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辅助盲人出行的手环避障导航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2021-11-25 01: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辅助盲人出行的手环避障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手环的表头内和手环位于表头的两侧和后方均配置有线性马达和红外传感器,表头还配置有用于与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模块,避障导航方法包括:手环通过传输模块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获取来自移动设备的卫星定位信息和路线信息;根据卫星定位信息和路线信息实时判断用户前进方向是否处于正确的路线方向,同时红外传感器持续工作检测环境内的障碍物,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环境内存在障碍物时,对应位置的线性马达以第一振动模式进行振动;当判定结果为否时,识别正确路线方向位于前进方向的方位,手环根据识别的方位控制相对应方向位置的线性马达以第二振动模式进行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盲人出行的手环避障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振动模式的振动强度和/或振动频率与第二振动模式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盲人出行的手环避障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环境内存在障碍物时同时检测手环到障碍物的距离,第一振动模式的振动状态根据检测到的距离发生变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盲人出行的手环避障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红外传感器距离障碍物的距离由远而近分为多个预设的距离区间,第一振动模式根据多个预设的距离区间分为多个对应的振动状态,当红外传感器识别手环到障碍物的距离进入其中一个预设的距离区间时,控制对应位置的线性马达进入对应的振动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盲人出行的手环避障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用户前进方向没有处于正确的路线方向的同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环境内存在障碍物时,第一振动模式的优先级大于第二振动模式的优先级。6.一种辅助盲人出行的手环避障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手环的表头内和手环位于表头的两侧和后方均配置有线性马达和红外传感器,表头还配置有用于与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模块,表头还包括控制组件和判定模块;手环的控制组件通过传输模块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获取来自移动设备的卫星定位信息和路线信息;判定模块根据卫星定位信息和路线信息实时判断用户前进方向是否处于正确的路线方向,同时红外传感器持续工作检测环境内的障碍物,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环境内存在障碍物时,控制组件控制对应位置的线性马达以第一振动模式进行振动;当判定模块的判定结果为否时,控制组件识别正确路线方向位于前进方向的方位,手环的控制组件根据识别的方位控制相对应方向位置的线性马达以第二振动模式进行振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盲人出行的手环避障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线性马达产生的第一振动模式的振动强度和/或振动频率与第二振动模式不同。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盲人出行的手环避障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环境内存在障碍物时同时检测手环到障碍物的距离,线性马达产生的第一振动模式的振动状态根据检测到的距离发生变化。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盲人出行的手环避障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红外传感器检测距离障碍物的距离由远而近分为多个预设的距离区间,线性马达产生的第一振动模式
根据多个预设的距离区间分为多个对应的振动状态,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的距离进入其中一个预设的距离区间时,控制组件控制对应位置的线性马达进入对应的振动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盲人出行的手环避障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判定模块判断用户前进方向没有处于正确的路线方向的同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环境内存在障碍物时,控制组件控制线性马达产生第一振动模式的优先级大于线性马达产生第二振动模式的优先级。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辅助盲人出行的手环避障导航系统及方法,手环的表头内和手环位于表头的两侧和后方均配置有线性马达和红外传感器,表头还配置有传输模块,手环通过传输模块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获取卫星定位信息和路线信息;根据信息实时判断用户前进方向是否处于正确的路线方向,同时红外传感器检测环境内的障碍物,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环境内存在障碍物,对应位置的线性马达以第一振动模式进行振动;通过在手环上设置多个线性马达配合导航信息,根据导航的路线信息控制对应方向的线性马达进行振动从而为盲人进行方向导航,同时设置红外传感器与线性马达进行配合,从而在导航的同时通过线性马达进行避障提示,有效的保证了盲人出行的方向准确性和安全性。的方向准确性和安全性。的方向准确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远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华昭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