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与流程

2021-11-25 02: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负荷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2.索具承载载荷施加体时的应力应变问题是非线性问题,难以探测索具应力应变的规律。目前二者接触的设置方式是设置索具和载荷施加体之间以接触节点组的方式接触,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发生较大变形,变形后索具与载荷施加体的接触区域会发生一定变化,或者还容易发生索具断裂的情况。因此,现有的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方式容易导致索具变形或断裂等情况,使索具承载载荷施加体的使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以缓解目前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的设置导致索具承载载荷施加体的使用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之间的第一关系模型;其中,所述接触设置参数为所述索具和所述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的设置参数;所述索具负荷结果包含所述索具和所述载荷施加体按照所述接触设置参数接触并负荷运行后的变形情况以及相对运动情况;在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的试负荷运行过程中,检测所述目标索具上多个位置节点的温度变化数据,并检测在所述温度变化数据下的第一目标索具负荷结果;利用所述温度变化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索具负荷结果通过机器学习对所述第一关系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得到训练优化后的第二关系模型;其中,所述第二关系模型用于表示所述接触设置参数和所述索具负荷结果之间带索具温度变化维度的关系模型;基于指定索具负荷结果通过所述第二关系模型确定所述目标索具与所述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在正式负荷运行过程中的最终接触设置参数,并按照所述最终接触设置参数控制所述目标索具与所述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的接触设置。
5.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在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的试负荷运行过程中,检测周围的环境温度,并检测在所述环境温度下的第二目标索具负荷结果;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索具负荷结果通过机器学习对所述第二关系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得到训练优化后的第三关系模型;其中,所述第三关系模型用于表示所述接触设置参数和所述索具负荷结果之间带环境温度维度以及索具温度变化维度的关系模型。
6.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检测所述目标索具上多个位置节点的温度变化数据的步骤,包括:
通过激光红外线温度探测器检测所述目标索具上多个不同位置节点的温度变化数据。
7.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索具中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目标索具与所述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在正式负荷运行过程中所述索具的实际温度;在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运行,以使所述索具的实际温度低于所述预设温度;其中,所述预设温度用于表示所述索具的变形温度。
8.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相对运动情况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索具和所述载荷施加体之间相对的脱离情况、滑动情况、拉伸情况。
9.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控制设备,通过所述电子控制设备提供有图形用户界面;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一关系模型和所述第二关系模型;响应于针对所述第一关系模型或所述第二关系模型的调整操作,按照所述调整操作对应的调整结果修改所述第一关系模型或所述第二关系模型中的模型数据。
10.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控制设备,通过所述电子控制设备提供有图形用户界面;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三关系模型;响应于针对所述第三关系模型的调整操作,按照所述调整操作对应的调整结果修改所述第三关系模型中的模型数据。
11.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之间的第一关系模型;其中,所述接触设置参数为所述索具和所述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的设置参数;所述索具负荷结果包含所述索具和所述载荷施加体按照所述接触设置参数接触并负荷运行后的变形情况以及相对运动情况;检测模块,用于在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的试负荷运行过程中,检测所述目标索具上多个位置节点的温度变化数据,并检测在所述温度变化数据下的第一目标索具负荷结果;训练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温度变化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索具负荷结果通过机器学习对所述第一关系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得到训练优化后的第二关系模型;其中,所述第二关系模型用于表示所述接触设置参数和所述索具负荷结果之间带索具温度变化维度的关系模型;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指定索具负荷结果通过所述第二关系模型确定所述目标索具与所述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在正式负荷运行过程中的最终接触设置参数,并按照所述最终接触设置参数控制所述目标索具与所述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的接触设置。
12.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第一方面所述方法。
13.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运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运行时,所述
计算机可运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运行上述的第一方面所述方法。
14.本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能够获取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之间的第一关系模型;其中,接触设置参数为索具和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的设置参数;索具负荷结果包含索具和载荷施加体按照接触设置参数接触并负荷运行后的变形情况以及相对运动情况;在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的试负荷运行过程中,检测目标索具上多个位置节点的温度变化数据,并检测在温度变化数据下的第一目标索具负荷结果;利用温度变化数据以及第一目标索具负荷结果通过机器学习对第一关系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得到训练优化后的第二关系模型;其中,第二关系模型用于表示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之间带索具温度变化维度的关系模型;基于指定索具负荷结果通过第二关系模型确定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在正式负荷运行过程中的最终接触设置参数,并按照最终接触设置参数控制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的接触设置。本方案中,利用标索具与载荷施加体在试负荷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以及温度变化数据下的第一目标索具负荷结果,通过机器学习对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之间的第一关系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得到训练优化后的带索具温度变化维度的第二关系模型,便能够基于指定索具负荷结果通过第二关系模型确定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在正式负荷运行过程中的最终接触设置参数,并按照最终接触设置参数控制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的接触设置,进而实现了利用带索具温度变化维度的更加精确的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之间关系模型,使索具负荷载荷施加体的运行过程中的接触设置更加合理且精确,大幅度减小了发生索具变形或断裂的情况,缓解了目前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的设置导致索具承载载荷施加体的使用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1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目前的现有方式设置索具和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节点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方法中的一个示例;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方法中的一个示例;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标:s210

步骤“获取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之间的第一关系模型”;s220

步骤“在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的试负荷运行过程中,检测目标索具上多个位置节点的温度变化数据,并检测在温度变化数据下的第一目标索具负荷结果”;s230

步骤“利用温度变化数据以及第一目标索具负荷结果通过机器学习对第一关系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得到训练优化后的第二关系模型”;s240

步骤“基于指定索具负荷结果通过第二关系模型确定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在正式负荷运行过程中的最终接触设置参数,并按照最终接触设置参数控制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的接触设置”;500

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装置;501

获取模块;502

第一检测模块;503

第一训练模块;504

第一控制模块;600

电子设备;601

存储器;602

处理器;603

总线;604

通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1.目前,索具承载载荷施加体时的应力应变问题是非线性问题,难以探测索具应力应变的规律,如图1所示的方式设置索具和连接物体(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节点组会发生较大变形,变形后索具与连接物体的接触区域会发生一定变化,在施加载荷及约束的时候不能简单的将载荷或约束施加在强力环内侧的面区域或节点上。因此,现有的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方式容易导致索具变形或断裂等情况,使索具承载载荷施加体的使用效率较低。
22.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通过该方法可以缓解目前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的设置导致索具承载载荷施加体的使用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地介绍。
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应用于控制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210,获取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之间的第一关系模型。
25.其中,接触设置参数为索具和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的设置参数;索具负荷结果包含索具和载荷施加体按照接触设置参数接触并负荷运行后的变形情况以及相对运动情况。
26.对于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之间的第一关系模型的确定过程,示例性的,在建模过程中在强力环内侧添加了两个圆柱体模拟实际承载时的接触体,在ansys中要为强力环与两圆柱体之间定义接触。利用控制变量法,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变接触对中的参数(即接触设置参数)设置,检测有限元分析后的结果(即索具负荷结果)。以强力环为例,采用两组对比实验来说明:
初始接触调整带(initial contact closure,icont)能用于围绕目标面给出一个“调整带”,调整带内任何接触点都被移到目标面上;如果不给出icont值,ansys根据模型的大小提供一个较小的默认值(<0.03)。在其他条件均相同条件下,设定两次有限元分析中icont的值分别为0.1和0.8,检测有限元分析结果,分别如图3中的左图和右图所示,其中,图3中的左图为icont=0.1求解不收敛; 图3中的右图为icont=1求解收敛。
27.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选择不同的接触模式behavior of contact surface:noseparation和standard,得到的分析结果如图4中的左图和右图所示,其中,图4中的左图为选择noseparation所得变形图;图4中的右图为选择standard所得变形图。
28.由图4可以看出,选择noseparation接触模式,最终导致上面的圆柱与强力环脱离,下面的圆柱也向一侧滑动;选择standard的接触模式,最终结果导致强力环实际变形。
29.由此可见,不同的接触参数(接触设置参数)的设置会得到不同的有限元分析的结果(索具负荷结果)。按照上述方法,可以检测到接触设置中各个参数(接触设置参数)对有限元分析结果(索具负荷结果)的影响,最后按照下的表1所示的设置,对于一般索具模型均能得到最终的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二者关系的分析结果,即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之间的第一关系模型。
30.表1接触参数设置步骤s220,在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的试负荷运行过程中,检测目标索具上多个位置节点的温度变化数据,并检测在温度变化数据下的第一目标索具负荷结果。
31.本步骤中,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激光红外线温度探测器等精确温度探测装置检测目标索具上多个不同位置节点的温度变化数据。
32.步骤s230,利用温度变化数据以及第一目标索具负荷结果通过机器学习对第一关系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得到训练优化后的第二关系模型。
33.其中,第二关系模型用于表示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之间带索具温度变化维度的关系模型。
34.需要说明的是,温度对索具的金属强度、金属刚性、金属韧性都会产生影响。温度上升则金属的刚性降低但韧性升高,索具容易发生变形;温度下降则金属的刚性升高但韧性降低,索具容易发生断裂。
35.本步骤中,可以向第一关系模型输入温度变化数据以及第一目标索具负荷结果,通过对第一关系模型的训练优化得到训练优化后的带索具温度变化维度的第二关系模型。
36.步骤s240,基于指定索具负荷结果通过第二关系模型确定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在正式负荷运行过程中的最终接触设置参数,并按照最终接触设置参数控制目标
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的接触设置。
37.本技术实施例中,利用标索具与载荷施加体在试负荷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以及温度变化数据下的第一目标索具负荷结果,通过机器学习对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之间的第一关系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得到训练优化后的带索具温度变化维度的第二关系模型,便能够基于指定索具负荷结果通过第二关系模型确定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在正式负荷运行过程中的最终接触设置参数,并按照最终接触设置参数控制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的接触设置,进而实现了利用带索具温度变化维度的更加精确的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之间关系模型,使索具负荷载荷施加体的运行过程中的接触设置更加合理且精确,大幅度减小了发生索具变形或断裂的情况,缓解了目前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的设置导致索具承载载荷施加体的使用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38.下面对上述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3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在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的试负荷运行过程中,检测周围的环境温度,并检测在所述环境温度下的第二目标索具负荷结果;步骤b),利用环境温度以及第二目标索具负荷结果通过机器学习对第二关系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得到训练优化后的第三关系模型。
40.其中,第三关系模型用于表示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之间带环境温度维度以及索具温度变化维度的关系模型。
41.需要说明的是,索具运行的场所不同,对索具的使用过程也会产生影响,通过检测周围的环境温度及在所述环境温度下的第二目标索具负荷结果,能够利用环境温度以及第二目标索具负荷结果通过机器学习对第二关系模型进行训练优化,使模型数据还带环境温度维度,得到模型数据更加精确的第三关系模型。
4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20中检测目标索具上多个位置节点的温度变化数据的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c),通过激光红外线温度探测器检测目标索具上多个不同位置节点的温度变化数据。
43.利用激光红外线温度探测器能够更加精确的检测出目标索具上多个不同位置节点的温度变化数据,使检测到的温度变化数据更加精确。
44.在一些实施例中,索具中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d),检测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在正式负荷运行过程中索具的实际温度;步骤e),在实际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半导体制冷片运行,以使索具的实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
45.其中,预设温度用于表示索具的变形温度。半导体制冷片,即热电制冷片,是一种热泵,其优点是没有滑动部件,应用在一些空间受到限制,可靠性要求高,无制冷剂污染的场合。半导体制冷片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可以实现制冷的目的。半导体制冷片是一种产生负热阻的制冷技术,其特点是无运动部件,可靠性也比较高。
46.通过半导体制冷片能够在索具温度过高时更加便捷的降低索具温度,以避免索具
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变形。
47.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运动情况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索具和载荷施加体之间相对的脱离情况、滑动情况、拉伸情况。
48.通过索具和载荷施加体之间的相对离情况、相对滑动情况、相对拉伸情况等多种情况,可以使索具负荷结果更加全面,以更加精确且全面的记录到更加真实的索具负荷结果。
49.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应用于电子控制设备,通过电子控制设备提供有图形用户界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f),控制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关系模型和第二关系模型;步骤g),响应于针对第一关系模型或第二关系模型的调整操作,按照调整操作对应的调整结果修改第一关系模型或第二关系模型中的模型数据。
50.本技术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第一关系模型和上述第二关系模型进行调整,以更加灵活的利用上述第一关系模型和上述第二关系模型。
51.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应用于电子控制设备,通过电子控制设备提供有图形用户界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h),控制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三关系模型;步骤i),响应于针对第三关系模型的调整操作,按照调整操作对应的调整结果修改第三关系模型中的模型数据。
52.本技术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第三关系模型进行调整,以更加灵活的利用上述第三关系模型,使索具的使用场景更加灵活。
53.图5提供了一种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控制设备。如图5所示,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装置500包括: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接触设置参数和索具负荷结果之间的第一关系模型;其中,所述接触设置参数为所述索具和所述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的设置参数;所述索具负荷结果包含所述索具和所述载荷施加体按照所述接触设置参数接触并负荷运行后的变形情况以及相对运动情况;第一检测模块502,用于在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的试负荷运行过程中,检测所述目标索具上多个位置节点的温度变化数据,并检测在所述温度变化数据下的第一目标索具负荷结果;第一训练模块503,用于利用所述温度变化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索具负荷结果通过机器学习对所述第一关系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得到训练优化后的第二关系模型;其中,所述第二关系模型用于表示所述接触设置参数和所述索具负荷结果之间带索具温度变化维度的关系模型;第一控制模块504,用于基于指定索具负荷结果通过所述第二关系模型确定所述目标索具与所述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在正式负荷运行过程中的最终接触设置参数,并按照所述最终接触设置参数控制所述目标索具与所述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的接触设置。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索具与目标载荷施加体的试负荷运行过程中,检测周围
的环境温度,并检测在所述环境温度下的第二目标索具负荷结果;该装置还包括:第二训练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索具负荷结果通过机器学习对所述第二关系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得到训练优化后的第三关系模型;其中,所述第三关系模型用于表示所述接触设置参数和所述索具负荷结果之间带环境温度维度以及索具温度变化维度的关系模型。
55.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模块502具体用于:通过激光红外线温度探测器检测所述目标索具上多个不同位置节点的温度变化数据。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索具中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索具与所述目标载荷施加体之间在正式负荷运行过程中所述索具的实际温度;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运行,以使所述索具的实际温度低于所述预设温度;其中,所述预设温度用于表示所述索具的变形温度。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对运动情况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脱离情况、滑动情况、拉伸情况。
5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控制设备,通过所述电子控制设备提供有图形用户界面;该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一关系模型和所述第二关系模型;第一修改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第一关系模型或所述第二关系模型的调整操作,按照所述调整操作对应的调整结果修改所述第一关系模型或所述第二关系模型中的模型数据。
5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控制设备,通过所述电子控制设备提供有图形用户界面;该装置还包括:第四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三关系模型;第二修改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第三关系模型的调整操作,按照所述调整操作对应的调整结果修改所述第三关系模型中的模型数据。
6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6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2、存储器601,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62.参见图6,电子设备还包括:总线603和通信接口604,处理器602、通信接口604和存储器601通过总线603连接;处理器602用于执行存储器60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
63.其中,存储器60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

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604(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
64.总线603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65.其中,存储器601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602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前述本技术任一实施例揭示的过程定义的装置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602中,或者由处理器602实现。
66.处理器6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01,处理器602读取存储器6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67.对应于上述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方法,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运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运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运行上述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68.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装置可以为设备上的特定硬件或者安装于设备上的软件或固件等。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前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均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69.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70.再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
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71.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72.另外,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73.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索具与载荷施加体之间接触设置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7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7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