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输电线路防振锤机械抓手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21:0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防振锤机械抓手,属于架空输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防振锤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微风振动等原因经常发生损坏、位移现象,防振锤损坏、位移后不但失去防振作用,而且会造成导地线损伤,甚至引起导地线断线事故,严重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目前,进行防振锤更换、复位工作多采用停电 人工飞车出线进行。但这种方法需要申请线路停电,严重影响售电量和供电可靠性,同时人工出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弊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此方法及时消缺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防振锤机械抓手,实现在地电位带电作业情况下,不出线追回移位的地线防振锤,提高防振锤移位缺陷的及时消缺率,提高作业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输电线路防振锤机械抓手,包含左钩臂、右钩臂、传动杆、螺纹驱动杆、导向螺栓、驱动电机和底座,底座设置在导地线上,左钩臂和右钩臂的一端分别与底座两侧铰接,另一端朝向导地线弯曲,并夹持导地线,形成环抱式结构,环抱式结构内侧的导地线上设有连接件,防震锤通过连接件与导地线连接;左钩臂和右钩臂内侧中部分别通过传动杆与导向螺栓铰接,导向螺栓滑动设置在螺纹驱动杆上,螺纹驱动杆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上;
6.所述底座上设有角钢卡槽和连接头,底座通过角钢卡槽卡设在导地线上,通过连接头与移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装置在导地线上移动。
7.所述左钩臂和右钩臂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左钩爪和右钩爪,左钩爪和右钩爪均为钳形结构,夹设在导地线上。
8.所述驱动电机、防震锤和移动装置均为本领域公知公用的设备,在市场上均有销售。
9.在使用过程中,当本实用新型移动至防震锤附近时,驱动电机正转带动螺纹驱动杆正向旋转,使导向螺栓沿螺纹驱动杆向外侧移动,推动左钩臂和右钩臂张开;本实用新型在移动装置的带动下继续前进至连接件位于左钩臂和右钩臂内侧,驱动电机反转带动螺纹驱动杆反向旋转,使导向螺栓沿螺纹驱动杆向内侧移动,带动左钩臂和右钩臂抱紧,使左钩爪和右钩爪分别从左和右夹持导地线,形成环抱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在移动装置的带动下后移,推动连接件移动,从而将移位的防震锤拖回至合理位置,实现防震锤的追回,避免作业人员远距离操作。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机械强度大,可以作为走线装置的应用前端
配合使用,在地电位不停电的情况下,可通过遥控进行防振锤移位的追回,避免了人工飞车出线,杜绝了高摔隐患,提高防振锤移位缺陷的消缺及时率,既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又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紧状态示意图;
13.图中:左钩臂1、右钩臂2、左钩爪3、传动杆4、螺纹驱动杆5、导向螺栓6、驱动电机7、底座8、防震锤9、导地线10、角钢卡槽11、连接头12、连接件16。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5.一种输电线路防振锤机械抓手,包含左钩臂1、右钩臂2、传动杆4、螺纹驱动杆5、导向螺栓6、驱动电机7和底座8,底座8设置在导地线上,左钩臂1和右钩臂2的一端分别与底座8两侧铰接,另一端朝向导地线10弯曲,并夹持导地线,形成环抱式结构,环抱式结构内侧的导地线上设有连接件16,防震锤9通过连接件16与导地线10连接;左钩臂1和右钩臂2内侧中部分别通过传动杆4与导向螺栓6铰接,导向螺栓滑动设置在螺纹驱动杆5上,螺纹驱动杆5与驱动电机7连接,驱动电机7设置在底座8上。
16.所述底座8上设有角钢卡槽11和连接头12,底座通过角钢卡槽11卡设在导地线10上,通过连接头12与移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装置在导地线上移动。
17.所述左钩臂1和右钩臂2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左钩爪3和右钩爪,左钩爪3和右钩爪均为钳形结构,夹设在导地线上。
18.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1、2,底座8通过连接头12和穿钉与移动装置固定连接,通过角钢卡槽11卡设在导地线上,便于本实用新型沿着导地线方向前后移动;当本实用新型移动至防震锤9附近时,驱动电机7正转带动螺纹驱动杆5正向旋转,使导向螺栓6沿螺纹驱动杆5向外侧移动,推动左钩臂1和右钩臂2张开;本实用新型继续前进至连接件16位于左钩臂1和右钩臂2内侧,驱动电机反转带动螺纹驱动杆反向旋转,使导向螺栓沿螺纹驱动杆向内侧移动,带动左钩臂1和右钩臂2抱紧,使左钩爪和右钩爪分别从左和右夹持导地线,形成环抱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在移动装置的带动下后移,推动连接件16移动,从而将移位的防震锤拖回至合理位置,实现防震锤9的追回,避免作业人员远距离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输电线路防振锤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包含左钩臂(1)、右钩臂(2)、传动杆(4)、螺纹驱动杆(5)、导向螺栓(6)、驱动电机(7)和底座(8),底座(8)设置在导地线上,左钩臂(1)和右钩臂(2)的一端分别与底座(8)两侧铰接,另一端朝向导地线弯曲,并夹持导地线,形成环抱式结构,环抱式结构内侧的导地线上设有连接件(16),防震锤(9)通过连接件(16)与导地线(10)连接;左钩臂(1)和右钩臂(2)内侧中部分别通过传动杆(4)与导向螺栓(6)铰接,导向螺栓滑动设置在螺纹驱动杆(5)上,螺纹驱动杆(5)与驱动电机(7)连接,驱动电机(7)设置在底座(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振锤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上设有角钢卡槽(11)和连接头(12),底座通过角钢卡槽(11)卡设在导地线(10)上,通过连接头(12)与移动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振锤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钩臂(1)和右钩臂(2)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左钩爪(3)和右钩爪,左钩爪(3)和右钩爪均为钳形结构,夹设在导地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防振锤机械抓手,属于架空输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底座(8)设置在导地线上,左钩臂(1)和右钩臂(2)的一端分别与底座两侧铰接,另一端朝向导地线弯曲,并夹持导地线,形成环抱式结构,环抱式结构内侧的导地线上设有连接件(16),防震锤(9)通过连接件与导地线(10)连接;左钩臂和右钩臂内侧中部分别通过传动杆(4)与导向螺栓(6)铰接,导向螺栓滑动设置在螺纹驱动杆(5)上,螺纹驱动杆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械强度大,在地电位不停电的情况下,可通过遥控进行防振锤移位的追回,避免了人工飞车出线,提高防振锤移位缺陷的消缺及时率。高防振锤移位缺陷的消缺及时率。高防振锤移位缺陷的消缺及时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洲 李研 范江涛 吕健钫 樊正荣 李金国 侯广华 李宝斌 单超 马亚运 孙海卫 郭晨晨 李辰 王菲 韩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2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