴布置于伸缩腿部一侧,从本领域技术可知,通常为升降桌的使用侧。因此,本升降桌在该布置关系下具有较为明显的c字型结构,从桌面板下方的空间利用最大化角度及结构布置的最优化角度看,这是优于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工”字型结构的。
10.翻转框架以枢转轴为转动中心在升降桌的使用侧方向上呈翻转式开闭,在此过程中升降桌的整体重心发生横向变化,当结合伸缩腿部的提升与降低后,整体的重心会发生高度变化。因此,采用主体框架作为支撑基体,并且主体框架的重心与所有伸缩腿部的重心处于同一立面内时将会最有利的解决上述问题。因为,伸缩腿部与主体框架作为在进行结构支撑和连接中,其整体重心是保持在基础支撑方向上的。进一步的,当翻转框架抬起状态下,即便桌面板上升至最大高度,整体重心与支脚中心的偏移量也不会超过偏移方向上桌子尺寸的15~40%,这样才能保持使用状态下的绝对稳定。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施压于桌面板时,综合重心也不会过多偏移,而这无疑会降低伸缩腿部与支脚对接处的使用疲劳值,进而增加结构的耐久及使用寿命。因为桌子一般的使用高度在80~120cm,这是符合人体工学的常用工作高度。而在桌面板升高使用时,高度可能上升到140~160cm左右。因此,随着高度上升,中心也会向上偏移。从力学上看,以支脚底部着力点作为支点,随着中心高度偏移,力臂角度发生变化,故桌面板上的着力点会影响整体的稳定(即容易侧翻)。将整体重心与支脚中心的偏移量控制在15~40%时(力臂角度发生变化控制在45
°±5°
),可以将这种情况大幅度的降低。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支脚底部着力点的非竖直向承载,对于支脚整体的承载强度有一定控制,从而提高支脚的使用耐久
11.桌面板,翻转框架及主体框架上均安装桌面板块,翻转框架翻转呈水平布置以使两侧的桌面板块拼接成完整的桌面板,两侧桌面板拼接后可以基本实现平整的使用桌面。而且,这种分布式桌面板块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自主组合,设计感更强,用户的体验感也更好。
12.气弹簧,通过枢转端连接翻转框架及主体框架,气弹簧伸缩以使翻转框架翻转开闭。气弹簧作为主要的行程件,其提供了翻转框架/桌面板的翻转支撑。同时,气弹簧可以根据使用要求悬停在任意使用角度。锁止稳定可靠,响应迅速,且具备一定的自缓冲效果,避免结构自身的碰撞损伤。气弹簧的布置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采用1个气弹簧进行支撑,那么其最佳的布置位置就在翻转框架的中线上。如果采用多个气弹簧,则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布置,或者以翻转框架的中线为对称轴来对称布置,这样可以使得受力均匀,从而确保稳定性。最佳的布置方式是选用两根气弹簧,两根气弹簧能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减少使用者因误操作或者气弹簧失效会造成危险。
13.优选的是,翻转框架包括第一侧边部、第二侧边部及连接部;第一侧边部与第二侧边部之间通过连接部形成框式结构。这种组合式结构一方面可以使得支撑效果增强,均匀每个支撑方向的重量;另一方面可以便于结构拆卸或组装,对于产品包装运输而言起到巨大的优势。
14.优选的是,第一侧边部的外侧面上通过所述枢转轴、轴承组件装配至所述主体框架以增加翻转支点与推拉支点的力臂。
15.优选的是,气弹簧的一端通过轴销件装配至翻转框架,其另一端通过轴销件装配至主体框架。
16.优选的是,翻转框架的翻转角度为0~90
°

17.优选的是,包括两个气弹簧,两个气弹簧以翻转框架的中线对称布置。
18.优选的是,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轴承及卡簧。
1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20.1、本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减少了主要结构的重心分布情况,从而尽可能的避免升降桌整体重心与支撑中心的偏移过大。保持结构稳定性,即便在各种使用状态下,稳定性也能够优于同类产品。
21.2、本结构通过翻转框架的支撑配合可以实现不同角度的支撑调节,气弹簧的稳定性及响应特点可以满足当下使用者的全部需求,而且结构更加轻便,受力点的布置得到合理规划,符合人体工学及力学理论,用户体验感也更加突出。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桌面翻转布置结构的装配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桌面翻转布置结构的爆炸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桌面翻转布置结构的翻转状态图;
26.其中:1、伸缩腿部;2、主体框架;3、翻转框架;31、第一侧边部;32、第二侧边部;33、连接部;34、枢转轴;4、气弹簧;41、第一枢转端;42、第二枢转端;5、压力传感器;51、轴承座;52、轴承;53、卡簧;6、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27.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1:
28.升降桌面翻转布置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桌面板升降的伸缩腿部1,及伸缩腿部1顶升的主体框架2;主体框架2被配置为桌面板的支撑基体。
29.主体框架2,配置为不同伸缩腿部的共用连接端以装配翻转框架3。
30.翻转框架3,通过枢转轴34布置于伸缩腿部1一侧,并以枢转轴34为转动中心在该侧方向上呈翻转式开闭。
31.桌面板,翻转框架3及主体框架2上均安装桌面板块,翻转框架3翻转呈水平布置以使两侧的桌面板块拼接成完整的桌面板。
32.气弹簧4,通过枢转端连接翻转框架3及主体框架2,气弹簧4伸缩以使翻转框架3翻转开闭。
33.进一步的是,主体框架2的重心与所有伸缩腿部1的重心处于同一立面内。
34.进一步的是,翻转框架3包括第一侧边部31、第二侧边部32及连接部33;第一侧边部31与第二侧边部32之间通过连接部33形成框式结构。
35.进一步的是,第一侧边部31的外侧面上通过枢转轴34、轴承组件5装配至主体框架2以增加翻转支点与推拉支点的力臂;轴承组件5包括轴承座51、轴承52及卡簧53。
36.进一步的是,枢转端为轴销件;气弹簧4的一端通过轴销件装配至翻转框架3,其另一端通过轴销件装配至主体框架2。
37.进一步的是,翻转框架3的翻转角度为0~90
°

38.进一步的是,翻转框架3和主体框架2之间包括两个气弹簧4,两个气弹簧4以翻转框架3的中线对称布置。
39.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2:
40.升降桌面翻转布置结构,包括伸缩腿部1、主体框架2、翻转框架3、桌面板和支腿6。
41.伸缩腿部1为叠套伸缩结构,优选电控结构,不仅便于操控,而且传动稳定,制动迅速。伸缩腿部1的下端支撑在支腿6上,支腿6与地面接触维持稳定;且,在两个支腿6之间形成了无阻挡结构,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在支腿之间布置配置的方式,本结构可以方便椅子推入至两支腿之间,节省了布置空间。伸缩腿部1的上端为主体框架2,主体框架2作为桌面板连接的支撑基体。
42.主体框架2,本实施例中包括两根方管,直接集成式装配在伸缩腿部1的伸出端上。且主体框架2同时与左、右两根伸缩腿部1的伸出端连接,确保水平布置。因此,主体框架2配置为不同伸缩腿部的共用连接端以装配翻转框架3。通过该布置方式,主体框架2的重心与伸缩腿部1的重心可以保持在一个立面上。那么,本升降桌主体的支撑稳定性就会优于其他布置方式。
43.翻转框架3通过枢转轴34布置于伸缩腿部1一侧,并以枢转轴34为转动中心在该侧方向上呈翻转式开闭。翻转框架3包括第一侧边部31、第二侧边部32及连接部33,第一侧边部31与第二侧边部32之间通过连接部33形成框式结构,如图2所示,翻转框架3呈
“ⅱ”
字型,在第一侧边部31的外侧面上通过枢转轴34、轴承组件5装配至主体框架2以增加翻转支点与推拉支点的力臂。第一侧边部31与主体框架2之间间距仅为轴承件的直径尺寸,因此在翻转框架3与伸缩腿部1的重心偏移量也可以极大的缩短,从而确保整体重心集中在伸缩腿部附近。即便当翻转框架3抬起时,其重心变化也较其他结构更小,稳定性更好,尤其是结合升降受压时,重心偏移量小,失稳的情况就极大降低。
44.根据设计,当翻转框架3抬起状态下,即便桌面板上升至最大高度,整体重心与支脚中心的偏移量也不会超过偏移方向上桌子尺寸的15~40%,这样才能保持使用状态下的绝对稳定。
45.轴承组件5包括轴承座51、轴承52及卡簧53,轴承座51连接在主体框架2的侧面,轴承52通过卡簧53安装于轴承座51内,翻转框架3通过枢转轴34装配在轴承52上。在轴承组件5的装配下,本实施例中翻转框架3可以实现0~90度的翻转,即从水平状态翻转到竖直下垂状态。
46.桌面板,翻转框架3及主体框架2上均安装桌面板块,翻转框架3翻转呈水平布置以使两侧的桌面板块拼接成完整的桌面板。本实施例中,两侧的桌面板块需要保持相同的水
平度,这样可以实现工作面的平整。两块桌面板块的拼缝处需注意间隙,尽可能使桌面板形成连续表面。
47.气弹簧4通过第一枢转端41连接翻转框架,气弹簧4通过第二枢转端42连接主体框架2,气弹簧4伸缩以使翻转框架3翻转开闭。枢转端选用轴销件,本实施例中翻转框架3和主体框架2之间包括两个气弹簧4,两个气弹簧4以翻转框架3的中线对称布置。
48.基于上述结构,本升降桌翻转布置结构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气弹簧对桌面板块进行0~90
°
翻转。坐姿使用时,翻转框架3带动桌面板块抬起至水平状态,通过调节伸缩腿部的高度来调节坐姿高度。站姿使用时,翻转框架3带动桌面板块抬起0~90度之间(倾斜状态,可以根据操作需要调整至最佳使用角度),同时通过调节伸缩腿部1至站姿高度(类似于制图画板形式)。
49.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