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备二次送料机构的锅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17: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二次送料机构的锅炉结构。


背景技术:

2.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3.然而,现有的锅炉在进行内部燃烧后直接燃烧的废气经过换热后排出,容易造成夹杂在废气中的部分燃料排至外部,不具备二次送料避免燃料浪费的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二次送料机构的锅炉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锅炉在进行内部燃烧后直接燃烧的废气经过换热后排出,容易造成夹杂在废气中的部分燃料排至外部,不具备二次送料避免燃料浪费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二次送料机构的锅炉结构,包括燃烧内炉,所述燃烧内炉侧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二次燃烧回料管,所述二次燃烧回料管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有空气进气管,所述空气进气管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燃烧内炉上端面边缘位置处,所述空气进气管内部空气的流动方向与二次燃烧回料管出气端排出空气的流动方向呈锐角,且二次燃烧回料管与空气进气管内部相通,所述空气进气管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连通管,所述空气连通管的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燃烧进气管,所述燃烧进气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气风扇。
6.优选的,所述燃烧内炉上端外表面的中轴位置处设置有燃烧机安装口,所述燃烧机安装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燃气燃烧机。
7.优选的,所述燃烧内炉下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废气排气口,所述废气排气口位于燃烧内炉下端外表面的中轴位置处。
8.优选的,所述燃烧内炉的下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燃烧排气管,所述燃烧排气管的进气端与废气排气口位置对应。
9.优选的,所述二次燃烧回料管设置有多根,且多根二次燃烧回料管以燃烧内炉的中心点为圆心圆形阵列。
10.优选的,所述空气连通管呈圆环状,且与多个空气进气管内部相通。
11.优选的,所述燃烧内炉的外部设置有锅炉水箱,且二次燃烧回料管穿插在锅炉水箱的内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具备二次送料机构的锅炉结构,可以在燃烧内炉内部燃烧作业时启动进气风扇,此时进气风扇的高速转动使得外部空气顺着燃烧进气管进入空气连通管的内部,接着再由空气进气管的内部进入燃烧内炉的内部,保证燃烧内炉内部含有氧气,保证了燃烧的
稳定进行,由于空气进气管内部空气的流动方向与二次燃烧回料管出气端排出空气的流动方向呈锐角,因此空气进气管中高速流动的空气使得二次燃烧回料管出气端的气压变低,进而使得二次燃烧回料管的进气端产生吸力,此时燃烧内炉内部底端的空气被吸入二次燃烧回料管中,又重新回到燃烧内炉的内部上端,进行再次燃烧,有效的避免废气中未燃烧的燃气流失,有效的提高燃烧充分性的同时也使得该锅炉具备二次送料的机构。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

a剖析图。
17.图中:1、燃烧内炉;2、二次燃烧回料管;3、空气进气管;4、空气连通管;5、燃烧进气管;6、进气风扇;7、燃气燃烧机;8、燃烧排气管;9、燃烧机安装口;10、废气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备二次送料机构的锅炉结构,包括燃烧内炉1,燃烧内炉1侧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二次燃烧回料管2,二次燃烧回料管2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有空气进气管3,空气进气管3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燃烧内炉1上端面边缘位置处,空气进气管3内部空气的流动方向与二次燃烧回料管2出气端排出空气的流动方向呈锐角,且二次燃烧回料管2与空气进气管3内部相通,空气进气管3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连通管4,空气连通管4的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燃烧进气管5,燃烧进气管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气风扇6,此举可以在燃烧内炉1内部燃烧作业时启动进气风扇6,此时进气风扇6的高速转动使得外部空气顺着燃烧进气管5进入空气连通管4的内部,接着再由空气进气管3的内部进入燃烧内炉1的内部,保证燃烧内炉1内部含有氧气,保证了燃烧的稳定进行,由于空气进气管3内部空气的流动方向与二次燃烧回料管2出气端排出空气的流动方向呈锐角,因此空气进气管3中高速流动的空气使得二次燃烧回料管2出气端的气压变低,进而使得二次燃烧回料管2的进气端产生吸力,此时燃烧内炉1内部底端的空气被吸入二次燃烧回料管2中,又重新回到燃烧内炉1的内部上端,进行再次燃烧,有效的避免废气中未燃烧的燃气流失,有效的提高燃烧充分性的同时也使得该锅炉具备二次送料的机构。
20.进一步的,燃烧内炉1上端外表面的中轴位置处设置有燃烧机安装口9,燃烧机安装口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燃气燃烧机7,此举保证了锅炉的稳定运行。
21.进一步的,燃烧内炉1下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废气排气口10,废气排气口10位于燃烧内炉1下端外表面的中轴位置处,此举使得废气能得到有效的排放。
22.进一步的,燃烧内炉1的下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燃烧排气管8,燃烧排气管8的进气端与废气排气口10位置对应,此举可以对指定废气的排放位置,避免对周围的设施产生影响。
23.进一步的,二次燃烧回料管2设置有多根,且多根二次燃烧回料管2以燃烧内炉1的中心点为圆心圆形阵列,此举可以保证残留在废气中的燃气能得到充分的二次燃烧。
24.进一步的,空气连通管4呈圆环状,且与多个空气进气管3内部相通,此举保证了外部进气的顺畅。
25.进一步的,燃烧内炉1的外部设置有锅炉水箱,且二次燃烧回料管2穿插在锅炉水箱的内部,此举有效的增强了该锅炉水箱内部的加热面积,有效的提高了该锅炉的工作效率。
26.工作原理:首先,将该结构安装在锅炉的指定位置处,接着可以在燃烧内炉1内部燃烧作业时启动进气风扇6和燃气燃烧机7,此时进气风扇6的高速转动使得外部空气顺着燃烧进气管5进入空气连通管4的内部,接着再由空气进气管3的内部进入燃烧内炉1的内部,保证燃烧内炉1内部含有氧气,保证了燃烧的稳定进行,由于空气进气管3内部空气的流动方向与二次燃烧回料管2出气端排出空气的流动方向呈锐角,因此空气进气管3中高速流动的空气使得二次燃烧回料管2出气端的气压变低,进而使得二次燃烧回料管2的进气端产生吸力,此时燃烧内炉1内部底端的空气被吸入二次燃烧回料管2中,又重新回到燃烧内炉1的内部上端,被燃气燃烧机7再次燃烧,有效的避免废气中未燃烧的燃气流失,有效的提高燃烧充分性的同时也使得该锅炉具备二次送料的机构,随着外部空气的不断涌入,最后燃烧内炉1内部燃烧后产生的废气从废气排气口10和燃烧排气管8中排出。
2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针对“前”、“后”、“左”、“右”等方位名词的描述,仅为根据本技术示出的附图所示的方向进行描述,并不限于对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该实施例对其进行相应变形得到其他相同或相近的实施方式,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且对于其他相近或相同的实施方式,本技术中并不做重复阐述。
2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