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拖地组件及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09: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智能家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拖地组件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家电愈加成熟。例如,市场上出现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具有刷扫、吸尘及拖地的多功能,由于其中的拖地装置设置拖布,当拖布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以方便下次有效清洁地面,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3.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拖地装置在更换拖布时,拖布拆装麻烦,需要用户用手辅助抽卸拖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拖地组件及智能清洁机器人,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5.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拖地组件,应用于扫地机,包括拖布支架、转动组件以及拖布。拖布支架包括可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拖布支架具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的撑开状态,和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的收合状态。转动组件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支架,从动辊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支架。拖布绕设于转动组件,当拖布支架处于撑开状态时,拖布被张紧且能与转动组件同步转动;当拖布支架处于收合状态时,拖布松弛且与转动组件之间具有空隙。
7.进一步地,拖布支架还包括第一复位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的其中一个沿第一方向凸设有对位凸块,另外一个沿第一方向开设有与对位凸块相配合的对位凹槽,对位凸块插设于对位凹槽内,第一复位件嵌设于对位凹槽和对位凸块之间,以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具有被撑开的运动趋势。
8.进一步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还设置有限位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的其中一个沿第一方向开设有限位孔,另外一个沿第一方向开设有贯通孔,限位件穿设于贯通孔与限位孔连接,用于限制拖布支架从收合状态转变为撑开状态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离。
9.进一步地,拖布支架还包括活动卡销,第一支架的两端设置对位凸块,且对位凸块开设有定位孔,第二支架的两端开设对位凹槽,活动卡销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可滑动的连接于第二支架,且活动卡销包括卡件;在外力作用下,活动卡销能随第二支架沿第一方向同步运动,且当拖布支架处于收合状态时,卡件卡设于定位孔。
10.进一步地,拖布支架还包括第二复位件,第二复位件连接于活动卡销和第二支架之间,以使活动卡销具有沿第二方向运动以抵接对位凸块的趋势。对位凹槽的侧壁开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让位孔,卡件穿设于让位孔,对位凸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导斜面,卡件远离第二复位件的端部具有与第一导斜面相匹配的第一导滑面,当拖布支架处于撑开状态
时,第一导滑面与第一导斜面配合。
11.进一步地,拖布支架还包括复位按钮,复位按钮沿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的第三方向可滑动的连接于活动卡销,复位按钮包括第二导斜面,活动卡销还包括与卡件固定连接的卡销本体,卡销本体设置有与第二导斜面相匹配的第二导滑面;当复位按钮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三方向运动时,第二导斜面抵推于第二导滑面,以使活动卡销沿第二方向滑动。
12.进一步地,第一支架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轴承座,主动辊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轴承座;第二支架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轴承座,从动辊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轴承座,且主动辊和从动辊分别位于拖布支架的外侧,以使拖布绕设于转动组件的同时包裹拖布支架。
13.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包括底盘、驱动组件及拖地组件,驱动组件安装于底盘;拖地组件安装于底盘,驱动组件与转动组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转动组件带动拖布转动。
14.进一步地,底盘包括第一安装座,拖地组件还包括活动卡扣和第三复位件,活动卡扣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可滑动的连接于拖布支架和第一安装座之间,第三复位件弹性连接于活动卡扣和第一安装座之间,以使活动卡扣具有远离第一安装座的运动趋势。
15.进一步地,拖布支架还包括复位按钮,复位按钮沿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的第三方向可滑动的连接于第二支架,复位按钮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导斜面,活动卡扣远离第三复位件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三导斜面相匹配的第三导滑面;当复位按钮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三方向运动时,第三导滑面抵推于第三导斜面,以使活动卡扣沿第二方向滑动。
16.进一步地,第一支架凸设有与主动辊的中心轴线同轴的卡接轴,卡接轴设置有切削面,以使卡接轴包括沿径向的外径尺寸和厚度尺寸;底盘还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开设有缩口状的卡接槽,卡接轴卡设于卡接槽,且卡接槽的开口宽度大于卡接轴的厚度尺寸,且小于卡接轴的外径尺寸。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通过采用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且主动辊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支架,从动辊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支架。当需要拆卸拖布时,将拖布支架调整为收合状态,且将该拖地组件竖向设置时,拖布会在自身重力下从转动组件上滑落,不需要用户用手辅助抽卸即可完成拆卸拖布。
18.该拖地组件中拖布拆装简单、可靠,且用户不用辅助抽卸拖布,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19.智能清洁机器人,通过将拖地组件从底盘中拆卸下来,更换拖布时,通过将拖布支架调整为收合状态,以使拖布直接从收合后的拖布支架上滑出,更换操作简便,无需手动取出,提升用户良好体验。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中拖布支架和转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中拖布支架第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中拖布支架第二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25.图5为图4中活动卡销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图4中复位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中拖布支架和转动组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清洁机器人中拖地组件和驱动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图9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分解示意图;
32.图12为图11中活动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4.图标:100

拖地组件;101

第一方向;103

第二方向;105

第三方向;110

拖布支架;111

第一支架;112

对位凸块;1120

定位孔;1122

第一导斜面;114

卡接轴;121

第二支架;122

对位凹槽;123

限位柱;125

第四导斜面;126

导滑部;130

活动卡销;131

卡销本体;133

第二导滑面;135

卡件;1350

第一导滑面;140

复位按钮;141

第二导斜面;143

第三导斜面;150

第一复位件;152

第二复位件;154

第三复位件;160

活动卡扣;162

第三导滑面;164

第四导滑面;170

转动组件;172

主动辊;174

从动辊;180

拖布;200

智能清洁机器人;210

底盘;212

第一安装座;214

第二安装座;216

限位块;220

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7.智能清洁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目标区域并自主规划清扫路径的智能家用电器。
38.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清洁机器人都采用刷扫和吸尘相结合的方式,先将地面浮尘及杂物扫拢至底部尘盒吸口处,通过机身内部产生的高负压将其吸入内置的集尘盒,从而实现地面清扫功能。
39.但是,仅有刷扫和吸尘功能的清洁机的清洁力度不够,使得清扫完的地面清洁效果不佳。后来,市场上又陆续推出集刷扫、吸尘及拖地为一体的智能机器人。
40.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目前市场的集刷扫、吸尘及拖地为一体的智能清洁产品,是通过在机身底部增加一片拖布或设置一个带拖布的滚筒,通过拖布来实现拖地的功能。且当拖布使用多次后,由于污渍残留而需要进行更换,避免对地面造成二次污染。
41.然而,部分产品由于受限于拖布对地面的有效清洁面积,使得拖地效果不理想。且拖布更换时拆装麻烦,在拆装过程中,需要用户用手辅助抽卸拖布,致使用户体验不佳,不
利于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推广和应用。
42.基于上述问题,请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拖地组件100,其应用于扫地机。
43.该拖地组件100可以包括拖布支架110、转动组件170以及拖布180。其中,转动组件170可转动的连接于拖布支架110,拖布180绕设于转动组件170且能够随转动组件170的转动而转动。
44.请参照图2,拖布支架110可以包括可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转动组件170可以包括主动辊172和从动辊174。主动辊172用于和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通过驱动组件带动主动辊172绕自身轴线转动。
45.具体地,主动辊172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支架111,从动辊174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支架121。由于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使得拖布支架110具有撑开状态和收合状态。
46.其中,撑开状态是指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沿第一方向101相互远离或者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之间的距离最大的状态;收合状态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沿第一方向101相互靠近或者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之间的距离最小的状态。
47.为了增加转动组件170与拖布支架110的连接刚度,主动辊172和从动辊174的两端轴承外圈上可以均设置有压板,通过压板将轴承外圈锁附固定在轴承座上,有利于形成一刚性整体。
48.当拖布支架110处于撑开状态时,绕设于转动组件170上的拖布180被张紧,且拖布180能与转动组件170进行同步转动。当拖布支架110处于收合状态时,绕设于转动组件170上的拖布180松弛,且拖布180与转动组件170之间具有空隙。
49.当需要拆卸拖布180时,将拖布支架110调整为收合状态,且将该拖地组件100竖向设置时,拖布180会在自身重力下从转动组件170上滑落,不需要用户用手辅助抽卸即可完成拆卸拖布180。当需要安装拖布180时,同理,将拖布支架110调整为收合状态,将拖布180绕设于转动组件170,再将拖布支架110调整为撑开状态,拖布180会被拖布支架110张紧展平。
50.为了增加拖布180与转动组件170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出现拖布180打滑现象。可选地,在拖布180与转动组件170之间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传动件。例如,传动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环形硅胶垫。或者,在主动辊172和从动辊174上设置有防滑纹,以增加拖布180与转动组件170之间的摩擦力。
5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100拖地效果好,拖布180拆装简单、可靠,且用户不用辅助抽卸拖布180,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52.具体地,请继续参照图2所示,拖布支架110还可以包括第一复位件150。第一复位件150可以采用弹簧(具体为压簧),将弹簧弹性连接于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之间,用于提供将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弹开的作用力。通过将第一复位件150设置于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之间,可以方便安装拖布支架110。在收合状态时,第一复位件150呈压缩状态,在更换完拖布180后,可以实现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的自动弹开复位,可免去用户手动复位。
53.当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为撑开状态时,弹簧可以为自然伸直状态,也可以为受较小压力的第一压缩状态。当在外力作用下,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相互靠近直至处于收合状态时,弹簧从不受力或者受较小压力的第一压缩状态逐渐转变为受较大压力的第二压缩状态。此时,弹簧产生较大的回复力,当外力消失后,弹簧的回复力会驱使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相互远离,从而恢复至撑开状态。
54.为了使得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能够沿第一方向101准确的滑动,保证滑动准确度,避免在滑动过程中出现对顶、卡顿、偏斜或者错位等不良现象。
55.可选地,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中的其中一个沿第一方向101凸设有对位凸块,另外一个沿第一方向101开设有与对位凸块相配合的对位凹槽。安装后,对位凸块插设于对位凹槽内,且能够形成滑动配合,实现滑动导向的作用。且在撑开状态下,对位凸块与对位凹槽之间设置有部分重叠区域。
56.其中,第一复位件150可以嵌设于对位凹槽和对位凸块之间,以使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能够沿第一方向101准确滑动的同时,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在第一复位件150的作用下始终具有被撑开的运动趋势。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一复位件150的工作可靠性,通过对位凹槽的侧壁可对第一复位件150进行限位,防止多次使用后第一复位件150错位,歪斜,影响用户使用效果。
57.或者,请参照图3,第一支架111上间隔设置有对位凸块112和对位凹槽122,与第一支架111相对应地,第二支架121上间隔设置有对位凹槽122和对位凸块112。安装时,第一支架111上的对位凸块112和第二支架121上的对位凹槽122相配合,第一支架111上的对位凹槽122和第二支架121上的对位凸块112相配合,对位凸块112一一对应的插设于对位凹槽122内。
58.为了减小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滑动连接时的摩擦阻力,方便用户使用。可选地,对位凸块112的表面上可以凸设有多个导条,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压合时,通过导条与对位凹槽122的侧壁接触,可以有效减小对位凹槽122和对位凸块112之间的接触面积及阻力,进而减小摩擦力。
59.为了避免拖布支架110在撑开状态,或者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在第一复位件150作用下相互远离时,对位凸块112从对位凹槽122内滑出,进而导致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完全分离而无法正常使用。
60.进一步地,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之间还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的一端具有止挡部。
61.其中,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中的其中一个沿第一方向101开设有限位孔,另外一个沿第一方向101开设有贯通孔。安装时,限位件穿设于贯通孔与限位孔连接,通过止挡部来阻挡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脱离。该限位件用于限制拖布支架110从收合状态转变为撑开状态时,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分离导致拖地组件100无法正常使用。
62.具体地,请继续参照图3,可以在第二支架121的对位凸块112的端部设置凹部,在凹部中间沿第一方向101凸设限位柱123,限位柱123的中心沿轴向开设有限位孔。相对应的,在第一支架111的对位凹槽122的底部设置薄壁凸起,薄壁凸起上开设贯通孔,该贯通孔的大小与限位柱123的大小相匹配,以使限位柱123可以穿设于贯通孔内,且限位柱123的长度尺寸大于薄壁凸起的厚度尺寸。
63.安装时,第二支架121的对位凸块112插设于第一支架111的对位凹槽122内,同时,第一支架111底部的薄壁凸起嵌设于第二支架121的凹部,且限位柱123穿设于贯通孔。然后将限位件固定在限位柱123的限位孔内,且限位件的止挡部可以同时止挡于限位柱123和薄壁凸起。从而实现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之间可以沿第一方向101滑动且不会完全脱离的目的。
64.在拆卸拖布180时,为了使得拖布支架110保持在收合状态,保证拖布180顺畅取出。也就是说,可以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依然能够稳定的保持该状态。可以稳固的将拖布支架110锁紧于收合状态。
65.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拖布支架110还可以包括活动卡销130、第二复位件152及复位按钮140。
66.活动卡销130沿与第一方向101垂直的第二方向103可滑动的连接于第二支架121,第二复位件152弹性连接于活动卡销130和第二支架121之间,复位按钮140沿与第二方向103具有夹角的第三方向105可滑动的连接于活动卡销130。
67.其中,第一支架111的两端设置有对位凸块112,相对应地,第二支架121的两端设置有对位凹槽122。且对位凸块112的外侧壁开设有定位孔1120,对位凹槽122的外侧壁开设有让位孔,当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相互靠近且处于收合状态时,定位孔1120和让位孔的位置相对应。
68.在初始状态下,活动卡销130抵接于第一支架111的对位凸块112的端部。当在外力作用下,活动卡销130能随第二支架121沿第一方向101同步运动且相对于第一支架111靠近,直至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压缩至一定位置,或拖布支架110处于收合状态时,活动卡销130会卡设于第一支架111的定位孔1120内实现限位。为了使得活动卡销130稳固的锁紧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在活动卡销130和第二支架121之间弹性连接有第二复位件152,当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压缩至一定位置时,活动卡销130在第二复位件152的恢复力作用下自动滑入至相应的定位孔1120中实现限位。也就是说,活动卡销130在第二复位件152的作用下始终具有沿第二方向103运动以抵接第一支架111的对位凸块112的趋势。
69.可选地,为了方便活动卡销130随第二支架121相对于第一支架111沿第一方向101滑动,如图4,第一支架111的对位凸块112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一导斜面1122。
70.具体地,请参照图5,活动卡销130可以包括卡销本体131和卡件135,卡件135固定连接于卡销本体131的一侧,且卡件135的端部设置第一导滑面1350。当活动卡销130、第二复位件152安装于第二支架121时,第一导滑面1350位于卡件135远离第二复位件152的端部。且在拖布支架110为撑开状态时,卡件135的第一导滑面1350与第一支架111的第一导斜面1122相匹配;拖布支架110为收合状态时,卡件135穿设于第一支架111的让位孔内。
71.卡销本体131设置有第二导滑面133,卡销本体131沿第三方向105开设有连通孔,卡销本体131远离卡件135的外侧壁凸设有定位柱,以使第二复位件152套设于定位柱上,实现活动卡销130与第二支架121之间弹性连接。
72.其中,第二复位件152可以采用弹簧、弹性件、扭簧等,当第二复位件152采用弹簧时,可以选用压簧。
73.为了方便用户在更换完拖布180后解除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之间的限位,快速恢复至撑开状态,可以在第二支架121上设置有复位按钮140。通过将复位按钮140与活
动卡销130之间的接触连接面设计为呈角度的斜面,需要解除时,用户只需按压复位按钮140,活动卡销130即在接触斜面水平分力的推动下退出定位孔1120实现解锁。
74.具体地,请参照图6,复位按钮140可以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二导斜面141。安装后,复位按钮140的第二导斜面141与卡销本体131上设置的第二导滑面133配合,且当复位按钮140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三方向105运动时,第二导斜面141抵推于活动卡销130的第二导滑面133,以使活动卡销130沿第二方向103朝向第二复位件152的一侧滑动,直至活动卡销130滑动至卡件135从定位孔1120内脱出。在滑动过程中,活动卡销130挤压第二复位件152,以使第二复位件152被压缩变形产生回复力。
75.且当活动卡销130从第一支架111的定位孔1120内脱出时,第二支架121在第一复位件150的回复力作用下,可以带动活动卡销130沿第一方向101复位,从而使得拖布支架110恢复至撑开状态。
76.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对位凸块112设置于第一支架111,对位凹槽122开设于第二支架121。对位凸块11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对位凹槽122的数量与对位凸块11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即对位凸块112一一对应的插设于对位凹槽122中。
77.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7,第一支架111包括第一架体和连接于第一架体两端的第一轴承座,第二支架121包括第二架体和连接于第二架体两端的第二轴承座。
78.主动辊172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轴承座,且主动辊172的输入端用于和驱动组件传动连接,通过驱动组件带动主动辊172绕自身轴线相对于第一支架111转动。
79.从动辊174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轴承座。当拖布180绕设于主动辊172和从动辊174且拖布支架110处于撑开状态时,驱动组件带动主动辊172转动,在摩擦力作用下,主动辊172带动拖布180,拖布180带动从动辊174转动,从而实现拖布180随转动组件170转动的目的。
80.由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100中的转动组件170包括平行设置的主动辊172和从动辊174,且拖布180同时绕设于主动辊172和从动辊174上,从而形成类似履带式的转动结构。
8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主动辊172和从动辊174分别位于拖布支架110的外侧,以使拖布180绕设于转动组件170的同时,包裹拖布支架110。该结构有利于增大拖布180与地面的贴地面积,当转动组件170带动拖布180在清理地面时,可以增大拖布180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清洁效果。
82.可选地,第一支架111上还盖合有第一轴承座,第二支架121上还盖合有第二轴承盖,通过轴承盖可以将主动辊172和第一支架111转动连接的结构,与从动辊174和第二支架121转动连接的结构进行遮挡,既可以提高安全性能,又可以防止落灰,增加美观性。
8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拖地组件100,拖布180拆卸方便、可靠,用户不需要用手辅助抽卸拖布180。当扫地机清洁完需要更换拖布180时,只需从扫地机的底盘210上取下拖布支架110,并将主动辊172和从动辊174由外往内按压,使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21呈收合状态,拖布180便可依靠自身重力从拖布支架110上滑出。操作简便,无需手动辅助,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良好体验。
84.请参照图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200,该智能清洁机器人200可以包括底盘210、驱动组件220及上述的拖地组件100。
85.其中,驱动组件220和拖地组件100均可以安装于底盘210,驱动组件220与转动组件17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转动组件170带动拖布180转动。
86.具体地,请一并参照图9和图10,驱动组件220可以包括电机和减速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传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主动辊172固定连接,以使驱动组件220带动主动辊172转动。在工作时,电机通过减速器减速增扭,将力矩通过减速器的输出端传递至主动辊172上,并实现同步运转。
87.安装时,驱动组件220可以安装在拖布支架110上,或者安装在智能清洁机器人200的底盘210上。
88.当驱动组件220安装在拖布支架110上时,可以在拖布支架110上设置固定座,驱动组件220固定连接于固定座,使得该拖地组件100呈现为一个整体,方便后续安装在智能清洁机器人200的底盘210上。
89.当驱动组件220安装在智能清洁机器人200的底盘210上时,拖布支架110也固定于底盘210上,通过驱动组件220将动力传递至主动辊172。在拆装时,需要将主动辊172从驱动组件220上拆除,然后将拖布支架110从底盘210上拆除。
90.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对于驱动组件220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不作限定,根据需要确定具体驱动组件220的安装位置。电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有刷电机和无刷电机。减速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齿轮式,蜗轮蜗杆式,链式,皮带式,同步带式传动及其组合。
91.为方便地实现第二支架121和底盘210之间的拆装,可选地,请参照图11,拖地组件100还可以包括活动卡扣160和第三复位件154。
92.其中,底盘210可以包括第一安装座212,活动卡扣160沿与第一方向101垂直的第二方向103可滑动的连接于拖布支架110和第一安装座212之间。第三复位件154弹性连接于活动卡扣160和第一安装座212之间,以使活动卡扣160具有远离第一安装座212的运动趋势。
93.为了方便用户在更换拖布180时,可以方便解除第二支架121上的限位,快速取下拖布支架110。可以在复位按钮140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导斜面143(如图6),该第三导斜面143可以与活动卡扣160的端部相匹配。
94.具体地,请继续参照图6,复位按钮140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三导斜面143,该第三导斜面143用于和活动卡扣160配合,以使拖地组件100从智能清洁机器人200的底盘210中拆卸出来。
95.需要注意的是,复位按钮140的第三导斜面143和第二导斜面141的倾斜方向相同,复位按钮140为t字型结构,第二导斜面141位于复位按钮140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第三导斜面143位于端部位置。与复位按钮140相对应的,活动卡销130的卡销本体131开设有连通孔。安装时,复位按钮140穿过连通孔,使得第二导斜面141与活动卡销130的第二导滑面133配合,第三导斜面143与活动卡扣160的第三导滑面162配合。
96.当用户按压复位按钮140时,活动卡扣160在第三导斜面143的水平分力的推动下退出第二支架121端部的卡接位置实现解锁,且该复位按钮140兼具一钮两用的功能,结构简单。
97.具体地,请一并参照图11和图12,活动卡扣160与底盘210之间弹性连接有第三复位件154。活动卡扣160远离第三复位件154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导滑面162,该第三导滑面162
与第三导斜面143相匹配。当复位按钮140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三方向105运动时,第三导滑面162抵推于第三导斜面143,以使活动卡扣160沿第二方向103滑动。
98.进一步地,活动卡扣160上还设置有第四导滑面164,第二支架121的端部还设置有与第四导斜面125(如图4),该第四导斜面125与第四导滑面164相匹配。以使该拖地组件100
99.活动卡扣160与第一安装座212之间通过弹性连接第三复位件154,当第二支架121在下按安装时,活动卡扣160在第四导斜面125水平分力的推动下,往压缩第三复位件154的方向上移动。并在第四导滑面164和第三导斜面143脱离后,在第三复位件154的回复力作用下,活动卡扣160可以自动滑动至与与第二支架121抵接实现限位,此时,拖布支架110安装完成于智能清洁机器人200的底盘210上。
100.为了方便地实现第一支架111和底盘210之间的拆装,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3,第一支架111凸设有与主动辊172的中心轴线同轴的卡接轴114。该卡接轴114的周壁设置有切削面,以使卡接轴114具有两个尺寸:第一是卡接轴114的直径尺寸d;第二是卡接轴114沿径向的厚度尺寸t。其中,厚度尺寸t<d。
101.与卡接轴114相匹配地,底盘210还可以包括第二安装座214。第二安装座214开设有缩口状的卡接槽。其中,该卡接槽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端,且开口端的宽度尺寸小于卡接槽的内径尺寸,即卡接槽为大于半圆孔形的结构。
102.安装时,事先将拖布支架110的主动辊172插入驱动组件220的输出端,再将卡接轴114沿厚度方向从卡接槽的开口位置插入并旋转放平,使卡接轴114卡设于卡接槽内即可,从而完成第一支架111的安装与限位,拆装简单且方便。
103.需要注意的是,卡接槽的开口宽度大于卡接轴114的厚度尺寸t,且小于卡接轴114的外径尺寸d。
104.可以理解的是,卡接槽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类圆孔状结构,也可以为矩形孔等多边形孔的结构,卡接轴114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圆轴状结构,也可以为矩形柱状结构等。
105.另外,为了方便、可靠的固定拖地组件100,且方便拖地组件100安装进底盘210的过程中,不易出现错位现象。可选地,底盘210上还可以设置有限位块216,与限位块216相对应地,第二支架121上还设置有导滑部126,该导滑部126与限位块216相匹配。
106.例如,底盘210上限位块216与导滑部126接触的部分可以设计为圆弧状结构,相应地,导滑部126也设计为圆弧形凹槽。当用户下按拖布支架110的第二支架121时,第二支架121的导滑部126可以沿限位块216的圆弧状表面滑行至底部并被限位锁紧。
107.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复位件150、第二复位件152及第三复位件154可以均包括但不限于弹簧和/或弹性橡胶等,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10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清洁机器人200,拖地组件100可以从底盘210中拆卸下来,更换拖布180时,通过将拖布支架110调整为收合状态,以使拖布180直接从收合后的拖布支架110上滑出,操作简便,无需手动取出;通过采用履带式拖地组件100,可以增大拖布180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清洁效果,提升用户良好体验。
10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
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