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滑盖结构和产品的制作方法

2021-11-24 21: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盖结构和产品。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功能要求越来越多,有时需要一些结构装置来实现一些机构的开合运动。以遥控器为例,相关技术中,打开遥控器的电池盖时,需通过手动解除电池盖盒遥控器的卡接关系,然后滑动电池盖以打开,盖合电池盖时,需手动持续推动电池盖至卡接位置。打开或盖合操作过程中,需要通过手部持续的推动才能完成打开和盖合,在手部离开后需要卡接才能盖合状态,且在打开后,电池盖合遥控器分离,可能出现电池盖丢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滑盖结构,旨在实现滑盖结构的自动开合,且开合状态可稳定维持。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滑盖结构包括:
5.支架;
6.滑盖本体,所述滑盖本体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以及
7.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滑盖本体转动连接;定义垂直于所述滑盖本体的滑动方向的平面为平衡面;
8.其中,所述滑盖本体带动所述第二转轴移动,当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一转轴的连线与所述平衡面呈夹角时,所述弹性组件提供使所述滑盖本体相对所述支架滑动的作用力。
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10.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11.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支撑件滑动连接;以及
12.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滑动件连接;
13.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连线平行所述平衡面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或拉伸状态。
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滑动件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15.且/或,所述滑动件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支撑件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1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滑动件呈相对且层叠设置,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滑动件均平行于所述滑盖本体。
1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簧为两组;
18.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本体和两个第一凸台,所述支撑件本体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凸台分别设于所述支撑件本体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支撑件本体围合形成第一限位槽;
19.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动件本体和两个第二凸台,所述滑动件本体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凸台分别设于所述滑动件本体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滑动件本体围合形成第二限位槽;所述滑动件本体与支撑件本体呈层叠设置,且所述支撑件本体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滑动件本体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20.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凸台与一所述第二凸台呈对应且间隔设置,并形成弹性空间,两组所述弹簧对称地分布于两个所述弹性空间内,且每一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连接。
2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盖本体的滑动方向相同;
22.所述滑盖本体设有滑台,所述滑台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滑槽。
2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设有滑轨,所述支架的边缘多次弯折形成装配槽,所述滑轨设于所述装配槽内,所述滑轨设有所述滑槽。
2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台包括:
25.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滑盖本体的边缘连接,并与所述滑盖本体呈夹角设置;和
26.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滑盖本体对一侧,并与所述第一侧壁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侧壁滑动穿设于所述滑槽内。
2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滑槽的两端或所述滑槽内。
28.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产品,所述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的滑盖结构。
29.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转轴实现弹性组件与支架的转动连接,通过第二转轴实现弹性组件与滑盖本体的转动连接。所述滑盖本体带动所述第二转轴移动,第二转轴移动带动弹性组件转动,当第二转轴以第一转轴的连线与平衡面呈夹角时,弹性组件对第二转轴产生的作用力传递至滑盖本体,可带动滑盖本体移动,实现滑盖本体的自动滑出。同时在滑盖本体滑动到位后,可通过弹性组件的作用力维持滑盖本体的状态。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发明滑盖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33.图3为图2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发明中滑盖本体处于平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本发明中滑盖本体滑出的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本发明中滑盖本体向另一方向滑出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号说明:
[0038][0039][0040]
本发明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2]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3]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4]
本发明提出一种滑盖结构。
[004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该滑盖结构,包括:
[0046]
支架1;
[0047]
滑盖本体2,所述滑盖本体2与所述支架1滑动连接;以及
[0048]
弹性组件3,所述弹性组件3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31与所述支架1转动连接,另一端
通过第二转轴32与所述滑盖本体2转动连接;定义垂直于所述滑盖本体2的滑动方向的平面为平衡面;
[0049]
其中,所述滑盖本体2带动所述第二转轴32移动,当所述第二转轴32和所述第一转轴31的连线与所述平衡面呈夹角时,所述弹性组件3提供使所述滑盖本体2相对所述支架1滑动的作用力。
[0050]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转轴31实现弹性组件3与支架1的转动连接,通过第二转轴32实现弹性组件3与滑盖本体2的转动连接。所述滑盖本体2带动所述第二转轴32移动,第二转轴32移动带动弹性组件3转动,当第二转轴32以第一转轴31的连线与平衡面呈夹角时,弹性组件3对第二转轴32产生的作用力传递至滑盖本体2,可带动滑盖本体2移动,实现滑盖本体2的自动滑出。同时在滑盖本体2滑动到位后,可通过弹性组件3的作用力维持滑盖本体2的状态。再者,本实施例中,滑盖本体2和支架1不会发生分离,可确保滑盖本体2不会发生丢失的情况。
[0051]
定义第二转轴32和所述第一转轴31的连线为作用线。当作用线与平衡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弹性组件3提供与所述滑盖本体2的滑动方向相反的力。当作用线与平衡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大的过程中,弹性组件3提供与所述滑盖本体2的滑动方向相同的力。
[0052]
定义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滑盖本体2的滑动方向时,弹性组件3的状态为平衡状态,滑盖本体2所在位置为过渡位置,参考图4。弹性组件3处于平衡状态时,弹性组件3积蓄有弹性势能。
[0053]
定义滑盖本体2向上移动到位的位置为第一位置,此时弹性组件3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作用线与平衡面呈夹角,参考图5;
[0054]
定义滑盖本体2向下移动到位的位置为第二位置,此时弹性组件3的状态为第二状态,作用线与平衡面呈夹角,参考图6。
[005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平衡状态只是运动中的一个过渡状态,滑盖本体2在外力不存在时,只会停留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0056]
具体的,滑盖本体2在第一位置时,当需要将滑盖本体2移动至第二位置,需对滑盖本体2施加一个向下的外力,使作用线与平衡面的夹角逐渐减小,在滑盖本体2滑动至平衡位置之前,滑盖本体2受到的作用力与滑动方向相反,因此,从第一位置至平衡位置的过程中,不能撤去外力,否则,滑盖本体2会被回弹至第一位置。外力需持续作用到滑盖本体2经过平衡位置,作用线与平衡面的夹角开始逐渐增大,滑盖本体2受到的作用力自身滑动方向相同,此时可撤去外力,滑盖本体2自动滑动至第二位置。在滑盖本体2滑动到位后,可通过弹性组件3的作用力维持滑盖本体2向下滑出的状态。也就是说,滑盖本体2向下运动的过程为:第一位置

平衡位置

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

平衡位置需提供外力,平衡位置

第二位置可撤去外力。
[0057]
同理,滑盖本体2在第二位置时,当需要将滑盖本体2移动至第一位置,需对滑盖本体2施加一个向上的外力,使作用线与平衡面的夹角逐渐减小,在滑盖本体2滑动至平衡位置之前,滑盖本体2受到的作用力与滑动方向相反,因此,从第二位置至平衡位置的过程中,不能撤去外力,否则,滑盖本体2会被回弹至第二位置。外力需持续作用到滑盖本体2经过平衡位置,作用线与平衡面的夹角开始逐渐增大,滑盖本体2受到的作用力自身滑动方向相
同,此时可撤去外力,滑盖本体2自动滑动至第一位置。在滑盖本体2滑动到位后,可通过弹性组件3的作用力维持滑盖本体2向上滑出的状态。也就是说,滑盖本体2向上运动的过程为:第二位置

平衡位置

第一位置,其中,第二位置

平衡位置需提供外力,平衡位置

第一位置可撤去外力。
[0058]
本实施例中,支架1和滑盖本体2围合形成有安装空间,弹性组件3设于安装空间内,可对弹性组件3起到保护作用。
[0059]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都可以采用铆钉,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0060]
本实施例中,支架1和滑盖本体2采用不锈钢材质,有利于结构加工制造轻薄。
[006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弹性组件3包括:
[0062]
支撑件33,所述支撑件33与所述第一转轴31转动连接;
[0063]
滑动件34,所述滑动件34与所述第二转轴32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34与所述支撑件33滑动连接;以及
[0064]
弹簧35,所述弹簧3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件33和所述滑动件34连接;
[0065]
其中,所述第一转轴31和所述第二转轴32的连线平行于所述平衡面时,所述弹簧35处于压缩状态或拉伸状态。
[0066]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簧35处于压缩状态或拉伸状态,处于压缩状态或拉伸状态的弹簧35积蓄有弹性势能。在滑盖本体2自动滑出的过程中,可利用弹簧35推动滑动件34,带动滑盖本体2自行移动。同时,滑动件34可相对支撑件33滑动,可防干涉,确保滑盖本体2滑出的顺利进行。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32移动时,带动滑动件34转动,滑动件34转动带动支撑件33转动,与此同时,滑动件34沿远离支撑件33的方向移动。通过支撑件33和滑动件34的滑动连接,可实现滑动件34和支撑件33的刚性同步转动。
[0067]
一些实施例中,弹簧35为拉簧,在平衡位置时,拉簧处于拉伸状态;另一些实施例中,弹簧35为压簧,在平衡位置时,压簧处于压缩状态。
[0068]
弹簧35的两端可以连接于支撑件33靠近第一转轴31的一端和滑动件34靠近第二转轴32的一端;或,弹簧35的两端可以连接于支撑件33靠近第一转轴31的一端和滑动件34远离第二转轴32的一端;或,弹簧35的两端可以连接于支撑件33远离第一转轴31的一端和滑动件34靠近第二转轴32的一端;或,弹簧35的两端可以连接于支撑件33远离第一转轴31的一端和滑动件34远离第二转轴32的一端。可根据不同的形式选择拉簧或弹簧35。
[0069]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34和支撑件33间隔设置,由于弹簧35是柔性件,传递力的作用不稳定,可能第二转轴32移动至第一转轴31的上方后,弹簧35发生弯曲的情况,此时,可能会发生弹簧35的两端推动支撑件33和滑动件34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转动,并不推动滑盖本体2移动,造成自动滑出失效。如果要确保弹簧35不会发生弯曲,需要弹簧35具有足够的厚度以提供足够的抗弯性,这样的话,又可能会导致弹簧35占用空间的增大,进而导致滑盖结构尺寸增大。
[0070]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也可以仅为弹簧35,弹簧3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转动连接,但是这样的话,弹簧35可能发生弯曲,为避免弹簧35弯曲就要弹簧35具有足够的厚度以提供足够的抗弯性,这样的话,又可能会导致弹簧35占用空间的增大,进而导致滑盖结构尺寸增大。
[0071]
因此,本实施例中将滑动件34和支撑件33连接的设置,可确保弹簧35不会发生弯曲,可确保弹性组件3的稳定转动,确保滑盖本体2自动滑出的稳定性,同时又确保滑盖结构具有较小尺寸。
[007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支撑件33设有第一限位槽33a,所述滑动件34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3a内;
[0073]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限位槽33a的设置,为滑动件34的移动提供定位和导向,且可确保支撑件33和滑动件34的同步转动。
[007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滑动件34设有第二限位槽34a,所述支撑件33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34a内。
[0075]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二限位槽34a的设置,为滑动件34的移动提供定位和导向,且可确保支撑件33和滑动件34的同步转动。
[007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支撑件33和所述滑动件34呈相对且层叠设置,所述支撑件33和所述滑动件34均平行于所述滑盖本体2。
[0077]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设计,可减小弹性组件3在垂直于滑盖本体2方向占用的空间,也即减小安装空间的尺寸,进而减小滑盖结构的尺寸。同时,支撑件33和滑动件34平行于所述滑盖本体2且呈层叠设置,可提高稳定性,避免在垂直于滑盖本体2方向上发生晃动。
[0078]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3面向滑动件34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槽33a,滑动件34面向支撑件33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槽34a,可减小支撑件33和滑动件34配合后在垂直于滑盖本体2方向的厚度,实现在确保稳定性的同时减小占用空间的目的。
[007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弹簧35为两组;
[0080]
所述支撑件33包括支撑件本体331和两个第一凸台332,所述支撑件本体331与所述第一转轴3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凸台332分别设于所述支撑件本体331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凸台332与所述支撑件本体331围合形成第一限位槽33a;
[0081]
所述滑动件34包括滑动件本体341和两个第二凸台342,所述滑动件本体341与所述第二转轴3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凸台342分别设于所述滑动件本体341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凸台342与所述滑动件本体341围合形成第二限位槽34a;所述滑动件本体341与支撑件本体331呈层叠设置,且所述支撑件本体331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3a内,所述滑动件本体341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34a内;
[0082]
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凸台332与一所述第二凸台342呈对应且间隔设置,并形成弹性空间,两组所述弹簧35对称地分布于两个所述弹性空间内,且每一所述弹簧3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332和所述第二凸台342连接。
[0083]
每组弹簧中包括至少一个弹簧35,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每组弹簧中包括两个弹簧35。
[0084]
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凸台332分别设置于支撑件本体331的靠近所述滑盖本体2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两个第一凸台332与支撑件本体331背离滑盖本体2的一侧围合形成第一限位槽33a。两个第二凸台342分别设置于滑动件本体341的靠近所述支架1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两个第二凸台342与滑动件本体341背离支架1的一侧围合形成第二限位槽34a。同时设置多个弹簧35,多个弹簧35对此地分布于两个弹性空间内,可确保支撑件本体331和滑动
件本体341两侧的受力平衡,进而确保弹性组件3的平衡受力,可确保弹性组件3的稳定性,同时两组弹簧35的设置,可使得每个弹簧35的直径更小,多个弹簧35沿平行于滑盖本体2的平面排布,可进而减小支架1和滑盖本体2之间的间距,减小滑盖本体2的尺寸。
[0085]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3和滑动件34相对设置,也即第一限位槽33a朝向支架1开口,第二限位槽34a朝向滑盖本体2开口,可以确保第一凸台332和第二凸台342在平行于滑盖本体2的方向上具有正对的部分,也即可以在弹簧35平行于滑盖本体2设置时,弹簧35的两端可以确保与第一凸台332和第二凸台342连接。第一凸台332和第二凸台342正对设置,可以减小第一凸台332和第二凸台342的厚度,也即可以避免第一凸台332和第二凸台342导致支架1和滑盖本体2之间的间距增大。
[0086]
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台332设于支撑件本体331远离第一转轴31的一端,第二凸台342设于滑盖本体2远离第二转轴32的一端,在支撑件本体331与滑盖本体2层叠设置后,第一凸台332位于第二凸台342与第二转轴32之间,第二凸台342位于第一凸台332与第一转轴31之间。此时,弹簧35为拉簧,拉簧在平衡位置时处于拉伸状态。具体的,参考图5、图4和图6,滑盖本体2向下运动的过程为:第一位置

平衡位置

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

平衡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凸台332远离第二凸台342,拉簧被拉伸,积蓄弹性势能;平衡位置

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弹性势能释放,拉动第一凸台332靠近第二凸台342。
[0087]
参考图6、图4和图5,滑盖本体2向上运动的过程为:第二位置

平衡位置

第一位置,其中,第二位置

平衡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凸台332远离第二凸台342,拉簧被拉伸,积蓄弹性势能;平衡位置

第一位置的过程中,弹性势能释放,拉动第一凸台332靠近第二凸台342。
[0088]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台332设于支撑件本体331靠近第一转轴31的部分,第二凸台342设于滑盖本体2靠近第二转轴32的部分,在支撑件本体331与滑盖本体2层叠设置后,第一凸台332位于第二凸台342与第一转轴31之间,第二凸台342位于第一凸台332与第二转轴32之间。此时,弹簧35为压簧,压簧在平衡位置时处于压缩状态。
[0089]
本实施例中,弹簧35的数量为四个,每一弹性空间内的弹簧35数量为两个,每一第一凸台332面向第二凸台342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弹簧35安装孔,每一第二凸台342面向第一凸台332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二弹簧35安装孔,每一弹簧35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弹簧35安装孔和第二弹簧35安装孔内,并用点胶固定。
[0090]
本实施例中,支架1和滑盖本体2相应位置分别用激光焊接有一颗铆钉。支撑件33和滑动件34分别与支架1和滑盖本体2用铆钉连接,支撑件33和滑动件34以铆钉为中心绕其转动,从而带动滑盖本体2移动。
[009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1设有滑槽1a,所述滑槽1a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盖本体2的滑动方向相同;
[0092]
所述滑盖本体2设有滑台21,所述滑台21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滑槽1a。
[0093]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滑台21和滑槽1a的配合连接,实现支架1和滑盖本体2的滑动连接,且连接稳定性高,滑槽1a为滑台21的移动提供定位和导向。
[009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1设有滑轨11,所述支架1的边缘多次弯折形成装配槽1b,所述滑轨11设于所述装配槽1b内,所述滑轨11设有所述滑槽1a。
[0095]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滑轨11可避免支架1和滑盖本体2的直接接触,以避免支架1和
滑盖本体2直接摩擦,导致支架1和滑盖本体2发生磨损,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支架1的边缘多次弯折形成装配槽1b,为滑轨11提供安装基础,滑轨11被包覆在装配槽1b内,可对滑轨11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异物进入滑轨11。
[0096]
本实施例中,滑轨11采用pom材质,具有轻便、耐用和易于滑动导向的特性。支撑件33和滑动件34采用尼龙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韧性好的特性。
[009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滑台21包括:
[0098]
第一侧壁211,所述第一侧壁211与所述滑盖本体2的边缘连接,并与所述滑盖本体2呈夹角设置;和
[0099]
第二侧壁212,所述第二侧壁212设于所述第一侧壁211远离所述滑盖本体2对一侧,并与所述第一侧壁211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侧壁212滑动穿设于所述滑槽1a内。
[0100]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侧壁211与滑盖本体2呈夹角的设置,可以使滑盖本体2通过滑台21与支架1连接后,可以形成供弹性组件3安装的安装空间。第二侧壁212与第一侧壁211呈夹角设置,且第二侧壁212朝向远离滑盖本体2的方向延伸,这样的话,滑槽1a的开口方向朝向支架1,装配槽1b可包覆在滑轨11背离支架1的一侧,对滑轨11起到隐藏和保护作用。
[0101]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1与滑盖本体2呈垂直设置,第二侧壁212与第一侧壁211呈垂直设置。且滑盖本体2、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成型方便且连接强度高。
[010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架1设有限位件12,所述限位件12设于所述滑槽1a的两端或所述滑槽1a内。
[0103]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限位件12的设置,可限制滑盖本体2的滑动极限位置。
[0104]
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滑槽1a对应设有两个限位件12,滑台21设于两个所述限位件12之间,通过两个所述限位件12可对滑台21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向的移动极限位置进行限位。
[0105]
在滑台21与限位件12抵接后,滑盖本体2在限位件12和弹性力的作用下平衡,弹性力推动座滑盖本体2压紧于限位件12,以维持滑盖本体2的滑出状态。
[0106]
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2与支架1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1a的外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12可固定于滑槽1a的内部。
[0107]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产品,所述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的滑盖结构。该滑盖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滑盖结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该产品可以为一种电子产品,也可以为一种机械产品。
[0108]
本发明设计的滑盖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轻便,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之中。
[010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创造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