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安全管理的智能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14: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门禁系统领域,尤其是用于安全管理的智能门禁领域。


背景技术:

2.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其已经超越单纯的门道及钥匙管理,在工作环境安全、认识考勤管理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解决重要区域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传统的门禁通常通过密码识别和卡片识别进行控制;即工作人员通过在门禁的密码输入区输入密码,匹配成功后门禁开启或通过在刷卡器上刷卡来识别工作工作人员的身份;这种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门禁的可靠性,但是当不法分子获取密码或拾取工作人员的身份卡后,将会极大程度的危害工作环境的安全;现有技术并无法识别rfid电子标签是否为信息对应的本人所持有,即是否为本人持卡进入门禁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4.一种便于安全管理的智能门禁系统,包括门禁装置,用于控制安防区域的人员进出,包括进入安防区域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出口处设有第一电动门;
5.人脸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设于第一通道内的第一摄像头,用于采集人脸图像信息并发送至云服务器;
6.云服务器,包括云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及核实采集的人脸图像信息,并控制第一电动门的开闭,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用于存储主客身份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的主客数据库;
7.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主客的人脸图像信息并传输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人脸图像信息与存储模块内的信息进行对比验证,验证通过后控制第一电动门开启,使得主客无接触式通过门禁装置。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门禁装置还包括离开安防区域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处设有第二电动门,第二电动门的上方设有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通道的进口处和第二通道的出口处共用单向门,所述单向门为单向旋转门。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呈封闭式结构。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呈封闭式结构,所述第一通道的右侧面设有环形运动带,所述环形运动带的表面间断设有分隔板,所述第一通道靠近环形运动带的一侧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缓冲区,所述缓冲区设有第三电动门。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分隔板包括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设于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间的伸缩结构,所述第二分隔板的外端部与第一通道的侧面紧密接触,所述环形运动带远离第一通道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环形运动带与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通道的宽度。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底部设有挡杆,所述挡杆的底部连接横向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用于将伸长的第二分隔板滑入挡板和环形运动带之间的腔体中。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门禁系统还包括访客系统,所述访客系统包括用于自行登记访客身份信息的访客登记模块和用于存储访客身份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的访客数据库;所述访客登记模块包括设于第一通道内的触控输入设备,用于访客自行录入身份信息并传输至云服务器。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访客登记模块还包括设于第一通道内的证件读取装置,用于读取访客的证件信息并传输至云服务器,以获取访客的身份信息。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访客登记模块还包括用于预登记模块,所述预登记模块为小程序或app,访客提前将其身份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录入预登记模块,预登记模块将其录入的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云服务器将其获取到的身份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与安全系统数据库的信息进行识别和验证,以确定获取的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门禁系统中还包括疫情防控系统,所述疫情防控系统包括设于第一通道内的人体温度采集装置、用于存储主客和访客的身份信息及通过门禁装置时的健康状态,其中健康状态指的是人体温度和健康码的颜色状态。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本发明通过该门禁系统和门禁结构可以便于主客无接触且快捷的通过门禁装置,即可以改善主客的通行体验,同时又能提高安防区域的安全管理的可靠性;
20.2)此外,本发明的门禁系统无需门卫值班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可以避免登记信息失真、错识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自行登记的手段可以确保登记的信息的真实性,极大的提升了安防区域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的门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的门禁系统的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的环形运动带的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的分隔板的示意图;
25.图中:1、门禁装置;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2、第一电动门; 3、第一摄像头;4、第二电动门;5、第二摄像头;6、单向门;7、环形运动带;71、挡板;8、第三电动门;9、分隔板;91、第一分隔板;92、第二分隔板;93、伸缩结构;94、挡杆;95、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27.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便于安全管理的智能门禁系统,包括门禁装置1,该门禁装
置1包括作为进门通道用的第一通道11和作为出门通道用的第二通道12,其中,进门通道和出门通道的两端均设有控制门,用于控制人员的进出;而且两通道的上部全部采用特种钢化玻璃进行密封,使得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均呈封闭状;优选的,将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相邻设置,两个通道共用一道墙,并且在第一通道11的进口处和第二通道12的出口处共用一个单向门6,该单向旋转门的轴线设置于两通道共用墙的端部;在第一通道11的出口设有第一电动门2,在第二通道12的入口设有第二电动门4;
28.此外,门禁系统还包括人脸图像采集模块、云服务器,其中,人脸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设于第一通道11内用于采集人脸图像的第一摄像头3,及设于第二通道12的进口处用于采集人脸图像的第二摄像头5;
29.云服务器包括云处理模块和主客数据库,用于存储主客的身份信息及人脸图像信息,并且与安全系统数据库连接;其中,上述的主客指的是长期或定期出入的固定人员;当该门禁系统使用于小区时,该主客指的是小区的业主、家人或长期的租客;当该门禁系统使用于办公大厦时,该主客指的是大厦内的办公职员;当该门禁系统使用于车站时,该主客指的是车站的职工人员;其他的依次类推;
30.初步使用时,先采集主客的身份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然后将采集的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其信息与安全系统数据库进行对比、验证,确定录入信息的真实性,同时验证主客身份是否为安全系统数据库内的可疑人员;通过验证后,云服务器将该主客的身份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存储至主客数据库;
31.日常使用时,当主客通过门禁装置1时,主客可以直接通过单向旋转门进入到第一通道11内,然后第一通道11内的第一摄像头3自动采集第一通道11内的主客的人脸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通过云服务器将其和主客服务器内的存储信息做对比验证,验证通过后,随之开启第一通道11出口处的第一电动门2,使得主客可以无阻碍通过门禁;同理,当主客离开安防区域时,通过第二通道12前的第二摄像头5采集主客的人脸图像信息,然后通过云服务器进行对比验证,验证通过后,打开第二电动门4,使得主客顺利通过门禁装置1;
32.通过该门禁系统和门禁结构可以便于主客无接触且快捷的通过门禁装置1,即可以改善主客的通行体验,同时又保障主客的身体安全,避免疫情接触式传播;同时利用单向转动的旋转门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门禁的尾随进入的问题,避免身份不明的人尾随主客随意进入安防区域,给安防区域的安全管理造成极大的危险;
33.在现实使用中,除了主客会频繁的使用门禁系统,还经常会有访客需要通过门禁装置1;若是用于车站,访客指的是乘客;因此,为了便于管理访客,该门禁系统中还包括访客系统,访客系统中包括访客登记模块,与访客登记模块连接的访客数据库,访客数据库用于存储访客的身份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其中,访客登记模块包括设于第一通道11内的触控输入设备和身份证识别器,访客进入到第一通道11内后,第一摄像头3会立即采集访客的人脸图像信息,但是采集到的信息会先被云服务器与主客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对比验证,由于主客数据库内没有访客数据库,此时会提示访客进行自行登记身份信息,登记的信息至少包括访客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34.具体的,可以通过触控输入设备将身份信息输入访客系统,也可以通过身份证识别器识别访客的身份证进行获取访客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访客系统获取到访客的身份信
息后与安全系统数据库进行对比、验证,确定录入信息的真实性,同时验证访客身份是否为安全系统数据库内的可疑人员;通过验证后,云服务器将该访客的身份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存储至访客数据库;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访客输入的身份信息和安全系统数据库内的信息比对结果显示有很大误差,此时访客系统会发出警示,直到访客输入的信息和第一摄像头3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信息对应的身份信息相同时,打开第一通道11出口处的第一电动门2;但是如果采集到的身份信息与安全系统数据库的信息对比后,发现是可疑人员或者通缉人员,此时门禁系统会将第一通道11内的可疑人员的信息发送至安全系统,便于保安和警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当前信息;
35.由于第一通道11的进口处时单向旋转门,只能从进口进入,不能通过进口离开,第一通道11内的访客身份信息没有通过验证,第一电动门2不会开启,此时通道内的访客被困在第一通道11内,直到身份信息通过验证或者被安全人员带走;通过这样的方式无需门卫值班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同时可以避免登记信息失真、错识等情况的发生,可以确保登记的信息的真实性,极大的提升了安防区域的安全可靠性;
36.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访客准备不足导致在第一通道内逗留时间过长,进而影响通行效率,因此,在第一通道11的右侧面设有环形运动带7,环形运动带7的表面间断设有分隔板9,同时,在第一通道11靠近环形运动带7的一侧设有与第一通道11连通的缓行区,缓行区设有第三电动门8;使用时,通过分隔板9推动主客或访客不断的前进,避免在第一通道11内逗留,并且由于第一电动门未开启,因此在分隔板的作用下将访客推向缓行区,在缓行区内可以进行身份信息的录入,验证通过后可以通过第三电动门8离开门禁装置;
37.优选的,分隔板9包括第一分隔板91、第二分隔板92、设于第一分隔板91和第二分隔板92之间的伸缩结构93,环形运动带7远离第一通道11 的一侧设有挡板71,并且环形运动带7与挡板7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通道 11的宽度;使用时,当访客通过单向旋转门进入第一通道时,第二分隔板会离开挡板,从而使得第二分隔板在伸缩结构的作用下向外伸长,并第二分隔板的端部和第一通道的内侧面紧密接触,当分隔板运动至靠近第一电动门处时,第二分隔板会进一步的伸长,避免在访客躲在角落处利用下一位开启第一电动门时碰瓷离开第一通道,提升分隔板的可靠性;此外,将分隔板设置成伸缩结构,还可以便于分隔板在挡板内的占用的空间,缩小挡板和环形运动带7之间的距离,降低整个环形运动带和挡板占用的空间;
38.为了确保第二分隔板92能够顺利的收入挡板的空间中,在第二分隔板 92的底部设有挡杆94,同时,在挡杆94的底部连接横向的导向杆95,使用时,利用导向杆的作用起到对第二分隔板的导向作用,在分隔板在靠近第二电动门的一侧即将收入腔体内时,利用导向杆的作用起到收入的作用,避免分隔板被卡的风险;同时,挡杆的设置一方面起到连接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起到阻挡访客下蹲从分隔板的底部穿过的作用;
39.优选的,为了便于访客的通行效率,访客登记模块还包括小程序或app,访客在准备进入安防区域之前,提前利用智能手机在小程序或app上进行身份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的预登记,预登记信息录入完毕后上传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会将其信息与安全系统数据库进行对比、验证,确定录入的身份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的真实性,验证通过后,将访客在小程序或app 上录入的身份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存储至访客数据库;当进行预登记的访客进入第一通道11时,第一摄像头3采集到的访客的人脸图像信息会与访客数据库的信息进
行对比验证,验证通过后,打开第一电动门2,使得访客可以无阻碍的顺利进入;
40.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传播,所有的公共场所均实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通行,但是现有的体温检测方式一般是使用额温枪等手持体温检测装置进行手动检测,不仅效率较低,而且通过测温人员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每次进入一个新的地方,均需要手动出示健康码,十分麻烦;人流量较大的地方,难免出现漏网之鱼,不利于疫情的安全防控;此外,更加重要的是即使一旦出现疑似或者确诊的病例很难追踪其活动轨迹并找出与其可能密切接触的人员;
41.因此,为了能够利用该门禁装置1更加智能的进行自动测温和身份数据的统计,该门禁系统中还包括疫情防控系统,该疫情防控系统包括设于第一通道11内的人体温度采集装置、疫情防控数据库,该疫情防控数据库用于存储主客和访客的身份信息和通过门禁系统时的健康状态,然后该疫情防控数据库的信息用于国家进行大数据分析,便于对异常流动人群进行追踪溯源;具体的,该健康状态指的是通过温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人体温度和健康码的颜色状态;
42.使用时,无论是主客还是访客,在通过门禁装置1时,即使通过了身份验证后,还要再经过健康验证;当同时满足了身份验证和健康验证后,再控制第一电动门2开启,使得主客或访客进入安防区域;其中,健康验证:1、检测到的体温数据在温度阀值下才会放行,该温度阀值一般为37℃~ 37.5℃;2、健康码为绿码;
43.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各种健康码基本都是对接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只要对接输入手机号码,就能基于通信网络数据获取过往14天内的出行信息;原理就是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能够有效定位用户的手机位置,从而基于身份证号码下的消费记录、乘车及飞机记录,及填报行程信息或者扫描场景位置登记等,结合疫情进行大数据分析后的结果展示;因此在本门禁系统中,在系统通过第一摄像头3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信息获取到通过验证的身份信息后,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通信,进行获取当下主客或访客的健康码的状态;如若检测到的体温数据异常,或者健康码为黄码或红码时,门禁系统发出警报,并将异常的身份信息及健康信息通知相关的部门;
44.采用这样的门禁系统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安防区域的安全管理,实现双重安全保障。
4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