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缝隙填充模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17: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施工领域,涉及基坑支撑系统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缝隙填充模板系统。


背景技术:

2.地下空间是城市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它的优势显而易见:适当缓解了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难题,实现了土地多重利用,丰富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很多城市更加愿意开发地下空间。
3.地下空间特别是深层地下空间、大型地下商业综合体、地下综合管廊,在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围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个基坑的安全。在smw工法桩施工特别是深基坑情况下,由于型钢插入深度较大,稍许偏差就会造成整个基坑内壁参差不齐,在架设围檩时很难确保所有围护桩与钢围檩紧密贴合,必须在钢围檩与围护桩之间加钢垫块进行传力,钢围檩与围护桩之间的缝隙还需填充快硬碎石混凝土。在填充快硬碎石混凝土时,传统作业方式一般是紧贴钢围檩下部放木模板,用楔入基坑内壁水泥土搅拌墙的钢筋承托模板,但由于基坑内壁不是完美的平面,木模板侧边无法与基坑内壁贴合,不能补足钢围檩与围护桩之间的缝隙,在填充快硬碎石混凝土时往往会产生漏浆,因此缝隙无法得到密实填充,填充物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对基坑安全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缝隙填充模板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之间缝隙无法密实填充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一种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缝隙填充模板系统,包括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是由若干可独立伸缩的钢片组成,底模通过两根吊杆将其固定在悬挂臂上,所述吊杆通过螺母来限定位置,所述吊杆外部有pvc套管且吊杆可在pvc套管内上下活动,所述悬挂臂下部焊接有挂钩,通过挂钩将整个模板系统固定在钢围檩上。
7.进一步地,所述底模是由若干可独立伸缩的钢片组成,钢片与钢片之间咬合紧密无缝隙,且每根钢片后连接一根独立的弹簧,钢片后部与弹簧密封在一起,钢片长度可根据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之间缝隙宽度自由伸缩,使得底模能够把缝隙下部完美闭合,在填充快硬混凝土时不会产生漏浆。
8.进一步地,所述吊杆长度大于钢围檩高度5cm,且吊杆中上部刻有一段螺纹,吊杆底部与底模的密封部分焊接在一起,吊杆上部穿入悬挂臂上的预留孔。
9.进一步地,所述悬挂臂水平部分长度大于钢围檩宽度3cm,在距竖直部分一个围檩宽度的距离处设预留孔;悬挂臂竖直部分长度大于围檩高度2cm,在距水平部分一个围檩高
度的距离处设挂钩,通过挂钩与钢围檩固定,为模板系统提供反力。
10.进一步地,所述pvc套管内径比吊杆外径大2

3mm,以保证吊杆可以在pvc套管内部上下滑动,pvc套管长度与钢围檩高度相等。
11.进一步地,所述螺母为特制碟形螺母,通过转动螺母调节吊杆,来确定底模的上下位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缝隙填充模板系统,其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效果好。能够为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缝隙填充物提供良好的承托,由于底模采用若干可独立伸缩的钢片组成,所以底模的钢片可根据基坑内壁的线型自由调整伸出长度,使得底模更加容易契合缝隙宽度,为快硬混凝土的填充提供了一个密闭效果良好的承托模板,不会产生由于模板漏浆而导致快硬混凝土无法密实填充的现象,保证了填充物的抗压强度,为整个基坑支撑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同时,该模板系统采用悬挂式安装,避免了传统施工时对基坑内壁带来的损伤,降低了基坑渗漏水的隐患。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模透视图。
19.图中:1底模、2吊杆、3螺母、4pvc套管、5悬挂臂、6挂钩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参照图1

4,一种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缝隙填充模板系统,包括由若干可独立伸缩钢片组成的底模1为填充物提供支撑作用,用来提升底模的两根吊杆2,吊杆外有pvc套管4方便填充物硬化后进行拆模,吊杆上部通过螺母3固定在悬挂臂5上,悬挂臂通过挂钩6固定在钢围檩上。
22.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模1是由若干可独立伸缩的钢片组成,钢片与钢片之间咬合紧密无缝隙,且每根钢片后连接一根独立的弹簧7,钢片后部与弹簧密封在一起,钢片长度可根据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之间缝隙宽度自由伸缩。
23.本实施例中,所述吊杆2长度大于钢围檩高度5cm,且吊杆2中上部刻有一段螺纹,吊杆2底部与底模1的密封部分焊接在一起,吊杆2上部穿入悬挂臂5上的预留孔,通过调节螺母3对吊杆2的上下位置进行限制。
24.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挂臂5是由水平和竖直的两根角钢焊接在一起组成。悬挂臂5
水平部分长度大于钢围檩宽度3cm,在距竖直部分一个围檩宽度的距离处设预留孔;悬挂臂5竖直部分长度大于围檩高度2cm,在距水平部分一个围檩高度的距离处设挂钩6,通过挂钩6 与钢围檩固定,为模板系统提供反力。
25.本实施例中,所述pvc套管4内径比吊杆2外径大2

3mm,保证吊杆2可以在pvc套管4内部上下滑动,pvc套管4长度与钢围檩高度相等,待填充缝隙的快硬碎石混凝土硬化后,可将吊杆2从pvc套管4中取出。
26.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母3为特制碟形螺母,通过转动螺母调节吊杆和底模的上下位置。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先将悬挂臂5固定在需要填缝的钢围檩上,再将吊杆2自围护桩与钢围檩缝隙下穿入,待底模1 上的钢片与基坑围护桩内壁完全贴合时提升吊杆2,把pvc套管4套在吊杆2上,将吊杆2穿入悬挂臂5的预留孔内,转动螺栓3提升底模1,使得底模1与钢围檩底面完全贴合,在缝隙处灌入快硬碎石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将吊杆2从pvc套管4内向下取出,拆除整个模板系统。
28.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缝隙填充模板系统,包括底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1)是由若干可独立伸缩的钢片组成,底模(1)通过两根吊杆(2)将其固定在悬挂臂(5)上,所述吊杆(2)通过螺母(3)来限定位置,所述吊杆(2)外部有pvc套管(4)且吊杆(2)可在pvc套管(4)内活动,所述悬挂臂(5)下部焊接有挂钩(6),通过挂钩(6)将整个模板系统固定在钢围檩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缝隙填充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1)是由若干可独立伸缩的钢片组成,钢片与钢片之间咬合紧密无缝隙,且每根钢片后连接一根独立的弹簧(7),钢片后部与弹簧(7)密封在一起,钢片长度可根据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之间缝隙宽度自由伸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缝隙填充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2)长度大于钢围檩高度5cm,且吊杆(2)中上部刻有一段螺纹,吊杆(2)底部与底模(1)的密封部分焊接在一起,吊杆(2)上部穿入悬挂臂(5)上的预留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缝隙填充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臂(5)是由水平和竖直的两根角钢组成;悬挂臂(5)水平部分长度大于钢围檩宽度3cm,在距竖直部分一个围檩宽度的距离处设预留孔;悬挂臂(5)竖直部分长度大于围檩高度2cm,在距水平部分一个围檩高度的距离处设挂钩(6),通过挂钩(6)与钢围檩固定,为整个模板系统提供反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缝隙填充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套管(4)内径比吊杆(2)外径大2mm

3mm,保证吊杆(2)可以在pvc套管(4)内部滑动,pvc套管(4)长度与钢围檩高度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缝隙填充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3)为特制碟形螺母,通过转动螺母调节吊杆和底模的上下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施工领域,涉及基坑支撑系统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缝隙填充模板系统,主要为基坑围护桩与钢围檩之间缝隙填充时提供支撑作用。其中所述模板系统包括由若干可独立伸缩钢片组成的底模(1),用来提升底模(1)的两根吊杆(2),吊杆(2)外有PVC套管(4),吊杆(2)上部通过螺母(3)固定在悬挂臂(5)上,悬挂臂(5)通过挂钩(6)固定在钢围檩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自动契合缝隙宽度的底模,为缝隙填充物提供了良好的承托,同时该模板系统采用悬挂式安装,避免了对基坑壁的损伤,不仅提高了基坑支撑系统的施工效率,而且为基坑安全提供了保障,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景。景。


技术研发人员:燕立柱 王宏畅 马云铭 黄赛民 杨大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1.15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