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转动体的制作方法

2021-11-24 20: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下料的转动体。


背景技术:

2.随着餐饮业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餐具取用器。餐具取用器内设置有用于承托餐具的托块、为下落餐具导向所用的倾斜滑槽,餐具取用器的下料是通过在倾斜滑槽的末端设置摆块、在料仓内最底层的餐具旁设置推动件,摆块的一端与推动件连接,摆块的另一端与已下落的餐具连接,拉动已下落的餐具的时候会拖动摆块,由此驱动推动件将料仓内最底层的餐具推落。但由于摆块的体积较大会增加餐具取用器的重量,这样搬动的时候就比较困难,并且推动件推动料仓内最底层的餐具有时候并不能使餐具完全偏移托块而下落,下落不可靠,有的时候餐具还是会卡在料仓内,这时候就需要将料仓内的所有餐具取出再依次叠放进料仓内,重新下料,这样手续多且麻烦,十分影响用餐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处理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下料的转动体。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动体,包括转动轴、第一托片,所述第一托片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第一托片包括用于托料的第一承托部以及用于下料的第一下料部,所述转动轴转动时带动第一托片旋转。
5.优选的,所述第一下料部为所述第一托片的缺口。
6.优选的,所述第一承托部为外凸于所述第一托片上的凸部。
7.还包括第二托片,所述第一托片、第二托片依次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第二托片包括用于托料的第二承托部以及用于下料的第二下料部,所述第一下料部、第二下料部上下错位布置。
8.还包括第三托片,所述第一托片、第二托片、第三托片依次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第三托片包括用于托料的第三承托部以及用于下料的第三下料部,所述第一下料部、第二下料部、第三下料部上下错位布置。
9.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托片上。
10.所述第一托片、第二托片、第三托片之间设置有间隔垫片。
11.优选的,所述第二下料部为位于所述第二托片上的缺口,所述第三下料部为所述第三托片上的缺口。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承托部为外凸于所述第二托片上的凸部,所述第三承托部为外凸于所述第三下料部上的凸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动体,餐具置于第一托片的第一承托部上方,转动轴转动的时候带动第一托片转动,第一托片转动一个错位角使第一下料部转动到餐具处,从而餐具从第一下料处下落,餐具不需左右移位前后移位而下料,与直线推动餐具移动一段距
离后脱离平台的是两种不同的下料方式,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洁大方,体积可调节更小,重量也相应更轻。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动体的第一托片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动体的第一托片的驱动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动体的第一托片、第二托片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动体的第一托片、第二托片的驱动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动体的第一托片、第二托片、第三托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本具体实施的方向以图1方向为标准。
21.如图1所示,一种转动体,包括转动轴1、第一托片2,第一托片2设置于转动轴1上,第一托片2包括用于托料的第一承托部21以及用于下料的第一下料部22,转动轴1转动时带动第一托片2旋转。
22.如图3所示,还包括第二托片3,第一托片2、第二托片3依次设置于转动轴1上,第二托片3包括用于托料的第二承托部31以及用于下料的第二下料部32,第一下料部22、第二下料部32上下错位布置。
23.如图5所示,还包括第三托片4,第一托片2、第二托片3、第三托片4依次设置于转动轴1上,第三托片4包括用于托料的第三承托部41以及用于下料的第三下料部42,第一下料部22、第二下料部32、第三下料部42上下错位布置。
24.还包括限位部5,限位部5设置于第一托片2上。限位部5与第一托片2形成限位结构。
25.第一托片2、第二托片3、第三托片4之间设置有间隔垫片6。间隔垫片6用于将托片间隔开。
26.优选的,第一下料部22为第一托片2的缺口,第二下料部32为位于第二托片3上的缺口,第三下料部42为第三托片4上的缺口,第一下料部22、第二下料部32、第三下料部42上下错位布置。
27.优选的,第一承托部21为外凸于第一托片2上的凸部,第二承托部31为外凸于第二托片3上的凸部,第三承托部41为外凸于第三下料部42上的凸部,第一承托部21、第二承托部31、第三承托部41上下错位布置。
28.如图2所示,如果转动轴1上只设置有第一托片2时,八个转动体配合驱动件7即可实现托料、下料,驱动件7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拉杆71、拉动端72,每四个转动体与一侧拉杆71连接,转动轴1的一端为设置摆杆12(还可以设置为齿轮11)。位于一侧拉杆71上的四个转动体中,其中两个转动体的高度高于另外两个转动体的高度,并且其高度差为间接垫片的厚度,并且其中两个转动体的第一下料部22与另外两个转动体的第一承托部21的方位一致;另一侧拉杆71上的四个转动体也相对设置。较低的四个转动体用于承托最下方的餐具,较高的四个转动体用于承托最下方餐具的上层餐具。
29.拉动驱动件7,拉杆71拉动摆杆12,导致转动体发生转动,位于下方的四个转动体的第一承托部21不再承托最下方餐具,第一下料部22转至最下方餐具处,同时位于上方的四个转动体的第一承托部21也转至最下方餐具上方的餐具处以承托最下方餐具上方的餐具,最下方餐具从第一下料部22处落下。
30.如图3、图4、图5所示,如果转动轴1上设置有两个及以上托片时,四个转动体配合驱动件7即可实现托料、下料,驱动件7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拉杆71、拉动端72,每两个转动体与一侧拉杆71连接,转动轴1的一端为设置摆杆12(还可以设置为齿轮11)。拉动端72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拉杆71。转动轴1的一端设置为摆杆12时,拉杆71上对应设置与摆杆12连接的定位销;转动轴1的一端设置为齿轮11时,拉杆71上对应设置与齿轮11啮合的齿纹。
31.餐具依次堆叠在转动体上,最底层餐具置于第二托片3的第二承托部31上,最底层餐具上方的其他餐具置于第一托片2的第一承托部21上。驱动件7拉动转动体时,第一托片2、第二托片3同时转动,位于第二托片3上的最底层餐具通过第二下料部32处下料,与最底层餐具相邻的餐具通过第一下料部22下落至第二托片3上的第二承托部31上。
32.每个托片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外凸于托片的承托部,例如,每个托片上相对设置两个外凸于托片的承托部时,转动体转动180
°
即可复位。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