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锌配位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在检测卡那霉素中的应用与流程

2021-11-24 21: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锌配位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式为zn(dmbpd)
·
h2o,其中,dmbpd-为3,3
’-
双巯基-联苯-p,p
’-
二甲酸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配位聚合物,其特征在于,dmbpd-2
的结构简式如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配位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锌配位聚合物的晶体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2,晶胞参数为方晶系,空间群为r32,晶胞参数为α=90
°
,β=90
°
,γ=120
°
,z=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配位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每一个zn(ii)分别与5个氧原子连接,其中,4个氧原子来自于4个不同的dmbpd-2
,剩余1个氧原子来自于配位的水分子;dmbpd-2
的2个羧酸根的每个氧原子分别各连接一个zn(ii),以使dmbpd-2
连接4个晶体学独立的zn(ii)。5.如权利要求1~4所述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3,3
’-
双巯基-联苯-p,p
’-
二甲酸和zn(ii)金属盐均匀分布在含有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再加入稀硝酸并混合至均匀,于85~95℃保持4~6天后降至室温20~25℃,过滤得到无色的块状单晶为所述锌配位聚合物,其中,按物质的量份数计,所述3,3
’-
双巯基-联苯-p,p
’-
二甲酸和zn(ii)金属盐的比为(0.2~0.3):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硝酸的浓度为2.0~2.5mol/l;所述3,3
’-
双巯基-联苯-p,p
’-
二甲酸的物质的量份数与所述水的体积份数的比为(0.02~0.03):(2~3);所述3,3
’-
双巯基-联苯-p,p
’-
二甲酸的物质的量份数与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份数的比为(0.02~0.03):(2~3);所述3,3
’-
双巯基-联苯-p,p
’-
二甲酸的物质的量份数与所述乙腈的体积份数的比为(0.02~0.03):(0.7~1.0);按体积份数计,所述水与所述稀硝酸的比为2:(1.0~1.2);所述体积份数的单位为ml,所述物质的量份数的单位为mmol。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锌配位聚合物构筑的电化学阻抗生物传感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化学阻抗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锌配位聚合物与
水混合均匀,得到锌配位聚合物浓度为1~1.1mg ml
–1的分散液,取8~10μl分散液置于金电极的表面并于空气中静置至少2小时,得到修饰金电极,再将修饰金电极置于适配体水溶液中至少2小时,得到电化学阻抗生物传感器,其中,适配体水溶液由卡那霉素对应的适体和水混合而成,适配体水溶液中适体的浓度为10~15ng ml
–1。9.如权利要求7所述电化学阻抗生物传感器在检测卡那霉素中的应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电化学阻抗生物传感器放入待测溶液中,当待测溶液中含有卡那霉素时,所述电化学阻抗生物传感器的阻抗增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配位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在检测卡那霉素中的应用,锌配位聚合物的化学式为Zn(DMBPD)


技术研发人员:贺鸿明 闫颖 袁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5.18
技术公布日:2021/11/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