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调开关装置、双调型压力自动开关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1-11-25 01: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调开关装置、双调型压力自动开关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各类压力开关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个共同的缺点,这就是在整定压力起动值、停止值和压差(起动值与停止值之间的差值)的时候,由于其结构的局限性,压差基本上是不可调的定值,故起动值、停止值与压差相悖,无法各自独立整定,这样就会给现有产品造成一个共同的致命缺陷,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压差发生变化的时候,会造成产品的大量报废,甚至会造成烧电机的重大事故,而现有各类双调型压力自动开关对材料和工艺的依赖过高,导致产品的制造成本提高,性价比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且能够在同一个设备中分别独立调整起动值与停止值及压差的双调开关装置、双调型压力自动开关及控制方法。
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一种双调开关装置,包括一个双调装置、支撑弹簧和一个单稳开关;所述单稳开关,包括开关体和开关装置,所述的开关体中设置有开关装置,所述的开关装置包括复位弹簧、拨叉,静触点、动触点、下支点,所述的静触点设置在开关体内上部,所述的下支点设置在开关体内下部的对应位置上;在所述的开关体上设置有导向结构,使所述的拨叉可在所述的开关体中上、下直线运动;所述的拨叉上设置有动触点,用于所述的开关装置的闭合和断开;其上部还设置有复位弹簧,用于使所述的开关装置在没有任何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始终处于闭合单稳状态;所述的双调装置包括支架、停止螺栓、启动螺栓和启动弹簧;所述的支架顶部内螺接有停止螺栓,所述的停止螺栓为空心螺栓,所述的启动螺栓与停止螺栓螺接,可在停止螺栓空心中上、下旋动调节;所述的启动弹簧设置在启动螺栓与开关体之间、其上部与所述的启动螺栓相抵,下部与所述的开关体相抵,所述拨叉上端穿入启动弹簧内部,可在启动弹簧内部上、下自由运动;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导轨结构,所述的开关体设置在所述的支架中间,其下部与所述的支撑弹簧相抵,可沿所述的支架上的导轨结构在停止螺栓和支撑弹簧之间上、下自由移动;所述的支架底部设置有支架底盘,所述的支架底盘与支架刚性连接,所述的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承在所述的开关体和所述的支架底盘之间;一种双调开关装置的控制方法:(1)将所述的复位弹簧的弹力设置为大于所述启动弹簧的弹力及所述动触点的翻转力;(2)将所述启动弹簧的弹力设置为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弹簧的弹力;(3)将所述支撑弹簧的弹力设置为大于所述动触点的翻转力;(4)当所述的拨叉未受到外界p向推力时,由于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所述单稳开关中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处于接触状态;(5)当所述的拨叉受到外界p向推力向上运动时,压缩复位弹簧推动单稳开关向上运动,同时压缩启动弹簧并带动所述的静触点向上运动;当所述的开关体与所述的停止螺栓底部相抵以后,所述的启动弹簧停止运
动,所述的单稳开关停止运动,此时所述的静触点起支点作用;所述的拨叉上端穿入启动弹簧中继续向上运动并压缩复位弹簧,所述的动触点越过静触点的平衡点以后发生翻转,所述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处于分离状态,此时调整停止螺栓到合适的停止位置;(6)当所述的拨叉受到的推力减弱时,在所述的复位弹簧作用下,拨叉向下运动;当所述的动触点还没有越过下支点平衡点时,由于启动弹簧下部与单稳开关相抵,推动单稳开关向下运动,与支撑弹簧达到弹力平衡点以后,单稳开关停止运动,下支点也停止运动,此时在所述的复位弹簧作用下,所述的拨叉继续向下运动,带动所述的动触点继续向下运动,越过所述的下支点平衡点以后,所述的动触点翻转,所述的单稳开关中的动触点与静触点恢复接触状态,此时调节所述的启动螺栓到合适的启动位置。
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一种双调压力自动开关,包括一个双调开关装置、底座、压力圈、测试弹簧、推力杆和弹性密封垫,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支架密封连接,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压力圈、弹性密封垫、测试弹簧和推力杆,所述的推力杆上套设有测试弹簧,所述的推力杆为t形,其上部为杆部,底部设置有凸起,所述的测试弹簧支承在推力杆的底部凸起和所述的支架底盘之间;所述的支架底盘和所述的底座之间设置有压力圈,所述的压力圈固定在所述的支架底盘和所述的底座之间,所述的压力圈下端面与所述的弹性密封垫相抵,将所述的弹性密封垫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压力圈底部内周边设置有凸起;所述的弹性密封垫坐落在所述的底座上,支承在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压力圈之间,其一面与所述的底座相抵,另一面与所述的压力圈相抵;所述的推力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的支架底盘与所述的拨叉下端面相对,下端与所述的弹性密封垫上端面相抵;所述的拨叉的下端面与所述的推力杆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调节间隙;一种双调型压力自动开关的控制方法:(1)将所述的复位弹簧的弹力设置为大于所述启动弹簧的弹力及所述动触点的翻转力;(2)将所述启动弹簧的弹力设置为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弹簧的弹力;(3)将所述支撑弹簧的弹力设置为大于所述动触点的翻转力;(4)当液体或气体沿p向进入所述的底座的进口时,在压力为零或很弱情况下,所述的单稳开关中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处于接触状态,所述的双调型压力自动开关处于接通状态;(5)当压力逐渐增强时,推动推力杆向上运动并压缩测试弹簧,同时推动拨叉向上运动,从而压缩复位弹簧推动所述的单稳开关向上运动,同时压缩启动弹簧并带动所述的静触点向上运动;当所述的开关体与所述的停止螺栓底部相抵以后,所述的单稳开关停止运动,所述的启动弹簧停止运动,此时所述的静触点起支点作用;所述的拨叉上端穿入启动弹簧中继续向上运动并压缩复位弹簧,所述的动触点越过静触点的平衡点以后发生翻转,所述的单稳开关中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处于分离状态,所述的双调型压力自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调整好所述的停止螺栓在适当的停止位置;(6)当所述的拨叉受到的推力减弱时,在所述的复位弹簧作用下,拨叉向下运动;当所述的动触点还没有越过下支点平衡点时,由于启动弹簧下部与单稳开关相抵,推动单稳开关向下运动,与支撑弹簧达到弹力平衡点以后,单稳开关停止运动,下支点也停止运动,此时在所述的复位弹簧作用下,所述的拨叉继续向下运动,带动所述的动触点继续向下运动,越过所述的下支点平衡点以后,所述的动触点翻转,所述的单稳开关中的动触点与静触点恢复接触状态,此时调节所述的启动螺栓到合适的启动位置。(6)当液体或气体压力减弱时,在所述的测试弹簧和启动弹簧的作用下,推力杆向下运动,拨叉也同步向下运动;当所述的动触点还没有越过下支点平衡点时,由于启动弹簧下部始终与单稳开关相抵,推动单稳开关
向下运动,与所述支撑弹簧达到弹力平衡点以后,单稳开关停止运动,下支点也停止运动,此时在所述的复位弹簧作用下,所述的拨叉继续向下运动,带动所述的动触点继续向下运动,越过所述的下支点平衡点以后,所述的动触点翻转,所述的单稳开关中的动触点与静触点恢复接触状态,此时调节所述的启动螺栓到合适的启动位置。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各类压力开关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压力压差(起动值与停止值之间的差值)不可调及起动值、停止值与压差相悖的问题,起动值、停止值与压差都可以各自独立整定,且结构比现有双调开关更简单、实用,性价比更高;本发明的开关使用后能大幅度减少产品报废和避免烧电机的重大事故,为产品更新换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增强了现有产品的环境适应性,显著提高了现有产品的技术性能、控制精度、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发明双调开关装置动触点与静触点处于接触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8.图2为本发明双调开关装置动触点与静触点处于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9.图3为本发明双调开关装置弹片式动触点与静触点处于接触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10.图4为本发明双调开关装置弹片式动触点与静触点处于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11.图5为本发明动触点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2.图6为本发明动触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3.图7为本发明动触点的主视装配结构示意图;
14.图8为本发明动触点的结构示意图2;
15.图9为本发明拨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10为本发明拨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11为本发明拨叉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8.图12为本发明双调装置示意图;
19.图13为本发明停止螺栓结构主视示意图;
20.图14为本发明停止螺栓结构俯视示意图;
21.图15为本发明启动螺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16为本发明启动螺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3.图17为本发明启动螺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4.图18为本发明双调型压力自动开关动触点与静触点处于接触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9为本发明双调型压力自动开关动触点与静触点处于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6.上述的图中:
27.1、开关体,2、静触点,3、下支点,4、下支点座,5、复位弹簧,6、动触点,7、拨叉,8、支架,9、支架底盘,10、停止螺栓,11、启动螺栓,12、启动弹簧,13、支撑弹簧,14、触点弹簧,15、测试弹簧,16、压力圈,17、推力杆,18、弹性密封垫,1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9.实施例一:如图1—图17所示,一种双调开关装置,包括一个双调装置、支撑弹簧13和一个单稳开关;所述单稳开关,包括开关体1和开关装置,所述的开关体1中设置有开关装置,所述的开关装置包括复位弹簧5、拨叉7,静触点2、动触点6和下支点3,所述的静触点2设置在开关体1内上部,所述的下支点3设置在开关体1内下部的对应位置上;在所述的开关体1上设置有导向结构,使所述的拨叉7可在所述的开关体1中上、下直线运动;所述的拨叉7上设置有上、下限位凸起,所述复位弹簧5套设在拨叉7上,一头与开关体1相抵,一头与拨叉7上的上限位凸起相抵;所述的动触点6设置在拨叉7上的上、下限位凸起之间;所述动触点6为弹簧型动触点6,所述的弹簧型动触点6中间为空心,触点弹簧14设置在动触点6上,其两头分别支承在所述的动触点6中两头的对称凸起上(如图5

7所示),所述的动触点5套设在拨叉7上,可以在拨叉7上自由地上、下翻转运动,用于所述的开关装置的闭合和断开;所述的单稳开关在没有任何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始终处于闭合单稳状态;所述的双调装置包括支架8、停止螺栓10、启动螺栓11和启动弹簧12;所述的支架8顶部内螺接有停止螺栓10,所述的停止螺栓10为空心螺栓,所述的启动螺栓11与停止螺栓螺接,可在停止螺栓10空心中上、下旋动调节;所述的启动弹簧12设置在启动螺栓11与开关体1之间、其上部与所述的启动螺栓11相抵,下部与所述的开关体1相抵,所述拨叉7上端穿入启动弹簧12内部,可在启动弹簧内部上、下自由运动;所述的支架8上设置有导轨结构,所述的开关体1设置在所述的支架8中间,其下部与所述的支撑弹簧13相抵,可沿所述的支架8上的导轨结构在停止螺栓10和支撑弹簧13之间上、下自由移动;所述的支架8底部设置有支架底盘9,所述的支架底盘9与支架8刚性连接,所述的支撑弹簧13的两端分别支承在所述的开关体1和所述的支架底盘9之间;一种双调开关装置的控制方法:(1)将所述的复位弹簧5的弹力设置为大于所述启动弹簧12的弹力及所述动触点6的翻转力;(2)将所述启动弹簧12的弹力设置为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弹簧13的弹力;(3)将所述支撑弹簧13的弹力设置为大于所述动触点6的翻转力;(4)当所述的拨叉未受到外界p向推力时,由于复位弹簧5的弹力作用,所述单稳开关中的动触点6与静触点2处于接触状态(如图1所示);(5)当所述的拨叉7受到外界p向推力向上运动时,压缩复位弹簧5推动单稳开关向上运动,同时压缩启动弹簧12并带动所述的静触点6向上运动;当所述的开关体1与所述的停止螺栓底部相抵以后,所述的单稳开关停止运动,所述的启动弹簧停止运动,此时所述的静触点2起支点作用;所述的拨叉7上端穿入启动弹簧12空间中继续向上运动并压缩复位弹簧5,所述的动触点6越过静触点2的平衡点以后发生翻转,所述的动触点6与静触点2处于分离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调整停止螺栓10到合适的停止位置;(6)当所述的拨叉7受到的推力减弱时,在所述的复位弹簧5作用下,拨叉7向下运动;当所述的动触点2还没有越过下支点3平衡点时,由于启动弹簧12下部与单稳开关相抵,推动单稳开关向下运动,与支撑弹簧13达到弹力平衡点以后,单稳开关停止运动,下支点3也停止运动,此时在所述的复位弹簧5作用下,所述的拨叉7继续向下运动,带动所述的动触点6继续向下运动,越过所述的下支点3平衡点以后,所述的动触点6翻转,所述的单稳开关中的动触点6与静触点2恢复接触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调节所述的启动螺栓11到合适的启动位置。
30.实施例二:如图3—图17所示,一种双调开关装置,包括一个双调装置、支撑弹簧13
和一个单稳开关;所述单稳开关,包括开关体1和开关装置,所述的开关体1中设置有开关装置,所述的开关装置包括复位弹簧5、拨叉7,静触点2、动触点6和下支点3,所述的静触点2设置在开关体1内上部,所述的下支点3设置在开关体1内下部的对应位置上;在所述的开关体1上设置有导向结构,使所述的拨叉7可在所述的开关体1中上、下直线运动;所述的拨叉7上设置有上、下限位凸起,所述复位弹簧5套设在拨叉7上,一头与开关体1相抵,一头与拨叉7上的上限位凸起相抵;所述的动触点6设置在拨叉7上的上、下限位凸起之间;所述动触点6为弹片型动触点6(如图所示),所述的弹片型动触点6上设置有翻转凹槽,用于所述的开关装置的闭合和断开;在没有任何外力推动拨叉7的情况下,所述的单稳开关始终保持闭合单稳状态;所述的双调装置包括支架8、停止螺栓10、启动螺栓11和启动弹簧12;所述的支架8顶部内螺接有停止螺栓10,所述的停止螺栓10为空心螺栓,所述的启动螺栓11与停止螺栓螺接,可在停止螺栓10空心中上、下旋动调节;所述的启动弹簧12设置在启动螺栓11与开关体1之间、其上部与所述的启动螺栓11相抵,下部与所述的开关体1相抵,所述拨叉7上端穿入启动弹簧12内部,可在启动弹簧内部上、下自由运动;所述的支架8上设置有导轨结构,所述的开关体1设置在所述的支架8中间,其下部与所述的支撑弹簧13相抵,可沿所述的支架8上的导轨结构在停止螺栓10和支撑弹簧13之间上、下自由移动;所述的支架8底部设置有支架底盘9,所述的支架底盘9与支架8刚性连接,所述的支撑弹簧13的两端分别支承在所述的开关体1和所述的支架底盘9之间;一种双调开关装置的控制方法:(1)将所述的复位弹簧5的弹力设置为大于所述启动弹簧12的弹力及所述动触点6的翻转力;(2)将所述启动弹簧12的弹力设置为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弹簧13的弹力;(3)将所述支撑弹簧13的弹力设置为大于所述动触点6的翻转力;(4)当所述的拨叉未受到外界p向推力时,由于复位弹簧5的弹力作用,所述单稳开关中的动触点6与静触点2处于接触状态(如图3所示);(5)当所述的拨叉7受到外界p向推力向上运动时,压缩复位弹簧5推动单稳开关向上运动,同时压缩启动弹簧12并带动所述的静触点6向上运动;当所述的开关体1与所述的停止螺栓底部相抵以后,所述的单稳开关停止运动,所述的启动弹簧停止运动,此时所述的静触点2起支点作用;所述的拨叉7上端穿入启动弹簧12空间中继续向上运动并压缩复位弹簧5,所述的动触点6越过静触点2的平衡点以后发生翻转,所述的动触点6与静触点2处于分离状态(如图4所示),此时调整停止螺栓10到合适的停止位置;(6)当所述的拨叉7受到的推力减弱时,在所述的复位弹簧5作用下,拨叉7向下运动;当所述的动触点2还没有越过下支点3平衡点时,由于启动弹簧12下部与单稳开关相抵,推动单稳开关向下运动,与支撑弹簧13达到弹力平衡点以后,单稳开关停止运动,下支点3也停止运动,此时在所述的复位弹簧5作用下,所述的拨叉7继续向下运动,带动所述的动触点6继续向下运动,越过所述的下支点3平衡点以后,所述的动触点6翻转,所述的单稳开关中的动触点6与静触点2恢复接触状态(如图3所示),此时调节所述的启动螺栓11到合适的启动位置。
31.实施例三:如图1—图19所示,一种双调型压力自动开关,包括一个双调开关装置、底座19、压力圈16、测试弹簧15、推力杆17和弹性密封垫18,所述的底座19与所述的支架底盘9密封连接,所述的底座19内设置有压力圈16、测试弹簧15、推力杆17和弹性密封垫18,所述的压力圈16底部内周边设置有凸起,所述的推力杆17上套设有测试弹簧15,所述的推力杆17为t形,其上部为杆部,底部设置有凸起,所述的测试弹簧15支承在推力杆17的底部凸起和所述的支架底盘9之间,所述的推力杆17的底部凸起下端面落在压力圈16底部内周边
设置的凸起上;所述的支架底盘9和所述的底座19之间设置有压力圈16,所述的压力圈16固定在所述的支架底盘9和所述的底座19之间,所述的压力圈16下端面与所述的弹性密封垫18相抵,将所述的弹性密封垫18固定在所述的底座19上;所述的弹性密封垫18坐落在所述的底座19上,固定在所述的底座19与所述的压力圈16之间,其一面与所述的底座19相抵,另一面与所述的压力圈16相抵;所述的推力杆17的上端穿过所述的支架底盘9与所述的拨叉7下端面相对,下端与所述的弹性密封垫18上端面相抵;所述的拨叉7的下端面与所述的推力杆17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调节间隙;一种双调型压力自动开关的控制方法:(1)将所述的复位弹簧5的弹力设置为大于所述启动弹簧12的弹力及所述动触点6的翻转力;(2)将所述启动弹簧12的弹力设置为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弹簧13的弹力;(3)将所述支撑弹簧13的弹力设置为大于所述动触点6的翻转力;(4)当液体或气体沿p向进入所述的底座19的进口时,在压力为零或很弱情况下,所述的单稳开关中的动触点6与静触点2处于接触状态,所述的双调型压力自动开关处于接通状态(如图18所示);(4)当压力逐渐增强时,推动推力杆17向上运动并压缩测试弹簧15,同时推动拨叉7向上运动,从而压缩复位弹簧5推动所述的单稳开关向上运动并压缩启动弹簧12向上运动,同时带动所述的静触点2向上运动;当所述的开关体1与所述的停止螺栓10底部相抵以后,所述的单稳开关停止运动,所述的启动弹簧12停止运动,此时所述的静触点2起支点作用,所述的拨叉7上端穿入启动弹簧12空间中继续向上运动并压缩复位弹簧5,所述的动触点6在超过所述的静触点2支点平衡点以后发生翻转,所述的单稳开关中的动触点6与静触点2处于分离状态,所述的双调型压力自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如图19所示),调整好所述的停止螺栓10在适当的停止位置;(5)当液体或气体压力减弱时,所述的推力杆17和拨叉7受到的推力减弱,在所述的启动弹簧12的作用下,推动所述的单稳开关向下运动,到达启动弹簧12与支撑弹簧13的弹力平衡点以后,所述的单稳开关停止运动,此时所述的下支点3起支撑作用,所述的拨叉7在复位弹簧5的弹力推动下继续向下运动,而所述的推力杆17在所述的测试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也同步作相应向下运动,所述的动触点6越过所述的下支点3平衡点以后发生翻转,所述的动触点7与静触点2恢复接触状态,所述的双调型压力自动开关随即进入接通状态(如图18所示);此时调整好启动螺栓12在合适的启动位置即可。
32.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