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精密液晶视力表眼睛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24 20: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视力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密液晶视力表眼睛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视力表是用于测量视力的图表。从功能上分有近视力表、远视力表。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制定的。所谓视角就是由外界两点发出的光线,经眼内结点所形成的夹角。正常情况下,人眼能分辨出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所形成的视角为最小视角,即一分视角。视力表就是以一分视角为单位进行设计的。
3.目前的液晶视力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及时对检测箱进行散热,影响检测箱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对检测箱进行散热时,易使外界灰尘进入到检测箱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密液晶视力表眼睛检测设备,旨在解决目前的液晶视力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及时对检测箱进行散热,影响检测箱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是在对检测箱进行散热时,易使外界灰尘进入到检测箱内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精密液晶视力表眼睛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内部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的上方设置有电源板,所述电源板和所述检测箱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箱的上方设置有红外线接受设备,所述红外线接受设备和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板、所述红外线接受设备和所述显示屏均与所述主板信号连接;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热片分别位于所述电源板和所述主板上,两个所述导热片分别与所述电源板和所述主板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箱的底壁上具有进气孔,所述检测箱的顶壁上具有出气孔。
6.优选的,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源板与所述导热片的连接处均填充有导热硅脂。
7.优选的,所述主板的下方设置有恒流板,所述恒流板和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恒流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和所述检测箱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扇叶。
9.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顶壁和底壁均设置有滤网,两个所述滤网均与所述检测箱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滤网分别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相对应。
10.优选的,所述滤网的底部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贯穿所述滤网,并与所述检测箱螺接。
11.优选的,所述框体两侧的侧壁上均安装有挂耳,所述挂耳上具有螺纹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导热片和导热硅脂,使主板和电源板工作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导热片上;而导热硅脂不仅能显著增加导热片与主板和电
源板间的接触面积,保证主板和电源板中的热量能够高效被传导至导热片处,同时导热硅脂的导热效果好,能够进一步提高主板和电源板与导热片间的热交换效率;
13.通过设置电机和扇叶,由于导热片与发热物体紧密接触,使元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片上,此时通过扇叶的导流作用,使空气快速通过导热片表面,并从出气孔排出,从而对导热片进行散热,以使元器件的温度快速下降;
14.通过设置滤网,由于滤网上具有多个筛孔,使滤网通过筛孔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气体中的灰尘进入到检测箱中;而通过锁紧螺栓便于将滤网从检测箱上拆下清洗,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正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箱的剖视图;
17.图3为图2主板上的a处结构放大图;
18.图4为图2检测箱上的b处结构放大图;
19.图中:1

检测组件、11

框体、111

挂耳、112

螺纹孔、12

显示屏、13

检测箱、14

主板、15

电源板、16

红外线接受设备、17

恒流板、18

电机、19

扇叶、2

散热组件、21

导热片、22

进气孔、23

出气孔、24

导热硅脂、25

滤网、26

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请参阅图1

4,一种高精密液晶视力表眼睛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组件1和散热组件2,检测组件1包括框体11;框体11的内侧设置有显示屏12,显示屏12和框体11固定连接,框体11的外壁上安装有检测箱13,检测箱13的内部安装有主板14,主板14的上方设置有电源板15,电源板15和检测箱13固定连接,检测箱13的上方设置有红外线接受设备16,红外线接受设备16和框体11固定连接,电源板15、红外线接受设备16和显示屏12均与主板14信号连接;散热组件2包括导热片21,导热片21设置有两个,两个导热片21分别位于电源板15和主板14上,两个导热片21分别与电源板15和主板14固定连接;检测箱13的底壁上具有进气孔22,检测箱13的顶壁上具有出气孔23。
2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框体11,使框体11保护显示屏12的外壁。通过设置检测箱13,使检测箱13为元器件提供放置环境,避免元器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通过设置主板14,其中主板14由多功能集成芯片构成,主板14包括中央处理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和信号接受模块。多个智能化模块的添加,可通过外部遥控器实现不同视力检测模式的切换,体现了
视力表的智能化,增强了实用性。该数据储存模块上设有e字示标、c字示标、字母示标、数字示标、儿童示标、色盲示标、视力敏感测试示标及其他示标。多个示标集为一体,大大提升效率,使用便捷。
24.通过设置电源板15,该电源板15为本装置内的元器件供电,其中电源板15通过电源线与外接插头连接。通过设置红外线接受设备16,其中外部遥控器内设有红外线投射器,红外线投射器与红外线接收设备16远程感应连接,在使用该液晶视力表时,通过外部遥控器上的功能按键将执行信号传输至红外线投射器,由红外线投射器传输至红外线接受设备16上,红外线接受设备16再将信号源传输至主板14上,此时主板14会将相对应的字表或图表呈现于显示屏12上。
25.通过设置导热片21,由于导热片21与发热物体紧密接触,使元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片21上。通过设置进气孔22和出气孔23,当扇叶19转动时,外部气体通过进气孔22进入到检测箱13内部,而检测箱13内的气体则通过出气孔23排出,从而不断循环,以降低检测箱13内的温度。
26.进一步的,主板14和电源板15与导热片21的连接处均填充有导热硅脂24。
27.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导热硅脂24不仅能显著增加导热片21与主板14和电源板15间的接触面积,保证主板14和电源板15中的热量能够高效被传导至导热片21处,同时导热硅脂24的导热效果好,能够进一步提高主板14和电源板15与导热片21间的热交换效率。
28.进一步的,主板14的下方设置有恒流板17,恒流板17和显示屏12电性连接。
29.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恒流板17,使恒流板17为显示屏12提供恒定的直流电流,以使显示屏12发光发亮。
30.进一步的,恒流板17的下方设置有电机18,电机18和检测箱13固定连接,电机18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扇叶19。
3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电机18和扇叶19,由于导热片21与发热物体紧密接触,使元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片21上,此时通过扇叶19的导流作用,使空气快速通过导热片21表面,并从出气孔23排出,从而对导热片21进行散热,以使元器件的温度快速下降。
32.进一步的,检测箱13的顶壁和底壁均设置有滤网25,两个滤网25均与检测箱13可拆卸连接;两个滤网25分别与进气孔22和出气孔23相对应。
3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滤网25,由于滤网25上具有多个筛孔,使滤网25通过筛孔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气体中的灰尘进入到检测箱13中。
34.进一步的,滤网25的底部设置有锁紧螺栓26,锁紧螺栓26贯穿滤网25,并与检测箱13螺接。
35.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锁紧螺栓26,使滤网25通过锁紧螺栓26与检测箱13可拆卸连接,其中检测箱13与锁紧螺栓26的连接处具有螺栓孔。
36.进一步的,框体11两侧的侧壁上均安装有挂耳111,挂耳111上具有螺纹孔112。
37.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挂耳111和螺纹孔112,使用者可通过螺栓旋拧入挂耳111上的螺纹孔112内实现与墙体的连接,方便了对视力表高度和角度的调整。
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外部遥控器上的功能按键将执行信号传输至红外线投射器,由红外线投射器传输至红外线接受设备16上,红外线接受设备16再
将信号源传输至主板14上,然后主板14会将相对应的字表或图表呈现于显示屏12上,与此同时,由于导热片21与发热物体紧密接触,使元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片21上,接着通过扇叶19的导流作用,使空气快速通过导热片21表面,并从出气孔23排出,从而对导热片21进行散热,以使元器件的温度快速下降。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